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当年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可现在不行了,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
要说前俩年,那联发科确实不怎么样,效益不好后把自家的高端旗舰芯片Helio X都砍掉了。可进入5G时代后,联发科的表现很亮眼,怎么能说人家不行了呢?联发科这两年非常行,比高通都还牛。
联发科在2020年手机芯片出货量上反超高通,排名第一!下图是Omdia发布的数据,2020年,联发科芯片出货3.52亿,比2019年的2.38亿暴涨48%(多出货1.12亿片芯片),以27%的市占率拿下市场第一。而高通则从3.86亿下滑到3.19亿,少了6700万片,市场占有率稍稍落后联发科。这应该是高通霸榜好多年后,再一次被联发科反超。
而再往后的苹果芯片跟华为海思麒麟则是独家专供,分别是2亿片和1.47亿,这说明联发科在数量上一骑绝尘。今年联发科的表现更好(市场上看到的联发科芯片手机更多了),再加上高通骁龙888发热,全靠870苦苦支撑,2021年联发科的出货量应该更多,与高通拉开差距。
联发科的出货大增,得益于芯片的飞速发展联发科之所以能在2020年强势反弹,主要是抓住了5G这个风口,并且自己先死死守住中低端领域,天玑700、720、天玑800、800U等表现非常猛,成为联发科芯片的主力军。高端的天玑1000+联手iQOOZ1后取得不错市场表现,后面陆陆续续有手机搭载天玑1000+芯片的手机出现(K30s、OPPO的Reno5Pro等)。
有个数据大家值得一看,2020年华米ov四大手机厂卖出的5G手机中,采用联发科5G方案比重高达22.6%(近四分之一了)。其中天玑800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麒麟820,成为仅次于骁龙765G的中端方案。
今年联发科底气更足了,中端的升到天玑900,高端的一口气推出天玑1100、天玑1200,两颗芯片都打到了两三千元价位,甚至还能踩着入门级的高端机,从整体出货情况来看,今年的联发科在高端芯片上比去年好很多了,现在就看最终出货量有多少了。
不管怎么说,联发科进入5G时代后,更名为天玑后,比之前的表现稳得太多。再加上联发科的主打芯片是中低端,日常使用时大家的关注度没那么高,总以为人家快不行了,没想到人家不声不响的就拿了第一,并且高端还在持续发力。
联发科当年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可现在不行了,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
联发科当年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可现在不行了,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联发科在和高通的比武中可以说已经落败了下来,旗舰机基本不见联发科的踪影。可以说是技不如人,也有战略性错误在里面。
联发科也并不是所有芯片的性能都赶不上高通,但大部分同时期的产品相比较而言联发科却要差一些。虽然自己的技术也在进步,但高通三星等步子更大。这里面有前瞻或预见性、研发投入较少、GPU及基带技术等都不怎么样。另外,其在通信及芯片上的专利和技术,与高通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除了技术之外,显然战略性的失误也是相当大。作为一个要想发展的品牌,选择合作伙伴是相当重要的。首发的选择上连犯错误,选择HTC而不选择大陆出货不错的魅族;合作伙伴选择毫不知名的卓普、道格等。不知道联发科是想重新打造一家专属于自己芯片的手机制造商,还是真的眼光有问题。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把自己钉在了“贱货”的定位上,而没有办法进入到高端,当自己想要高端时已经进入无门了。几乎联发科的所有芯片都用在了千元机上,魅族的MX、红米Note4、乐视等手机上,从此印上了联发科就是低价机的标配。想要摆脱都不容易,即使是其Helio X20、X30性能还不错。
反观高通、三星、华为麒麟却一步一步走向了旗舰机高端机的“标配”,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捧。看来联发科要想翻身,可能很难了,不过把中低端手机芯片做到极致,也有肉吃也有汤喝。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方高扬】。
联发科当年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可现在不行了,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
联发科主要是被高通阴了,这点业内人都知道,说起来,得先说一下联发科的发家史,准确说联发科就是和小米一样,从山寨机起家的,当年的国内诺基亚横行,而我们的大部分人民急需手机的情况下,这时候低中端芯片都是联发科的单子,而且质量是又好又实惠!
死于魅族其实如果说死于魅族,可以对,也可以不对,那就是高通为了彻底吃定安卓市场,在魅族发家的时候,开始用的是一半联发科,一半高通,后面高通使出了赔本也要冲进去的思想,让魅族最后全部折服了,再加上后起之秀的小米,步步高,金立等,高通全是以几乎免费的套路,活活逼mtk联发逼出市场,最后就凉凉
恶性循环,最终无力回天联发科,当时被主流手机市场抢不了市场份额后,只能转向继续山寨机,但是可惜刚逼走了诺基亚,又来了苹果和三星,这下子算是彻底凉了,再加上确实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那十年,一下子人们的物质需求迅速增加,谁还会选择山寨啊,各种外来大品牌的涌入,彻底不行了
科研意识还没有,光想着商贩式思维如果说十年前,哪个科技产业说要搞寿命科研,那一定会被人笑掉大牙,因为在那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时间就是金钱,而且遍地都是钱,无论是出口到第三国家,还是卖到全国各地,都是赚的盆满钵满,这就给了联发科一个错觉,那就是扩大加工,多产多卖,就是王道,这就是使得我们的联发科沉浸假象,被淘汰了
联发科当年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可现在不行了,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
感谢您的阅读!
还记得Helio X10,在HTC上价格4000元,魅族上1500元,红米上几百元!联发科真的是自己将自己脸,打的啪啪作响。
魅族很无奈,如果联发科再争气点,何必让魅族被小米,OV等手机厂商超过呢?那时候,魅族和高通关系不好,指望着联发科的高端处理器,能带魅族飞,谁曾想到联发科的处理器是“一核有难,九核围观”呢!
联发科,什么时候衰败的?联发科的衰败实际上,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联发科本身的企业内部管理层的变动,内部的高层还有不是是外籍人员,也就说,在企业内部管理并不能依靠自己的人才。
外部原因:其实,面对高通的不断迅猛发展,以及展讯等企业的追击,联发科的困窘已经出现。当然,小米,OV等等一众厂商纷纷采用高通处理器,也给联发科带来很大的无奈。
虽然,联发科处理器在多核运算方面能力很强,甚至于在3G时代,超过了高通。不过,现在的联发科在高端处理器方面的劣势,让他不得不回到中端处理器。
当然,这里面除了高通处理器的打压影响之外,联发科本身的战略思路,也是导致联发科发展艰难。目前,联发科主攻中低端处理器,也使得它有了一份自己的天地,最起码还能存活,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在5G时代,联发科发布了5G 多模调制解调器芯片 Helio M70 ,可见联发科似乎想在5G时代大有作为。
联发科当年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可现在不行了,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既是技不如人也是战略错误。
联发科前身大家都知道,联发科是靠DVD起家的,在2001年的DVD市场,联发科占据了60%的份额,但随着市场的日趋饱和,联发科不得不转战其他领域,最终选择了进军手机芯片领域。由于在DVD领域的名声,在早期,联发科在手机领域也是大名鼎鼎,在通信行业里做出巨大贡献。
2004年,靠多媒体技术起家的联发科了解功能机很受大陆用户追捧,于是把mp3、调频收音机等功能整合到手机里。整套方案价格很低且功能完善,从此大陆用户也认识了联发科。
联发科辉煌在2G时代联发科推出了一站式手机解决方案
此前很多的手机芯片厂商只提供芯片给手机制造商,其他的方面都需要手机制造商自己解决,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周期过长。联发科瞄准痛点,推出一站式手机解决方案,将手机芯片和软件平台预先整合在一起,这大大降低了手机厂商的生产门槛,也间接的导致了山寨机的产生。在2007年,国内取消了手机牌照核准制度,山寨机占据了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而联发科也被称为山寨机之父,这时的联发科赚的很多,但也被定义为低端的标签。
联发科没落在之后随着安卓和IOS掀起的智能手机浪潮,山寨机退出历史舞台,此时的联发科开始走下坡路。
到了3G初期时代,更多注重的是用户体验,由于技术的落后,无法成功的将2G模式的成功移植到3G来。于是联发科决定押宝TD-SCDMA。但由于制式上的缺陷,厂商们更愿意选择更为成熟WCDMA,联发科的3G芯片直落千丈。联发科在战略选择、技术、专利方面都落后于高通。
联发科再辉煌但是,正当苹果和三星在高端智能机双雄争霸的时候,低端手机市场也发生了一些该表。2010年,联发科转型加入了谷歌主导的开放手机联盟,打造联发科专属的Android智能手机解决方案。起初MT6575单核处理器继承了联发科的优良传统,一站式服务加上价格优势吸收了不少小厂商。随后推出的MT6577开始和高通争夺中端市场,在图像处理和功耗方面非常完美,并得到了联想的大力支持。2012年发布的MT6589芯片,通信基带、图形处理、能耗比方面在当年创下许多业界第一,引领了千元四核普及的大风暴。2011年MTK在国内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仅为1000万,而在2012年底就变成了1.1亿。恰巧这时的TI同年宣布退出手机芯片市场。而联发科更像充当接力者的角色。此时的联发科虽然在技术上不如高通,但是在市场份额上已经遥遥领先。 在之后的4G时代,联发科主推他们的王牌芯片Helio X10,由于它的低功耗、低发热和长时高负荷运行不降频的优势,被许多机型采用,又赚了一波,同时也将Helio X10定义为高端芯片。
联发科再没落魅族是拿这款芯片搭载在高端机上,而联发科为了走量,把Helio X10卖给了小米、乐视等厂商,但是,小米乐视都将这款处理器用于千元机上,这变相也得罪了HTC和魅族。并且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很快爆出有WIFI断流问题。在之后研制的Helio X20中也出现了发热和功耗问题。与此同时,高通进一步发力中高端市场,使联发科黯然失色,从而退出一线品牌。
联发科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后,退出了一线品牌,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联发科一定会回到一线来与高通、华为继续较量。
联发科当年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可现在不行了,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
很多人以为,联发科混到今天的地步,肯定是相比高通,芯片做的不咋地。联发科现在确实在芯片上落后高通一截,但这种落后是多年战略失误的结果,而且高通也出过很臭的芯片,比如骁龙801被称为火龙,正常使用手机温度能上升到90摄氏度,都可以烧开水了。
联发科和高通有技术差距,但差距没有大家想象的大,主要体现在基带通信领域。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2G时代,联发科揍得高通满地找牙,毛利率接近60%,打败TI(德州仪器)、英飞凌等欧美公司;3G时代,仍然追着高通打。进入4G时代,联发科发展速度变慢,高通则分起直追,在2016年芯片出货量终于超过联发科。
联发科沦落到今天的地步,主要原因还是一系列的战略决策失误造成。
联发科由于在3G时代数钱数到手抽筋,而国产手机还很弱小,因此4G时代联发科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在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主战场时,仍然没有将经营重心及时转移到大陆,对大陆手机厂商的全网通反馈反应慢,高通则趁机推出全网通芯片,成为大陆市场的主导者。
其次,联发科品牌运作不当。多年服务山寨机,使联发科被打上“山寨之王”的烙印。联发科却没有考虑品牌转型,当时公司上下浸泡在一种舒适的氛围中,动不动给员工发奖金,股票也经常分红,没有人看到危机已经降临,品牌管理混乱软弱,高端的X系列芯片被某手机厂商用到千元机上。
高通品牌管理则严格的多,听从雷军的建议,将过去混乱的四位数字的芯片命名规则,改为简洁易识别的三位数字,800是高端,600是中端,400是低端,市场容易记住也容易推广。
总之,联发科沦落到今天被高通压着打的地步,主要是自己造成的,从而给了高通赶超的机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