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误服精神病类药物会有什么后果?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 、器质因素 、社会性环境因素等。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最为严重,且发病率高。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重性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多样,主要包括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攻击行为等),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社会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信息处理、记忆功能、学习和执行能力等认知功能减退或缺陷)。
抗精神病药主要是用以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的药物,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①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硫利达嗪、三氟拉嗪及长效制剂癸氟奋乃静、棕榈哌泊噻嗪等);②丁酰苯类(如氟哌啶醇及长效制剂五氟利多等);③硫杂蒽类(如氯普噻吨);④苯甲酰胺类(如舒必利)等。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除了拮抗多巴胺受体外,还具有较强的5-羟色胺2(5-HT2)受体拮抗作用,因此也称为5-羟色胺-多巴胺受体拮抗药,它们对中脑边缘系统的作用比对纹状体系统作用更具有选择性,常用的药物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等。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能够有效地减轻器质性及自发性的精神失常症状,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但对阴性症状的疗效差。高效能的抗精神病药往往更易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如帕金森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和迟发性运动障碍,而低效能的抗精神病药则更易诱导镇静、低血压及自主神经系统副作用,常人服用也可能会引起上述副作用。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很少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不仅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效,而且对阴性症状的效果也较好,可有效治疗一些经典抗精神病药无效患者。但是其中有些药物会产生低血压、癫痫、体重增加、血脂增高、高糖血症、高催乳素血症等不良反应。近期研究报告,此类药物有增高老年痴呆患者的死亡率及发生脑血管病事件的风险,常人服用也可能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正常人误服精神病类药物会有什么后果?
感谢邀请,
确实抗精神病类药物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两种,要么是抑制,要么就是兴奋。但是,这也只是简单理解而己。副作用,毒性作用这些就不提了,毕竟这类经大部分经过肝肾代谢,而且,中国人中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七的人缺乏相应的肝代谢酶,会加重此类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过,并不是吃了这些药之后就会变成“疯子”,由于这些药物当中也有物质活性成份,所以,与吸毒的情况类似。时常服用之后容易产生的症状为:过度睡眠或者过度缺乏睡眠,精神亢奋或者抑制,呆坐沉默或者是无法静坐,肢体僵直或者出现不同程度颤抖,记忆散乱,逻辑能力严重受限或受损,思维抽空或者思维异常活跃,出现幻觉,感觉异常敏感,出现妄想躁狂,行为控不良等。由于它长时影响我们的脏器,所以,还会伴发着高血压或者低血压,高血糖或者低血糖,肝肾心肺功能异常导致的肝脑,肾脑,心脑综合症,代谢紊乱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和体质酸碱平衡失调所致中毒,肠胃功能紊乱,自主和非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功能奋进或减退(一般称性功能障碍),由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的男性女性性别特征变化,由内分泌紊乱所致的骨质变化等等。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会导致神经递质分泌功能紊乱,相关脑功能区神经细胞减少或者增多,脑内微循环障碍,脑内代谢障碍及代谢毒物排泄障碍,由这些原因所致的复杂而多变的中枢神经疾病症状。所以,没有人想吃这些药,是不得不吃。吃了之后的毒副作用依据于抗精神病药物的药代动力特征,药物作用靶位而呈现不同的结果。不过大体如上。 你在补充里的说法是正确的。如果你细细研究过临床上所运用的药物,你会发现,一部分药物原来的作用并不是用来治病,而只是作为染料啊,杀虫剂啊之类运用。你提到的医师开具的那些药,如果不是用来治疗抑郁症,那么,一般就是用在治疗精神疾病的阴性症状上的,外加护理肝脏的药物。你最后罗列的那些药,基本是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般人是不可能去吃这些药,也不可能轻易获得这些。我只是想,你之前或者是现在是不是正在吃这些药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只要询问医师或者是查阅药物副作用说明就行了。反应我就不多了,上面罗列过,而且药品说明书当中也有说明。
正常人误服精神病类药物会有什么后果?
正常人吃了精神病药有什么后果
正常人吃了治疗精神病的药物会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具体损害与药物种类、服药量、是否长期服用有关。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认知改善药物,服用后可能会出现锥体外系表现、过度镇静、心血管损害、内分泌改变、肝脏损害、癫痫发作等。大部分上述影响为一过性的,随着药物代谢排出后,多能较好恢复。
1.椎体外系表现:可能会出现双眼上视、斜颈、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张口困难和角弓反张、四肢震颤、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停药后通常会消失。
2.过度镇静:出现困倦、乏力、头晕等表现,停药后一般可以逐渐改善。
3.心血管损害: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严重者可能会发展为心室颤动或猝死。
4.内分泌改变:可出现闭经、溢乳、性功能改变等,长期服用还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引起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
5.肝脏损害:如果长期过量使用,可能会损害肝功能。服用氯丙嗪还可能会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
7.癫痫发作:多种药物都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如未及时发现及处理,可能会导致跌伤、摔伤、骨折,甚至窒息。
正常人长期服用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还可能会引起肾损害,甚至由于严重的不良反应而死亡。建议正常人或怀疑自己有精神障碍但未确诊者,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本内容由北京回龙观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杨贵刚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正常人误服精神病类药物会有什么后果?
会有抑郁症,因为精神病患者的药物,基本上是控制精神狂躁症的。类似镇静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