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吴三桂成功推翻清朝,那么他的历史评价会如何?

成者王侯败者贼寇,从古至今没二种称呼。

假如吴三桂成功推翻清朝,那么他的历史评价会如何?

谢邀,吴三桂不可能推翻清政府,这是受当时诸多条件的决定。中国社会发展到明末清初时,儒家思想已经渗入到社会各阶层,人入人心,“忠君爱国、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不仅是文人墨客的成规,而是普世价值观。吴三桂投降满清,亲手杀死南明永历帝,手段残忍。他已经从明朝的臣子变成清朝的臣子,就是所谓的“二臣贼子”。从儒家文化上讲,他是无论如何站不到道德的制高点上。他刚起兵的时候就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勉强有人跟着卖命,那是人们怀念明朝。后来,他登基当皇上,情况急转直下,他又想与清朝划长江而治,国人不可能答应,他在反复进兵长江以北与否的忧郁与徬徨中死去,起义失败。纵观吴三桂的一生,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虽然他在明末几支势力的政治较量中,拿到了上上签,他就应该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地做好他的平西王,他心有不甘。我认为,他在杀死永历帝的时间就应该做出决断,他没有回头的路,可惜,他有反复,安能不败?

假如吴三桂成功推翻清朝,那么他的历史评价会如何?

如果吴三桂真的推翻了清朝,那么成王败寇,史书是有胜利者所写,肯定会得到美化。但是吴三桂的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一:(从人和上讲)吴三桂前世判明,是大明的罪人;后世判清,是大清的仇人,朝三暮四,这样的人品,除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其他人是不会一呼百应,誓死效从的。

第二: (从地利上讲)吴三桂叛乱时,全国仍有大部分领土在大清手里,康熙以全国之兵抵一域,胜算在握。

第三: (从天时上讲)经过顺治和康熙两代人的努力发展,“康乾盛世”已初见端倪,人民大众更是渴望和平,反对多年战争带来的灾难。吴三桂举兵叛乱不合天时,是行不通的。

第四: 康熙十几岁就平了鳌拜,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群臣一心,大清气势正盛,这是吴三桂不能左右的。

假如吴三桂成功推翻清朝,那么他的历史评价会如何?

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提倡忠君者,受众拥。吴三桂本为明将,古北口引清入关,大败李自成后与清兵合流。这是对明的不忠。

“三蕃”实力中,他最强。他有推翻清朝的实力,但是降清是他,灭清也然。德不配位。乱臣贼子当皇帝灭清,不会得到全国人民拥护的。

胸无大德大志之人,只能在衡阳不光彩的闪现一点而已

假如吴三桂成功推翻清朝,那么他的历史评价会如何?

假如吴三桂成功推翻清朝,他的历史评价要好许多,也许会被评为有作为的明君。

假如吴三桂成功推翻清朝,那么他的历史评价会如何?

公元1678年3月23日,吴三桂称帝,立国号为周,但很可惜此时的吴三桂虽占据大半天下,可年华不与他好,6个月之后,吴三桂病重撒手人寰,结束了三藩之乱,成为了康熙盛世英明的垫脚石。其实吴三桂接受康熙的削藩,或许能够留得的一个安享晚年的结果,毕竟吴三桂与孝庄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再者当年皇太极也允诺了吴三桂世袭,可以说吴三桂只要老老实实将权力交给康熙,晚年的生活可保无余。

但吴三桂却走错了一步棋,结果导致后面步步错!

吴三桂最后的起兵造反虽谈不上是“历史的趋势”,但即便吴三桂起兵造反成功了,史书上对他的评价也不会好到那里去,这就像吕布一样,被张飞怒骂“三姓家奴”一般反复无常。

吴三桂一生确确实实做了四件大事,抗清、降清、剿杀南明,最后又叛清,实实在在地给自己的人生画了一个圆,打了一个“0”分!最后得到的就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称号。

首先,吴三桂前朝,也就是崇祯时期,曾有过忠臣孝子的美名。在吴三桂17岁时,仅仅带领20名家丁闯入清军包围救出家父,一战成名。有意思的就是霍去病当年17岁就带兵出塞,为大汉建立万秋功绩,似乎这样的影子也在吴三桂身上出现了,让崇祯以为大明有救了!

崇祯十四年,松山一战,大明惨败,吴三桂成为了大明朝在辽东最后的希望。对此,皇太极亲自写信劝降,还一边许高官俸禄,给足了吴三桂面子,但吴三桂如何?吴三桂非但不降,直接率军冲向了皇太极。这在当时的大明朝,谁有吴三桂忠勇?不过在崇祯信任的那些东林党看来,吴三桂更像一个孤臣在战斗!

不过后来吴三桂却降清了,据说是为了一个女人陈圆圆!真的做到了冲冠一怒为红颜,但事实上却是:李自成兵困北京,吴三桂勤王未果,最后崇祯自缢殉国,吴三桂逼不得已才会降清。其实在当时的情况看来,吴三桂作为一只孤军,且没有补给的孤军,吴三桂只有两个选择,但这两个选择却有着非常大的矛盾,如果吴三桂选择投降李自成,那就成了笑话,李自成逼死了崇祯,这仇有点类似不共戴天,所以吴三桂投降李自成是永远不可能的。那么只有投降大清咯?

降清是吴三桂最好的选择,不过这样一来,吴三桂头上的“汉奸”帽子也就坐实了。不过这个“汉奸”却有点难以启齿,毕竟人家吴三桂对大明已经仁至义尽了,如果非得像钱谦益一般,以跳河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忠诚,那么吴三桂就有点可怜了,不过可笑的就是这个钱谦益虽然是跳河自杀,但是因为河水太凉了,最终还是没有自杀殉国成功。

而吴三桂在剿杀南明的事情上面,却越来越像“汉奸”了,在直捣南明老窝时,生擒了永历帝,而按照大清的律法来讲,凡俘获或投诚的明宗室重要人员,一律解送北京再做处置,可吴三桂倒好,直接给人家干掉在了云南。不过这一点吴三桂确实做得有迹可循,毕竟这第一点打消了大清对吴三桂“反清复明”的疑虑,第二点还可以保全已获得的功劳。

根据《清史稿》记载:永历帝是被勒死的,勒死之后,吴三桂还将其火化,然后尸灰四扬,搞了一个毁尸灭迹的行经。而这一件事也更加直接地坐实了吴三桂是一名汉贼了!

至于最后的造反,吴三桂明显是被康熙逼的,康熙太过于着急,削藩这事是被顺治以及多尔衮下令,还写入了金册之中,不过康熙为了“英明神武”四个字,公然忤逆了祖宗,对吴三桂等人可以说是背信弃义,坚决削藩,结果吴三桂反了,一下子从云南打到了长江以南,整个南边的江山都是吴三桂的,可惜吴三桂此时却是两鬓斑白,不复年华!其子吴应熊也被康熙所杀,吴三桂又一次成了孤军!

假使上天赐给了吴三桂五百年,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反清,我相信康熙是打不赢的,那么如果吴三桂真的反清成功,又会有一个问题出现,是反清复明呢?还是建立自己的大周朝呢?很显然在吴三桂麾下的人员都是希望能够当开国功臣的,所以吴三桂在后面的称帝中选择了“开国”,不过这样以来,吴三桂就会像朱元璋一样名留青史,毕竟史官的笔是可以美化的!但是!问题是这个假使的开国皇帝由恐美化之笔有些虚伪,后世之人都不会相信去一个抗清、降清、反清的“三姓家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