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的同学会,大家各种攀比,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自从参加过一次同学会,感觉还不如战友会,必竟战友是同一战壕的生死友谊。所以性质意义完全不同。
我参加的同学会,大家各种攀比,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经常看到这样的段子或者视频,看的次数多了,便觉得这样的事很烦。本人也参加过不少同学聚会,从农村小学初中同学会,到县城高中同学会,再到帝都的大学同学会,因为人群不一样,所以每个聚会谈话的内容也不一样。
小学同学,因为大都依然生活在农村,大家对于个人收入及生活状态比较关注,所以在一起的时候,多一些谈论收入的问题,以及在哪里干活打工,怎么怎么样,碰到好的机会,还会拉上同学一起去挣钱,不要说他们LOW,而这是普通人群找到幸福感的一种方式,没有刻意去宣扬什么,很普通的人际交流关系罢了。
我高中同学,80%都考上大学,与他们聚会,那种讨论生活的话题就少了,因为大家都分散在全国的各个城市,每个城市有着各自的特色,所以同学们之间更多的是做这种分享,了解天下之大且博,挺好。
帝都的大学同学会,因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城市里,共享着同样的信息,只是行业不一样而已,所以大家更容易谈论的是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及经济环境这样的大而泛的题目,当然,有些信息量大会与我们分享最新的动态与走向,让人耳目一新。
问题中提到这种场合,我还真没有碰到过,但是我老婆却老与我抱怨,说她朋友圈里她的同学今天晒这个房,明天晒那个车,这趟去美国,下趟去法国,今天吃牛排明天吃海鲜,一副天底下除了神仙 就她(他)最幸福的样子,这种情况其实与题主场景提到情况大同小异,我也常常感慨,就我这些收入,真TM不好意思来晒啊!
个人的幸福,个人心里知道,比来比去,有什么意思。还给不给咱们这些低收入的人群留 点生活空间?
真LOW!
我参加的同学会,大家各种攀比,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要说同学能聚会上,也挺不容易的。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各自的收入情况,挣钱多的嘚瑟一下,也无可厚非,不用往心里去。
我从毕业以后,从未参加过高中同学的聚会。在我的记性里,高中同学聚会只张罗过一次,那次我是由于孩子太小,又在外地工作,就没有回老家,也没跟同学们碰上面。前几年,高中一个班的同学建了一个群,我也被拉进群里了,刚开始挺热闹的,时间长了,也不太爱说话了,平时活跃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
同学在一起,难免要忆往昔。可偏偏我是个健忘型的人格,很多同学的名字叫不上来,更不用说能认出来长相了。我的要好的同学,还记得我们相处的事情,可我很多事都记忆模糊了。
而大学的同学聚会,我参加过一次。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跟同学们在一起是挺开心的。大家也相互打听情况,包括结婚了没有,孩子多大,自己做什么工作,这些都了解一些。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总有自己很要好的朋友吧,这些人之间,几乎没什么可隐瞒的,彼此都很了解。
要说有比较,那是肯定的。谁过得怎么样,不用问,也可能从外表,精神气质方面表现出来。有人愿意比较,有人比较低调,这和同学的性格有关。他们的性格咱改变不了,自己不去在意比较就好了。同学之间的友谊那肯定是非常深厚的,这一点每个人走向社会以后,都会有所体会。所以,就算他们有点虚荣心,爱说大话,又能怎么样呢,毕竟真正有事时,有能力的同学照样关心你,帮助你。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我参加的同学会,大家各种攀比,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分散多年的同学聚会,叙叙旧,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甚至重温儿时的亲密举动,这都很正常,并不存在什么不妥之处。
同学聚会是一种自发的,大家都很向往的事情。多少年的寒窗苦读,多少次的聚聚散散,从童年到成年,从无知懵懂到学业有成,几年或多年的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分开后,过了许久,真不知曾经的同学好友过得怎么样。
出息了为此同样高兴,无可奈何了有种共同承担的冲动。重逄与不舍,共享与分担,重温与了解,已许这些正是同学之间割舍不下的情。
小学与初中,高中与大学,只要是同学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从不计较曾经的打骂,总有一种难忘牵挂留在心间,再见时的心情难于言表,总想了解现在的你过得好吗,追忆过去、谈论现在、展望将来,相聚恨晚,分别匆匆。
同学久别重逄,有的确实很成功,有的的确不如人,摆正心态,成功值得庆祝,失败不必灰心。有句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要努力了,结果不重要。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奋起直追,成功只属于不断追梦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我参加的同学会,大家各种攀比,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参加同学聚会的原因。第1小张我确实没有本事,没有能力,30多岁了还光棍一条。现在在广东中山这边打工,一个月才7000多块。😭😭然后参加同学聚会,除了炫富就是显本事。奔驰宝马奥迪某某经理某某大老板。 结果聚会的费用还是AA。我就纳了闷,你们都是大老板经理什么的还跟我们一个一线打工者AA。老同学日子过得那么艰难不帮忙就算了,还讽刺嘲笑。所以有这闲工夫,我还不如多陪陪家人。有这个闲钱,我还不如自己亲朋好友聚一聚还开心。
我参加的同学会,大家各种攀比,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最近应邀参加了98届学生同学会。
组织者很有心机,指定在宝俶山下集合,这是20年前经常和学生登山的地方。
和学生们一起辺走边谈,边拍照真象回到20多年前。
回来后在一歺厅集合,主持人讲了同学会原则:1、不谈配偶、子女。2、不谈工作、工资。3、只谈毕业20年的简单经历,和在校三年的感受、秘密、和各种回忆⋯
然后每个学生和我单独合影。听了学生讲的,仿佛回到50岁带他们的年代,那时多年青.听了不少不了解的趣事。
中歺AA制,不喝酒,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是开车来的。
饭后去了对面的母校,边看边谈边拍照。专门进了高三的原教室(主持人预先都做好了工作)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我又上台和他们侃了一通,如当年的班会课⋯
散会时约定,五年一次。今天没到者,专人通知,向老师说明情况。
几天后专门为我做的纪念册,送到我家。做老师真好,做班主任老师更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