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惨的企业是哪些?倒闭最多是哪个?

最惨的企业当然是所谓的互联网金融网贷行业啦,累计暴雷5800家,其中2019年最少1000家以上。所以大家分析分析,从上到下从老板,到普通员工都是相当的惨哪。但是老板是咎由自取,有些员工是心知肚明,有些员工是祸从天降,同样投资者也是最悲惨的,可以基本上说是团灭!

1.从2017年开始,国家就开始整顿网贷行业,但是这行业中的每一个人都不以为然,以为就像过去一阵风而已。该做校园贷的还做校园贷,该做砍头息的还做砍头息,该放高利贷的还放高利贷,该贩卖客户信息的还在贩卖客户信息,该暴力催收的还仍然暴力催收。整个行业在2009年开始时仍然是莺歌燕舞,一片太平。

2.谁都没想到,国家此次是认认真真要做这个事。从网贷行业的周边支支叉叉开始入手,银保监会先去管住资金的入口,不让那些违规资金流入网贷行业。网贷理财平台纷纷暴雷,之后开始针对暴力催收,直接上扫黑除恶办进行处置。这种力度太狠了,跳过民事处罚,直接刑事处理。

3.再之后开始管住第三方支付。这是人民银行开始出手,针对违规代收代扣,管住支付通道。那么违规网贷的APP满天飞,该谁出手的呢?工信部网信办开始出手了,各大应用商店开始纷纷下架,违规APP。封链接,封应用封下载,这套组合拳下来,不法网贷公司其实还能活着,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客户的弱点,他们还可以偷偷的利用数据爬虫来去抓取客户的弱点。

4.公安部及相关部门针对盗取公民信息开始下重拳整治。在10月份、11月份将头部所谓数据公司一网打尽,这才是真正的将网贷公司的厚度给抄了。看过来惨不惨?

一个网贷公司,没有支付通道,不能下载链接,资金受到管制,无法暴力催收,那是不是2019年最悲催的行业呢?但其实这还没完。

一般网贷公司都会连接一个理财平台,二者合二为一,一边赚取投资者的资金和利差,一边赚着高利贷的差额和利润。但是在2019年,但凡爆雷平台,我们都看到:

1.先是爆雷平台的老板和高管纷纷出事,接受刑事方面的处罚和追讨损失。

2.再其次是涉及到业务营销和推广的那些业务员和中层干部,纷纷要退赔自己的佣金所得、奖金分配和业务提成。

3.最后是那些受到业务环节的各级员工,必须将自己在非法网贷平台工作期间的工资和奖金全部退赔出来。

从保护投资人最大利益角度,这三条措施是无可厚非的,其实这三类人,在自觉和不自觉之中,都扮演了主谋和帮凶的角色,这种要求一点也不过分。但是从普通员工角度,确实觉得有点冤屈,不但工作的工资都要退出去,相当于白干一场又赔付了青春。但可能这就是成长的教训吧。

总结一下这就是2009年最悲催的行业,每倒闭一个,基本上没有幸存者,投资人、老板、高管、员工、合作公司,都是一网打尽!当然网贷公司的员工是2019年最悲催的员工,但是更悲催的是那些网贷公司的投资者。列一个表我们纪念一下,见下表。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让我教你怎么看透金融逻辑和理财中的所有门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今年最惨的企业是哪些?倒闭最多是哪个?

谢谢邀请。只有更惨,没有最惨,苦日子可能还在后头。

首先,与出口美国联系最紧密的行业最惨。

因为贸易战的原因,纺织服装、玩具行业今年普遍景气度都很差,有心人只要了解一下各地区上半年的经济情况报表就知道了,比如江苏苏州地区,常熟今年的GDP指标增长会是各个区县里最差的,这是产业结构决定的,常熟的服装行业是很厉害的,但是今年服装厂普遍订单不足,裁员严重。

其次,大消费行业景气度普遍下降。

包括房地产相关的,家电,医药,汽车等,今年也比较惨。大家有空去逛逛家电商场,4S店就知道了。经济形势不好,这些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换代需求就不那么紧迫,所以生意就差了,这里又提到了常熟,常熟的汽车配件企业也很多,看来今年地方官员的亚历山大啊。

至于医药行业,这个纯属政策性原因,最近多次集采中标结果公式后,很多医药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原因就是药品的价格大跌,这里面尽管挤掉的水分厂家无需买单,但是从趋势看,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

第三,金融行业的惨状从去年就开始了

前些年,金融领域因为政策放得比较开,大家日子都比较好过,但是2017年下半年开始,一是大力去杠杆,P2p雷了那么多不是没有原因的。二是资管新规落地,三是金融市场普遍不好。很多做金融的人苦不堪言,跳槽的、改行的很多,我几个朋友都为了发展,离开北京,去了上海和深圳等地方,有的人干脆直接就回老家了,这个行业很多人即使工作还保留着,但是收入大不如前了。

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年代,除了体制内,哪一行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今年最惨的企业是哪些?倒闭最多是哪个?

感谢邀请!

问题很有意思,我是一名创业者,尝试回答。

今年最惨的企业是哪些?倒闭最多是哪个?仔细想一下,我认为。

一,最惨的企业

这肯定都是一些传统中小微企业,那么基本都被搞得奄奄一息,这一点确定无疑。

二,倒闭最多

今年倒闭最多那就是P2P企业,社会上都是雷声一片,炸雷的,跑路的,自首的,打击的,成批量完蛋。

三,看法

总体来说,是实体企业不好过,互联网小微企业也是寒冬,找不出几个冒泡的。

就回答这些,感谢阅读。

我是实体经济守望者,关注我,有更多创业知识与你分享。

今年最惨的企业是哪些?倒闭最多是哪个?

2019年一大批中国著名的民营企业集团,从年初到年末接连爆发资金链断裂新闻,陷入彻骨寒冷的濒临破产重组的困境,包括海航集团、三胞集团、丰盛集团、盾安集团、精工集团、银亿集团、新光控股、乐视控股、暴风集团等等。

这些集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运用杠杆进行多元化并购,疯狂的产业并购把自家的资金链玩脱。海航集团、三胞集团、丰盛集团、盾安集团、精工集团、银亿集团、新光控股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乐视控股、暴风集团却是耳熟能详。

以暴风集团为例,CEO冯鑫当时提出了「DT大文娱」战略,依托4块屏幕(PC、VR、手机、TV)发力影视和体育,想将暴风从网络视频企业转型为互联网娱乐平台。2016年冯鑫为了弥补公司巨大的缺口开始用高杠杆激进操作,集团和光大作为劣后级投资人出资2亿和6000万来撬动52亿的产业并购基金,但最终以被收购标的的MPS破产而终结。最终惹上官司锒铛入狱,公司人去楼空只剩上市公司的空壳。

另一方面,作为上一代华人首富李嘉诚,同样在欧洲不断的扩张商业版图,为什么人家没事而国内的这些富豪悉数惨败?实际上李嘉诚主要并购的是最传统的能源企业,每一家企业都拥有巨量现金流,与股神巴菲特的总粮仓保险公司Geico,也是为他成功提供了很大的现金流一致。还有当年的万宝之战,作为宝能集团,他非常了解万科企业未来的现金流状态,所以就算动用了5倍杠杆,依然没有玩脱并且赚得盆满钵满。

总结:

产业并购并非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动用杠杆收购无现金流企业才是致命的。并购扩张必须以目标企业的现金流为准则。

今年最惨的企业是哪些?倒闭最多是哪个?

我也是一个创业者,给我发的感觉是这几年里面,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你非要在今年评选几个最惨的行业,倒闭企业最多的。我觉得非一下三个莫属了。

1.金融行业

不管是做股票,做基金,做VC,做PE的,今年都有点惨,行情差不说。还融不到钱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但是看看p2p的,前面几个似乎又漏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们整个2018-2019年似乎都是在p2p暴雷的新闻中度过的。我的朋友中,也有一个做p2p,并且成功暴雷,现在负债累累的。金融行业毫无悬念的拿下了今年最惨行业奖。

2.餐饮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经济规律,只要方便面卖的好了,餐饮业就过的不好了,很不幸的是,今年方便面公司的销售和利润都大增,餐饮行业一篇哀鸿。

一方面是大家消费能力变差了,另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房租,让大家都过的不好。很多餐厅开始依靠外卖平台了,结果外卖平台的不断提佣,也让餐饮行业不堪重负。

以上就是小鱼亲身感受的,统计数据来自我身边创业的兄弟姐妹,完全不具备专业学术论文的参考性。

大家还有什么比较惨的行业分享一下,让大家高兴高兴。

今年最惨的企业是哪些?倒闭最多是哪个?

2019年是经济形势非常不好的一年,全国宏观经济形势不断下滑。很多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中小企业就不说了,即使是一些大型的企业,日子也过得很艰辛,我们举几个例子。

福特汽车

近日,长安福特公布了11月的销售数据。11月新车销量18748辆同比下滑23.3%,1~11%月累计销量165,332辆,同比下滑54.1%。要知道吉利汽车11月份的销量就达到了14.3万辆,比长安福特1~11月的销量仅仅少了2万多辆。

安福特的销量虽然受到了全国经济形势的影响,但他下滑的幅度也太吓人了,已经属于腰斩。1~11月全国新车销量2231万辆,只下降9.1%。长安福特的下滑幅度是全国水平的好几倍。

相比之下,像吉利,长城,比亚迪这些国产汽车的销量下滑着没那么明显。1~11月,比亚迪全年销量41.8万辆,同比下滑7.3%。吉利汽车销量123.2万辆,同比下滑约13%。量下滑的幅度和全国平均水平差不多,远远没有长安福特那么严重。

万达

这几年万达的日子不好过,一方面是银行抽贷,另一方面全国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这不2018年的时候万达甩卖了大量的资产,酒店业务和文旅业务基本都被删掉了。

万达商管是整个万达集团盈利最好的资产,但是在2019年业绩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万达商管的营业收入是490.1亿元,较同期相比下滑31%。同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6%。

正是因为万达业绩的不理想,所以王健林的财富也出现了大幅度缩水。前几年王健林的财富基本是维持在全国前三,2019年已经掉到的八九名了,副总量已经明显少于马云、马化腾、许家印、杨惠妍等人了。

像这么大的企业,日子都不好过,那那些那些中小企业就不用说了。如果你认真观察一下,你可以发现街上的商铺自去年以来转手得好频繁。很多小小的商店半年就关闭了。美容店、化妆品店、花店,很多这样的小企业在寒冬中倒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