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漫威不选知名导演来执导电影呢?
因为对于漫威来说,他们只选择合适自己的,并不一定非得“著名导演”才行,不管演员还是导演,只要“合适”就行。
其实通过对比漫威电影系列导演,你不难发现,这些导演这过去虽然也有上得了台面的“代表作”,但他们并不是好莱坞里面的顶级大导演,漫威方面并不钟情于已经有过类似经验,或者说在商业片上有一定地位的导演,反而一些“新生代”导演,或者有独特风格的导演才是他们的优先选择。
漫威现在的当家人就是凯文.费奇,而这个选择导演的“决定权”也在他手里,或者准确来说,他之所以选择这些“非著名导演”或者“新生代”导演也是他建立漫威电影宇宙一个比较重要的决策,其实为了选择漫威认为“合适”的导演,他们可下了不少功夫,经常对一些在好莱坞不太熟悉的导演进行排查调研,寻找有“特色”的导演。
凯文.费奇曾经说过,他们需要的导演不需要有制作“大特效”,或者大商业片的能力,主要以会讲故事,把故事讲得更加新奇就行,漫威电影也是好莱坞比较清奇的存在,因为他们会培养新导演。
就拿题目所问的《惊奇队长》来说吧!这部电影是由两个导演合作完成,分别是安娜.波顿与瑞安.弗雷克,这两位导演在此之前不仅没有触摸到商业大片的拍摄,就是其他类型的电影也没有相关经验,之前也只拍摄了一些短剧,小成本电影,以及一些电视剧,完全没有上榜全球票房前五十的电影,这样的导演的确算不得“著名导演”。
还有目前漫威第四阶段的关键性电影《永恒族》,这个电影是描写灭霸家乡的故事,但导演也是一位新人,导演赵婷在此之前她也没有拍摄商业片的经验,不过她倒是拍摄了许多优秀的短剧。
漫威为什么热衷于启用新人导演呢?
其实这还是在于漫威的发展模式决定的,漫威有一个编剧团队,他们把漫威发展的大方向就已经“固定”好了,怎么发展,怎样发展,都是固定的,比如从《钢铁侠1》开始,一直到目前的《复仇者联盟4》,虽然经历了无数导演,但你会发现,这些电影都是相互有关联的,并不是独立单一存在。
漫威需要的导演是在自己的大框架下在讲故事,而不是需要可以打破自己框架的导演,一般来说,很多著名导演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加入一些他们认为合理的元素,但这个在漫威是不可以的,凯文.费奇与其团队早就把框架构架好,这种情况是不能打破的。
漫威也不是没有请过知名大导,但也吃了知名大导的苦头,包括演员也是一样,当初《无敌浩克》的演员就是一个例子,当初漫威拍摄蚁人的时候,就像找大导演合作,结果双方因为剧本制作意见谈不到一起而总结合作,这位就是血与冰激凌经典三部曲的导演,他有实力,但与漫威电影不符合。
你可能不知道漫威“倾家荡产”打造的《钢铁侠1》导演居然是一个“非著名导演”,导演本人呢就是钢铁侠的助手哈皮,电影中他们是朋友,哈皮是钢铁侠的得力助手,电影外哈皮是钢铁侠的引路人,同时也是导演。
漫威一开始的“性质”就决定了他们的发展模式只能如此!他们把很多事情都安排好了,导演只需要把他们安排好的在升华一下就可以,没必要在修改,这也是漫威大部分时候只寻找新人导演的原因,而著名导演就不会这样了!
漫威电影对自己的安排非常严格,导演并不能决定一切,也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演员很多都是“新人”,慢慢跟随漫威一起成长的。
甚至电影最后还是要漫威亲自把关,能否上映,还得漫威经过讨论之后才能到达最后的阶段。
为什么漫威不选知名导演来执导电影呢?
我是维赛迪,我来回答。
这涉及到漫威对自家电影宇宙的规划与战略。
漫威对旗下电影的策略是求“稳”对于一个电影宇宙来说,最重要的是稳定。
因为只有持续不断的“稳定输出”,才可以让品牌逐渐吸纳人气并提高知名度。
换句话说,漫威宇宙的电影大多都是属于同水平线上的作品,而其中会偶出佳作。
用数字来比喻的话,即漫威宇宙大多数电影都是70~80分左右徘徊,最差也不会低于60,其中有些质量高的则可以达到90分,从外网烂番茄的漫威电影指数来看也可以看出漫威宇宙的确非常“稳”。
有童鞋就说了,那如果要确保电影“稳”的话,那不是更加应该找一些知名的导演来执导电影吗?选一些不知名的难道漫威就不担心拍砸了?
这其实又涉及到漫威宇宙的整体规划方向。
漫威宇宙=漫威连续剧显然,漫威是打算将旗下电影打造成类似连续剧的模式,只不过这个不是电视连续剧,而是电影连续剧。
那么连续剧模式最重要的点是什么?是风格统一。
毕竟如果这一部电影(这一集)苦大仇深黑暗风,另一部电影(另一集)欢乐逗比风,要说他们是同一个电影宇宙没问题,但显然会削弱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所以大多数人都说漫威电影走的是合家欢风格,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迪士尼跟漫威是有意将旗下电影风格统一的。
但我们知道,每个导演的个人风格都不一样,有的追求画面特效,有的追求剧情内涵,有的喜欢冷色调,有的喜欢大场面,特别是诸如温子仁、诺兰等知名导演拍电影的个人特色更加强烈。
要这些知名导演抛弃自己的风格去迎合漫威高层指定的合家欢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拿温子仁来说,他拍完《速度与激情7》之后就表示不拍《速8》了,因为在拍摄的时候受到了一些限制他自己发挥的干扰,即使环球影业承诺给他一笔“可改变他一生的酬劳”他也坚决回绝。
可见对于这些知名导演来说,他们拍电影是为了自己的追求,不是说你给的钱多他们就会愿意拍的(事实上他们也不缺钱)
更何况就算真的勉强谈拢了,这些导演既有实力又有知名度,漫威高层也不好对他们进行太多管制。
相反,选取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小导演或者知名度一般的普通导演,则非常方便漫威高层对他的电影进行管控,落实漫威对旗下电影的策略---削弱导演个人风格,增强漫威电影风格的统一性。
又有童鞋说了,削弱风格是一回事,但如果这些小导演实力不够把电影拍砸了那怎么办?
这就得说到漫威宇宙如今的“流水线”电影策略了。
漫威电影的不少配件,都是高层决定好的因为漫威每一部电影其实都涉及到未来规划的走向,所以大体的框架与剧情走向其实不是由导演决定,而是由漫威高层决定的。
就拿《蚁人1-2》这两部电影来说,有多少“配件”是出自漫威高层的手笔呢?
第一,量子领域,因为这是《复联4》逆转无限的关键,所以《蚁人》电影必须紧扣着这点,围绕这点来展开剧情好为《复联4》的时间穿越做铺垫。
第二, 必须给蚁人加一个女儿,因为漫威以后有《少年复仇者》电影的规划,蚁人的女儿蚁女是其中的成员之一。
第三,《蚁人1》时间线在《复联2》之后,是第二阶段的收官之作,所以基本可以确定格局很小,毕竟总不能刚《复联2》来了一场大战,你《蚁人》又来一场规模不小的闹腾吧?
《蚁人2》时间线跟《复联3》基本同时进行,这也可确定了就算你蚁人能巨大化,也不可以闹出什么大阵仗,毕竟复联正在跟灭霸的军队战斗呢。
不要看好像就只有三个“配件”是漫威高层决定的,这每一个“配件”的影响其实都很大。
第一点直接导致《蚁人》电影的整个剧情走向必须围绕量子领域来进行,不可自由发挥或偏离太远;第二点则基本可以确定《蚁人》电影必须走温馨家庭风;第三点则决定了电影的格局大小。
如此算下来,跟拍摄普通电影的导演来对比的话,漫威的导演们要做的工作其实相对是比较少的,要知道很多不知名的导演本身就不一定能将整部电影弄得井井有条,如今需要做的工作少了那么多,对他们本身的发挥也是很有利的。
这就是漫威高层对旗下电影进行的品控手段,再加上已经成熟起来的漫威品牌,这也是漫威电影能一直都如此“稳”的原因。
综上所述,漫威挑选导演的要求就是要听话、好管理,愿意为漫威宇宙舍弃自己的个人风格,将自己变成流水线制作的其中一员,显然一些非常知名的大导演是不可能接受的。
为什么漫威不选知名导演来执导电影呢?
对于漫威电影来说,并非是不选择一些知名导演来执导自家的电影,实则是根本没有必要,而且很多知名导演来执导漫威电影,其实对于漫威电影宇宙来说也不一定就是个好事情!
作为现如今采用电影宇宙体系的代表型电影系列,可以说漫威的电影在全球市场上都是拥有着非常大的号召力,以至于到了很多时候当漫威电影的档期上线时,其他的一些电影很多都是选择了“避让”,采用延期上映的方式来和漫威电影错开。
这也是因为多数和漫威电影同期上线的作品,很多碍于影院排片量等因素,十有八九都会沦为炮灰,即便是电影本身的质量可能也不错。
而这就是漫威电影的“绝食性”上映风格——
用自身电影的质量、庞大的粉丝群体来获得大量的排片量,压缩同档期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很多时候漫威电影的风格的确是能够吸引大部分影迷的观影动力。
但,有意思的是:
如果你仔细观察,其实你会发现在漫威很多的电影作品中,采用的都不是名声在外的国际大导演,更多的都是采用一些比较“普通”的导演,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之后的《永恒族》导演,漫威采用的就是赵婷。
显然,如果你稍微搜索一下“赵婷导演”的作品,你就会发现,在接手《永恒族》之前,赵婷导演只有2部作品,但是这2部作品的水平却不低——
1、《哥哥教我唱的歌》,让她入围了两个重量级国际电影节;2、《骑士》,同样让她入围了多个国际电影节,并最终摘得了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最佳导演;所以,本身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漫威在选择自己的电影导演的时候,所谓的“普通”,其实是相对于那些国际大导,比如克里斯托弗·诺兰大神、温子仁等,这些所谓的“普通导演”其实自身的实力还是非常高的。
当然,我们同样对于漫威的这种选择,也能够看出来漫威对于自己的电影的另外一种隐性的要求,就是——
掌控力!
显然,熟悉漫威电影或者是多数好莱坞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影迷,影迷应该清楚,在很多大制作的的故事中,电影制作的高层对于电影是需要非常大的掌控力的。
而对于漫威来说,这种“掌控力”其实并非指的是电影本身如何去拍,而是这部电影在整个漫威电影宇宙中的位置的安排,以及这部电影中所需要的一些能够联动其他漫威电影的元素的设定。
没错——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很多看过漫威电影的影迷,多数喜欢去钻研漫威电影的原因所在,因为漫威是那种可以提前几年在自己的一部电影中插入一个“剧情彩蛋”,之后在通过几年后的一部电影来反馈这个彩蛋设定的由来的电影公司。
典型的就是:
《复联2》中美队在复仇者聚会中撼动了雷神锤的设定,对应的在后来的《复联4》中的终局之战里面给出了相呼应的剧情设定。
同样的,对于漫威电影中也会利用一些小细节,来暗示之后漫威可能会上线的一些新的角色英雄,比如《银河护卫队2》中的术士亚当的“茧”,就是在暗示着后续的第三部“银护”中术士亚当就可能会上线。
同样的例子,在漫威系列电影中简直不要太多!而这其实就是漫威高层对于电影的主体干预,当然,这里咱们也要知道的是,漫威不同于隔壁DC和华纳之间的设定,漫威只有在单个电影和整个电影宇宙之间的规划上会有“干预”,但是对于电影本身的拍摄展现的方式,其实漫威倒不是特别的会去干预。
因为漫威采用的是“导演中心制”,对应之下,华纳对于DC的干预,其实不仅仅只是电影整体的规划,甚至对于一些系列作品如何去拍,拍什么也会存在一些干预。
而这也是DC电影宇宙(抛开DC独立电影)现如今依旧还是“半死不活”的主要原因所在。
因此,对于漫威来说,采用这些“普通导演”,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方便自己去在整个电影宇宙的规划中能够得到及时的调整。
但是试想如果是借助知名导演来拍摄漫威电影的话,其实这种掌控力的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毕竟,人家知名导演多数对于自己的作品,还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而很多时候这种想法其实不一定就能够契合漫威电影宇宙整体的规划,这也是漫威很少采用知名导演执导的一个原因之一。
知名导演的风格其实也是一个大问题!对于电影导演来说,每一部电影的风格是非常受到导演风格的影响的,这意味着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在一些电影中看到导演自己异常浓烈的性格元素。
上图为“温子仁”。而这对于单个独立电影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能够让这部电影区别于与同类型的其他电影,但是对于一个致力于电影宇宙体系的漫威来说,这或许就是一个灾难!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就像前面我们说的,知名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并且多数时候如果碰到一些大牌的导演,他们不一定会按照漫威电影宇宙后期规划的要求来拍摄当前的电影,显然,这种潜在的隐患矛盾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制作消耗。
举个例子:
如果漫威让诺兰大神来导演漫威的电影,或许漫威这部电影在剧情和特效上会受到影迷的追捧,但是这部电影很有可能就出现“独立于”漫威电影宇宙体系的尴尬情况。
上图为“克里斯托弗·诺兰”。同样的问题,在DC宇宙中简直不要太多——
不论是蝙蝠侠的“黑暗骑士三部曲”,还是此前的《小丑》,如果单论单个作品的质量,那是没话说,但是如果从DC电影宇宙构架的角度来说,这2部作品和DC电影宇宙的关联度很难符合要求。
显然,对于漫威来说,自然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又要顾及整个电影宇宙的规划发展,其实选择相对于这些顶级大导演的“导演”甚至是新生代的导演来说,就要方便的多了。
退一万步说——
漫威在演员的选择和剧本的要求上,前者采用只选合适不选最贵的原则,后者则是选择最顶级的编剧来创作剧本。
那么,在演员合适,剧本顶级的情况下,其实只要水平合适的导演,再加上自己的一些风格元素,都是能够展现出一部质量和看点都不俗的漫威电影的,这也是一种求稳的做法。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能够拥有“承上启下”的属性在内,能够在自身打出票房的前提下,辅助之前或者是之后的电影剧情。
这就是漫威电影多数情况下的主体需求所在,而显然,我们不排除会有顶级大导演也能够满足漫威这种需求,但是就总体而言,多数情况下,这些大导演自身浓烈的风格还是会有破坏漫威电影整个体系的潜在几率。
这也是漫威为啥不采用世界顶级大导演来执导自己电影的第二个原因所在。上图为“乔恩·费儒”。漫威走的是剧情体系风格,而知名导演则是个人体系风格!其实不论是漫威还是DC的电影都是有着专属于自己的风格设定,比如漫威很多电影都是采用的“合家欢”风格,而DC电影则是走“暗黑”风格,这也是很多电影粉丝所能够去察觉到的。
而其实这种能够被影迷察觉到的风格设定,放在电影和导演之间也是如此,典型的我们以温子仁为例——
熟悉这位导演的粉丝都清楚,温子仁号称是“恐怖片电影大师”,这是因为出自温子仁之手的电影多数都是自带恐怖元素风格,而且,这种风格不同于一般的恐怖电影,而是专属于温子仁自己对于恐怖元素电影的理解的一种风格。
比如:《招魂》、《死寂》、《电锯惊魂》、《安娜贝尔》……甚至就是此前DC请温子仁执导的《海王》中,整体的风格虽然偏向于漫威的合家欢风格,但是在涉及到电影中的“海沟族”的剧情时,电影的画风就是典型的温子仁式的恐怖元素风格。
这其实如果只是单纯的在一部电影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非常nice的,但是就怕整部电影都是充斥着这种强烈的电影导演自身的风格元素。
这一点,其实和漫威走剧情体系风格的规划是相悖的。
因为,对于漫威电影来说,整个的风格不单单是要“相对统一性”,更多的漫威是希望影迷和粉丝能够将自己对这种风格的认同和喜欢,附加在整个漫威电影宇宙体系中,而不是导演身上,毕竟,顶级的导演不可能一辈子都为漫威拍摄电影。
因此,如果导演的风格强烈到盖过电影,那么,可能重现的情况就是粉丝会跟着电影导演“走”,对于漫威电影宇宙的留存度就会降低,这显然是漫威不愿意看到的,漫威更愿意看到的其实是相反的节奏。
对此,同样的道理,其实也能够在漫威电影和演员之间的关系看出来——
人气多如钢铁侠这类的角色,其实漫威也会在合适的时候将其下线,这也是一种保证影迷注意力始终在电影宇宙体系中,而不是单个可能会随时脱离的“元素”身上的操作。
不过,总体而言:虽然漫威很少使用顶级大导演,但是另外一方面这种操作也是能够发掘一些有新活力和新想法的导演来加入到漫威电影宇宙中来,让漫威电影宇宙始终保持着一种源源不断的活力属性。
当然,除此之外,漫威虽然导演没有用最好的,但是剧本编剧很多都是顶级的,其中也不乏为“权游”写过剧本的这类编剧!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为什么漫威不选知名导演来执导电影呢?
漫威可以不选用知名导演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漫威十余年来打造的品牌优势。2、美国完善的工业化电影体制。
从2008年的《钢铁侠》开始,到2019年复仇者联盟的终结篇上映,短短十年间,漫威电影宇宙已经推出来23部影片,包括《雷神》、《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等数个电影系列。
而且,令人不得不佩服的是,这23部影片的制作水平都在基准之上,几乎没有一部烂片,以至于在各种票房榜单上,漫威都可以占据半壁江山。
2019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更是力压《阿凡达》夺得了全球票房魁首的宝座,《复仇者联盟》系列影片,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卖座的电影系列。
也就是说,除却漫画的影响力之外,漫威电影宇宙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号召力。而随着漫威电影一起成长的主角们,更是成了全球性的影视巨星。
比如钢铁侠的饰演者小罗伯特·唐尼,黑寡妇的饰演者斯嘉丽·约翰逊,以及早被人们熟知的“美国队长”、“雷神”和“奇异博士”等。
漫威成就了这些国际化的明星,这些与漫威一起成长的明星,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大程度的扩大了漫威的品牌号召力。
事实上,小罗伯特·唐尼在加入漫威之前,已经小有成就。2008年《钢铁侠》上映后,更是凭借其高达5.8亿美元的票房,一举扭转了漫威影业濒临破产的困局。
在漫威的十年间,小罗伯特·唐尼参与了包括《钢铁侠》、《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等十余部电影的拍摄,这种持久性和稳定性,在国内影视界几乎无法实现。
如果说品牌影响力和明星号召力,是漫威不选用知名导演的软实力体现,那么,美国电影的工业化程度,就是漫威电影潜在的硬实力。
作为一个移民化的多种族国家,美国的历史仅有244年,但是,美国电影却有着100多年的发展史,并形成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工业化体制。
好莱坞不仅汇聚了全球最优秀的电影制作人,而且有着明确的分工和保障制度。
在工业化的体制下,影片参与者大都以职业或者工作的形式出现,所以也很难出现因某个明星的片酬或者态度的问题,导致影片停摆的现象。
在电影工业的流水线上,没有谁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好莱坞的保障制度和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导演和明星群体的“权威性”。
所以说,对于已形成自己风格和品牌的漫威来说,一个尽职且富有工作激情的导演,显然比一个知名导演更合算。
而对于知名导演来说,流水线形式的漫威电影宇宙,也难以满足导演本身的创作欲望和灵感。
也就是说,早已形成稳定生态的漫威,更适合需要舞台的导演和演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为什么漫威不选知名导演来执导电影呢?
套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说,就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知名导演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可以增加更多的宣传点,试想一下如果是斯皮尔伯格或者李安来执导的话,想必会带动更多的人前来一探究竟。
但是为什么漫威不这么做呢?有两方面的考量。第一方面是漫威有自己的导演团队,它已经具备了好莱坞的流水线生产化模式的特征,所以他们以电影本身做为重点,导演绝不抢电影的风头。你会发现,漫威出产的电影,没有一个电影是打着导演的旗号招徕观众的。他们打出的是电影角色的品牌。
另一方面则是漫威需要保证它的电影风格的统一。太多知名的导演想要在电影里掺杂个人化的作者风格吗,但是这样会使得电影出现一定的参差,很容易导致流失粉丝。所以他们必须要选择会拍这一类型而且专攻的导演。
比如安东尼·罗素和乔·罗素,这对罗素兄弟,他们第一次与漫威合作了《美国队长2》,给观众带来巨爽的观感,于是《复联3》和《复联4》这两部大部头的重头戏,就交给他们了,他们的完成度也非常好。
为什么漫威不选知名导演来执导电影呢?
知名导演可以说有固定的思路,没办法创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