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高吗?

合理用药排在第一的就是药品的安全性,只有在确保安全性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谈及药品的有效性。如何判断药品是否安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药品说明书了。在说明书的不良反应项下,详尽列出了不良反应所涉及的人体系统、表现、发生率、严重程度等,根据这些我们就可以简单直观的判断其安全性如何。但是,许多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一项还尚未明确,这种情况是很多综合原因造成的,其安全性的判断也是十分模糊且充满争议的。

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我们不防看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共143万份,按涉及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占81.5%,中药占16.9%,生物制品占1.6%。在中药不良反应中,注射剂和口服制剂所占比例分别为53.7和38.6%。2017年涉及药品情况与2016年基本一致。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多上报的不良反应中,西药远远大过中药,但是我国上市的西药和中药品种数暂无有效统计,药品基数不同,究竟中西药哪个不良反应少还不能确定。单从中药来讲,中药注射剂比中药口服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比口服制剂要差。

中药注射剂一直是药品安全性讨论的焦点问题,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有效性,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尤为重要。随着安全性再评价工作的进行,逐渐消除中药注射剂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高吗?

谢邀!

中药注射液安全性不高。肌注还可以,吸收缓慢、不良反应要小,我小时候发热也是以打柴胡针、清开灵为主,一针下去发体温很快就下来了。静脉滴注风险太高,很多地方都有传出过敏死亡、耳毒性、肝肾功损伤的。

中药注射液主要是提纯后直接使用,依据西医理论临床思路用药,那么这种情况下就该以西药的临床标准要求,但很遗憾很多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实验没有做就上市出售。比如青蒿素,青蒿治疗疟疾依据的是中医理论而不是青蒿素,青蒿素已经不算中药,那么国外(美国)要应用青蒿素就需要做10余年的临床评价、安全性试验。当然还是要感谢中草药为青蒿素的提纯提供启发点。

中药注射液不安全,并不是说中草药不安全。经过中医师临床诊断、依据中医理论开出的中草药、中成药还是相对安全。当然没有依据中医理论或者自行加工服用中草药还是风险很高的。

比如:用何首乌可以补肾滋阴、养颜乌发,但中医师应用的是制何首乌,生首乌是有肝毒性、耳毒性的。川乌、草乌可以去风寒湿痹(风湿、类风湿),但有些人直接拿来泡酒,中毒麻痹的病例每年都有。

更比如本来用来吃的药、直接打进血管里,这是中药的错?还是中药直接简单西用的错?

请关注赵一帆医生。

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高吗?

有一些中医吹天天吹牛说中医中药当成古人几千年积累的疾病治疗经验,虽然或许有点粗浅的经验但基本都被以讹传讹、添油加醋给掩盖了,但毕竟类似砒霜有毒之类的事情古人还是知道的。而中药注射剂是什么?显然跟古人那点经验毫无关系,因为传统中医的历史上根本从来没有过类似的治疗方式,所以也就丝毫谈不上经验验证,连被以讹传讹给扭曲的机会都没有!

那它算不算现代科学对中医的改造呢?很遗憾的说,当然也不是,而且它和现代科学基本是唱反调的。第一,现代医学研究过程中,发现药物里的杂质(非疾病治疗的有效成分)常常会造成过敏反应或其它的药物毒副作用。把成分复杂甚至不明,含量也不甚固定(天然动植物受产地、品种、季节等因素成分含量变化很大,不会精确和稳定),无论安全性还是疗效都可能随着药物原料批次不同产生很大差异,根本就没有保障。第二,中药传统上是经过高温煎煮,又通过消化系统的分解,然后才进入体内。原来有毒有害的成分,有一部分可以在此过程中被破坏。而通过中药注射的方式,煎煮条件不同,更没有代替消化系统分解药物成分的机会,直接注射到静脉里,风险增大了何止百倍?就算是原来可以当食品吃的东西,要是直接直接注射到人体血液中恐怕有不少都是很危险的。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没有经过成分明确、精确定量和提纯处理变成结构含量性质都稳定的化学药物,目前这种中药注射剂本身就是一个风险高、疗效没保障的奇葩!

所以,有关部门最近已经紧急叫停了给儿童注射的多种中药注射剂,相信总有一天会全面取缔!

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高吗?

比西药安全性要高得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