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取现究竟建议使用吗?

信用卡取现只能说是:可以使用。

答案肯定是:严重不建议使用!

信用卡取现这个功能是救急用的。

现代生活领域中,能够使用信用卡的渠道太多了,几乎是8成以上需要支付的环境,你都可以使用信用卡!

比如实体购物,99.9%的场所都可以吧?1000个卖东西的店里,只有1家不能用,也大概就是这个比例了。

网上购物100%可用——但与你问的无关,因为网上购物你不需要现金。

所以,我想不出,你为何一定要用现金——除了赌钱。

费用不划算

信用卡取现的费用是“自取现之日起每日万分之五计息”,也就是说月率15‰”。

你让要钱的人给你一个收款码,他的费用也不过是6‰,而这个费用即便是你自己承担,免息期掌握得好的话(比如50天),折合最低月利率都不到4‰。

4‰与15‰,到底哪个划算呢?

我没有叫你去套现啊,至于你有没有套现,我反正也不知道。

信用卡取现究竟建议使用吗?

不建议使用,利息高,条件苛刻。如果确实急用取了现也要想办法尽快还上,这点上银行和高利贷公司一样的狠,必须避免。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经常吃这种亏,利率有时候高达18%,非常不划算。为什么那么多银行争先恐后的推信用卡业务,就是因为这里面有很大利润空间。我们要利用好信用卡的便捷,但是要尽量避免无谓的支出。

信用卡取现究竟建议使用吗?

你好,马鹏龙财商说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取现是要分情况和分地点的,不同情况和不同地点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接下来马鹏龙老师就给你简单解答一下。

首先,农业银行信用卡是绝对不可以取现的,取一次现,基本上就很难提升额度了,其次,所有银行在境外都是可以取现的,大家都知道,你如果去境外消费,证明你有消费实力,那么对于提额妥妥的是加分项,而在当地的ATM机取现,是最能证明你确实是在当地消费的,接着,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异地取现也是加分项,比如你长期生活在北京,那么你到上海或者天津等国内的其它城市出差或者玩的时候就可以取一笔,这对于提升额度也是加分项,最后就是,其它情况就不建议取现了,毕竟手续费高啊,还有就是取现要记得即使还款啊,毕竟日利息很贵的。

我是马鹏龙,每天给大家分享各种财商、信用卡、信用融资等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关注@马鹏龙财商说 持续学习!如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讨论交流。

信用卡取现究竟建议使用吗?

信用卡取现是可以应用的,应急使用,但是不建议长期取现。

信用卡取现,需要支付取现手续费,还会按取现的金额按日收取利息,所以不建议长期使用。

长期信用卡取现,对于信用卡提额不利。

信用卡取现究竟建议使用吗?

不建议用信用卡取现,

第一信用卡取现会产生手续费,

第二信用卡取现会立即产生利息,没有免息期。

第三,如果确实需要用信用卡里的资金,可以通过pos机或者朋友买东西的时候帮他刷卡,让他给你现金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用到现金还免息还有积分福利等。

第四,不建议经常套现额,信用卡需要合理利用,不要触碰银行风控。

信用卡取现究竟建议使用吗?

不建议使用。生活中许多朋友都会通过信用卡取现来解“手头紧”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善于玩卡的年轻人,尤其偏爱这种方式。不过,信用卡取现有四大坑,你都了解么?

第一坑:所有的信用卡都能直接取现?

并不是所有的信用卡都能直接取现。

多数银行的信用卡激活后是可通过ATM机直接进行取现的,但是个别银行的信用卡需要单独开通预借现金功能后,才能使用。

第二坑:透支取现要付利息和手续费

  透支取现要付的手续费就更多了。假设取现1万元,以农行为例,普通卡种的手续费为100元。而其他银行的手续费可能更坑,高达3%。还呗君从网上扒来了部分银行的取现手续费,仅供参考。

  交了手续费就万事大吉了?不不不,信用卡取现是不享受免息期的,所以还要支付透支利息。一般自持卡人取现之日起,每日会收取万分之五的利息,按月计算复息。

  假设取现1万元,利息按照本金的万分之五收取,那每天就要付利息5元,30天后还款,一不小心就又多欠银行150元 。

第三坑:信用卡额度=取现额度?

信用卡额度≠取现额度。

一般来说,信用卡取现额度只能达到授信额度的50%,而以工行为代表的银行甚至不足这一数字,只有30%。当然有些特别的信用卡能够达到更高的取现额度,比如交行T-POWER卡、招行YOUNG卡等。

第四坑:信用卡取现没有金额限制?

信用卡取现是有限额的,信用卡取现单日最高限额只有2000元,以此计算,如果你想要借款2万元,需要连续10日不间断完成信用卡取现操作,才能将所需资金筹集到位。

  拆东墙补西墙?小心影响征信,ATM机每日取现限额提高,不少人动起了多办几张信用卡,利用不同的还款日,通过取现的方式,拆东墙补西墙的小心思。

  且不说取现的手续费、利息会让这个窟窿越补越大。因为错过还款日导致逾期,上了征信“黑名单”,之后申请各种房贷、车贷、小贷都会困难重重,后果反而得不偿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