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越多越好吗?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积金缴纳的数额越多越好。其实原因也非常之简单,只要我们明白公积金代表的真正含义了,那么我们就明白,公积金的数额越多对于每个人一生的生活就越重要了。

但是现在公积金唯一的不好之处,在于每年公积金中心给予的记账利息收入太少,设置的利率太低。我们的社保养老金每年的记账增值利率都稳定,保持在8.5%以上。公积金个人账户每年也在计算利息,目前是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目前为1.50%),在2020年之前是按照活期利率0.35%来执行,那就更少了。如果未来能够有效将利率向上调,那么加大缴纳公积金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住房公积金定义就是各类的在职劳动者对等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只要定义为储蓄,大家就明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了。那么为什么公积金缴纳的越多,好处越多呢?主要是因为以下4个原因:

1.公积金是单位和个人两部分一起缴纳的,但是最后全部归于劳动者个人所有。也就是说公积金缴纳比例越高,其实单位缴纳的也就越高,整个个人账户中的公积金总额也就越来越多。

2.公积金缴纳是免除个人所得税的,这是一种税前所得。公积金是在公司发放时先行扣除缴纳到公积金中心的,所以它是免税的。在未来劳动者退休时可以一次性将公积金账户中的余额取出,此时也不需要补充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公积金越高,可以有效的降低自己的个人所得税比例。

3.公积金越多,可以在买房时申请更高额度的公积金贷款。而公积金贷款是一种福利贷款,贷款利率非常低,甚至低过定期存款的利率。5年期以下的公积金贷款利率是2.75%,5年期以上的是3.5%。这么低的利率贷款,谁不喜欢呢?

4.公积金的用途现在越来越广泛了,过去只能用于抵扣每月的公积金贷款的还款,现在公积金可以用于租房开支、商业住房抵押按揭贷款的还款支出、房屋装修的支出。那么对于很多人来说,公积金还可以用于日常的一些大宗开支。

既然公积金有这么多好处,但是也不能无限制的多上缴公积金,国家有相关规定的。例如上海规定公积金缴纳比例是各自5~7%,职工本人和单位补充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各自1%-5%那么这样算下来,上海可以缴纳的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最高比例为本人工资的24%,这已经是非常高了。另外也有金额上限,公积金缴纳金额上限为3290元,补充公积金缴纳上限为2350元,合并一起,每月最高可以缴纳5640元。

总结一下,如果单位愿意,那么本人肯定是要支持的,公积金缴纳越高越好。同时如果单位不肯为劳动者缴纳公积金,这是可以去举报投诉的,因为缴纳公积金是单位的法定义务之一。

大家现在明白了吧,如果觉得好请给予点赞评论和转发。

公积金越多越好吗?

我们有个比较热闹的好友群,原来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后来有人去了系统内兄弟单位,有人去了私企,有人留在国企,有人升迁到上级单位,但不论离得多远,朋友圈里依然嬉笑怒骂、笑声萦绕不绝。

好几年前,我们那个去了兄弟单位的同事突然在群里叫穷,发出他当月的工资条,喊着让我们发红包安慰他。我们一看,原来扣完五险一金,实发工资才1000多元。这个同事单位效益不错,按理不应该啊。

正当我怀疑之时,我们群里那个做人力资源的同事毫不客气地指出来:“你穷个P,你看看你的住房公积金要扣2560元,你的缴费比例是按12%来计算的,反推过去,你的年薪是25.6万。你这个月少,并不代表你挣得少,到时月奖、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你再给我们晒晒!”

原来如此啊!我这个在工资构成方面一无所知的白痴从此被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知道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不同,特别是知道了从公积金反推年薪的奥秘。

那自然,公积金扣得越多越好,如果你特别想知道别人年薪多少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就可以旁敲侧击地问问他公积金扣多少,以及按什么比例缴费的。

如果是体制内,一般都是按上下12%缴纳,那么基本可以从公积金扣除数推断出其年薪。

去年7月,我女儿刚参加工作,盼星星盼月亮盼到发工资,从网上打开自己的信息一看,居然是负1800元。回家后哇哇大哭,嚷着要辞职:“不是说银行福利待遇好吗?怎么还挣负数?”

我把她的手机拿过来一看,实发合计确实是负1877元,基本工资也才1144元,但我直接跳到她扣除的部分,一看,住房公积金个人要扣1276元。我心里立刻有底了,连忙安慰她,说她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学生,年薪有12.7万,还是不错的。每个单位工资发放形式不一,有的单位一月发两次,有的基本工资低,但绩效高,而绩效又往往在季度奖和半年奖中体现。

女儿对我的话将信将疑,虽然8月、9月她到手又3、4千元,但10月她们发了一次季度奖,她作为一个实习生应发为同事的一半,居然也有1.2万多,顿时心情大好。

再后来,她也知道了,公积金扣得越多越好,单位扣她1276元,公司再补给她1276元,等于她的公积金账户里每个月能攒2552元。以至于她得意地对我说:“把我的工资全扣完才好呢,反正我没钱过日子,你得养着我,而公积金里的钱却能翻倍给我攒着,一年能存3万呢!”

我继续让她高兴:“你明年从实习生转为正式工,工资还能涨,到时你的公积金扣得更多”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公积金当然是越多越好!

现在简单地和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公积金:

公积金就是住房公积金,通俗地将是职工和企业分别出资组成公积金,在职工买房时可以用来充当贷款金额。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职工就可以享受一些政策性优惠措施,比如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职工自己只需要缴纳一半的钱,另一半是单位帮你缴纳的。

你扣的钱和单位帮你交的钱每个月都会自动到你的公积金账户里去,你买房或租房,都可以取出来使用,你若不买房或租房,这些钱也都是你的,退休后可以全部取出来。

你个人账户缴多少,用人单位也要帮你缴一半,你所是不是你缴得越多才越好?

而决定你缴纳公积金多少的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你的工资基数,另一个是缴交比例。工资基数越高,缴交比例越高,你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里的余额就越多。

所以很多人为了工资基数高,想方设法通过提职加薪、各种补助甚至长期的加班费来增加收入。而用人单位,体制内的,效益好的,则通常按照最高12%的比例来缴纳。而一些私有企业或效益不好的单位,为减轻负担,则按照最低5%的比例来缴纳。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选择体制内工作了。同样是年薪十万元,体制内员工个人每月要缴纳1200元,单位再帮你缴1200元,你的公积金账户里每月会有2400元。而体制外,如果按5%缴纳,个人每个月要缴纳500元,单位再帮你缴纳500元,你的公积金账户每月才有1000元。这样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最后的话:努力工作吧,让我们的年薪多起来,让我们的公积金账户充盈起来,让我们的钱包鼓起来!

公积金越多越好吗?

是的,公积金是你交一半,公司交一半,如果你一个月交500,公司也会给你交500,那就入账有1000.等于你交一份,收到双份钱,非常划算。交进去的钱也是可以用的,后面可以用来贷房,或者提取出来

公积金越多越好吗?

那是当然,哪怕把你工资扣完都不怕,因为最后你可以取缴纳的2倍出来。当然,扣完是个玩笑,按照国家规定,公积金缴纳范围是上年度你个人月平均工资的5%—12%,缴纳上限好像是2万多点,下限是当地最低工资,也就是说,最低个人缴纳在100块左右,最高在2500左右。但实际操作中,有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垄断国企会超额缴纳补充公积金,最高或许可达月工资的30%左右。

公积金越多越好吗?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五险”和“五险一金”中的“一金”的法律依据。

“五险”已经规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是强制性法规。

违法,可以到当地社保局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

“一金”已经规范在199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2号发布,根据2022年3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管理范畴,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

用人单位不缴纳“五险”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追责办法;用人单位不缴纳“一金”,追责力度不够!

住房公积金缴纳办法是:按本人工资(缴社保的基数)5%-12%缴纳,即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同等比例。

个人缴纳部分和用人单位缴纳部分全部进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

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比例越高,缴纳基数越高,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会越多。

你不仅拥有个人缴纳部分,还拥有用人单位缴纳部分,都属于你个人资金。所以,住房公积金金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公积金越多越好吗?

公积金越多越好吗?当然是越多越好,我想这个结论是没有人可以反对的。但是提起住房公积金这个话题,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单位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并且缴得非常高,但有的单位职工对于住房公积金只是听到过,没有看到过,自己只有羡慕加嫉妒的份。

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新设立的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并自登记之日起20日内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或者封存手续。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比较高,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积极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外,部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意愿,也不愿意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最低缴费比例为本人实际工资的5%,最高不超过12%,是按照单位和个人对等缴费,比如个人缴费5%,单位缴费也是5%,总计计入职工个人账户的缴费比例就是10%;如果是按照12%的缴费比例来缴费,那么计入职工个人账户的住房公积金就是24%,所以凡是缴纳了住房公积金的单位,这相当于是为职工增加的一项福利收入。住房公积金可以在购房时取出来作为首付,可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的利息要远远低于商业单款;没有买房需求的,个人翻修房子、新房装修等,都可以用住房公积金的资金或是贷款;个人没有房子自己租房子住的,也可以凭租房合同,提取住房公积金来支付房租;本人退休时,除了领取基本养老金以外,可以将住房公积金一次性取出,用于养老或是其他生活的开支,所以住房公积金也具有储蓄的功能。

由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有高有低,个人工资高低的不同,所以每月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的金额差距也是非常的大,有的人每月只有200多元,有的人每月高达2000多元,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对于住房公积金高的人,至少说明自己从业的单位比较好,自己收入水平比较高,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住房公积金当然是越高越好;但这只是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来决定的,但也有部分人士虽然收入比较高,但是由于用人单位没有缴存住房公积金,因此这部分与住房公积金失之交臂。这部分人虽然收入比较高,但没有住房公积金也还是比较遗憾的,如果有了住房公积金,收入将会更高,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证明住房公积金越高越好。

综上所述,住房公积金实际上已经失去当初的本意,最初的主要功能是配合住房制度的改革,促进商品房的发展,保障职工的住房需求,但是现在住房公积金已经成为衡量个人单位优势、收入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住房公积金高的人,标志着本人收入水平高,单位和个人缴存比例高,变相成了职工的第二福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