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工作到底是教书还是育人?

其实在我看来,老师的意义在于“教书”,而家长的作用在于“育人”。这也是为什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主要原因。

老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子女,没有太对的时间进行育人,大多数的时间只是“教书”。毕竟学校衡量一个老师的好坏总是用学生的成绩作为标准。即使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再高尚,如果成绩不好,在学校一样被老师认为是一个坏学生。所以我认为老师的主要意义就是为了“教书”,让学生有一个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中的大学。

我们常用“家教”去形容一个人有没有道德素养,其实就是证明了家长“育人”的观点。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以及道德素养具有很大的作用。孩子每天和家长在一块的时间远远的多于老师,很多做人的道理和生活中的行为习惯都是父母给予传授的。只有家长的教育做到位,孩子在校的接受知识的能力才会提高。

现实中太多的案例,我们学校的初二学生,本来处于人生的叛逆期,性格就比较古怪,之前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的他,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失了家庭对孩子“育人”的功能,现在成绩一落千丈。前段时间直接来到我的办公室要求辍学。对么可怕的一件事,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因为时间有限,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没有办法对每个孩子进行其他方面的教育,老师的能力是有限的,老师代替不了家长“育人”的功能,导致孩子选择辍学的境地。

所以现实生活中,很多不明事理的家长责怪老师们的教育不到位,没有能培养出一个品德高尚成绩优良的好学生,他们却不知道,学生之所以成为这样,家长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责任。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各司其职,让教书和育人同步,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教师的工作到底是教书还是育人?

教师的工作是既教书又育人,他担任着双重任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每天要向学生传授和解惑。教给学生半桶水,教师就要具有一桶水,使学生从未知到有知,从不懂到懂再到融会贯通。

教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开学初就要研读教学大纲,研究本学期教材,再去了解研究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确定课时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备课,上课,精心设置课堂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至始至终贯穿着“教书育人”,不能让育人脱离教书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每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培养学生德才兼备是教学的重点。教师的工作是既教书又育人。

教师的工作到底是教书还是育人?

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我觉得,育人和教书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顾此失彼。

育人,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培养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培养具有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不会有心系天下、心系国家、心系民族、心系人民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就会令人担忧。

教书,就是要解决如何使孩子获得知识、文化,如何增长本领,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细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下一代都是腹中空空,不学无术,用什么来建设国家,用什么来使国家强盛起来呢?用什么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那只不过是一种妄想吧!

细想一下,只重育人,不重教书,就是没有知识的一代;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是什么样的下一代。

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把教书、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国家,对于国家未来,二者有着同等的重要性。

教师的工作到底是教书还是育人?

我是一位老师,教书和育人并不矛盾,但有侧重。当前的教育,就是说的教书和育人,通过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之明白道理。我认为落脚点在育人。

教书是教育的一个必经过程,而育人才是教育的目的。湖南沅江三中,2018年11月12日,中学班主任鲍某,在办公室身中26刀,在送往医院的路上,鲍某已经无生命体征。据悉,杀死老师的学生是罗军,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在班上经常考第一名,年级前十左右,因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产生抗拒,在办公室与老师发生矛盾,才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

一个成绩优异的高中生,竟然对自己的班主任痛下毒手。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老师在教书方面应该是一把好手,这个案件的发生,说明老师不仅仅要教好书,更重要的要育好人。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职工作,我们在教好书的同时,着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懂得做人最最起码的原则,促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教师的工作到底是教书还是育人?

教师的工作是既教书,又育人。

教师的工作到底是教书还是育人?

我就是一位教师,我认为教书和育人同样重要。

教书和育人对于老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教书和育人是有机结合的,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能完全分割而独立进行的。

教师教书,不仅仅教的是知识,而且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会渗透或加入思想道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尤其是小学时的道德法制课和中学及以后的政治课,更是思想教育大于知识的传授。

教师要教书,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只管教书,不顾育人,其结果是书也教不好,人也育不了。你看那只在三尺讲台,讲得声情并茂,板书设计井井有条,而不管学生是否在听、在看,任学生说话、睡觉、玩手机的老师,他们虽然没有耽误课堂一分钟,但是学生却连一分钟的知识也没学,结果是学生的成绩一团糟,班级的纪律一团糟,学生的思想修养也是一团糟。

教师教书,需要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更需要学生积极听讲,从行为到精力都要参与其中,学生才会有收获,教学才会有效果。不要说全班学生,就是上课的时候,有一两个学生捣乱课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要想有好的课堂环境,就必须对捣乱的学生进行教育,同时也会让全班学生明白,捣乱课堂纪律,不但自己学不到知识,也耽误了全班同学的学习。

当然,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捣乱,教育学生在课间、课外、校外等时间,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也是教师经常说道的。

教书育人本为一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学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任务,需要三方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