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的危害是什么?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其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之功效,用于外感发热,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葛根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或鲜品捣汁服。止泻宜煨用,退热生津、透疹宜生用,鲜葛根生津最佳。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葛根苷类,主要包括葛根苷A、B、C3种,它们被认为是二氢查尔酮的衍生物;异黄酮类,主要包括大豆苷元(大豆素、大豆黄素、黄豆苷元)、大豆苷、葛根素等;三帖皂苷类,主要包括以葛根皂醇 A、B、C命名的7种新型齐墩果烷型皂角精醇、槐二醇、大豆皂醇B、大豆苷醇A等。还含有卡赛因及生物碱类。

葛根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状态、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改善脑血液循环、舒张平滑肌、抗癌、抗氧化、降血糖、提高学习记忆能力、调节免疫功能、降血脂、解酒和预防酒精中毒、神经保护、抗骨质疏松、抗抑郁、护肝、解热、调节血清激素紊乱、改善听力、诱导血管生成等药理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颈项强痛、早期突发性耳聋、眼底病、痔疮、偏头痛、冠心病心绞痛、青光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搏、农药中毒、药物中毒、慢性肺心病、胃下垂、便秘、胆汁分泌不良、平滑肌运动不良、传染性肝炎。

最后,在安全性方面,葛根素注射液个别患者在用药开始时出现暂时性腹胀、恶心等消化道反应,继续用药可自行消失。少数病人可出现皮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休克、发热等过敏反应,极少数病人出现溶血反应,一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偶见急性血管内溶血:寒战、发热、黄疸、腰痛、尿色加深等。口服中药葛根则少见不良反应。

葛根的危害是什么?

葛根的危害是什么?

葛根是一味常见的中药,可治疗多种病症,如正确使用并无危害。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一些危害。

葛根药味甘、辛,药性偏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表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解酒毒的功效。其解表退热功效对于风热或者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疼,发热,头项后背疼痛有很好的效果;葛根具、有发散表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的功效可以用于麻疹初期,疹出不畅;根据其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还可以治疗消渴、脾虚泄泻等疾病;葛根还是一味解酒毒的良药。

现代研究表明,葛根具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止泻、改善骨代谢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葛根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葛根药性偏凉,并有生津功效,如果过量服用或长期服用葛根,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小便增多等症状。另外葛根有发表升阳的功效,表虚多汗及虚阳上亢者使用葛根会适得其反,所以不宜使用。孕期及哺乳期女性,也需谨慎使用葛根。

本内容由山西省中医院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王建萍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葛根的危害是什么?

葛根是发散风热药,性味辛甘平,归脾胃二经,主要的效用是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止泻。证治津虚感风:发热、头痛、口渴、项背强无汗;热郁于肠,阳气下陷:下痢,腹泻或兼有表证者;风热郁表:痘疹不出或麻疹初起。

葛根为阳明经药,治发热而不恶寒。生用外可解阳明经热,有解肌透疹之功,煨用内能清阳明腑热,有生津止渴之效,并能升阳止泻。葛根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配升麻、芍药、柴胡、甘草等,治斑疹初期,欲出不出;配黄连、当归、白芍、木香、厚朴治赤白痢疾;配麻黄、桂枝治外感风邪之项背强痛;葛花醒酒止渴,能解酒毒,葛根也有解酒的作用。

葛根有“千年人参”之美誉,除药用外,也可煲汤或打粉作滋补品服用。葛根无毒,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但有些人服用时应慎重:

1、葛根性偏寒凉,多用反伤胃气,凡因脾胃虚寒有厌食、呕吐症状者应慎用。

2、上盛下虚的根源在于脾肾阳虚,葛根偏寒,久服易伤阳气,故此类患者应慎用。

3、阳胜则阴病,葛根升阳,长期服用,升发太过,会导致阳气亢盛,故阴虚火旺者应慎用。

4、葛根解肌发表,多用于表实证,故表虚汗多者应慎用。

葛根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但泡水喝不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析出,建议煲粥或打粉食用。

葛根的危害是什么?

这个问题提得不妥!葛根就仅是危害没有益处?再者,就算是有危害,是指作为中草药的危险还是指这种植物给大自然带来的危害?人家怎么答才好?其实,从哪方面讲讲,葛根的益处还是大于危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