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城市评级公布,合肥为何不在特大城市行列?

国家统计局对于城市的评级,是依照2014年的实行标准。其中主要是按照城市有效常住人口来进行排名的,并不进行经济指标的比较。全国城市被划分为五类七档,如果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而不是总人口(常住人口加上暂住人口)。现在最新的排名已经出来了,在原有6个特大城市的基础上,成都异军崛起,跻身到全国特大7个城市的范围之中。现在按照人口数量,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

在特大人口之后,我国还有这14个特大城市,也就是常住人口超过500万,但是没有达到1,000万的城市,他们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和大连。其中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很有可能在下一次统计时也会成为超大城市,尤其是武汉,人口总量距离超大城市仅仅只差5万,现在有995万。

合肥目前的总人口为937万人,但是由于城区的行政规划问题,不包含镇区和乡村常住人口,虽然合肥城区总人口达到512万人,但是需要八个乡镇地区的人口17万人,所以总数只有495万人。目前还差五万人才能进入到特大城市行列。但是下一次统计时合肥肯定达标了,因为在这10年间,合肥吸收的总人口已经高达191万了。这5万的小目标不算啥。

在这几年中,对于年轻人口的争夺,合肥也很积极,出了不少方法来吸收各路人才以及年轻人在合肥就业和定居。未来我国的人口趋势就是如此,核心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人口的虹吸效应,乡村人口也会越来越少。同样有一个人口学的配第克拉克定理,那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转向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从业劳动者比例将不断进行调整。美国这三个产业的人口结构中仅仅第三产业的人口就占了85%以上,第一产业仅仅只占了1%不到。而我国第三产业才只有47.4%,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还有着25.1%。

其实,只要经济发展的好,人口就会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有活力。看到这几年一线城市和二线核心城市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家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国家统计局最新城市评级公布,合肥为何不在特大城市行列?

从中国的发展趋势看,最有实力或者潜力“参赛光荣入伍”超大特市的有14城,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南京、杭州、青岛、西安、济南、合肥。前7名已经正式“参军入伍”,后7名的发展潜力已经非常接近入伍条件,至少它们已经具备了“预备役部队”的基本条件,完全符合“特大城市”的条件。然而,为什么合肥城区常住人口突破511万人却被堵在了“特大城市”行列门外呢?

最有可能是出现了统计审核错误。按照发展趋势,合肥市明、后年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还是很有希望的。届时,合肥就不是“预备役部队”了,而是扎扎实实的“野战军王牌部队”了。

这里要特别提到一个GDP大省,山东省。要想可持续性发展,先从人口抓起!

我堂堂的山东大省,居然没有一座城市成为“超大城市”?山东真的要加油、加油、再加油!

国家统计局最新城市评级公布,合肥为何不在特大城市行列?

国家统计局最新城市评级公布。超大特市的有14城,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南京、杭州、青岛、西安、济南。

合肥为什么没有在其中呢?

分析上述城市,他们之所以能做得那么大。多数都有靠海靠江的有利条件。

即使不靠海不靠江,仅有北京和成都。北京作为首都,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公路网和航空枢纽。成都则是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来建设的。近年来成都的发展是合并了周边的一些市县,从而使主城区更大更强的。

或许合肥有一点像成都,那么目前距离成都的中心地位还有一定的差距,因为长三角地区经济整体都比较发达,不会单单因为要扶持合肥而给合肥一个中心城市的,还是需要合肥城市自己去努力。

合肥,如果依据国家统计局表格下的细则——“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已达511万余人的合肥实力已经不俗了。

合肥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举全省之力,近些年合并了巢湖和庐江两县,辖区人口增几百万。

如果单纯的计算城区人口,估计合肥的主城区人口距离超大城市还略有欠缺。我觉得像合肥这样的,在长三角地区的大城市,应该能够做到通江达海。过去或许合肥作为内陆城市还没有条件。但合并了巢湖以后,由于巢湖与长江水网相通。合肥也进入了长江水系的城市。加强水上运输,完全可以支撑合肥的超大城市运转。当然合肥如果借鉴武汉和成都的经验的话,最好能够与芜湖合并,成为一个长江边上的超级大城市,而且还能够跨长江两岸,既能够兼顾安徽省的北部地区,也还能够辐射到安徽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这样才有利于安徽综合均衡的全面发展。作者为高级#经济师##策划# 。#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

国家统计局最新城市评级公布,合肥为何不在特大城市行列?

近日,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的最新城市评级出来了。根据相应的标准,全国共有超大城市7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7城,城区人口都超过了千万级别,最少的天津城区人口也达到了1093万人,也就是说,这些城市城区人口都达到了千万以上。

这次国家统计局根据人口数据也给出了全国特大城市的排名,总共有15座城市入选,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大连是最后一名,城区人口达到了521万人,也就是说,这15座城市的城区人口都超过了500万人。

但是合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合肥城区人口也达到了511万人,但是并没有出现在统计局公布的特大城市之列。这个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这次第七次人口普查,合肥城区人口511万人,只是略微超过了500万人,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核实清楚,因此,这次合肥就没有出现在全国特大城市之列。

虽然这次合肥没有出现在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特大城市之列,其实也不用太着急。2020年合肥市GDP已经突破了万亿元大关,达到了10045亿元。未来只要合肥市继续做好经济发展工作,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更多高薪机会,那么人口就会持续流入,人口就可能会持续增加,而随着合肥市城区人口进一步增长,达到了550万人甚至达到了600万人,那么未来合肥就能够合情合理的成为全国特大城市之列了。

国家统计局最新城市评级公布,合肥为何不在特大城市行列?

这是以人口规模为基数的统计数据。合肥城市建设的较晚,跟南京,武汉等城市相比,我记得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合肥城区人口也只有八十万。而那时南京沈阳武汉等市的人口有四百多万,估计当时把安徽所有的大大小小城市人口加起来都不到四百万。那时像哈尔滨,长春,西安,长沙,郑州,成都,重庆,大连,青岛,济南,唐山等都是百万以上的城市人口。

合肥只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几乎是举全省之力,当然也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合肥近些年吞并了巢湖和庐江两县,辖区人口暴增几百万。如果单纯的计算城区人口,估计合肥的人口还是不多。

但是合肥的发展潜力还是巨大的。至少有几个优势,长江经济带,融入长三角,科教基地,国家中心城市等。合肥发展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国家统计局最新城市评级公布,合肥为何不在特大城市行列?

合肥只有四区,其它是四县一市,主城区人口少,不可能列为特大城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