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和蚂蚁金融和我们的个人征信报告是相同的吗?

这个当然不一样了。而且差别是天翻地覆的,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人都用了征信二字,但是他们的内涵结构和使用目的以及权威性那是完全不同的。

1.现在我们使用的个人征信报告是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所出的征信报告,这是一种国家行为。他的数据来源只有各类金融机构,社保中心以及不足20家的小额贷款公司。同样他也仅仅提供给自然人、金融机构、社保以及这不足20家的小额贷款公司使用。他的所有数据都是真实可靠,所以具有极强的权威性。

人行的征信报告只记载了客户的信贷信息,他们不打分,也不做任何主观评价。也就是借款和透支信息,现在又增添了社保信息。其他信息一概不涉及。所以它的使用范围主要涉及到我们金融借款和信贷往来。不涉及客户任何其他领域和行业的相关信息。

2.支付宝是通过蚂蚁财富,对所有用户进行了芝麻信用分的评定,这是一种企业行为。也就是说仅仅在支付宝和阿里体系内使用。他采集了客户主动提交的各类个人信息(可能有账户信息,信贷信息,房产信息,汽车信息,保险信息等等),以及支付宝主动采集的客户在支付宝体系内的各种活动信息。并且综合评定,打了一个分。

通过打分其实形成了主观评价,分越高评价就越好。因为支付宝现在有7亿用户,那么他的评价模型如果客观的话,模型又相对逻辑清晰,那么这个分在一定程度上就有了公信力。用户可以凭借这个分在阿里和支付宝体系内,得到相应的不同待遇。也就是说通过芝麻信用分将客户分成了3、6、9等。

3.微信支付分那就出来的更晚了。它的诞生过程其实就是仿照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而做出来的,用途也是一样的,为微信客户在其体系内的产品使用进行了客户分级。从芝麻信用分唯一的不同地方在于:他更强于社交体系和社交关系,针对客户好友之间的关联性,会对分值的影响更大。

现在微信支付分用处还不大,仅仅在有些微信体系内的免押金,先服务后付款,等场景进行了尝试。后续其追上芝麻信分的道路还很漫长呢。

其实除了这三个我们比较熟悉的信用体系,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也算一个征信体系,未来即将开业的百行征信那就更厉害了。他将记录每个人在互联网和其他领域所留存的数据,并将数据整理后给相关授权机构使用。他也将同人行的征信报告一样,成为一种国家行为的征信体系的一部分。

总结一下。人行征信报告是国家行为,未来的百行征信也是国家行为。而芝麻信用分和微信支付分都是企业自己的行为,而且做了主观判断。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支付宝和蚂蚁金融和我们的个人征信报告是相同的吗?

嗨!大家好,我是郑州信贷员。感谢邀请。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问题——支付宝和蚂蚁金融和我们的个人征信报告是相同的吗?

我们都知道在如今的社会,个人的信用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 一、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个人征信报告。
  • 二、就是互联网大数据征信体系,其实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主要是以芝麻信用为代表,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芝麻分,芝麻分比较高的话,说明你的互联网征信是比较好的。

我们下面先来看一下个人征信报告。它主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信用交易信息等其他信息。个人征信信用报告,是个人信贷交易信息的记录单,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

信用报告展示消费者5年内的逾期记录,以及各种信贷机构的查询记录,还有贷后管理。

其实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信用体系建立是比较晚的,许多人对个人的信用体系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人发生了信用卡或者贷款逾期的行为。我们在平时的购买房产以及汽车的时候,会使用到按揭贷款,那么这些金融机构他会查看征信报告,来参考你的信用记录,如果说你留有负面信息,那么将对你办理按揭贷款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拒贷

互联网征信的话,它就是比较宽松的话,如果说你互联网征信比较差的话,那么你去银行买房或者是买车,有的银行是不查互联网征信的,那么你是可以正常审批正常通过的。

但是如果说你互联网征信不好,目前市面上我们经常遇到的共享汽车共享单车,那么你就需要通过缴纳一定的押金,才能进行正常的骑行,如果说你互联网征信比较好的话,那么你就可以进行免押金骑行。

其实无论是支付宝的信用分,还是个人的央行征信报告,我们都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这样的话才能在以后的融资,或者是买房买车进行按揭贷款申请的时候才能做到正常申请,而不至于被拒贷,给你的资金周转以及住房,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是郑州信贷员,传播有正能量的金融知识,关注我,带你了解信贷圈最新知识。

支付宝和蚂蚁金融和我们的个人征信报告是相同的吗?

嗯,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支付宝推出芝麻信用分的意义!一开始,支付宝是作为电商闭环出现的,后来马云发现还可以搞个芝麻信用分,支付宝有了这个东西,就能对我们用户的情况有一个仔细的了解!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现在蚂蚁借呗如果欠款的话,那么是会上征信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下面回答支付宝与人行征信的区别,如下:

一、记录信息不同

支付宝率先推出“芝麻信用分”,接入了电商交易数据、网络金融数据。信用能量收取、奖励领取等内容,而且是简单的记录,并没有很详细的时间、金额、明细。

而人行的信息包含的就很大了,信用卡及各种贷款申请、发放、使用等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包含:姓名、身份证号、是否结婚、单位地址、家庭住址等等,连户口本上有几个人都有。

二、时间跨度不同

支付宝征信并没有几年,而人行征信玩了几十年!虽然说支付宝征信没几年,但由于支付宝的影响力,未来不排除把支付宝的数据与央行全面打通!

三、场景不同

人行征信,目前主要运用于金融方面,即信用卡、住房贷款、购车贷款、信用贷款等各项贷款申请。

而支付宝就不一样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影响了消费者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消费金融,酒店乃至出行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支付宝的征信更严格一些!

以上只是简单几点的比较,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随着互联网的影响力渗透,未来像阿里与腾讯这样的公司,他们手里的数据必然会和人行打通!所以,各位老铁,一定要珍惜自己的信用。未来是一个信用社会,此言不虚的哦!

支付宝和蚂蚁金融和我们的个人征信报告是相同的吗?

蚂蚁金服(支付宝)评价个人信用使用的是“芝麻信用”分,而常规上我们说的个人征信报告,是国家对我们个人征信进行的评估,我们登陆“中国人民银征信中心”的网站,就可以进行查询。

01 什么是“芝麻信用”分?
  • 第一,支某宝成为巨无霸平台,用户量巨大,这为“芝麻信用”的出现提供可能

刚开始的时候,支某宝只是淘宝系为了解决网上购物,商户与客户之间信任问题的支付工具。大家彼此互不信任,交易很难达成,有一个第三方的存在,客户先把钱给第三方,收到货没问题了,第三方再把钱给商户。这样的方式减少交易壁垒,直接推动了网上购物的繁荣。

后来,支某宝逐渐和金融世界发生连接,不再仅仅作为淘宝的媒介,触角向各方面延伸,慢慢变成了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巨无霸平台,可以生活缴费、可以购买基金、可以银行理财等等,用户的数据也在平台上得到了沉淀,这为支某宝推出芝麻信用提供可能。

  • 第二,信用社会发展,支某宝有意解决社会信用缺失问题,主动推出“芝麻信用”

蚂蚁金服的董事长彭蕾曾在哈佛中国论坛上说:“信任是一种超越金融的社会资本,它不应该只服务于金融,更应该对整个经济关系进行重塑”,“我们认为每一个需要有押金的地方,都是信用缺失的地方。(比如)租房,去图书馆借书,还有现在很火的共享单车。”

于是,看到了信用的重要性的蚂蚁金服,推出了芝麻信用,利用平台巨大的数据量,对平台用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和标注,并且不断和各家企业开展合作,增加芝麻信用的使用场景。

随着信用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变成个人信用,进而变成我们的资产,而蚂蚁金服正是看到了社会的这个需求,想要解决陌生人间信用缺失问题,而主动推出芝麻信用服务。

  • 第三,国家政策允许部分企业开展个人征信业务,这为“芝麻信用”的出现提供监管背书

2015年1月,央行下发通知,同意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意味着从国家监管的角度,芝麻信用的推广运用得到了允许,芝麻信用分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得到扩展。

02 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分”和央行的“个人征信报告”都是对我们信用情况的评估,但是两者有显著的区别。
  • 第一,信用评估的主体不同

刚刚我们说了,芝麻信用分是蚂蚁金服这家公司对于我们个人信用的评估结果,这个分数主要基于我们在支某宝平台上的各种用户行为得出,蚂蚁金服是给我们评分的老师。

而个人征信报告是央行对我们个人信用的打分,主要依据的是我们过往与银行联系中的各种表现,包括,信用卡是否逾期、贷款是否按时还款等等,国家是给我们评分的裁判。

信用评估的主体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用评估分数的公平性,芝麻信用分依托一家企业评分,评估主体的独立性不强,并且这个分数还能反过来在这个平台运用,会影响我们花呗的额度、借呗的额度,此时,蚂蚁金服有又当裁判、又当选手的嫌疑。

而个人征信报告由国家提供,央行的独立性有保证,权威性有保障,并且国家和个人不存在利益冲突,因此这个评估分数更为客观可信。

  • 第二,能够使用的场景不同

芝麻信用分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各种互联网场合,是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面貌出现。芝麻信用分数高,我们可以免押金使用共享单车,可以免押金入住酒店,可以得到更高的花呗额度,甚至有些互联网相亲平台都需要你提供芝麻信用分。

个人征信报告则主要使用在一些与官方联系、与银行联系的场合。我们在银行申请贷款,个人征信报告是非常重要的申请材料,征信不好的人很难从银行贷款;而在政府部门办理业务有时也要提供个人征信报告,例如申请廉租房、公租房。

芝麻信用分和个人征信报告的使用范围都很广,但是相对来说,前者的市场场景主要在线上,后者的使用场景主要在线下。

  • 第三,覆盖的人群及信用信息不同

支某宝现在是一个超大型的金融平台,然而这毕竟只是一家企业,用户的覆盖面还远远没有达到“全民”,对于用户的信用评分也主要依据在平台的活动,而不是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芝麻信用分的信息覆盖面是有限制的,信息不广、不全面。

正是如此,我身边有这样的吊诡情况,70后的芝麻信用分往往比90后更低,这显然是不客观的,从拥有的财富资源来看,肯定70后更优,只是他们用支某宝更少,买房买车等消费行为又没有被平台记录,因此分数才低,此时芝麻信用分已经不太准确了。

个人征信报告的背后则是国家,国家对于个人信用信息掌握更多,个人的方方面面国家都能掌握,人群覆盖面也更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央行拿到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从这个角度,个人征信报告的数据更为准确。

03 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分”和央行的“个人征信报告”都在为我国构建信用社会出力,现实中两者互相合作,相互补益的情况越来越多

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往信用化社会发展,个人信用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个人生活,信用不好的人,很难贷款、甚至很难乘动车,生活处处受阻。而作为信用化社会的基础,个人信用的评估需要国家和企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蚂蚁金服和国家的合作就有很多可能,例如法院就和芝麻信用联合追踪老赖,芝麻信用适用的场景很广,包裹交通、吃饭、购物等等,利用芝麻信用就能很大程度上限制老赖在网上的活动空间。通过此项举措,没有几个月,几千名老赖都还清了欠款。

类似的合作还能有很多,总体上芝麻信用和个人征信报告都在为国家信用体系的完善而努力,从线上线下各个维度,对于个体信用进行精准而有效的评估判断。

综上,芝麻信用和个人征信报告都是对我们信用情况的评估,但是二者不相同,主要体现在评估主体、使用场景和覆盖的人群、信用信息三个方面。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也欢迎在留言区一起探讨。

我是正好,专注小白理财的80后巨蟹男,请关注@正好的理财笔记,和我一起慢慢变富。码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请您点个赞!

支付宝和蚂蚁金融和我们的个人征信报告是相同的吗?

支付宝信用分和个人征信报告是不同的。

支付宝信用分的主要应用范围与支付宝里的应用场景关联,如花呗,借呗,备用金逾期,守信用归还等。用支付宝支付,在天猫,淘宝购物等有关。可以说,支付宝信用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信用是建立在支付宝用户使用支付宝服务的基础上的,只适用于与支付宝相关联的应用。

支付宝信用分样版

个人征信报告的内容主要收纳的是你的信用卡,在银行,网贷平台的贷款信息,是否按期归还,或者逾期不还等以此为依具的报告,由央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是个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具之一。

个人征信报告样版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支付宝和蚂蚁金融和我们的个人征信报告是相同的吗?

支付宝网商贷和借呗是上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因果关系就一目了然.

支付宝网商贷和花呗就相当于一个消费金融的一个产品,和兴业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等差不多的一个产品.

支付宝的蚂蚁金融也就是芝麻分,原先是源于淘宝,理由记录双方买卖人的记录,提供的一种信用评分,后来陆续上线花呗、借呗、网商贷,而支付宝的芝麻分根据用户的习惯、守约、经济能力等方面来确定给用户哪几种产品,具体多少额度、多少利息等等.

所以.支付宝的芝麻分只是征信的一个补充,为完成国家信用体系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也为互联网金融打开了一扇窗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