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4G的华为mate50会成为口碑“最好”的华为手机了?

恰恰相反,我并不认为华为Mate50会成为“口碑最好”的华为手机,甚至有可能成为近几年华为Mate家族中口碑最差的手机。

我这么说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事实依据的。Mate家族近年的产品Mate20、Mate30、Mate40,哪一款不是当年的爆款?各路友商纷纷效仿。再往前的Mate10系列稍微普通了一点,但是Mate7、8、9三代也有很好的延续性,市场反响很不错的。所以Mate50哪里来的勇气说自己是口碑最好的华为手机?梁静茹给的么!

Mate50想要成为最好,前辈们第一个不答应

华为的Mate系列一炮走红是Mate7,当年三星在推大屏手机,而华为的主推机型是P系列,看到市场这么热,华为也跟风推出了Mate7,当时内部评估的是这手机卖出100万就算达成目标,毕竟当时大屏还是小众产物,很多消费者连智能手机都抵触,更不要说这种大屏手机了。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Mate7凭借硬朗的机身、铝合金的金属商务风(当时的HTC很火),还有不到3000元的亲民售价一炮而红,由于前期备货不足,这手机长期处于缺货状态,最终这款手机销量是600多万。于是华为顺势把Mate系列扶正做大哥,就走商务风,而P系列则退居老二。

Mate系列焕发第二春是Mate20系列,除了这方方正正的浴霸四摄设计,当年的麒麟980性能非常强,跟高于打得有来有回。至于Mate30系列,圆环设计也颇为经典,麒麟990也是一代神U,再加上日益成熟的超级大底主摄和徕卡,非常强势,至于Mate40那就更不用说了,目前为止这依然华为Mate系列的巅峰,短时间内怕是超越不了了。

所以Mate50想要成为口碑最好,除了问问Mate40,还得问问Mate20同不同意。

Mate50本身槽点过多,自身硬实力差一截

这都2022年了,一部刘海屏的4G手机好意思T着脸说自己是口碑最好的华为手机,这话说出去谁能受得了?

Mate50没有用麒麟芯片,这本身就是一种损失,至少跟其他骁龙8+Gen1的手机一对比,这溢价就高出不少。再说这手机没有5G、还是刘海屏、在主摄是可怜巴巴的IMX766的前提下,也只有66W快充(很多旗舰机没有百瓦级快充是摄像头模组占用的空间太大了不得已做取舍,但显然Mate50Pro不是这一类),最后还不得以用可变光圈来提升拍照效果。

再说这机身背部的设计也有开倒车的味道,去年的Mate40星环设计被隔壁Magic4发扬得多好,再看看Mate50,总感觉这不是亲生的,颜值怎么差这么多。

华为Mate50的口碑好在哪里?

所以我实在有点想不通,在这个时候为啥有人会拉仇恨说Mate50的口碑最好?是因为这是4999的骁龙8+Gen1?还是这90Hz高刷的旗舰?或者说这2022年的高价4G手机能让人感恩戴德?我不理解。

就想网友说的一样,HW有困难大家理解,但不理解的是明明是4G手机却还卖5G手机的价格,然后还话里话外说5G不重要,那三年前科普5G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要承认Mate50的销量并不差,甚至还有加价销售的情况,但这是因为Mate系列中间断档了一年积累了客户,再加上大家的一腔热血支持。但一些经销商、黄牛加价销售确实是在败好感,并且这手机整体实力跟前几代确实没法比。

所以老老实实的做自己产品就好,闷声发大财就行,可别大言不惭的说什么口碑最好,真把消费者当Sha子呀。

目前来说,Mate系列口碑最好的手机会是Mate40、Mate20之中二选一,其余的都得往后靠!想要成为口碑最佳,那得先把这俩打下去。

为什么说4G的华为mate50会成为口碑“最好”的华为手机了?

不怕狗子喷。首先我们要爱国爱华为。华为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百姓敬佩的企业,美国的管制导致了华为没有麒麟芯片和5G,去美化的配置mate50没有二年前 Mate40的优势,但令人吐槽的是50上市的价格有点偏高,鄙视所有买苹果手机的人,国产手机,小米vivo都很不错。

为什么说4G的华为mate50会成为口碑“最好”的华为手机了?

谁允许你胡说八道了,别说mate30,40了,mate20都不服

为什么说4G的华为mate50会成为口碑“最好”的华为手机了?

1.华为手机信号好,电池耐用,像素稳定高清。

2.华为手机做工精细,处理器稳定。

3.系统稳定,便捷式的手势操作很好用

4.作为和苹果iPhone14系列同时发布,正面碰撞的国产旗舰,今年华为Mate50系列凭借一系列黑科技技术创新,从首批发售后的用户及市场反应能够看出,这波华为Mate50系列充分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和认可。

为什么说4G的华为mate50会成为口碑“最好”的华为手机了?

这就是所谓的最好口碑

为什么说4G的华为mate50会成为口碑“最好”的华为手机了?

问一下只有4g的手机是几年前的产品了?还有啥口碑最好之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