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帕罗西汀会得糖尿病吗?
帕罗西汀是一种抗抑郁症药,属于强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羟色胺含量增加,加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效应,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对全身乏力、失眠、缺乏食欲、丧失愉悦感、价值感、对生活失去兴趣、焦虑、猜疑、忧郁等常见抑郁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反应性抑郁症和伴有焦虑的抑郁症,也可用于强迫症、惊恐障碍、社交恐惧症等精神障碍的治疗,长期服用可有效预防上述精神疾病复发。帕罗西汀在用药初期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口干、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一般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胃肠道反应可自行消失。此外,性功能障碍也是帕罗西汀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性欲减退、性高潮缺失、勃起功能障碍等,而且长期服用帕罗西汀的抑郁症患者突然停药,容易出现焦虑、头痛、眩晕、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等戒断症状,与其他抗抑郁药相比,帕罗西汀半衰期较短,突然停药更容易出现戒断症状。
与上述常见不良反应相比,帕罗西汀诱发糖尿病非常罕见,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可能,通常出现在开始治疗的前6个月内,其机制非常复杂,可能与帕罗西汀引起内分泌紊乱,诱导体重增加,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以及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或胆碱受体,导致血糖调节紊乱有关,其治疗原则与2型糖尿病相同,首先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体力活动控制血糖,当饮食和运动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时,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总之,帕罗西汀是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胃肠道反应、性功能障碍和戒断症状是帕罗西汀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与常见不良反应相比,帕罗西汀引起糖尿病非常罕见,通常发生在治疗初期,可能与帕罗西汀引起胰岛素抵抗和血糖调节紊乱有关,其治疗原则与2型糖尿病相同,首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如果干预失败,应给予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盐酸帕罗西汀片说明书
长期服用帕罗西汀会得糖尿病吗?
谢谢“悟空小秘书”盛邀。
我的回答是会,但是极为罕见。
要说明帕罗西汀为什么会导致糖尿病,我们需要从两个方向入手。
第一:糖尿病的成因是什么?
第二:帕罗西汀有哪些不良反应?
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这两个问题。
第一:糖尿病的病因。根据中华糖尿病协会统计,2015年我们国家目前已经有超过1.1亿人患有二型糖尿病,中国目前是是糖尿病患病人数全球第一位的国家。更为可怕的是,除了1.1亿的糖尿病患者,还有糖尿病前期有3.5亿人,所以令人担忧。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引起糖尿的的病因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因此,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环境因素。主要有几点原因。
1.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这是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2.某些病毒感染。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从这个角度来看, 帕罗西汀是不会导致糖尿病的。
第二: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帕罗西汀是一种治疗抑郁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它不良反应有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有涉及。其中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反应当中就有糖尿病。不过,这种不良反应是极为罕见的。所以,也不用过度担心。如果身体不胖、平时营养均衡,几乎不会有糖尿病的风险。因此,不必担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药品说明书当中,有一条特别的警示语,就是该药有增加儿童、青少年、青年(≤24)的患者自杀的风险。
好了,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1.帕罗西汀药品说明书
—END—
声明:本文只作为科普宣传,不作为疾病诊断和用药依据。如果有相关问题,请到当地知名医院就诊。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我是爱文字的小药师——一个热爱文字,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药师。欢迎您关注我。如果觉得不错,请您给我点个赞。若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感恩有您!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