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会发生什么?
事实上,若是曹操答应华佗给他做“开颅手术”,那么三国的历史将会出现大变!曹操很可能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
曹操为何会答应做“开颅手术”
华佗建议给曹操做“开颅手术”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中,并非正史,所以我们考虑问题不能站在正史的角度,不能认为古代的医学条件不如现代,就觉得古代的“开颅手术”一定会不成功!因为这是演义啊!演义三分实,七分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所以才值得探讨。比如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一事,放在正史中,你会相信这是真的?很明显这是演义编出来的故事啊。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华佗建议给曹操做“开颅手术”的前因后果。
曹操这个人,文治武功是非常厉害的,几乎统一了大半个华夏,也正是因为他在这些事情上操心太多,所以他患上了头风病,一旦疼起来简直要人老命。年轻时的曹操,或许还能凭借着强健的体魄抵抗住,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曹操的身体素质也没有年轻时那么好了,所以他的头痛越来越厉害,急需医生为他治疗。曹操的地位很高,权势很大,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精英医生,但这些医生也对曹操的头风病无可奈何,于是华佗的名字出现在了曹操的视野中。
华佗并非官方的医生,但是他的医术却非常厉害!当年广陵太守陈登因为喜欢吃生鱼片,结果感染了寄生虫,使得自身经常面红耳赤,心情烦躁,周边的医生都没法有效治疗,结果华佗一出手,直接诊断出了陈登的病因,在给陈登服药之后,直接驱除了陈登体内的寄生虫,使得陈登身体得以好转。
东吴周泰,为了护卫孙权,“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眼看就活不成了。周泰伤势很重,而且伤口很明显出现了感染,按照古代的那种医疗条件,周泰几乎是必死无疑了。结果华佗出现,一个月就把周泰治好了,令众人钦佩。
之后的刮骨疗伤,更是把华佗的地位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羽被曹仁的毒箭射中,而且箭毒已经深入骨髓,出现了感染,必须切开伤口,将骨头上的箭毒刮出,这在当时人看来,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结果华佗出手,成功的帮关羽刮骨疗伤,治好了箭毒,令天下震惊,原来真有人可以做外科手术啊!
综合华佗的医疗成绩来看,他绝对是当时天下的顶级医者,比那些皇宫中养得太医还要厉害!也正是因为华佗医术强,名气大,所以曹操希望得到华佗的医治,帮他彻底解决掉头风病!
华佗被曹操请过来后,经过一番诊断,认为曹操的头疼病并非不可治,只是需要使用非常规手段而已,于是便出现了下面这段对话!
原文:操即差人星夜请华佗入内,令诊脉视疾。佗曰:“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华佗说要用利斧砍开曹操的脑袋,取出风涎,便可以除去曹操的病根,但是在曹操看来,这可是闻所未闻的治疗方案啊,砍开脑袋那不就是死了吗?于是曹操不爽了,认为华佗是在坑他,再加上曹操本身多疑,又听说华佗曾给关羽刮骨疗伤,和关羽的关系比较好,便误以为华佗是故意想杀他,为关羽报仇,最终直接将华佗下狱诛杀了。
事实上,在这次诊断中,华佗和曹操都有过错。华佗的错是话说得太直白,没有考虑患者的认知限度和脾气。比如说,华佗知道曹操头疼的根源在于脑袋中的风涎,只有取出这玩意儿,才能彻底把曹操治好。但是他直接说用“利斧砍开脑袋”,给曹操的感觉就是把脑袋砍了,这谁受得了啊,曹操他们打了这么多年仗,都知道砍了脑袋人就活不成了,他肯定不会答应。但是若华佗换个方式,说“用精细的利刃在头上划开一条缝,然后取出风涎”,这明显听起来就要好受得多了!“利斧砍开脑袋”和“精细利刃划开一条缝”,是个正常人,都比较能够接受后面这种说法吧?
所以说,华佗这人啊,说话还是太直白了,没有考虑到曹操的疑心病和认知限度,若是他换个方式委婉地说清楚,怎么可能引起曹操如此大的反应?不过曹操这边,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也显得太过急躁了,把事情闹得不可转圜的地步了。
曹操如此厉害,如果不是被“利斧砍开脑袋”这句话气疯了,他断然不会做出直接将华佗下狱的决定,智商在线的曹操,在听说了华佗的建议后,应该立马召集全国有头风病的人,将他们交给华佗,让华佗证明他的医术,证明他所说非虚!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做法!
好了,回顾了华佗建议为曹操进行“开颅手术”的前因后果,我们再回到题目,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首先,题目中说的是“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这个条件成立的前提,肯定是曹操迈过了自己心里面的那道坎,不然他根本不可能答应华佗给他进行开颅手术!那曹操心里面的那道坎是什么呢?很显然,那便是打开头颅并不会死,而且真的能够治好头风病!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曹操必定亲眼见证过华佗做开颅手术,而且亲眼看到华佗把其他有头风病的人都给治好了,只有这样,多疑的曹操,才敢真正的让华佗来做开颅手术!
所以说,题目中“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这句话的预设条件,便是曹操已经准确地知道开颅手术能成功,华佗真的能够治好他的病,否则曹操不傻,不会同意做开颅手术的!也就是说,其实题目的意思可以等价于,如果曹操治好了头风病,延续了寿命,那么会发生什么?这样理解题目后,其实剩下的结局就比较好推理了!
首先,华佗肯定会失去自由身!虽然华佗治好了曹操,但按照曹操多疑的性格,他是肯定不会再把华佗放走的,万一日后头风病复发怎么办?万一曹家人有个病痛折磨怎么办?有华佗这个神医在,曹家基本就不用再担心身体问题了。而且华佗这么个神医,若是去给敌人治病了,这岂不就是在变相在给曹操统一天下增加难度吗?所以说,曹操肯定不会再把华佗放走的,华佗估计一辈子都得呆在魏国境内了!
其次,曹操能够多活几年,更有可能一统天下!头风病治好后,又有华佗在身边帮着调理身体,曹操肯定不会再受到病痛折磨,身体会越来越好,肯定能够多活几年。而一年之后的刘备,便开始了出兵征讨东吴,天下将发生大变!
刘备集团,要想争夺天下,击败曹操,只能从荆州、益州两路北伐,单从一路进攻,绝对会失败。后续的诸葛亮北伐,就证明了这个观点,无论诸葛亮是多么的厉害,单靠益州,最终仍难击败魏军。而被刘备众人寄予厚望的荆州,却被“盟友”孙权给偷袭了。当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把曹操打得差点迁都,这个时候的孙权,原本是有机会北伐牵制曹军的,结果他却联合曹操,偷袭了关羽的后方,占领了整个荆州,导致关羽兵败被杀。如此深仇大恨,刘备不可能不报!
杀关羽、夺荆州,这种仇都不报,估计不用天下人批判刘备,就算是蜀汉那些跟着刘备打天下的老兄弟,都会把他喷死,所以说当年赵云劝刘备别伐吴,而是应该先进攻曹魏,太过理想化了,当时的情况,刘备必须伐吴!
大家都知道,魏蜀吴三国中,曹魏的实力最强,就算是吴蜀联盟,都不一定能够打赢曹魏,现在吴蜀内讧,那么对于曹操,肯定是一统天下的最好时机!刘备最开始伐吴时,曾经邀请过曹丕,约定一起伐吴,平分东吴,结果曹丕没有答应,而是坐山观虎斗,任由东吴和蜀汉交战,准备等他们分出胜负后,再下场摘桃子。结果东吴击败蜀汉后,立马回军抵抗曹丕,最终曹丕失算,未能拿下东吴,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曹操的军事才能、战略眼光远超曹丕,如果他多活几年,断然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坐观东吴和蜀汉争斗。就在蜀汉和东吴打得激烈的时候,曹操必定会快速挥兵南下,一举打过长江,杀入东吴腹地。而一旦曹军进入了东吴腹地,按照东吴那些世家大族的秉性,他们肯定会选择投降曹操,反抗孙权,而失去了世家大族支持的东吴,肯定会成为三方势力中最先灭亡的。东吴灭亡后,单靠刘备一家,还能够挡住曹操吗?本文认为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一旦华佗治好了曹操的病,曹操多活几年,那么刘备伐吴时期,曹操抓准机会,便可以一举击败东吴,而东吴一灭,刘备的实力很难在和曹操抗衡,最终曹操很有可能一统天下!
结语
站在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若是曹操答应了华佗做“开颅手术”,那么曹操就很可能被治愈,可以多活几年。而刘备伐吴之时,曹操肯定也会趁机对东吴用兵,最终一战灭亡东吴,再收拾刘备,最终一统天下!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会发生什么?
关于中国古代的传统中医外科能否开展开颅手术,是存在争议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无论医学界还是史学界,都认为中国古代的传统中医外科无法开展开颅手术。首先是器械、环境的无菌条件达不到,其次是传统中医关于颅脑的解剖学、病理学理论不完善,再就是缺乏显微设备、肉眼有时候根本无法看清脑部的小血管……等等等等。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韩康信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的鲍修风教授联合搞的一项考古研究却彻底了颠覆了这一认知!
▲韩康信教授
史前人类颅骨上的神奇孔洞韩康信教授在一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批带有孔洞的古人类颅骨,经碳14测定,这批颅骨属于史前人类。一个疑问产生了,在那个只有石器的时代,古人是用什么在这些坚硬的颅骨上打出的孔洞?这些孔洞究竟是生前所打、还是死后所打?史前人类到底用什么在颅骨上打孔我们就不去铺开说了,这里着重说一说,这些孔洞究竟是生前所打还是死后所打?
▲史前人类颅骨孔洞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韩康信教授找到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的鲍修风教授。鲍修风教授是神经外科的全国顶尖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看到这些颅骨之后也颇为诧异,孔洞边缘光滑、看着似乎并不像是死后所打。但是,一切必须用事实说话,鲍修风教授查阅了历年来许多例开颅手术患者定期复查的CT影像资料。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史前人类颅骨上的孔洞是生前所打,部分颅骨的主人在开颅之后起码生存了数月以上、甚至更久。
▲鲍修风教授
鲍修风教授的依据是什么呢?颅骨切口愈合与软组织不同,它是由颅骨内板、外板围绕中间的板障生长,等内板和外板生长连接到一起、包裹板障之后,切口便愈合不再生长,前后大约需要数月。故而,开颅手术切口在彻底愈合之后比刚刚开颅之时或死后开颅者要光滑、圆润。如果那些史前人类头骨上的孔洞是死后所打,不可能出现内板、外板围绕板障生长愈合的表现。鲍修风教授因此得出结论,被开颅的史前人类,在开颅之后起码存活了数月、甚至更久的时间。这一结论对于传统中医外科能够开展开颅手术的问题,几乎是颠覆性的!史前人类都可以开颅并使被开颅者存活数月以上,华佗为何不能呢?
▲开颅手术患者CT
能开颅不代表可以进行手术前面虽然解决了古人能够开颅的问题,可依然没有解决开颅之后能够进行外科手术的问题。简单说,在人类的颅骨上开个洞,不代表可以进一步开展脑部手术。如何长时间可控麻醉,如何凝血、缝合,如何防止术后感染,如何分辨脑部细微血管及其他解剖结构等等,依然是无法解释的问题。换言之,史前人类或许只是一种人祭或者惩罚,将颅骨开洞,并不是为了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在不破坏脑膜下脑组织的前提下,单纯切除少量颅骨,只要能活下来、理论上是不会影响人类正常生理活动的。但进行脑部手术之后就不同了,即便可以解决麻醉、凝血、缝合和术后感染等问题,在对脑部解剖结构不清楚的情况下,一旦伤及功能区,整个人就废了……直到近代,传统中医对脑部的解剖学研究都近乎为零,就更别说是华佗了。因此,说华佗提出给曹操进行开颅手术,切除脑部肿瘤,本人持保留态度!至于一些野史、小说里说的什么用斧头劈开颅骨,那就更加无稽了……即便是现在,神经外科开颅也不可能用斧头,那东西根本无法精确控制,劈深哪怕一点点,问题就大了!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所谓华佗建议曹操做开颅手术纯属野史、小说里的桥段,真实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如果华佗真的向曹操提出过这个问题,不敢说百分百,起码百分之九十九是想借此要了曹操的命!因为神经外科手术不只是单纯开颅的问题,还涉及很多其他问题,如无菌、麻醉、凝血、缝合、术后感染以及搞清楚脑部解剖结构等等,在汉代的医疗条件下,是很难做到的,几乎不可能!即便中国古人可以在开颅之后使人存活下来,恐怕也很难在开颅之后再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因此,如果华佗建议曹操开颅真实存在,曹操答应华佗开颅等于是在自寻死路,不说百分百,起码百分之九十九是个死,几乎没有悬念……
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会发生什么?
如果曹操同意华佗的开颅手术,那曹操还算什么奸雄,怕不是个二傻子吧。既然是开颅手术,那应该以三国演义为依据。
先看华佗怎么说的,陀曰:“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用利斧砍开脑袋,这个动作何其惊心动魄,丧心病狂。一般人都应该见过斧子,斧子的重量比较大,舞动斧子需要较大的力气,精确度不好控制,远远没有刀子好用。如果没有李逵的本事,很容易把斧子用成锤子,这时候做不到精确的砍开脑袋,而容易变成把脑袋当成核桃给敲碎了。如果华佗说用菜刀来砍,估计曹操还不会如此暴怒,他也是怕自己脑袋变成被敲碎的核桃。
而且依照斧子的结构,斧子刃部太厚,就算华佗挥舞斧子比李逵还NB,但砍开脑袋,那被开的口子也太大了,肯定是血流如注,血流成河,估计还没等到华佗取出风涎,曹操就已经失血过多而挂了。
曹操就比较清醒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说,臂痛可刮,脑袋安可砍开?他质疑华佗,汝必与关公情熟,乘此机会,欲报仇耳!这应该是非常有道理的。
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会发生什么?
如果曹操让华佗做开颅手术,按科学解释,曹操会很快死去。
曹操请华佗看病这段故事,本就带有神话色彩,先看看曹操这病是怎么来的。
曹操要在洛阳造一座新宫殿,谋士贾诩推荐了一个名叫苏越的能工巧匠,苏越画好图纸,呈送给曹操观看,曹操觉得很满意,但担心没有好的木材可以使用,苏越对曹操说:
此去离城三十里,有一潭,名跃龙潭;前有一祠,名跃龙祠。祠傍有一株大梨树,高十余丈,堪作建始殿之良。
看到这里,感觉这是苏越有心害曹操,因为这颗树活了几百年,神仙经常在上边居住,当地老百姓都知道,苏越肯定也知道,他这不是给曹操出难题吗。
曹操派人去砍树,结果把砍树的人累得满头大汗,锯也锯不开,斧子也砍不动,赶忙回报曹操,曹操不服气,他骄横跋扈惯了,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哪个见了曹操不惧怕,一颗梨树竟然和我作对。
曹操亲自来到跃龙祠,当地老乡听说曹操来了,就以树上有神仙为由,劝曹操不要砍树,曹操哪里肯听,挥宝剑砍了下去,结果当的一声,溅了一身血,这下曹操吓坏了,也不砍树了,上马逃回宫里去了。
这梨树大仙修炼的也不到家,远没有到清净无为的境界,居然对曹操不依不饶,大晚上穿一身黑衣服,披发仗剑来找曹操,不仅把曹操骂了一顿,还对准曹操的头砍了一剑,把曹操吓得惊叫一声,自此后,老曹头疼的难以忍受,找了好多医生调制,也不见效,这病是得罪了神仙,估计谁也治不好。
华歆就把华佗先生推荐给曹操,就是给关羽刮骨疗毒的名医,华佗看病也有些神话色彩。
有一天华佗在路上行走,听见一个人在躺在地上呻吟,华佗说:这个人的病症是吃了饭下不去。等走过去一问,果然是这么回事,华佗取三升蒜齑汁让病人服下,不一会,病人吐出一条二三尺的蛇,病从此就好了。
还有一个人眼眉中间长了一个瘤子,痒得难受,就找华佗先生医治,华佗看了看说:
内有飞物。人皆笑之,佗以刀割开,一黄雀飞去,病者即愈。
演义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几个,就不一一细说了。
曹操派人把华佗请来,华佗给曹操把了把脉说:大王头疼,是中风引起的,因为脑袋里的风涎出不来,吃药不起作用。
说完病因,华佗又说了自己的治疗方法,他让曹操先服用麻沸散(华佗发明的麻醉药),然后华佗用利斧劈开曹操的头颅,取出风涎,头疼病就根除了。
曹操听华佗说完就火了,说:“你这是要害孤王,”下令把华佗抓起来杀了,曹操的病也越来越严重。
按《三国演义》里讲述的,只要曹操让华佗做手术,曹操的病肯定能好,因为有那么多病历在那摆着,不用说关羽刮骨疗毒了,就说那位眉间长瘤子的,华佗不仅看出病人脑袋里有只飞鸟,还给病人眉心来了一刀,把鸟放了出来,病不是好了吗?但仔细想想,演义里华佗看的这些病历,一点也不靠谱。
华佗能做一些外科手术,这是可信的,但用斧子把脑袋劈开,人还能活过来是不可能的,现在做这样的手术也没有绝对把握,事先要测血压,准备输血,输氧的设备,三国时期哪有这些东西,更别说磁共振等设备了,华佗用眼睛能看出人头颅里有东西,那也不可信,所以曹操答应华佗给自己“开颅”,做不完手术,曹操也就一命呜呼了。
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会发生什么?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曾被曹操,关羽请去医治疾病。后世之人并不知道,在当时算上华佗在内的神医一共有三位,另两位便是张仲景和董奉。后世之人多因华佗想对曹操做开颅手术之事,而更了解他。华佗被我国中医学界誉为外科圣手,医术十分高明。由于华佗医术精湛,声名远播,曹操便想请他为自己治疗头风之疾。曹操的头风病是在早年患上的,到了中年时期,每当头疾发作,曹操都会感到心神慌乱,头痛难忍。曹操请过许多名医为自己治疗头疾,但效果却并不明显。
曹操初次请来华佗时,华佗只在曹操头部穴位刺了几针,曹操头痛情况不但有所缓解,头脑还变得更清醒了。但在华佗看来曹操的头痛之疾只能长期疗养,并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治愈,根除。小说《三国演义》所写的桥段是:华佗本想通过开颅手术,来治愈曹操的头疾,但实际操作性却没有依据可循。古代医疗技术十分落后,按照古人的认知程度来进行判断,恐怕都会觉得这是斩首之刑。而华佗却只从医生的角度出发,觉得自己给曹操进行手术,是有一定成功几率的。
根据书中记载,华佗认为自己可以先用麻药麻痹曹操,随后再用刀斧避开头颅,取出脑内的风涎,随之曹操便可痊愈。曹操觉得华佗所说根本是天方夜谭,生性多疑的他更是怀疑华佗是不怀好意。甚至曹操还认为华佗是蜀国派来的奸细,想要趁机谋害自己,最终曹操选择了诛杀神医华佗。按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华佗的手术方案,风险的确很大。东汉时期的华佗,到底能不能成功完成这场手术呢?
不可否认,华佗确实医术高明,而且他还有几十年的行医经验。但在三国时期,刀具的选材还多是生铁与青铜。即使华佗医术再高明,当时也没有支持他完成手术的器具。另外在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有绝对无菌的环境。《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他能杜撰出开颅手术的桥段,想必是他目睹过这一幕。但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根本没有开颅手术成功的先例。即使元末明初时有一位名医,完成了开颅手术,那他不还得名声大噪,名留青史呀?
没有开颅手术取得成功的史料记载但小说作者却又杜撰出了这样的桥段,就说明古代医师,曾做过这样的手术,但受制于环境,技术等因素,手术未能取得成功。所以后世历史学者才会评价,即使曹操同意了华佗的治疗方案,曹操也会当场死亡。那为何小说的作者要设计这样的一个桥段呢?这还要从曹操发现衣带诏说起。发现衣带诏后曹操异常恼怒,他不但诛杀了参与其中的所有大臣,就连国丈董承以及怀有身孕的皇后他都没有放过。
此事发生后曹操进一步将献帝架空,并自封魏公。而在曹操麾下却有一干臣子,对曹操的所作所为极其不满。对他有所不满的臣子中,就有他最倚重的谋士荀彧。荀彧叔侄,是名副其实的保皇党,效忠的对象是大汉皇室。正是因为衣带诏的发生,让曹操和谋士荀彧开始离心离德。这也是为何后来赤壁之战发生时,除贾诩稍作提点外,曹操身边一众谋士,没有点破火攻之计的原因。荀彧从曹操最倚重的谋士,变得和曹操离心离德,这就让曹操变得更加生性多疑。曹操拒绝了华佗的治疗方案,其实是小说作者为了凸显,晚年曹操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的性格。
在华佗为曹操治病前,还发生了一些事。曹操收到了东吴送来的关羽头颅。在见到关羽头颅时,曹操表现得有些洋洋得意。早期的曹操十分欣赏关羽,关羽更是曾放过曹操一马。但后期面对关羽首级时,曹操却表现得有些洋洋得意,这就说明此时的曹操已经性情大变。随后在埋葬关羽首级返回府邸的途中,曹操又不信邪的剑斩榕树。谁曾想榕树流血,喷了曹操一脸,让其病情有所加重。
面对关羽首级洋洋得意,剑斩榕树,拒绝华佗,这些其实都是小说作者在暗示,此时生性多疑,性情大变的曹操已经不是昔年的枭雄,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自私,在自己的世界里癫狂舞剑,防备身边人的人。自取灭亡的疯子,只有一个结局,那便是无药可救,等待死亡。
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会发生什么?
最直接的结果:曹操死了。即使当时华佗的麻沸散起作用,曹操在接受开颅手术时没有痛觉,但是如何止血?如何输血?如何开颅?用斧头还是菜刀?如何缝合?用麻绳还是丝线?如何灭菌?如何预防术后感染?要知道,这里任何一步做不好,都会导致死亡!退一万步讲,曹操命大,这些都避过了,华医生在面对缺乏头盖骨保护的大脑时,他是如何做到不损伤大脑其他细胞啊?万一碰伤了其他的细胞,落个四肢瘫痪白痴脑残,还不如死了算了。
接下来,历史估计要有很大变化了,估计整个人类历史都得改写。这个就留给历史学家去解说了。
我想说的第二个变化中医。中医的地位,见仁见智。高捧者,认为是宝贵文化遗产,医人无数,因为有了中医中华民族才能延续至今;踩踏者,认为中医类似于巫术,是否有效还很难说。高捧者,喜欢以华佗为例,来说明现代医学中的麻醉剂最早是由中医发明的,现代医学中的外科手术,是由中医发明的;甚至于现代医学中的手术器械,最早也是中医发明的。这些人常用的例子,就是华佗曾尝试开颅手术;他们遗憾的是,曹操的头颅居然没被打开。如果打开了,如果曹操死在华佗斧🪓下,他们这些引以为傲的“由中医最先发明”的东西,都不能说了。现在中国会不会少很多中医粉?网络上关于中西医的争论会不会少很多?我们的网络会不会冷清许多?
最后说一句,幸好华佗没给曹操开颅,才有了现在这样的社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