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诸葛亮派张飞守街亭,张郃能取胜吗?
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期诸葛亮要是派张飞去守卫街亭,那简直就是大材小用,不敢打包票说张飞能击败张郃,至少守住街亭,那是轻而易举的!很多人之所以怀疑张飞到底能不能守住街亭,实际上是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方面担心张飞太莽撞了,军事能力比不上张郃;另一方面则担心蜀军太少,魏军太多,打不赢。今天本文就从这两方面来谈一谈,为何说张飞出马,一定是能够守住街亭的!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对于张飞的印象,应该是一个皮肤黝黑的莽撞汉子,给人一种凶悍的感觉。之所以会有这种印象,其实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对张飞形象的塑造。在演义中,虽然张飞是一个武力高强的猛将,但似乎在性格方面特别莽撞,遇到事情就咋咋呼呼,直接冲上去硬刚,以至于当他用计打了胜仗以后,连诸葛亮和刘备都心生感叹,原来张飞也不仅仅是莽撞汉子啊,他也会用计啊。
说实话,张飞这个形象完全是被演义给带偏了,正史中的张飞,可从来没人说过他是莽撞之人啊。而且历朝历代对于张飞的评价,那可是非常高啊!在三国时期,张飞和关羽是一起被世人评价为“万人敌”的,这里的“万人敌”不仅指的是张飞的个人勇武,更是指的他的用兵能力。当时的人认为关羽和张飞都是名将,咋到了后世就单说人家张飞是性格鲁莽之人呢?
在唐朝时期,唐德宗追封了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其中三国时期有八人,张飞就是其一,其余人分别为关羽、张辽、周瑜、吕蒙、陆逊、邓艾、陆抗,大家注意看看这几人,哪一个是性格鲁莽之辈?到了宋朝时期,皇室又为古代名将设庙,这一次追封了名将七十二人,张飞也是其一。由此可见,至少在宋朝以前,大家对于张飞的用兵能力都是非常敬佩的,没人会说张飞是一个鲁莽之人的。至于我们《三国演义》中为何会把张飞描述成那种形象,很可能仅仅是夸张的艺术描写,使得这个人物更加生动形象。
张飞的军事能力张飞自跟随刘备起兵开始,为刘备立下了许多功劳,就说长坂桥喝退曹军一事,在历史中就是真实存在的。
《三国志》: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历来大家都以张飞据水断桥的故事来证明张飞很勇猛,实际上这个故事更加能说明张飞用兵之厉害。刘备只给他了二十骑,然而张飞却能充分地利用地形条件,打出这么优秀的战绩,成功的拦截了曹军,可见他的军事能力是有多么的强悍,张飞绝非莽撞之人!
再说到张飞和张郃的军事能力对比,实际上他们俩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曾有过交手。当时曹操击败汉中张鲁后,因为后方发生叛乱,所以回师平叛,将镇守汉中的任务交给了夏侯渊,而且命令张郃进攻巴西郡。刘备听说张郃在巴西郡的军事行动后,命张飞前去进攻,于是两大名将的较量开始了。
《三国志》: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从两人的交手情况来看,张飞最终是取得了大胜的,张郃的整个军队几乎是被全歼了的,只有张郃带着十余人逃走了,可见张飞的军事能力是要强于张郃的。从实际战况和历朝历代对于张郃与张飞的评价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张飞的军事能力是要强于张郃的,说张飞是世之名将,一点都不为过。
街亭到底好不好守?比较完张飞和张郃的军事能力,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街亭这个地方到底好不好守。关于这个问题,本文在之前的文章中其实多有提及,那就是街亭这个地方并不难守,即便张郃率领数万曹军前来,那也是没办法短期内攻克街亭的。之所以街亭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难守,主要原因就出在马谡这个人身上,由于他弃守城池,举兵上山,所以很多人倾向于认为街亭要不是就没有城池,要不是就不好守,不然马谡完全没必要放弃城池。
发展到后面,甚至还有阴谋论的出现,认为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就是就是阴谋,因为诸葛亮知道打不赢了,但是又没法向刘禅交代,所以让马谡当了替罪羊。关于这些说法,本文只想说一句,这些人的想象力真丰富!
本文认为,街亭这个地方其实是非常好守的,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
一、街亭有城池可守
《三国演义》中对于街亭的地形描述是两山夹一谷,虽然没有城池,但完全可以就地建造,当时王平就曾这样建议过马谡,只不过马谡没有听从。而在正史中,其实街亭是有城池可以守卫的。
《三国志》: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从“不下据城”这四个字可以看出,当时的街亭其实是有城池的,只是马谡没有派兵去守城。既然有城池,那么马谡如果听从诸葛亮的命令,能够守住街亭吗?实际上是可以的,古代的攻城和现在非常不同,冷兵器时代,攻城非常困难,而且张郃他们远道而来,根本就没有带上足够的攻城器械,哪能轻松攻下城池?
二、有守城的先例
本文认为,街亭有城池可守这件事情,诸葛亮是完全知道的,而且诸葛亮也认为街亭比较好守,所以才不听众人的劝谏,坚持让马谡前去守城。当时的蜀军众人其实并不是非常看好马谡,因为马谡虽然经常跟随着军队在一起,但是毕竟没有单独领过兵、上过战场,可是诸葛亮却力排众议,正是因为他觉得街亭比较好守,而且在此之前,曾有过成功的守城先例。
就在距离街亭不远处的略阳城,在两百年前,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就曾命他的手下,在那里守卫了半年时间。当时刘秀的手下也是一支孤军,没有任何增援,而敌军数倍于他们,但是最终敌军却拿略阳城毫无办法,这就是因为冷兵器时代,强行攻城其实是非常难的,只要守卫方有顽强的战心,基本是很难打下来的。大多数历史上所说的破城,其实都是因为城里断粮了,里面的人主动投降,或者是内外勾结。要真想从正面攻破城池,所付出的人命代价根本就承受不起,很可能城池还没打下,攻城军队就因为伤亡过大而自己崩溃了。
三、张郃的反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击败马谡后,张郃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被王平给吓住了,这是为何呢?
《资治通鉴》:谡之未败也,裨将军巴西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及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守,张疑其有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
马谡被击败后,张郃原本想要乘胜追击,结果王平鸣鼓自守,让张郃以为有伏兵,所以放弃了追击的打算,不再进逼蜀军,为何?大家自然会想到,张郃被吓到了,可是张郃成名已久,战场经验极其丰富,为何会被王平这一招给吓住呢?这里面很可能是因为张郃认为,他这一战赢得太过于蹊跷、太过于轻松了!
作为天下名将,张郃一到街亭这个地方,自然就明白这个守卫这个地方的关键,就是守卫城池了,一旦蜀军占据城池,张郃军不敢绕开城池去救援陇右,必须得强攻城池,这将付出极大的伤亡,还不一定能够打下来。但凡会用兵的人,都会选择派兵守住城池,因为相对于把军队派上山,很明显,守卫城池更轻松,更能阻挡魏军的步伐!那么为何蜀军会选择上山扎营,放弃守卫城池呢?这个时候,张郃心中就有一个莫大的疑惑了,难不成这是蜀军故意部下的埋伏?张郃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击败马谡后,并没有选择扩大战果,追击蜀军。
从街亭有城池、之前还有略阳城成功的守城经验来看,街亭这个地方其实是非常好守的,这也是诸葛亮不顾劝阻,选择让马谡守卫街亭的原因,因为确实是个很简单的任务啊。而张郃之所以不追击蜀军,也是因为他觉得蜀军的此时军事行动很反常,放弃守卫坚城、跑去山上扎营,这是什么套路?
结语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张飞的军事能力是要优于张郃的,而街亭这个地方也是非常好守的,只要老老实实守住城池就可以了,所以说,如果诸葛亮派张飞来守街亭,那肯定是可以守住街亭的,在街亭守军弹尽粮绝之前,张郃都是不敢绕过街亭一步的!
不过话说来,如果诸葛亮北伐时期,张飞还活着,那他的地位可就太高了,把守卫街亭这种简单的任务交给张飞,那不是对张飞的侮辱?本文觉得,如果张飞还活着,他肯定是担当进攻陇右的主力,守卫街亭这么简单的任务肯定是交给其他将领,那万一诸葛亮又选了马谡,那可就尴尬了,只能说这是天意……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资治通鉴》)
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诸葛亮派张飞守街亭,张郃能取胜吗?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张飞都是吊打张郃;无论是个人勇武,还是统兵能力,张飞远胜张郃,作为张飞手下败将的张郃,拿什么跟张飞斗呢?
张飞是三国历史上仅次于关羽的名将,与关羽一同被称为三国时期唯二的“万人敌”,曹魏阵营的顶级谋士程昱和郭嘉评价张飞是“万人敌”,孙吴阵营的周瑜评价张飞是“熊虎之将”。
中国历史上上一个被称为万人敌的可是项羽,联想一下就知道张飞在三国时期是怎样的存在,万人敌可不单单是说张飞勇猛,还指张飞懂得兵法及谋略的意思,《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说张飞有“国士之风”,什么是国士?就是一国之中最杰出的人才。
刘备早年兵微将寡,全仗着有张飞和关羽两员猛将才能到处征战,却越战越强,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始终没有倒下,刘备的势力的东汉末年的群雄中,毫不起眼,可是居然就这么在狭缝中生存下来,张飞功不可没。
张飞一生随刘备征战,有着数不清的战绩,但大多是刘备早年创业阶段,多数没有记载下来,而张飞被记载下来的战绩也同样耀眼,长坂之战中,张飞率领十余骑兵阻挡了曹操虎豹骑精锐数千人,曹军之中无一人敢上前挑战张飞,这是什么?这就是猛将的外在威严!
张郃与张飞不同,原本是冀州牧韩馥的军司马,韩馥被袁绍取代后,张郃投靠了袁绍,官渡之战中,袁绍不听张郃建议救乌巢,从而大败,张郃也因此投靠了曹操。
张郃投靠曹操之后,大多是作为军队中的一员将领跟随曹操或者夏侯渊征战,多数时间是跟随夏侯渊在关中征战,曾击败马超的军队,在汉中之战时,主帅夏侯渊被黄忠军所斩杀时,张郃勇于接受重任,成为曹魏汉中临时主帅,稳定了军心。
陈寿评价张郃:“善于巧变”,郭淮评价张郃:国家名将,是刘备所忌惮的。就连作为敌人的刘备也曾说过:杀夏侯渊的作用不如杀张郃,说明在刘备心目中,张郃的重要性高于曹魏关中军区司令夏侯渊。
在张飞与张郃交手前,就能看出两个人的差距,张飞像蜀汉阵营的主力将领,顶梁柱一样的存在,但是张郃在曹魏阵营,最多也只能算一个有点能力的二流将军。无论是个人勇武,还是统兵打仗能力,张飞都要强于张郃。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两人之间的巴西郡宕渠之战,公元215年,曹操在占领汉中之后,留下夏侯渊与张郃镇守汉中,同一时间,张郃率军进攻益州的巴东郡与巴西郡,当时刘备还远在荆州与孙权争地盘,得知消息后,刘备立即派出张飞率领万余人抵抗张郃,两将在巴西郡宕渠等地大战。
张郃先是占据了二郡,准备迁移当地的居民到汉中,正遇张飞率军前来,两军对峙了五十多天,互有胜负,最后张飞利用地形将张郃引到山道狭窄处,使其前后军不能首尾呼应,张飞此战将张郃打得全军覆没,一万多人的张郃军队,仅仅只有十几个人逃了出来,基本上就是全军覆没了。
张飞战胜张郃的宕渠之战不是凭借武力强击败张郃的,而是靠的地形和计谋,正是说明了张飞并不是一介武夫,而是有勇有谋的统帅,经此一战,张郃声名大跌,而张飞则名声大作。
如果诸葛亮北伐第一战让张飞守街亭的话,那么张飞击败张郃基本上没啥悬念。
诸葛高第一次北伐是以赵云、邓芝为疑兵牵制曹魏关中军区主帅曹真的主力,而诸葛亮则率领蜀军主力攻打陇西五郡,如果守街亭的是张飞的话,那么张飞的任务就是阻挡魏军通过街亭进入陇西,因为街亭是进入陇西的唯一大道。
街亭这个地方地势力险要,道路崎岖,大部队难以展开,只要张飞坚守城池,当道扎营,并提前做好防御设施,拼死抵抗魏军,魏军不管谁是主帅,都很难通过张飞把守的街亭。
张飞是身经百战有勇有谋的将领,而且能力远胜张郃,高手对决比的是谋略、能力与勇猛,况且张飞守街亭的任务只是阻挡张郃,不让张郃通过街亭救援陇西五郡,阻挡的时间越长,对诸葛亮越有利。
张飞可不是马谡,马谡是第一次独自率军作战,张飞可是身经百战,而且独自率军作战的次数远超张郃,张郃虽然是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名将,但那是因为其他人死得早,张郃才显得特别突出,如果其他四子武将活着,估计怎么都轮不到张郃出战,论到独自带兵打仗的机会,张郃显然是少之又少。
张飞当年在宕渠之战中击败张郃那一战,想必是张郃一生中败得最惨的一战,一万多人的军队被打得全军覆没这种失败,曹魏将领中除了张郃,还真没有其他人败得这么惨,张郃能在街亭之战中完败马谡,不是张郃能力太强,而是马谡能力太弱了。
换作是张飞,张郃肯定会被痛打,即使曹魏的援军再多,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来,张郃能很快赶到街亭就是因为张郃是骑兵而且是急行军,曹魏大部分的步兵都没有赶到,在短时间内,张郃是拿张飞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敢打,张郃必败,如果张郃不打,等到援军来之后再打,那么在时间上还是张飞占尽优势。
就算最后曹魏援军如潮水般涌来时,诸葛亮早已占领了陇西五郡,完成了战略任务,即使这个时候张飞放弃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还是成功了。
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诸葛亮派张飞守街亭,张郃能取胜吗?
如果张飞不死,守街亭的是张飞,张郃能取胜吗?
回答是张郃能取胜利,回头看看张飞蜀国五虎上将之一,万人敌,攻城掠地还行,可不是守城之良将,当初守徐州时那么重要任务,暴喝暴饮,鞭打士兵,不仅把徐州丢了,连刘备家眷都被俘了,就拿守汉中来说刘备为什么用魏延,而不用自己的兄弟呢?因为刘备知道张飞的好酒的德行,不能担此大任,冷兵器时代并非说一将勇猛就能怎么样,关键是要排兵布阵,还真像三国演义上写的一样,先是大将单挑,那都是虚拟的,指挥官死了谁来指挥作战,打仗还是以士兵为主,将官是负责指挥的,张飞也阻挡不了曹魏大军,在这之前刘,关,张都在时经常被打得抱头鼠窜,这是有记载的。
张郃曹魏名将,一生征战南北,不仅是武艺高强而深通兵法,主要是张郃仅是先锋部队,司马懿后续增援大军随后赶到,而蜀国的部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诸葛亮也没撒豆成兵的本领,熟话说兵败如山倒,所以讲街亭换张飞驻守一样的失败。
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诸葛亮派张飞守街亭,张郃能取胜吗?
这个问题是属于前提假设了,不过要回答的话就要先知道当时街亭之战的情况,从街亭之战的情况来分析,我们才能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换了张飞过去会是什么效果了。
街亭之战的形势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的关键性战役,当时诸葛亮是让马谡去守的街亭,结果街亭一败,诸葛亮就全军撤退,可见街亭之战的关键性,直接关系到了北伐的成败。那么当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诸葛亮派去的是马谡而不是别人呢?我们看一下当时的情况。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发生在公元228年,当时他先是派出了赵云、邓芝带领一支偏师佯装主力进攻陈仓,魏军以为蜀军主力进攻的是陈仓,于是就派大将军曹真带领魏军主力在陈仓对战赵云。见魏军上当,诸葛亮便率蜀军主力走祁山大道进攻陇西。
当时的陇西来说,由于没有做好准备,又加上诸葛亮的主力战斗力较为强悍,一时间陇西大部分都被诸葛亮拿下了,只剩下了陇西城还在坚守,诸葛亮便派了魏延和吴懿包围了陇西城,陇西的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毕竟陇西粮草有限,一旦粮草吃完,基本就只能投降了。
闻此大变的魏国也迅速行动了起来,皇帝曹睿亲自坐镇长安,从荆州调来了张郃及其精锐骑兵五万人,命令张郃迅速驰援陇右。当时从长安到陇右只有两条道,一条是陈仓渭水道,一条是陇山道,而诸葛亮当时正带领蜀军主力在陈仓渭水道与郭淮对峙,张郃要快速驰援陇右,那么就只能走陇山道了。而街亭位于陇山道的必经之处,因此守住了街亭,就等于是胜利,蜀军需要的是时间,需要拖住张郃,一直拖到陇西拿下为止。
那么为什么要拿下陇西呢?原因就在于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第一个目标实际上并不是长安,而是陇西,如果拿下陇西,有以下四点好处:
一是可以增加兵员人数。当时蜀国人口不过百万,而魏国有近500万人口,就军队人数来说,蜀国只能动员10万左右的军队,而魏国可以动员50万左右的军队,双方国力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如果拿下陇右,蜀军至少可以增加2万人的兵员;
二是可以获得马匹,陇西产马,这样蜀军就能组建一支骑兵部队,增强军队战力,日后进攻中原平原地区也更为有利;
三是可以解决粮草问题,因为陇右地区本身是产粮的;
四是陇右进攻长安基本都是大道,汉中进攻长安基本都是小道,道路崎岖,如此一来也就不会有后来诸葛亮北伐面临的情况,经常是因为道路难走而粮草供应不上。
所以,当时守住街亭的意义就在于,一旦守住,陇右就拿下了。
以上情况都来源于正史,这也就解释了当时诸葛亮为什么派出守街亭这样重要地方的大将是马谡,而不是赵云、魏延、吴懿这些老司机了,原因就是诸葛亮当时身边已经没有大将了,不然也绝不会派马谡去了。
那么如果马谡换了是张飞如何?我们要看看张飞的情况。
张飞的情况张飞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从早年开始就跟着刘备,一直到了蜀汉建国时期。在《演义》中张飞是个莽汉,但在正史中,实际上张飞是个帅哥。无论是个人的武勇还是统兵作战的能力来说,如果张飞能活到诸葛亮北伐时期,也一定是属于顶级人物了。
即便是在将星云集的三国中前期时代,张飞的评价不是“万人敌”就是“熊虎之将“,如果当时诸葛亮手上还有张飞的话,那也肯定会派张飞去守街亭。
刘备早年的时候兵少将寡,在这种情况下张飞也是极力辅佐,帮助刘备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曾经在长坂坡之战中一人带着十几个骑兵吓住了曹操的大队人马。
张飞与张郃也曾经交手过,就是在汉中战役的时候,曹操让夏侯渊与张郃镇守汉中,张郃带兵进攻益州的巴东与巴西两郡,而刘备则派出了张飞带兵万余抵挡张郃。结果两人在巴西岩渠地区展开了大战。两人对峙了50多天,互有胜负,决定性的一战是张飞利用地形把张郃引诱到了地势狭窄的地方设伏,然后全军出击一举击溃了张郃,此战张郃惨败,一万多人只剩下了十多人逃了出来。
所以张飞对战张郃,还是有心理优势的,如果当时张郃知道自己遇到了张飞,估计心理多少也会有些犯怵了。
街亭的情况要说街亭的情况,我们就要看一下街亭的地形图。
以上是街亭的地形图,途中红色为蜀军,蓝色为魏军,当时马谡为了击败魏军,选择了在山上扎营,结果被魏军围了三面,断了水,而在道路中间的则是街亭城池,当时王平只有1000多人驻守街亭,一旦马谡的主力被围,王平其实根本没有能力救援山上的马谡。所以如果要守住街亭,还是只能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当道阻击。
如果是当道阻击的话就只能这样布置兵力了,主要兵力在中间的街亭城池周围,两边的山是要守的,不然魏军一旦占领,既可以绕过去,也可以在山上居高临下,对蜀军的东向一目了然。
所以当道抵挡张郃打起来的话基本就是这个情况了,魏军要三面出击,不但要攻两边的山头,还要攻中间的街亭城池。
当然,蜀军换了张飞的话,张郃也有的打了,就看双方的发挥。
不过如果大家把地形图往后看,也就是街亭的后面观察,会发现街亭的后面仍然是一条道路,两边都是山,其实如果真的要防守张郃,也可以层层布防,也就是街亭作为第一道防线,然后后面在张郃来到之前挖好相应的工事,一旦街亭防线失守就退守后面的防线,反正蜀军的目的不是击败张郃,而是和张郃拖时间,层层设防,张郃就不得不一层一层的进攻,在加上蜀军主将是张飞,每一道防线都会有的打,等打到了猴年马月,陇西也早就拿下了。
这应该是当时诸葛亮的安排,可惜马谡不听,换了张飞这样的老司机,整个过程来说基本也不会有什么失误。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如果换了张飞,街亭应该能守住。
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诸葛亮派张飞守街亭,张郃能取胜吗?
马谡大意失街亭,使诸葛亮第一次伐魏连得三郡的大好形势一去不复返。诸葛亮在失去街亭后,不得不使用空城计,骗过老奸巨猾的司马懿,蜀汉大军徐徐退回成都。如果曾在宕渠之战中击败张郃的张飞没死,守卫街亭,后果如何?张飞是能守住街亭的,有下列三个原因,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其一,张飞曾在长坂桥以二十余骑吓退曹操数万大军,现在面对张郃,毫无压力。长坂坡之战中,露脸的不只有赵云,张飞也是非常耀眼的。张飞在长坂坡,埋伏了20余骑,大喝三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他成功吓退百万曹军,一战成名,成为曹军的噩梦。这一战,奸诈如曹操,也被吓得胆战心惊,不战而走,夏侯杰直接被吓得口吐白沫。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走。如果张飞没死,在街亭,也可以故伎重施,在街亭旁边的山上埋伏骑兵,来回奔跑,卷起灰尘,混淆视听。他自己率兵在街亭五道总口横刀立马,拦截张郃。张郃生性谨慎,看到可能有埋伏,他势必暂时停止进攻,慢慢摸清情况才敢进攻。张飞此举,就为诸葛亮争取了时间,反正街亭只要防守住即可,没必要歼灭敌人。其二,张飞曾在宕渠之战将张郃打的落花流水,街亭也是一样的结果。面对杀气腾腾而来的张颌三万大军,巴西太守张飞严阵以待,他和雷铜商议,准备前后夹击,消灭张颌。张颌大败而归后,紧守宕渠寨门,任由张飞挑衅大骂,他都不出战。张飞无计可施,心中发愁,在营帐内喝酒消愁。诸葛亮听闻张飞在两军阵前喝酒后,又送过去五十瓮三大车成都佳酿到前线。刘备不解诸葛亮之意,诸葛亮笑而不语。
张飞饮酒诱敌之计,成功骗过对手张颌,使其偷营劫寨,却扑了个空,被张飞大杀一通。从这一战来看,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颌也只能嘴上过过瘾,实际行动,他和张飞的军事水平差得太远了。如果张颌运气好,他可能就被张飞留下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张飞大获胜捷,报入成都。玄德大喜,方知翼德饮酒是计,只要诱张郃下山。如果张飞没死,在街亭防守,张颌面对曾经差点要了自己性命的张飞,他将畏手畏脚,不敢对战。当年的宕渠之战给了张郃巨大的压力,张郃心理阴影很大。其三,张飞相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不会和马谡一样在山上安营扎寨,被动防守。张飞坚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如果他防守街亭,应该不会傻乎乎地在旁边山上安营扎寨,那样太被动了。张飞可能直接和张郃大军硬碰硬,正面击败张郃。我们知道,张飞是三国有数的猛将,他能和第一的吕布打的有来有往,五六十回合不落下风。而张郃善于谋略,以智取胜,对于武力,他和张飞相比,差远了。因此,张飞可能再现长坂桥威风,吓退张颌大军。这是很有可能的。
总结:如果张飞没死,跟随诸葛亮伐魏,防守街亭,有很大的概率击败曾经的手下败将张颌,成功防守住街亭的。张飞不是马谡之类的纸上谈兵之辈,他有数十年的征战经验,知道如何排兵布阵,如何正确应对各种情况,不会发生像马谡在山上安营扎寨这样的低级错误。然而,历史无法假设,张飞也不会重新活过来,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因为街亭之战失利,只能退兵,半途而废。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如果张飞不死,北伐时诸葛亮派张飞守街亭,张郃能取胜吗?
张飞要是不死,还轮的上诸葛亮北伐吗?张飞以车骑将军,侯爵,司隶校尉,阆中太守,国丈的身份,妥妥的一个大将军,录尚书事的职务是跑不了的,最重要的就是张飞跟关羽一样,是刘备的创业伙伴,是集团的股东,在关羽已经死亡的情况下,蜀汉的军权100%是要掌握在张飞的手里,当初刘备没有把张飞像关羽一样分封出去,而是一直让他掌握中央的机动部队,又给儿子定下张飞的女儿做老婆,就是因为张飞比刘备关羽都年轻,刘备希望在自己万一死的早的话,让张飞辅佐刘禅掌握蜀汉的军队,让诸葛亮管理内政,只要张飞能够比刘备多活几年,20多岁的刘禅就具备亲政的能力了,有一点大家肯定都会认可,那就是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只要张飞活着,刘备绝对不会向诸葛亮托孤,即使是安排两个辅政大臣,肯定是张飞和诸葛亮共同辅政,而且会以张飞为主,兵权一定是在张飞的手里,试问诸葛亮有几个胆子敢去剥夺张飞的兵权,而且,如果是张飞参与辅政,蜀汉也绝不会进行北伐,双方巨大的差距是摆在那里的,张飞绝不会做这种以卵击石,自不量力的的蠢事儿,如果一定要干点什么,最多是向孙权用兵,给关羽报仇。而诸葛亮当权就不一样,他自己想立功疆场晋爵称王,如果向孙权用兵就会连累诸葛瑾,当时负责镇守荆州的就是这个诸葛瑾,大家都知道诸葛瑾这个一次胜仗都没有打过的草包在孙权手下居然能混到大将军,就是因为诸葛瑾有一个举倾国之力讨好孙权,不断的劳师糜饷,穷兵黩武的北伐曹魏,配合孙权向合肥北伐,而且带头承认孙权称帝的好弟弟,所以,只要张飞不死,蜀汉就不会进行北伐,也不会让诸葛亮带兵,哪里轮的上诸葛亮来装大尾巴草猪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