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近、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在我看来,期货的近、远期合约差价的大小,是由【对未来价格判断的多方押注资金实力】决定的。
期货品种特有的“未来交割”的时间性特点,使得每个品种自身在盘面交易的时候,实际上全部是“不同参与资金对未来价格猜想”方面的博弈。尽管这种“猜想”涉及到市场现货价格与合约价格的差异、供需渠道统计数据/消息面分析等等诸多因素,但归根到底都必须通过“足够的资金实力支持”才可以实现。
在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驱动下,资金实力多空对比悬殊越大,则实力雄厚的那一方越能将“差价”拉得更大!
我们知道,金融领域的不确定性太强,每一个“未来时间点”(交割日)没有到达之前,你始终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比如,会不会出现大资金利用巨大优势控制现货市场“反向跟随期货价格”的情况。
当然了我们讨论的是“无国界”的市场可能性,并非特指国内市场。
所以,我坚定认为,期货不同时限的品种价格差价大小,主要是由“参与博弈的多方资金实力差距”决定的。
期货近、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买卖股指期货的资金是有成本的。不是说你拿着资金不动就不会变化。
所以时间越长,资金的时间成本就越多。远期合约的价格一般情况下就会高于近期
期货近、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金融从业人员,很荣幸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
期货合约(Futures Contract)是期货交易的买卖对象或标的物,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了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期货价格则是通过公开竞价而达成的。
期货中根据结算时间分为近月合约和远月合约
比如螺纹2005合约和2011合约,螺纹2005就是近月合约,将在2020年5月份交割,螺纹2011合约将在2020年11月份交割。
每个合约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所以影响合约价差的大小有如下因素:
一:时间价值
远月合约价格=现货价格+库存费 所以往往远月价格是大于近月的,也即远月对近月升水,这种情况下的市场叫做正向市场。
对于期货,期货是有时间价值的,假定有1吨棉花期货,一个是近期的,一个是远期期货,假定两期货价格相同,投资者可以卖出近期期货,买入远期期货,换取现金,然后贷款出去获取利息收益,这样就可以无风险套利,所以必然导致远期期货价格上升,消除套利区间。
二,市场供需
市场供需影响着价格的波动。
1.商品供大于求。说明产品当前过剩,这样利空期货价格。如果后续回复正常,会造成近月合约价格低于远月合约价格。
2.商品供不应求。说明产品当前比较稀缺,物以稀为贵,这样会利多期货价格。如果后续再恢复正常,会造成近月合约价格高于远月合约价格。
三,仓储费用
远月合约价格=现货价格+库存费
仓储费包括仓库租金、保险费、利息等。
一般正常的情况是远期的比近期的价格要高,主要是因为仓储费的支付,仓储费越高,远月合约价格会越高。
仓储费越低,远月合约价格会越低。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期货近、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决定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的因素有很多,而且不同因素对期货近期和远期合约差价的影响的程度和时效也不同。下面结合我以往的工作经验给题主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最后给题主介绍几种常见的期货跨期套利方法。在回答中可能会涉及一些专业术语,我尽量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要是实在看不懂,欢迎关注私信我,一起探讨。
期货近期和远期合约理论差价理论上,远期合约价格等于近期合约价格加上仓储成本。在理想的状态下,远期合约价格总是大于近期合约价格,因为仓储成本不能为零。金融期货没有仓储成本,但有资金占用成本,理论上两者是一样。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在理论上的近期与远期合约价格差价关系。
一、商品期货近期和远期合约理论差价
- 商品期货远期合约价格=近期合约价格+仓储成本
- 例如,上周五收盘时,白糖期货09月合约的收盘价格是4913元/吨。为方便计算,假设白糖的仓储成本为100元/吨/月。那么理论上,白糖期货11月合约在上周五收盘时的报价应该是:4913元/吨+(100元/吨/月×2月)=5113元每吨。
- 但是白糖期货11月合约上周五的报价是:4864元/吨,比近期合约报价要低。(下图为上周五白糖期货单日价格走势图)
二、金融期货近期和远期合约理论差价
- 金融期货远期合约价格=近期合约价格+资金占用成本
- 例如,上周五收盘时,股指期货06月合约的收盘价格是3860.10点,为方便计算,假设资金占用成本为10%。那么在理论上,股指期货07月合约在上周五收盘时的报价应该是:3860.10点×(1+10%÷12)=3896.27点。
- 但是股指期货07月合约上周五的报价是:3801.40点,也比近期合约报价要低。(下图为上周五股指期货单日价格走势图)
很显然,理论上的近期和远期合约差价大小关系并不适用于实际的盘面走势。那么在实际的操盘中,决定期货近期和远期合约差价的因素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决定期货近期和远期差价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存储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主力换月、季节性因素和异常天气因素、短期资金推动等。
下面结合我的工作经验给大家逐一分析。
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是决定期货近期和远期差价大小的第一个因素。
一、仓储成本
- 仓储成本可以简单理解为存放货物期间产生的所有成本。主要有两项,分别是货物存放期间产生的自然损耗和需要支付给仓库的费用。
- 承上例,九月份的白糖和十一月份的白糖相差两个月,多存放两个月就要多承担这两个月的自然损耗,外加多支付两个月的仓储费用。假设每月每吨的仓储成本为100元,那么多放两个月产生的仓储成本为:
- 100元/吨/月×2月=200元/吨。
二、资金占用成本
- 资金占用成本可以简单理解为提前借入资金而产生的利息支出。
- 承上例,假设在六月借入3860.01元资金去购买六月股指期货合约,借入的资金按10%利息计算,那么到七月时产生的利息支出为:
- 3860.10点×10%÷12=32.17元。
亦即,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对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有正向的影响,仓储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越高,则两者的差价越大。
主力换月主力换月是决定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的第二个因素。
- 主力换月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临近交割日时,大多数的投资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近期合约的仓位平掉,然后到远期合约进行开仓。
- 期货市场需要对主力进行换月是因为期货合约有固定的到期日。当到期日临近时,交易所除了降低投资者的限仓手数外,还会强制平掉个人投资者或不申请交割的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未平仓位,所以在临近交割日时,投资者会主动进行换月操作。
- 当市场一致看涨时,多头主力换月主动性更高,进而推动远期合约价格拉开与近期合约价格的距离,导致两者的差价变大。
- 当市场一致看跌时,空头主力换月主动性更高,进而推动远期合约价格向近期合约价格不断靠拢,甚至会低于近期合约的价格。
- 附:下表为郑商所所对白糖期货的限仓制度;
亦即,主力换月对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反向的,主要还得看市场处于看涨还是看跌的行情趋势中。
季节性因素和异常天气因素季节性因素和异常天气因素,是决定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的第三个因素。
一、季节性因素
- 从我对多个农产品期货的季节性统计情况来看,农产品受季节性特点的影响比其他期货品种更大。
- 还是白糖为例,白糖的生产和销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每年十一月到来年四月是白糖制糖生产期,而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前一个月则是白糖的销售高峰期。
- 对应于白糖的季节性特点,靠近中秋节和春节前一个月的白糖合约价格往往都走得相对强势一些,而靠近消费淡季或新糖大量上市的白糖合约价格则走得相对弱势一些,我过去统计的数据结果也基本佐证了这个观点。
二、异常天气因素
- 异常天气因素对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影响也比其他期货品种更大些。
- 还以白糖为例,如果在白糖的集中种植时点上,产区受到严重水灾旱灾影响,就会导致收成期减产,反映到盘面上对应月份合约价格就会走得比较弱势,而离收成期比较远的合约价格相对来说不那么弱势,从而间接影响到了期货近期和远期差价大小。
亦即,季节性因素和异常天气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不同月份合约的价格相对强弱走势,进而影响到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大小。
短期资金推动短期资金推动是决定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的第四个因素。
- 短期资金推动可以简单理解为,在短期内,市场上有大量的资金参与到某一品种的某一月份合约交易中,导致该合约出现明显价格异动。
- 如果短期资金看涨此合约,就会在短时间内抬高这个品种的价格,进而影响到这个合约与其他合约之间的价差。
- 如果短期资金看空此合约,就会在短时间内拉低这个品种的价格,进而影响到这个合约与其他合约之间的价差。
亦即,短期资金推动主要通过短时间内抬高或拉低某一月份合约价格,进而影响到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大小。
常见的跨期套利方法既然说了到影响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的决定因素,我下面就再给大家介绍三种常见的跨期套利方式吧。
一、牛市套利
- 牛市套利指的是买入近期合约的同时卖出远期合约,一般在近期合约涨势明显强于远期合约时进行。为方便大家理解,举例说明;
- 首先买入一手09月份白糖期货合约,同时卖出一手11月份白糖期货合约,成交价格分别为4913元/吨和4864元/吨,假设持有十天后两者的报价分别为5313元/吨和5114元/吨,那么;
- 09月份白糖期货合约的盈亏为:5313元/吨-4913元/吨=250元/吨。
- 11月份白糖期货合约的盈亏为:4864元/吨-5114元/吨=﹣200元/吨。
- 综合两笔操作,我们在这次套利中挣了50元/吨。
二、熊市套利
- 熊市套利指的是在卖出近期合约的同时买入远期合约,一般在近期合约走势较弱,而远期合约走势较强时可以进行熊市套利操作。同样,为方便大家理解,举例说明;
- 首先卖出一手09月份白糖期货合约,同时买入一手11月份白糖期货合约,成交价格分别为4913元/吨和4864元/吨,假设持有十天后两者的报价分别为4413元/吨和4564元/吨,那么;
- 09月份白糖期货合约的盈亏为:4913元/吨-4413元/吨=500元/吨。
- 11月份白糖期货合约的盈亏为:4564元/吨-4864元/吨=﹣300元/吨。
- 综合两笔操作,我们在这次套利中挣了200元/吨。
三、蝶式套利
- 蝶式套利是指买入一手近期合约和一手远期合约的同时卖出两手中间月份合约;或卖出一手近期和一手远期合约的同时买入两手中间月份合约。同样,举个例子说明。
- 首先买入一手09月份白糖期货合约,再买入一手01月份白糖期货合约,同时卖出两手11月份白糖期货合约,成交价格分别为4913元/吨、4685元/吨和4864元每吨,假设持有十天后三者的价格分别为5513元/吨4685元/吨和5164元/吨。那么
- 09月份白糖期货合约的盈亏为:5513元/吨-4913元/吨=600元/吨。
- 01月份白糖期货合约的盈亏为:5064元/吨-4685元/吨=400元/吨。
- 11月份白糖期货合约的盈亏为:(4864元/吨-5214元/吨)×2手=﹣700元/吨。
- 综合三笔操作,我们在这次套利中挣了300元/吨。
- 附,白糖期货05-09合约价差历史走势图,如下图所示;
- 决定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的因素很多。在上面的回答中,我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别给大家解释了四个对两者差价影响比较大的因素。
- 每个因素对期货近期、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的影响程度和时效都不同。例如短期资金推动因素的影响是短期的,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会更持久一些,再如异常天气对差价的影响需要看天气的异常程度有多糟糕。
- 在我以往的工作中,我一直觉得套利交易是一种非常好的期货交易方法。第一,相关品种或跨期品种的差价比单边趋势更好预判。第二,套利模式更好控制止损,在判断错误的情况下也有更多的时间对持仓仓位进行止损。
【一厢萌宠】:CIIA持有人,喜欢逗猫遛狗的前金融民工,欢迎朋友们关注交流!
期货近、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基于现货的近远期升,贴水,会引起近、远期合约基差的扩大与缩小。一般情况下基差会体现这个品种的供需关系。以今天收盘为例,广西现货白糖报价5730-5780,郑糖2005收盘价5748,2006收盘价5756,2009收盘价5781,2011收盘价5792,2101收盘价5750,郑糖合约以每月10点的基差扩大持续到本年末。从现货和期货合约报价上来看,白糖现在供需平衡,价格波动还体现不出谁强谁弱,考虑到现在是白糖的榨季,现货供应充足,对未来的供需矛盾还体现不出来。河北现货豆粕报价2840,连粕2005收盘价2656,2007收盘价2690,2009收盘价2744,2011收盘价2771,豆粕期现是贴水的,但基差是扩大走强的。结合两个品种的期现价就可以得出一些结论,目前市场是有通胀预期的,物价会涨,未来白糖涨价的预期比豆粕强。对于期货交易来说,升贴水,基差是判断这个品种牛、熊基本因素,升水基差越大,说明牛市越强,贴水基差缩小,说明商品价格未来会走熊。对于期货来说影响合约基差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供需(基本面),一个是预期(多空资金博弈)。
期货近、远期合约差价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商品期现价差是指商品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偏离关系。这种价差关系包括合理和不合理情况,实际分析与操作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不合理情况。
考察期现价差关系的前提是要选择基准交割地与同级交割标准的现货报价来进行对比,否则需要事先进行地区和等级价差调整。而期货跨期价差也可以理解为变相的期现价差关系,比如近月合约理解为现货,并以此与远月期货合约进行对比。
分割线
正常情况下,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时间临近,期现价差会趋向相同。两者的价差主要取决于交割成本和时间价值。但实际观察中,除交割月外,多数时间两者经常存在超越正常价差水平的偏离现象。
产生价格偏离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市场敏感度。一般情况下,期货价格反应较现货价格更灵敏、快速。二是资金运作因素。现货市场的操作难度导致资金更偏向于期货市场的运作。三是心理预期因素。四是商品仓单注销及期限。五是其他因素。比如交易所规则调整,等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