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宝的处理结果显示,穿仓的部分由中国银行自己承担。你怎么看?

中国银行针对原油宝事件的最终声明,愿意承担由于原油宝穿舱而导致的倒赔损失,同时针对同投资者的合约中约定的平仓条件之外的损失也由中国银行承担。这听起来像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其中不完美之处还是太多太多。

1.通过中国银行这个声明,其实是掩盖了原油宝这个产品幕后的所有秘密。只要投资者接受了中国银行的这一方案,那么也就放弃了追求真相的要求,中国银行到底在原油宝产品上是实盘还是虚盘?在业务操作上到底风控放射哪些约定条件?在操作管理上违反了哪些章程,其实全部被此声明给掩盖住了。未来可能要过很长时间才能看到真相。

2.投资者即使接受了这一安排,那么也标明了投资者已经损失了80%的本金。从当初投资此品种时,投资者也很清晰的明白“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但是我相信没有一个投资者会心甘情愿的赔掉80%的。那么会不会有投资者要求中国银行继续将原油宝理财产品的操作过程公开还原呢?这80%是中国银行不会赔付的,那么投资者是不是可以就这80%的损失仍然提起要求呢。也就是说亏要亏到明处,不能因为这一纸声明而去掩盖。

3.理解中国银行此番举动,主要是想稳定投资人,不想将事件搞得更大。同样监管部门也是希望双方能够和平解决此事件。但是还有80%的损失,那么同中国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管理人失职和失责有没有关联呢?因为如果按照4月21号当晚10:00停止操作时的产品状态那么投资人是不会亏到那么多的。理财产品的管理职责也是要担负责任的,而不是由投资人去承担,这可能是未来的争议焦点。

4.其实德先生建议,如果中国银行想担负起责任,应该将理财产品的最后计算点放在21日当晚10:00。,这个时点理财产品还剩多少净值,那么就依照这个净值分配给理财人,有可能银行可能会多承担一部分损失,但是这是所有处理方法中最公平的,也是对于投资人保护最有力的一种方案。否则我觉得还是不公平。

5.那么投资人超过1000万以上的,难道就是中国银行1对1进行谈判解决吗?不能有一个公开方案可以让大众知晓吗?我们金融机构处理事件时,经常用一些隐秘的不为人所知的方法来去解决纠纷,其实这是非常不好的,如果违规,就承担违规责任,如果不违规也不违反合同中条款约定,那么就大大方方的诉讼一下,让法院出一个公平的裁决,不是更有利于保护金融机构,也同样保护投资者吗?

未来估计中国银行还不能完全处理结束此事件,后续估计还会有波澜,我们拭目以待。更盼望着我们的金融机构未来可以采取公正公平公开的三公原则,去处理纠纷,去处理理财产品的责任划分。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中行原油宝的处理结果显示,穿仓的部分由中国银行自己承担。你怎么看?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近期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多位投资者透露,目前已经接到中行分行的电话,沟通原油宝赔偿方案。

多位投资者表示,中行方面要求投资者携带身份证到开户行面谈,如果不是工行原油宝事件,很多大众打死也不敢相信银行黑暗的一面!

金融委一发话,中行原油宝爆雷事件有了新进展!

中国银行挂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的“原油宝”产品,按照美国时间4月20日CME官方结算价以负值结算,多头客户产生了大幅亏损。

原油期货出现负价前所未有,是疫情期间全球原油市场剧烈动荡下的极端表现,客户和中行都蒙受损失。

近期中行积极了解客户诉求,本着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尽最大努力维护客户利益,已经研究提出了回应客户诉求的意见。

目前中行相关分支机构正按意见积极与客户诚挚沟通,在自愿平等基础上协商和解。如无法达成和解,双方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民事纠纷,中行将尊重最终司法判决。同时,中行保留依法向外部相关机构追索的权利。

据各路媒体报道,原油宝穿仓事件发生近半个月后,中国银行拟与原油宝投资者达成“和解”的方案正在浮出水面。

5月5日,有原油宝投资者表示,他今天上午收到中国银行电话约下午前往开户行面谈。在面谈中,中行给出一份协议,表示负价损失由中国银行承担,事后保证金多扣的钱退回,并且退回本金20%。

穿仓损失如何承担?

原油宝事件处理结果如下:中行承担穿仓损失。

对于投资额低于1000万的大部分客户,由于不具有足够的风险投资能力,可以退20%的保证金。

对于投资额超过1000万的客户(不足100人),认定为专业投资者,不退保证金。

虽然中国银行在上述公告中并未透露具体赔付方案,但关于“投资者陆续收到赔付方案通知”的消息,今天已经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据了解,并非所有投资者都收到了银行方面的反馈,且多数投资者只是接到了约谈电话,面谈时间集中在明后两天。

“银行可能会让客户签和解协议和保密协议,想要拿到赔偿,投资者需要负保密责任。”有知情人士表示。

和解协议也显示,投资者因负油价意外情况产生的负价亏损将全部由中国银行承担、银行将不再追偿,因负价亏损划扣的保证金中行将进行退还。除了承担负价亏损外,中行还将对受损客户进行补偿。

综合来看:目前中行给出的解决方案,不少投资人表示暂时无法接受,有些人要求按照4月20日22点的价格进行结算;也有投资人要求按美国正式测试负值的时间(即4月15日)的结算价来结算。

也有要求退还所有本金,“因为我们签合同的时候,没有负值这一说法,既然4月15日芝商所改了交易规则,那也就说明之前所签的合同应该作废。”不过也有投资人表示可以接受中行的和解方案,“毕竟投资有风险,也要尊重游戏规则。”

中行原油宝的处理结果显示,穿仓的部分由中国银行自己承担。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合法但不合理的结果,不过对于中国银行来说,承担这样的损失并不算是什么太大的负担,而且也是有理由的。

在资本市场当中投资本来就是一件风险比较大的事情,中国银行的原油宝实际上在协议中涉及的相对还是合理的,如果不是全球资本市场出现这么大的动荡,那么在结算日这一天移仓反而比工商银行等其他纸原油类产品的设计要更好一些,只不过遭遇了全球的金融机构,大举做空才产生了这样的损失。

为什么说承担这样的损失是不合法的呢?因为理论上来说,虽然大家对于中国银行的原油宝设计存在诟病,但是原油宝产品是通过了银监会的审核的,也就是说在协议部分规定的滴水不漏,单从法律角度来找问题可能是徒劳无功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中国银行完全没有责任,因为毕竟原油宝是一个对应期货价格的高风险产品,中国银行把它包装成了一个低风险产品,并向一般投资者进行售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举动,所以中国银行承担一部分的损失也是合理的。

而且现在全球资本市场如此动荡,对一般投资者都造成了很大的风险和威胁,在中国我国的市场,通过一些机制的设置,相对能够对散户进行保护,这也是承担了一些社会责任,而中国银行这一次原油宝事件导致很多人损失的非常严重,在社会层面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作为国有银行的中国银行必须接受损失来消除这样的影响。不过中国银行毕竟是四大行之一,全年的盈利大概有1000多个亿,承担这些损失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而出于挽回自己的信誉方面来说也是值得的。

中行原油宝的处理结果显示,穿仓的部分由中国银行自己承担。你怎么看?

从本质上来中行推出的原油宝产品其实并没有存在问题的,导致原油宝产品发生巨亏,是因为期货当中极端的逼仓行情而导致的,投资原油宝原油期货5月合约投资者发生巨亏,自然是需要投资者自行承担,如果投资者投资理财的过程当中出现亏损,都把责任甩银行,这与特朗普又有什么区别。。。

部分投资原油宝的投资人说原油宝产品的,风险等级与产品所投资的项目不符,这点其实不用过于纠结的,因为任何一家银行或金融机构推出的,存款产品还是理财产品均是需要,经过央行与银监会批准才能正常发行,经过监管部门审核通过后银行才可正式上线,监管部门都任何的产品自然也是符合规定。

为什么工行与建行5月合约原油期货没有发生巨亏,提前进行了移仓规避了此次的巨亏,对于投资原油宝的投资人,应该都对这两家银行的原油期货产品有所了解,工行与建行为了规避出现期货当中极端的逼仓,一直以来均是执行的在交割日前一个星期进行移仓,而中行原油宝没有选择这时候进行移仓,其实也是按照之前的规定来执行,如果提前移仓属于违约所中行没有选择提前移仓,还有中行也没有预测到会出现历史以来首次原油期货的负值,所有执行的还是交割日前一个交易日进行移仓。

部分投资者疑惑,为何通知4月20日22:00开始移仓,却按次日凌晨2:30价结算,期货当中极端的逼仓,如果有足够的仓库能够完成移仓那么自然也就不会出现-37.63美元,而是反转从亏到盈利,当时不能移仓是因为油库已经饱和,都想移仓却无法完成只能选择被切割。。。

近期据非中行的相关报道,1000万元内的投资者可以获得20%的赔偿,1000万以上的投资者需要自身承担,如果穿仓的部分全部由中行承担,今后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都这样甩锅推卸责任这银行不就会面临破产倒闭吗!!!即便是中行处于人道主义的为投资者承担也不会对外公布(高风险高收益选择高风险理财产品,是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了解高风险理财产品切勿选择)。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全部分享与观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哪方面有遗漏留言评论交流。「点赞关注」本文章本人原创,谢绝抄袭16:28

中行原油宝的处理结果显示,穿仓的部分由中国银行自己承担。你怎么看?

前段时间原油宝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奔着中行的品牌去购买原油宝,结果非但不赚钱,还把所有的保证金亏损掉。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除了亏损所有保证金之外,多头用户还要倒贴中行一大笔钱,有些人亏的比较大的,要倒贴将近1000万。

对于中行原油宝这个事件,大家都用活久见来形容,大家只知道投资有可能出现亏损,甚至把所有的本金亏完,但从来没有想过投资还要倒贴给对方一大笔钱的。

所以自原油宝事件发生以来,不论是用户还是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甚至连监管部门也介入调查这个事件。

而随着事情的深入,大家最终才知道原油宝原来是一个违规产品,因为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13条规定“未经国务院期货监管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或者变相设立期货公司经营期货业务”,而目前中行并没有获得经营期货的资格,这说明中行原油宝它本身是违规的。

在认识到自己有违规行为之后,中行的态度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5月5日中行已经跟原油宝用户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具体内容如下:

鉴于美国时间2020年4月20日发生WTI5月期货合约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官方结算价为-37.63美元/桶的意外情况,根据甲乙双方签署的原油宝相关业务协议,甲方购买的挂钩CME WTI5月期货合约的美元/人民币“美国原油2005合约”,参考CME公布的当期合约结算价即-37.63美元/桶进行结算,价格在0美元/桶到-37.63美元/桶之间的结算金额部分构成本协议所称的甲方负价格亏损,甲乙双方根据相关业务协议约定,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如下:一、就甲方(原油宝客户)负价亏损x元,全部由乙方(中行)承担,乙方不再向甲方催偿。二、乙方根据相关业务协议,对为结算价甲方负价亏损,已从甲方保证金账户中扣划的保证金X元,由乙方返还甲方。

根据中行这份和解协议,负价格的部分亏损用户不用承担,此外中行还会给用户返还部分保证金,其中1000万以下小户有机会拿到20%的保证金,1000万以上大户自行承担全部保证金损失,这将意味着中行将自行承担300多亿的损失。

不过我相信很多用户对于中行这个处理结果并不满意,一方面是中行原油宝违规售卖原油期货,这本身就是一个性质比较严重的事情,相当于用户购买了一个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说白了中行原油宝有欺骗用户的嫌疑;

另一方面在原油宝事件发生过程当中,早在4月15日芝加哥交易所就公布了负价格测试公告,但是中行根本没有当一回事,没有起到一个平台应有的风险提示或者控制的作用,所以对于原油保护事件,中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假如中行原油宝能在CME发布公告之后,其时提醒用户进行移仓或者平仓,那么用户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大亏损,甚至连保证金都不用亏损。

但我觉得中行这个处理结果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已经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果了,一方面是大家不用为负价格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小用户还有希望拿回20%的保证金,这个相比之前大家要倒贴给中行一大笔钱,已经算是比较划算的了。

最后不管事情的处理结果怎么样,我们要提醒一下大家,期货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如果大家没有专业的知识,千万不要去碰这种高杠杆的投资产品,要不然谁也救不了你,如果大家只想获取高收益,却忽略其中潜在的风险,那么最终吃亏的永远是自己。

中行原油宝的处理结果显示,穿仓的部分由中国银行自己承担。你怎么看?

中行原油宝事件本身是有其特殊性的,因为这次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出现非理性下跌,到了-37美元这个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的事,对于原油相关的产品造成了冲击,这本来是金融产品投资的风险所在,也是投资人应该承担的结果。

问题的特殊就特殊在了-37美元,如果在0元以上的话,估计中行都不大理会投资人的诉讼,现在出现了特殊情况,加上舆论造成的重大影响,包括前面几天监管也开始喊话了,所以中行在这个事情上不得不做出让步,而且是重大让步,原来我觉得中行会对穿仓部分损失不予追究,保证金部分由客户自己承担,现在中行竟然穿仓部分损失兜底,而且保证金也赔偿20%的损失,这个结果非常好了。

投资毕竟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原油这类产品,存在杠杆效应,投资人在参与之前本身就需要有对风险极大的评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