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信誓旦旦说要好好理财,但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做,怎么办?
先说一句,不要用那些理财软件,都是想偷取个人信息,对外贩卖或者推销的。看看当年的挖财,广东的随手记,最后不都是拿个人信息去推销理财,发放贷款的。个人信息是最值钱的信息,珍惜自己的个人隐私。
我们每个人都在摸索或者提醒自己,要做理财,不能未来没有可投资的资本或者积蓄。但是最后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为什么?当看到自己短期需求要满足,长远投资也要做;自己不能手里没有活钱,但活钱太多又容易被随手花。
那就从发工资那天,开始强行分开,使用“4321”收入分配法。所谓“4321”原则,在一个稳定的中等收入情况下的收入分配。也就是收入的40%用于投资房产、股票、基金、黄金、收藏品等,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需,10%用于购买财产险和人寿保险。这意味着假如你的家庭月收入为1万元,家庭总保险费不要超过1000元,供房或者其他投资加起来不要超过4000元,生活开销控制在3000元左右,一定要保证有2000元的紧急备用金。
这四个对应使用方向其实是长期投资理财、日常生活开支、中短期理财备用以及保险和现金。但是针对人生不同阶段,结构也要调整。对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三四千元的月收入中仅仅只能花费30%作为日常开支显然不够,单是房租这一项开支可能就占到收入的20% ~30% 。而这一阶段,要求花10%的收入买保险也太早。所以四个项目可以在,但是比例要进行调整为“352结构”,就是30%长期投资理,50%日常生活开支、20%中短期理财备用。
“4321”收入分配结构其实好像一个收入分配和理财金字塔,内部其实还可以进行动态转换。日常生活开支是眼望现在,让当下正常生活保证好,维持好。保险是针对未来的意外发生时,仍然可以保证未来生活正常,平稳。而现金等短期资产就是润滑油,可以快速进行转换为其他资产,进行补缺和比例调整。短期理财目的就是要收益性和流动性并存,并随时调换目标。长期投资理财由风险投资和持续定期投资合并而成,目标就是未来的资产持续增值和长远增值。
记住最重要理财原则,改正自己的思维习惯理财最错误原则就是:理财等同于储蓄,但是德先生说,储蓄收益是跑不过通货膨胀的!最进取的理财就是投资,只有风险才有可能带来稳定收益和长远财富增值。在保障了基本生活的基础上,越是年轻,越是有赚钱能力,那就要越是积极的去做各类不同风险类型的投资,才能最大化解风险,未来获取更多财富!
活期类产品包括活期存款,半年要到期的定期存款,货币基金类产品等各类随存随取的产品,这类产品特点就是流动性非常好,安全性也很高,但是利息或者收益很低,显然做投资理财不是一个理想的产品。
手头最多应该保留多少现金或者活期类存款呢?最多6个月日常支出额
这方面也有一个经验数据,6个月日常生活支出额一般足矣。日常生活费包括日常吃穿用行,社交房贷租房等等费用,剩下的余额就可以做真正的投资理财了。这个经验数字可以根据家庭的社交范围大小进行灵活调整,社交范围大,可以多留点,范围小少留点;同时也可以根据短期融资授信额大小进行灵活调整,例如信用卡额度高,则少留点,额度低则多留点。
记住一个最重要的消费比例,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留住未来财富消费比例是指家庭消费支出/家庭收入,反映的是家庭的收支情况,此比例一般在40%-60%之间比较合理。特别之处,这里的消费主要是指必须要花出去的钱,包括房贷支出,贷款利息等,所以同我们之前讲的消费概念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中产家庭消费比例超过60%,则意味着家庭的投资能力不强,不利于家庭积累更多的财富,如果此比例为1,那么基本就是“月光族”了。相反,如果此比例低于40%,那么意味着家庭的开支较少,虽能存下很多钱,但是家庭生活的质量和品质被降低了。所以,消费比例一定要合理,这样才能留给我们适当的可以用于中长期投资的钱,也为我们退休后和未来的消费支出打下基础。
总结下,理财就如同锻炼身体一个道理。管住手,张开眼,勤学习,细思考!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如果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每次都信誓旦旦说要好好理财,但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做,怎么办?
其实技巧性的东西就那些,没有太多可说的,至于选哪家理财或者货基,收益率只差一点点,风险还不一样,实在是没有必要专门推荐,要问我我都想推荐国债了,跟所有其他的比起来,这是没风险收益高。
但是着手理财最重要和迈出第一步的事情,其实是强制储蓄。
很多人都是月光族,甚至背上了信用卡的负债,每个月没有结余或者越欠越多,那是没有必要理财的,因为信用卡欠款的手续费算下来年化利率高于市面上任何一家靠谱的理财产品的利率。
要想让每个月有结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可以像现在的很多斜杠青年,下班之后有副业,做家教、开直播、跑滴滴、做微商等等,只要是合理合法的收入都可以。节流的话就需要对自己的开支有个把控,一个是衣服箱包鞋之类的物品,数量可以控制减少,另外是一些金额较大的商品,可以考虑性价比更高的品牌,比如说电器,国产品牌很多就比较便宜,当然也要考虑质量,在此基础上选择价格亲民一些的。
开源节流做好之后每个月省出来钱做理财,类型的定投比较合适,积少成多,当然累积到一定量之后可以买一些有金额门槛的好产品,甚至可以做长线投资的股票或股票基金。
更多问题,欢迎关注大猫财经
每次都信誓旦旦说要好好理财,但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做,怎么办?
首先你要问问自己理财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目的的理财或者说为了理财而理财,只能让理财越来越迷茫。 就像人生要有目标、有计划一样,理财也要有目标、有计划,这样在整个过程当中才不至于偏离轨道,或者看不到终点。
具体的理财操作可以分三个步骤:步骤一、给自己写一个五到七年想实现的愿望,五个左右为宜。 这里要注意,每个愿望要具体,要预估需要多少钱。 比如你现在25岁,你给自己定了五个目标: 1、32岁之前可以首付买一套房,首付50万 2、每年旅行两次,每年花销2万 3、30岁之前有一辆代步车,15万 4、出国留学深造, 20万 5、爱好学习摄影 ,并有一套自己喜欢的设备,8万
步骤二、审视一下自己的现状,看看离实现目标有多大差距。 好好看看自己一个月的花销,一个月的收入,一个月的储蓄,还有积攒的储蓄平均每年的收益如何,工资增长率如何。 如果离目标太遥远,也不要灰心丧气,认真思考自己如何能够制定可实现的计划一步步去实现目标,即使五个确实不能都实现,那也不能放弃所有的期待。如果自己实在是想不出可以通过什么比较靠谱的方式去完成所有目标就要重新回去评估审视目标。
步骤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富积累方案。 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 1、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让自己的收入可最大化。 2、提高自己的投资能力,首先要看看自己现在每年都买什么理财产品,收益如何,是否可以尝试新的理财方式提高收益,对于年轻人而言,当然平均每年投资收益率目标保守估计最好制定在7%——15%,而且是稳步提高,比如你之前的投资年收益率是3%,然后你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年收益率20%的目标,为了完成你的梦想,但是真正投资可能事以愿违,最后可能还会因为你的激进,反而亏损。所以个人建议投资收益率目标要稳步提高,不要抱侥幸心理,要能有长远持续性。
每次都信誓旦旦说要好好理财,但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做,怎么办?
万事开头难,很多事情都没必要等到一切成熟了再开始做,无论如何先开始再说。等你一开始,感觉就上来了,你就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理财也是一样。
我刚进入银行的时候是个柜员,后来转岗做信贷客户经理,再往后才是理财经理。截止到做信贷客户经理时,我对理财的了解也十分有限。等我真正转岗做理财经理的时候,我才开始努力要求自己去学习相关知识。
让我在理财领域稍微有些知识储备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分享给题主:
一查:查询市面上所有的理财产品,包括银行的,保险的,证券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等等。信息获取途径主要是相关金融机构的官方网站。由于监管机构要求理财发行方必须披露产品的相关信息,所以机会各家银行的官方网站都有各种理财产品。
除了知道都有哪些产品以外,还要从产品要素,运营模式的角度去深入了解。了解的方式主要是学习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是一个理财产品的必备要素,如果哪个理财产品没有,这是严重不合规的。
二看:二看包括看历史数据,看财经新闻。
了解理财产品的历史数据,可以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光看产品描述并不足以了解其真实状况,可以通过查看其具体走势来进行综合了解。
看财经新闻是为了锻炼自己的预判能力。今天宣布降息,明天股市大概率会涨,股票呢?期货呢?理财呢?这都是要通过结合财经新闻和实际发生的利率走势来进行学习的。
每一个理财专家都带有“神棍”色彩。他们喜欢预测未来各种利率、价格、指数的走势。他们之所以敢这么预测,主要就是根据财经新闻和过去实际的走势进行推演而来。
三用:“真听、真看、真感觉”是演员的必修课,这当中的“真感觉”适用于任何知识的学习。光听别人讲,光靠日常学习还不行,一定要自己去体验一番。
用真钱来体验
别想着说用某些软件来试用来锻炼,那样的试用对学习软件有帮助,对提升能力没帮助。只有真的赔了,才知道疼,才知道慎重的进行选择。
用自身来分析
理财利率高就一定好吗?理财绝对安全就一定好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尝试对自己的经济状况,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分析,为自己设置理财方案。让大拿帮你分析,不时通过修改配置比例来修正方案,久而久之理财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用爱好来学习
对于题主来说,理财并非主业,主要的收入还是得依靠自己的本职工作。没必要在理财上投入太大的精力。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投入一百小时可能与投入一个小时,收益相差不大。
建议题主以本职工作为主,理财当做爱好来学习。
总结:要学理财并不难,难的是起理财的头。只要一开始就成功一半,建议题主在不断试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理财的认知。
每次都信誓旦旦说要好好理财,但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做,怎么办?
你好。
看到这个问题,不禁想起了自己刚毕业时幼稚的许下的豪言壮志:我要努力奋斗,努力攒钱,争取在5年内自己攒够买房的首付!
下载各种记账软件,每天坚持记账;
打算着每月工资存下多少,按月做零存整取,再拿出一部分做基金定投;
拿出一年积攒的积蓄购买银行理财,等等。。。
结果,每次都是在万种豪情中坚持不了几个月,就慢慢的丧失了坚持的斗志。
后来经过总结,为什么每次规划的好好的都会以失败告终呢?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设定阶段性的理财目标。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计划理财的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长远的目标:几年以后买车、几年以后攒够购房首付款等等。
要知道,一个人一个月要他攒2000元容易,但一次性给他规定积攒10万、20万的存款的目标那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针对那些工资收入本就不高的年轻人。
不妨将这个大目标具体的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每达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点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会不会更加有动力呢?
比如:
每月收入5000块,计划每月扣除基本开之后,结余2000块。
那么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三个月后攒到一万元。
很多人会问:一个月攒2000元,三个月不是6000元么,那剩余的4000元怎么来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互联网络无处不在,连在家带娃的家庭主妇都知道拍点生活视频挣钱,你一个年轻人无论是自媒体、淘宝、各种兼职,总之是自己擅长的总有获取额外收入的来源,一个月利用互联网挣个1000多元相信并不是难事。
完成目标后,在1万元里拿出2000块钱给自己买一双喜欢的礼物奖励一下自己。
第二个目标就是一年积攒5万元?
又有人问:什么?你会不会算术,三个月1万,一年不是存4万么?怎么又变成5万了?
没错,我就是在逼你,逼出你的潜能!
完成任务,年底给自己换一部新款手机,或者回家给父母多一点的过节费,心理上的满足瞬间掩盖努力过程中的辛苦。
就这样循序渐进,不断设定阶段性的小目标,适时奖励自己。
不断给自己加压,逼出更强大的自己!
每次都信誓旦旦说要好好理财,但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做,怎么办?
信誓旦旦想做理财,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着手开始做,本质的原因还是一,没有明确的理财目标,二,没有实际行动来坚持理财。
只有知道了这些本质的原因,然后不断进行改正,才可以在理财这个路上走得更远,依靠着理财来实现人生的逆袭,具体做法如下。
一,制定明确的理财的目标信誓旦旦想做理财,其实只是表示你想做理财,但是并不意味着有着明确的理财目标,具体的理财目标应该规定好理财的收益率,理财产品类型等等,比如你规定自己理财收益率是8%,那么这就是你的理财收益率目标,但是前提是建立在自己可以承受这些理财产品风险的前提下。
二,用实际行动来坚持理财制定理财的目标其实相对来说非常容易,但是怎么坚持下来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理财就需要使用实际的行动来进行了。建议每天花费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理财的知识,可以阅读理财的经典书籍,比如《小狗钱钱》,《穷爸爸富爸爸》,《邻家的百万富翁》等理财类的书籍,我在刚开始学习理财的时候也阅读了大量的这些书籍,并且有着很深的体会和感悟,认识到了理财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是一天二天就可以学会的。
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理财是普通人逆袭最好的机会,没有之一,要不然很难在资产上实现更大的增值和突破,普通人在资源,能力,见识等方面是完全拼不赢二代们,但是在投资理财上只要好好学习,并且控制好风险,分散投资,在财富上一定可以增加,最起码总比存银行好很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