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独战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难道他不怕死吗?
在三国演义中,徐晃的战斗力还算是不错的,实力介于一流和超一流水平之间,而颜良的武力很明显是在超一流水平左右,文丑和颜良齐名,实力至少也是强一流,他俩武功都高于徐晃,那为啥徐晃敢于独占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呢?
徐晃战颜良
徐晃战颜良这一场,发生在白马之战时期,这一战其实是袁绍主动挑起的。袁绍命颜良做先锋,率军进逼曹操,逼得曹操迎战,而面对颜良的挑衅,曹操这边首先是派出宋宪,结果在和颜良的对战中,不到三回合宋宪就被斩于马下了。之后宋宪的小伙伴魏续出马,哪知这次更惨,仅仅一回合,魏续就被颜良给干掉了,这一下曹操面子上挂不住了,连失两员大将,于军心不利,于是曹操愤怒的吼道:谁敢出战?话音未落,徐晃立刻打马出阵,不过战斗的结局很遗憾,徐晃也仅仅是在颜良手中坚持了二十回合,最终也是不得不败退而归。
很明显,徐晃的实力远不如颜良,仅能坚持二十回合,那为何他还敢主动去向颜良发起挑战呢?实际上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徐晃自认为武功不错,能与颜良之战
我们现在觉得徐晃的武功不如颜良,其实是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的,而在当时的战场,徐晃其实根本不了解颜良的实力。颜良虽然是河北名将,但他在之前其实并没有非常出名的战绩,而且此次对阵的宋宪和魏续,估计战力也不是很高,徐晃可能认为他也能做到击杀此二人。从他们和颜良的交手情况来看,徐晃认为颜良的武功也就是一般般。
除此之外,徐晃自身的武功其实也是非常强悍的。在遇到颜良之前,徐晃在战场上几乎没有什么敌手,除了在土山之战中败给了关羽,其他战事上徐晃是从无败绩的。就算是面对曹营第一猛将许褚,徐晃也是和他打了个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所以说徐晃对自己的武力其实是非常自信的。而且徐晃和关羽是好朋友,在日常的交流中,很可能关羽还会指点一下徐晃,这就使得徐晃更加自信了,面对颜良,他自认为能够胜出,只不过他没想到,颜良的武功会有这么高,都到了超一流的水平了。不过从对战中其实也能看到徐晃的机智之处,在发现自己并非颜良的敌手后,他很快的撤出了战场,也算是比较明智了。
二、曹操生气了,徐晃需要立功表现
徐晃自从加入曹营,还没有立下什么大功,之前和许褚一起拦截关羽,还被关羽以一敌二给击败了,可谓是非常的丢脸。这一次面对颜良,是绝佳的立功机会,而且这一次曹操生气了,这个时候徐晃杀出,算是帮曹操解了燃眉之急,只要他打赢了,那么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肯定可以更上一层楼。只不过徐晃功没立到,反而是被狠狠的打脸了,在颜良手下竟然才坚持了二十回合就败退了,在领导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估计完全没了。
文丑
曹营众人不是颜良的对手,最终曹操请来关羽,才成功的击杀了颜良。而颜良死后,袁绍并不甘心,又派出同颜良齐名的猛将文丑出马。面对文丑大军,曹操并没有正面对抗,而是舍弃辎重金银,诱使文丑军去抢夺辎重,当文丑军因抢夺钱粮而军阵散乱时,曹操再挥军出击,大败文丑军。文丑军眼看就要被击败了,曹操直接下令道:谁可擒拿文丑?于是张辽和徐晃飞马奔出,二人合力去擒拿文丑。按理说,张辽和徐晃都是一流高手,拿下文丑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最终的战果却令众人意外。
文丑虽遭到曹军伏击,大军混乱,但是他自己却是相当的镇定。当发现张辽和徐晃冲杀过来时,文丑丝毫不乱,直接搭弓射箭,准备先解决一个对手再说。而事实上,文丑的计划还是比较成功的,张辽的战马被射中,张辽摔落马下,暂时丧失了战斗力,现在文丑只需要面对徐晃一个人了,一对一作战,除非是超一流猛将,否则文丑不会出现大败。
原文:辽奋力再赶,坐下战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抡大斧,截住厮杀。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谁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
文丑本想去解决张辽,结果被徐晃给截住厮杀,两人都是高手,短期内很难分出胜负。之后徐晃见文丑后面援军到来,被迫撤退,而这边文丑不依不饶,一直沿河追赶徐晃。这一画面就比较滑稽了,原本徐晃去围杀文丑,结果后来却被文丑给追的到处跑,可谓是丢尽了颜面。而徐晃敢于去和文丑对战的原因,其实也有以下两个。
一、徐晃低估了文丑的实力
经过曹操的伏击,文丑军已经是出现了大乱,文丑这个主将,想必也是手脚慌乱,战力并不能完全发挥,而且徐晃认为他和张辽一同出击,再怎么打,也不会失败吧?只不过他没想到文丑这么厉害,竟然没有一丝慌乱,直接搭弓射箭,解决了张辽。而为了避免张辽被文丑斩杀,徐晃只能选择独战文丑。从文中来看,徐晃是因为文丑援军到来,所以败退的,不过从文丑在这场战斗中的镇定表现,本文认为,其实文丑的真实实力是要高于徐晃的。
二、徐晃要立功雪恨
之前对战颜良,徐晃原来想要立功,结果技不如人被打得大败,可谓是非常的耻辱。此时面对文丑,曹操又发话了,这不就是一个新的立功机会?顺便还可以一雪前耻,只不过让徐晃没想到的是,这个文丑也是这么厉害,最终被文丑给打的到处逃窜,又是关羽前来相助,才拦下了文丑。本来徐晃想要立功雪恨,结果最终又演变成了自己的耻辱之战,徐晃这两战可谓是非常的悲催了,怎么就遇见了颜良文丑这么强的对手呢?
结语
徐晃本身的实力,其实是介于一流和超一流的水平之间的,除了那几个超级高手,徐晃的武功也还算是不错。而在作战中,他之所以敢独战颜良文丑,一方面是因为他自身武功不错,错误的估算了敌人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曹操发话了,徐晃想要在领导面前表现一下,想要立功、雪恨。
徐晃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独战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难道他不怕死吗?
如果将战斗履历列出来细看,在《三国演义》中,徐晃大概是曹魏阵营中所对阵过劲敌最多的战将了。和徐晃对战过的猛将有:许禇、颜良、文丑、张飞、关羽、赵云、凌统、黄忠、庞德、关平、丁奉……
经历过如此多的劲敌和恶战,徐晃仍然能够生存下来,也算是相当难得了。 徐晃最初是在杨奉麾下为将,他是个力量型的猛将,武器是一柄大斧,做战十分勇猛。归附曹操之前,徐晃经历过三场厮杀:
1. 华阴之战,徐晃一个回合斩杀崔勇
2. 箕关之战,只一合,徐晃斧劈李乐
3. 曹操挟君臣前往许都的途中,被徐晃拦截,许禇出阵,与徐晃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徐晃归顺曹操以后,曹军阵营中就多了一员猛将。
曹操最初兴兵起事的时候,手下的战将不多,夏侯惇算是武艺最高强的,主要是靠他打头阵。夏侯惇眼睛受伤以后,实力大打折扣,冲锋陷阵的次数就少多了。
乐进也算拿得出手,但武艺比夏侯惇低一个层次。李典和于禁更要弱一个阶层。曹洪当时还年龄不大,扛不起来。
典韦归附曹操以后,成为曹军中的第一猛将,而更重要的任务是保护曹操的安全。宛城一战,典韦殒命,曹操就又少一个能征惯战的猛将。
典韦死后,许禇成为曹军中的第一人。以前典韦在的时候,典韦偏重于护卫曹操,而许禇偏重于战阵厮杀。典韦牺牲了,许禇就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所以,当曹操看到徐晃能够与许禇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顿起收服之心,他太需要徐晃这样武艺高强的猛将了。
曹操与袁绍两军对垒之际,归附于曹军的徐晃当时还未有战功,遇到敌方猛将颜良连斩宋宪、魏续两将,徐晃自然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在曹军中建立威望,于是上阵出战。但白马坡一战,徐晃在颜良马前只扛了二十回合,就败下阵来,说明颜良的力量和武艺均强于许禇。
败于颜良之后,徐晃颜面大失。本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却被颜良煞了威风,徐晃的处境当然是非常尴尬的。
袁绍麾下第二猛将文丑要为颜良复仇,率兵来至廷津渡,却落入曹操的计谋。
曹操命人将衣甲器械扔得到处都是,还放出马匹。文丑的士兵们见了,纷纷抢夺,军容乱成了一锅粥。曹操下令出击,文丑只得独自挺身应战。
这个时候,徐晃发现机会来了,文丑一边要整顿军容,一边要厮杀,势头落在下风,徐晃认为此时自己如果主动出击,文丑心慌意乱,败阵下去,徐晃就能够捡个便宜。虽然被颜良击败,但却能打跑文丑,也算挽回了颜面。
当然,曹军阵中张辽和他的想法差不多。张辽也是降将身份,也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忠诚。于是,徐晃和张辽双双策马出阵,直奔文丑。但令人意外的是,文丑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连发两箭,给张辽一个下马威,徐晃抡斧截住文丑,救下了张辽,立功变成了救人。
文丑后军到来,徐晃料敌不过,拔马而回,但他与文丑的这段恶战为关羽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因为徐晃是个力量型的猛将,文丑与他交战是很费劲的,体能消耗很大。徐晃退走,关羽又突然杀到,力量比徐晃更大,文丑当然心虚了。所以战不三合,就“心怯绕河而走”。
徐晃一生迭经恶战,却总能全身而退,说明他自保能力很强,所以遇到强敌也敢于出战。比较例外的是,他对赵云比较畏怯。米仓山之战,与张郃联手都不敢迎战赵云。可能是在赤壁乌林,与张郃双战赵云时吃了亏,心有余悸。
徐晃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独战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难道他不怕死吗?
这个问题明显是问的《三国演义》,在演义中徐晃武艺不弱,比许褚也只差了一线。所以他敢出战颜良,不过对文丑时徐晃可没想着单挑,是群殴失败而已。
徐晃是曹操手下的大将之一,武艺出众。徐晃原本是杨奉的部将,在郭汜、李傕作乱时多次斩将杀敌,表现出色。后来更是大战曹操手下的猛将许褚,打了五十多合没分出胜负。曹操对他非常欣赏,才费尽心思把徐晃挖了过来。
许褚在演义中也是超一流的武将,武艺高强,徐晃能和他打五十几个回合战平可以说很不容易。当然,结合后来徐晃不敌颜良,遇到右臂受伤的关羽也不过战平看,徐晃的武艺和超一流武将还是有一线差距,当然差距有限。他的武艺还是要优于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郃等人。在白马之战时,徐晃是曹操阵营里仅次于关羽、许褚的第三号猛将。
也正因为如此,当颜良先后斩杀了宋宪、魏续两人以后,曹操问“谁敢当之”时,对自己武艺很有信心的徐晃马上就冲了出去,和颜良大战起来。不过比较打脸的是才打了二十个回合,徐晃就败归本阵。所以这一次徐晃敢出战,主要是没想到自己会败给对方,当然更不会考虑自己会不会被对方所杀,不存在怕不怕死的问题。
有了对颜良的交手经验,到延津之战对文丑时徐晃就没这么冲动了。直到文丑大军被曹军击败,文丑也不得不败走时,他才和张辽一拥而上,打算进行围殴。所以这次徐晃对文丑是有几分畏惧的,才会和张辽玩群殴。
只不过徐晃还是漏算了一着,文丑虽败不乱,放冷箭射倒张辽以后再返身来战。徐晃为了救张辽只能硬着头皮冲了上去,将文丑挡住。不过战了没多久就发现自己依然不是对手,只能再次败走。
从这两战来看,徐晃的武艺比颜良、文丑都要差着不少,败的很快。不过考虑到颜良击败徐晃以后,当时在场的其他曹将都栗然不敢出战,徐晃的表现也不算太丢人。
徐晃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独战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难道他不怕死吗?
徐晃,字公明,原为杨奉帐下都尉,后在满宠的说服下,转投曹操麾下。从此,徐晃积极出战,多次冲锋陷阵,为曹操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徐晃先后越级挑战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虽然惨败而归,可是他的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他到底有多厉害,为何敢独战“河北四庭柱”的颜良和文丑?徐晃武功大概介于一流武将和超一流武将之间,和超一流武将颜良、文丑还有很大差距。他是怕死的,可是为了赌一把,只能硬着头皮上去大战颜良和文丑。
徐晃战颜良曹操派出两个降将宋宪和魏续,接连丧命,成为了“炮灰”,曹营诸将畏首畏尾。徐晃迎难而上,自告奋勇,出战颜良。他本以为看看清了颜良的武功套路,没想到,自己只不过坚持了二十回合,便败回本阵如果不是徐晃福大命大,他可能就回不来了,为国捐躯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徐晃战文丑徐晃看到关羽秒杀颜良,论功行赏封为汉寿亭侯,他眼红了,也想要立功。因此,在曹操询问后,他和张辽一同出战。没想到的是,文丑武功和颜良相差无几,徐晃和张辽两人联手,都被文丑打败。张辽被射中头盔和战马,徐晃和文丑对战厮杀一阵,“料敌不过”,随后拨马而回,文丑紧追不舍。如果不是关羽接应徐晃,徐晃可能交代在战场上了,被文丑解决。
以上就是徐晃大战颜良和文丑的具体经过,从中可知徐晃武功有几斤几两。徐晃敢于单挑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有下列几个原因。
其一,徐晃是刚刚归顺曹操,想在新老板曹操及各位老同事面前表现,博取好印象。
徐晃是中途投靠曹操的,不是曹操的嫡系将领,还未得到曹操的认可。因此,他需要多出战,多立功,来博取新老板及老同事的认可,以便更好地在新单位混。想必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当一个人来到新单位,很难融入这个集体,经常受到这个单位老同事及老板的排挤。你想要在这个单位站住脚,就必须多努力工作,多做事,少说话。徐晃就是这样做的,他每逢战斗,总是身先士卒,不畏艰辛,才迈入五子良将的行列。
其二,徐晃战颜良和文丑,都是挑准时机,想要捡便宜。
如他战颜良时,颜良已经连续杀了宋宪和魏续两员健将,人困马乏;他战文丑时,文丑大军中了曹操的诱敌之计,大军混乱不堪,这是出战的好机会。何况,还有另一位大将张辽一同出战,张辽是不次于徐晃的武将,两人围殴文丑,胜率大大增加。
其三,徐晃有一颗建功立业、积极向上的心。
徐晃早年跟随杨奉,护送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逃回洛阳。这时的徐晃是爱国的,他忠君报国,为了汉室江山,拼命拦住李傕郭汜的军队,保护了汉献帝的人身安全。现在,曹操是汉丞相,徐晃自然会效命于曹操。而颜良和文丑,都是地方军阀袁绍的手下大将,徐晃为了汉室江山统一,上去拼命,再正常不过了。
总结:徐晃的武功大概介于一流武将和超一流武将之间,他和超一流武将颜良、文丑还有不小的差距。可是他敢于越级挑战,大战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虽然差点丧命,也不改其初衷。
徐晃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独战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难道他不怕死吗?
徐晃,是不少三国迷喜爱的武将,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人缘极好。这个好人缘,不仅士兵夸他好,曹操夸他好,就连对手也夸他好,这个对手就是关羽。
关羽性格孤傲,目中无人,一天到晚仰着头,从来不低头,就算钱包掉了,也从不低头去捡,而是用脚踢回家。
关羽虽然瞧不起人,却十分高看徐晃,徐晃虚长他几岁,关羽称呼他为“大兄”,显得既亲切又谦逊,根本不像关羽一向做派。
樊城之战,关羽与徐晃有过正面较量,二人各为其主,不得不打,当关羽听说来将是徐晃之时,有些惊愕,于是打马向前,喊了一声:“徐公明出来说话?”
徐晃打马出来,看到了头发胡子花白的关羽,感叹一声:“岁月不饶人啊,关羽老弟,你老了!”
关羽说道:“咱哥俩关系这么好,你为啥为难我儿关平呢?”之前,徐晃打败了关平。
徐晃大笑道:“咱们各为其主,岂能因公废私,来人啊,谁能取关羽项上人头,重赏千金!”,关羽大怒。
接着,徐晃和关羽打了八十回合,关羽肩膀有伤,越打越吃力,再打下去,说不定就箭创崩裂了,关平担心父亲安危,就鸣金收兵了。
假如关羽健健康康的,没有外伤的话,估计徐晃撑不过一百回合。
徐晃除了八十合逼平带伤关羽之外,还曾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二人不分胜负,许褚属于蛮力型的,体健如牛,能在他手下撑五十回合的,着实不多。
白马坡之战,算是徐晃一生抹之不去的污点,是他最不愿意提起及的过往,因为在白马坡,他遇到了最强大的对手—颜良!
颜良,河北四庭柱之首,是袁绍最引以为傲的猛将,袁绍不止一次为颜良宣传造势,“如果颜良在,会怎么怎么样!”。
后来,袁绍大战曹操,颜良真的来了!
颜良一人挑战曹操一干大将,曹操先是派宋宪出马,三合被杀,曹操又派出了魏续,一合被秒,曹操有些着急了,大喊一声:“谁敢出战?”。
“我敢!”曹操扭头一看,是徐晃!曹操大喜,点了点头!
徐晃刚来不久,立功心切,但很快,徐晃就后悔了,因为对手太强大了。二马交错,兵器相交的瞬间,只听“当啷”一声,徐晃虎口发麻,兵器差点被震落了,他总算勉强坚持了二十回合,便败下阵来。
战败之后,徐晃十分惭愧,似乎曹操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特别是当关羽秒杀颜良之后,徐晃更是无地自容,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久之后,文丑率大军攻杀了过来,曹操略施小计,将铠甲、兵器、粮草扔的到处都是,文丑大军见了,纷纷跳下马来抢东西,乱作一团。
曹操见时机已到,大喊一声“冲!”,文丑大军猝不及防,被冲的七零八落,文丑跟着一起逃了。
这时候,徐晃看在眼里,心想“败给颜良丢了面子,若能杀了文丑,曹操定会对我刮目相看的”。
徐晃纵马杀了过去,几乎同时,张辽也跟着过去了,张辽也立功心切,这哥俩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文丑不是好惹的,他发觉有人追过来,连发两箭,嗖,嗖,没射中了张辽,但射中了战马,张辽被掀翻在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徐晃截了过来,文丑后军反杀了过来,徐晃只能退走。
这时候,关羽倏然杀了过来,趁文丑没留意,一刀削去了他半个脑袋,当场惨死,这次又让关羽捡了个大便宜。
难怪徐晃在樊城之战,对关羽痛下杀手,因为恨,因为嫉妒,谁让关羽连续两次抢了他的风头的。
徐晃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独战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难道他不怕死吗?
徐晃在樊城之战单挑关羽,大战80回合,因关羽旧伤未愈,不敌败走,这是徐晃有生之年第一次赢了关羽,虽然关羽不是战力完整状态,但毕竟也是关羽一生中少有的战平,这是徐晃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战。
从徐晃的整个军事生涯来看,他的武功一直在精进,从最开始只能和一些二流将军对打,到后来能和一流大将过招,即使不敌,也能全身而退,恰好说明了这一点。他身为五子良将之一,不论是武力还是带兵打仗的能力,在三国时期都是很有名的。
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的大将, 也是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在兖、并、幽、冀四州有赫赫威名,有国之柱石之称。
若不是颜良和文丑两人都死在关羽的手上,让世人对他们低看一眼,他二人的名声会更加响亮。
单就武力而言,颜良和文丑,也是三国时期排在前列的武将,也是一流大将的行列。两人之所以都死在关羽手上,那也是关羽太厉害,而不是颜良和文丑太弱。
徐晃单挑过颜良,那次二十回合就败走,可见徐晃不是颜良的对手。徐晃败的快,退的也快,颜良想要轻易杀死徐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徐晃打不赢颜良,自保的能力还是有的。
徐晃曾经也跟文丑大战过,在延津,文丑来劫曹军军粮,正好中了曹操的设下的圈套。当时,张辽和徐晃来抢攻文丑,张辽被文丑一箭射中头盔,徐晃急忙提着双斧抢上去阻拦,没打几回合,文丑就有了增援,徐晃立即拨马而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徐晃打仗的作风,行就打,勇于抓住机会,不行立马退走,绝对不给自己留下危险。
提问者问为什么徐晃敢挑战巅峰时期的颜良和文丑?我认为是因为徐晃个人有能力,他遇事机警,且战且退,完全可以和颜良文丑一战。
所谓富贵险中求,徐晃如果能杀死袁绍军中的大将,对他的名声是很大的提升。如果形势不利,即使没有杀死对方,也可以在曹操面前留下一个不畏强敌的印象,对徐晃而言,有利无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