《易经》是否有可能是古代夏商周时期的学问的文献综述?

《易经》有“周易、八卦图、连山、归藏”四经组成,听说“连山和归藏”二经丢了,只留下“周易和八卦图”了,那太可惜了!《周易》由周文王姬昌所作,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八卦图》由老子所作。

殷商后期有甲骨文,它是用龟壳和牛骨刻符,作为“卜辞”,是祭司用来“祭祀和占卜”的,与鬼神对话的。周文王的《周易》也是同样道理,是为了祭祀和占卜的,所以现代人用它来算命,风水大师用来看风水(祖先的恩赐)。西周早期也有甲骨文,同时的钟鼎文(金文),就是篆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是用来“祭祀和占卜”的。原因是当时人生活的环境相对封闭,思想相当原始的,这也是环境所迫。

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他们分别是何晏、王弼、阮籍、稽康、向秀等,他们将老子、庄子、周易混合在一起,称为“玄学”,用老子的说法“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第一次将“周易和八卦图”弄到一起。

孔子的儒家是从周礼的“巫、卜、占、祭、礼”等分化出来的。所以在2500年前,孔子拜《周易》为儒家的圣典,因为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据说《易经》有8000年的历史,始祖是伏羲。但是,伏羲和女娲是神话故事,它们是兄妹,是人类的始祖,它们是人首蛇身。再则,孔子为何拜2500年前《周易》,而不拜8000年前的《易经》,这些让人匪夷所思。

从《易经》只留下“周易和八卦图”来看,《易经》并不存在,它是明清两朝儒家鼎盛时期的杰作。为了儒家的“四书五经”和“论语”更进一步添彩,再将《易经》画蛇添足的弄出来。其实,中国的“儒释道”都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印度前总理辛格曾说:中国人的脑袋是印度的,身体是自己的。所以,印度人会说“中国有《易经》,印度有《转经》。”西方人认为中国和印度在蒙(愚)味上是难兄难弟,不分仲伯!

《易经》是否有可能是古代夏商周时期的学问的文献综述?

《易经》,肯定不是古代文献的综述,而是古代先民认识事物方法的总结,尤其是预知未來方法的总结。易经,有夏易连山,商易归藏,周易乾坤。夏商之易,是官方卜筮之方术。周易,已从卜筮方术中超越升华为哲学了。周易古经的核心,不是卜筮,而是一部最早的宇宙演化和天地产生发展的自然史,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第一部哲学经典名著。

《易经》是否有可能是古代夏商周时期的学问的文献综述?

这不可能。因为《易经》是由《周易》而来。《周易》在于殷商(汤),有可能夏朝就有雏形(口口相传)。

《易经》是否有可能是古代夏商周时期的学问的文献综述?

周易是文王后天八卦,易经是伏羲先天八卦。

周文王是通过先天八卦之爻理,才演变成了后天八八六十四卦。

自盘古开天辟地,已经有了阴阳易理。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之理,易经就是理论基础。

《易经》是否有可能是古代夏商周时期的学问的文献综述?

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易经》的见仁见智之惑,早已习以为常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文献综述是不是《易经》的问题。

《易经》是否有可能是古代夏商周时期的学问的文献综述?

中国有记载的历史绝对不至五千年。华夏民族至少有七千年左右,易经可能是夏商前的文化知识我们的古人太伟大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