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总喜欢打电话让信用卡办理分期,为什么?
这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以前在银行,我们专门做过心理研究和利润分析。
1.信用卡提供给人们免息期限和透支额度。表面上看是不挣钱,银行资金白白占用,但是为什么银行都还大力发展信用卡业务呢?其实这是从心理学来分析,我们要培养人对一个银行业务的依赖性。信用卡正因为让你有占了便宜的心理,所以你会更加依赖银行,客户粘性更强。
2.银行给了你的免息额度,表面上持卡人占了银行便宜,其实银行才占了便宜呢。银行仍然从商户收刷卡费,结算资金更长达60天到90天,在一定程度上银行又赚了资金占用费用又赚了刷卡费。
3.信用卡分期就更加好收入,银行可以收你分期手续费和分期利息,利息是按照等额本息来算,其实实际利率可以达到11%以上。这可比给个人放一般贷款的利率要高。更不用说,还收你手续费。
4.最有意思的是,经过研究,只要人可以便利的可以得到贷款,那么他未来出现大额开支时,会更喜欢用分期贷款模式。所以持卡人会变成常客户,会持续给银行带来利润贡献。
5.有些持卡人以为分期后额度就得以恢复,其实也不一定,有的银行会将你额度恢复到原有水平,有些银行会将你可用额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因为你这时候背负了贷款。
5.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专门有信用卡管理规定。在持卡人逾期时,它可以快速将你的征信登入失信名单,要比传统贷款业务效率高的多。既然贷后处置措施更容易,所以银行更加喜欢推广信用卡业务。
在使用信用卡时,持卡人分期后一定要记得还款,否则信用卡中心很快就将你进行贷后催收和处置。银行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
为什么银行总喜欢打电话让信用卡办理分期,为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每每到信用卡接近还款日期的时候,银行的信用卡客服就会给你打来电话或者以短信的形式告知你,这期信用卡账单可以做信用卡分期的业务,而且给你提供各种优惠的政策,比如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打折,信用卡积分翻倍等等,那么为什么银行会推荐办理信用卡分期业务,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第一点,用过信用卡的朋友们都知道,信用卡都是先消费后还款,而且还款都会有免息的还款期,如果在还款日之前把欠款还上,信用卡是不会产生额外的费用,也就是说,在免息还款期内,是我们先占用了银行的资金。但是要知道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运作也是需要成本的,信用卡用卡习惯良好的客户,那基本上银行是“赚不到”你的钱。
第二点,信用卡分期会根据分期的金额和分期的期限长短来收取信用卡分期手续费,信用卡分期从3期到24期不等,不仅仅是信用卡分期的手续费,还有信用卡透支未还清或者逾期还款产生的手续费和滞纳金,都是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收入来源。
第三点,凡事都有利弊。信用卡分期确实有它的优点,比如在你进行大额消费后,不想一次性拿出全额还款,分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些对金钱用度控制力差的人,信用卡分期反而又被纵容,被分期套头,恶性循环。
所以,不管是站在银行的角度还是客户的角度,信用卡分期业务的存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难题,两方面是双赢的局面。但,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办理才是关键。
(晴溪)
为什么银行总喜欢打电话让信用卡办理分期,为什么?
为什么银行总叫我做信用卡分期?
有信用卡的朋友,的确经常收到银行推荐分期的电话,态度特别好,又是银行的VIP客户啦,又是难得一遇的优惠啦,又是高端客户专属啦等等。
实际上银行的这样做主要的还是挣钱多,还可以用另一个说法:薅羊毛。
比如,银行平常放出去的贷款,一般利率也就是年化4-8%左右,并且这些贷款还有很复杂的手续,对银行来说,还经常遇到一些难以控制的风险。
与贷款相比,信用卡分期有以下两个非常突出的好处:
1、利率比贷款高不少。银行的分期,所谓免息低息是忽悠人的,里面有些所谓手续费一类的其他费用,如果认真把银行的费用计算一下,实际上银行的所谓低息分期,年化利率在15-20%,远远高于贷款,如果有违约一类,那会更高,所以在客户不知不觉中,银行挣了大钱。
2、风险小。银行的贷款,即使有复杂的风控,但是还是经常遇到坏账,所以银行的贷款挣钱不少,但是风险也大。相比而言,信用卡分期每个人的数额不大,逾期不还的后果除了很高的罚息,还有上征信的危险,多数情况下谁也不会因为三五千块把自己征信黑了,除非一辈子不和银行打交道。因此相对来说,信用卡分期,对于银行风险不大。
有这两个好处,银行不遗余力地推荐分期,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银行总喜欢打电话让信用卡办理分期,为什么?
银行是靠利息在过日子的,分期就有利息,但是能让你分期,要么你是老客户,有足够的诚信;要么就是小银行。
信用卡分期做得最好的是招行,招行不一定能分期哦,以下这个实例,是发生在我身上的,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
具体是哪一年,我记不清了,反正是在HTC手机G11刚上市的那一年,因为我手机N95 8G用久了,想换一台触屏手机,所以G11是我的首先,当时3600元,我也在两个月前办好了招行的信用卡,是银行的业务人员下来拉人头的,我是比较传统,不会提前消费,尽管银行卡,我早早就拿在手里了,也开了卡,但也就只有刷G11是我的第一笔,我用新手机打电话给招行客服,申请分期,但客服说,不行,因为他家的要有近三个月的消费记录作为审核。我听了,五雷轰顶,当时的3600等于现在的六千了,当时的工资也才两千而已。这怎么办呢。后来筹集老本,一个月内付完,真是天杀的,原本要12期,现在只能一期了,很吓人。
我于当月就准备把卡给销了,客服一直劝我继续用,我也让他录音反馈给领导听,我的意思是,你们银行有这个利息为什么不赚呢?若不能分期,你们业务员拉人头,也要把这些细节告知我们,银行也有说不清的理由,虽然很多条条款款都有写,但我们一般不会用放大镜去看的。
从此以后,我每刷 一笔,都提心吊胆,这也引来很多卖家在笑我,我说,这种事情就刚好被我遇到,现在虽然信用卡用了好几年,但是我一年没有刷过的,是很经常的,有时年费还这样子被扣了,所以有时在刷单反,镜头时,一刷就是七八千,很紧张,生怕我一年没有消费了,又审核不过。所以有些是一直让你分期,有些就是不行,真伤脑筋。
为什么银行总喜欢打电话让信用卡办理分期,为什么?
因为银行要赚钱,而信用卡的分期还款的真实利率,比银行告诉你的要高很多。这也是信用卡分期还款的「坑点」所在,我来举个例子具体分析一下,你就知道了。
比如,你有一个1.2万元的账单,分了12期还,7.2%的利率,每个月都要还一笔利息和1000元的本金。
本来,时间越往后,你欠的本金就越来越少了,按理说付的利息也应该是越来越少的。
但分期还款这种模式的「坑点」就在于,哪怕是到了最后一个月,你只欠1000元的本金了,付的其实还是1.2万元的利息。
也就是说,时间越往后,你的分期利率就越高。
所以,你的这个分期还款利率,表面上看是7.2%,但是按照正常的借贷标准,折算出来的实际年利率在13%以上。
目前,以12个月分期来计算,不论银行信用卡还是互联网平台的分期产品,所有借款机构的真实年利率都超过了10%,我做了个表格,你可以看看。
那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银行一直打电话让你分期还款了。所以说,分期还款!真的!不划算!
但是,信用卡分期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和品牌联合搞活动分期免息的时候,还是值得下手的。比如苹果新出的优惠,用蚂蚁花呗在官网上买苹果产品,享受24期分期免息。买台最高配的苹果手机,三百多的月供,轻松不少。
这就是实打实的羊毛:分期、还不用交利息。剩余的钱每个月做理财,还能多赚几百块。这种分期,不用就浪费了。
但是,我还要提醒你,在看到「分期免息」这四个字的时候,千万注意还要多问一句,有没有手续费?
因为有的「分期免息」,不过是换个名义赚你的钱,虽然是「免息」,但是要交手续费。
最常见的是买车时的免息贷款。
比如你贷10万元,12个月还清,确实没利息,但还要交4000元的手续费。
粗算一下,一年成本才4%?错!这个手续费本质也是利息,折算下来真实年利率是7.3%。
现在,很多银行信用卡分期也是打着这个名义。
总之,如果是真的遇到了「双免」——免息、免手续费,比如上面说的花呗上免息买苹果手机,才值得下手。
最后我做了一张分期利率(这里默认1期为1个月)和年利率的对照表,不会算的可以直接对着估一下:
明天的钱,不是不能花。
花得好确实可以薅着借款机构的羊毛,提前享受生活,但用错了姿势,就完全是在帮别人数钱了。
所以,看到各种诱人宣传的时候,先把账算清楚,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承受范围。我的建议是,看不懂套路,算不清楚实际年利率的时候,宁可不借,可别被人反薅了。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者其他问题,欢迎给我留言讨论。
为什么银行总喜欢打电话让信用卡办理分期,为什么?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所有发行信用卡的银行都叫做商业银行?
毋庸置疑,是因为他们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的银行,那么银行怎么赚钱呢?我们都知道在过去银行赚钱的方式是积累大量的用户存款,给予用户一小部分的利息。然后银行拿这些钱贷款给那些需要钱的用户,而这些贷款的用户也需要支付给银行贷款的利息。但要知道的是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一般之间都相差差不多四五个点,而银行吃的就是这四五个点的差价。
那么,随着银联技术的发展,刷卡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消费中的一环。所以,银行就推出了信用卡服务。用过信用卡的都知道,一般根据银行的尽调后,会给你一个可用额度,而还款周期为一个月。在一个月内还完信用卡消费的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但是如果你还不出来的时候,银行就会提供给你分期还款的业务。但要注意的是这种分期还款业务是有手续费的。
实际上吗,分期还款和银行传统的贷款业务是一个道理,需要给银行利息,而这里只是把利息改成了手续费。
所以,现在银行都在大力推广信用卡,提倡你提前消费、分期还款,因为只有这样银行才能赚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