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技那么发达,为何日本手机无人问津?
日本手机确实卖得不怎么样,但要说“无人问津”那就太夸张了,至少在日本本土和亚洲市场,日本手机还是卖得不错的。就说国内,索尼的Xperia依然有一小部分用户群体,比三星情况还糟一点,但多多少少也能卖出一些!
日本手机在本土市场占据半壁江山下图是IDC统计的2020年Q4日本手机销量饼状图,一季度总销量在1143万台,其中,iPhone以52.6%,601万部的出货量高居第一,占比超一半;第二名是夏普,出货114.4万部,占比12.4%;第三名京瓷占比7%,大概80万台;三星和索尼分别是78万和73万台,占比也相差不大。
由此可见,苹果加三星就占据了60%,剩下的14.8%中还有一个很强的日本品牌富士通,保守估计份额在5%-6%的样子,日本的手机市场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但夏普、京瓷、索尼这三家的出货量还是非常稳定,加在一起有26%的份额,再加上富士通,那也就是30%了,有三分之一了(考虑到第四季度是苹果iPhone12新品上市的主要销售节点,所以苹果拉高了)。
如果觉得这张图不够有说服力,那可以再看看这张2020年全年统计图,合计销售了3363万台。其中Apple占比46.5%,第二名还是夏普,占比13.3% ,但是第三名是富士通,这在Q4是没有上榜的,这里索尼反而被挤到了other中,不过就这个图来看,夏普+富士通+京瓷就已经接近30% 了,再算上索尼,那达到35%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所以日本手机在本土还是有着相当一部分话语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
为何国内如此不待见日本手机?至于国内,除了索尼时不时出镜亮个相之外,其余几个品牌基本为0,一方面索尼走高端路线,愿意进中国市场溜达一下;另一方面,索尼早期在国内手机卖得不错,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对索尼情有独钟,所以索尼要维持这部分用户。说得直白一点,哪怕索尼在中国一年卖20万台,那也是个不小数字了,也算是个大市场了。
但索尼在国内不吃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价格实在太贵了,看看索尼的旗舰机,价格堪比三星,甚至比华为都还高。试问高端安卓机三星在国内都得盘着走,索尼那不得趴着?
第二、国内手机厂家更有优势,跟日本人更喜欢富士通、京瓷、夏普是一个道理,国内用户更愿意选择价格更低,产品更好的华米OV,索尼的手机基本都是高端机,但国内用户的大需求还是在中低端,两者需求点不在一个频道,销量自然就不理想了。
就索尼目前的状况,我感觉持续下去真有可能关停手机业务,但索尼只要打磨精品,不走机海战术,维持盈利是没啥问题的(跟国内的魅族相似)。
日本科技那么发达,为何日本手机无人问津?
要说日本现在还有什么手机品牌,我除了能想到索尼,实在想不出现在日本还有哪家企业造手机!
夏普?它家的全面屏手机实在是太小众了。另外,更让人费解的是,现在智能手机的生产都离不开日本企业提供零配件。比如,大部分的摄像头都是索尼提供的,相当一部的的LCD面板是JDI提供的,iPhoneX上的吊炸天的Face ID也是由日本企业参与制造的。既然上游供应链这么完备,为何现在主流的手机厂商就没有日本企业的影子呢?
我们知道,智能手机时代,一部手机受不受消费者欢迎,取决于软件而非硬件,这是功能机时代两大巨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轰然倒下的根本原因。手机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通讯工具了,它是一个娱乐工具,需要完整的软件生态去给消费者一个完整的体验.
而软件开发,恰恰使日本企业的软肋,强大如索尼,这些年来的手机系统依旧非常简陋,很多消费者抱怨了多年的软件Bug一直得不到解决,反观国内,由于谷歌尚未进入中国,所以各家厂商开发了众多各具特色的ROM,这些ROM可以说是这几家手机巨头与苹果三星抗衡的根本。失去了软件生态,手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外,日本的企业,都非常重视研发,但有些时候过于醉心技术轻视市场。日本的光学影像系统非常先进,前面我们说过,绝大部分手机上面的摄像头都是索尼的,但是,索尼自己的手机拍照体验却很一般,哪怕参数一流,拍出来的照片别说不能和iPhone比,哪怕和华为小米,也不能说领先。
JDI是世界一流的LCD面板供应商,但是对于手机面板的发展趋势,却出现判断偏差,死守LCD,忽视了OLED。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采购OLED面板,供应商基本就是三星和LG。
手机市场瞬息万变,日本企业一贯的这种重研发轻市场的做法,注定是在手机圈混不下去的。换句话说,现在做手机的门槛已经极低了,有些手机企业的研发干脆外包给OEM,贴牌生产,再把控分发,宣传渠道,每年保底的销量也有上千万。根本不需要技术积累!
再者,如今手机更像是快消品,用个一两年就被淘汰了,很多手机厂商为了抢占市场,广告打得震天响,实际体验其实也就那样。日本的企业,感觉有点放不下身段,不愿做这种有点Low却很有效的营销。现代丛林社会,还考虑吃相的问题,那只能饿死!
日本科技那么发达,为何日本手机无人问津?
主要是日本市场太小了,总共就1亿多人口,不说比中国吧,比美国都差得远。这就注定日本企业的用人成本很高。再加上日本雇员都是终生制的,如果员工不犯错、企业不倒闭的话,日本人可以在一家企业干到退休。虽然这种模式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但也导致日本企业僵化严重,难以适应目前的互联网时代。
由于日本消费市场小,产品成本高,因此日本的电子产品价格往往高居不下。比如索尼手机的定价通常都在5000元以上,虽然高定价保证了足够的利润,也导致日本手机很难在海外市场获得成绩。毕竟像中国、印度这样新兴市场,便宜好用的千元机才是主流。
而在欧美等成熟市场,日本手机又要面对三星、苹果的竞争,相比三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苹果拥有核心技术,日本手机并没有任何优势。
日本企业内部缺乏有效整合也是导致日系手机无法发展起来的一个原因。以索尼为例,它提供了全球大部分智能手机摄像头组件,但索尼手机本身的拍照水准却一般般,无法和苹果、三星媲美,这是最令人诧异的一个地方。
日本科技那么发达,为何日本手机无人问津?
说日本没有好手机的人,本身就是孤陋寡闻。自己去老电影里面翻翻,以前的手机不是摩托罗拉,就是索尼爱立信。
我2012年用了第一款索尼手机st18i之后就爱不释手。爱到什么地步,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估计这辈子再也找不到第二部那么有手感的手机了……那是我的第三部手机,也是我的第一部智能机。
这个手机我用了3年之后,2015年的某一天在梧州—柳州的高速路工地上,为了给监理拍照片,手一滑,砸到了钢筋头上,屏幕就这么裂了……(但是还能正常使用,只是每次打电话之后,没法挂机,必须关机从来)
摔成这样,恰好也可以换手机了。换什么手机,必须是索尼啊。因为这时候已经没有索尼爱立信了,索尼爱立信已经完全归宿于索尼了。所以只能买索尼手机了。当时索尼已经推出了Z3了,但是那时候工资才2500块,不敢抢风头啊,只能买上一代旗舰索尼Z2。(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Z2的缺点也不少,但是我还是能包容她,估计是我脾气好的原因)。
转眼又3年了,2017年的10月份,感觉Z2越来越迟钝了,大热天的,发热又特别严重,一发热,相机就自动关闭。对我,对工作,影响都很大(本人买手机,是最在乎相机的)。就盯上了索尼的新旗舰,索尼xzp,外观不用说,是我喜欢的,是索尼的那种质感。国行价格坚挺,索性打量了一番,觉得港版的性价比更高。于是下单了,京东的海外购,等了10几天才到手。我这人呢,性格又是那种比较偏执的,什真正喜欢的东西,如果它有那么一点瑕疵,我这心里就会郁闷好几天……
本来我是不打算写感受的,但是想了一下,我还是得写一下:
索尼ST18i:我真的找不到任何缺点,因为她的相机恰好是我想要的810w像素,在那个时代,一点都不low。我用鞋当过支架,给自己拍轮滑……在陆家嘴的天桥上,平安大厦的楼底下,用行李箱支着她给我自拍……保安总会顶着我。在天安门广场,用矿泉水瓶支着她自拍,巡逻的武警以为我在安装什么炸弹,叫我……总之,这辈子估计已经找不到能带给我那么多记忆的手机了。
索尼Z2:这款手机,也是看中她的像素2300w,应该算是全球第一部可以4k摄像的的手机吧,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各方面都还满意,不满意的就是:相机没法关闭声音(国行版),还有就是传感器太灵敏了,如果你用她来放地上自拍,传感器感觉不到有人在使用她的话,她就自动关闭了。说到这个,我就说一下我的经历:我2015年,在广西梧州修高速路,打算自拍一个视频,爬桥梁墩柱模板的视频。我先是爬到模板顶,然后从顶上扶着钢筋笼子下去。我在墩柱模板地步的地上,把手机相机打开,放好,准备录像,但是我刚爬个10秒钟不到,相机就自动关闭了……看过我那个视频的人都知道,那个镜头之所以那么短就是这个原因。后面从顶上往下拍的时候,镜头时间长,相机没有自动关闭,那是因为传感器对着天空,天空的云彩在飘,所以她能捕捉到运动的东西,感觉是有人在使用她,她相机就没自动关闭。再一个缺点就是索尼的电子设备,温控搞得太灵敏了,温度一升高,相机就自动关闭,这点我是有点讨厌的。(这个以前的st18i是不存在的)。
索尼XZP:这个手机,外观啊……好多人说是曾经的小米3,其实曾经的小米3仿的谁,懂行的都知道,仿的诺基亚啊。但是说真的,拿在手里的xzp,那种质感,小米3?算了……下面,缺点:上手之后,你会发现,索尼的这传感器太灵敏了,灵敏得太过分了,过分到什么程度?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灯是有一个频率的,50Hz,一闪一闪的……人眼应该很难感觉得出来,但是这传感器捕捉到了,所以这xzp的屏幕就会闪烁,一会亮一会暗……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你躺着玩手机,屏幕会马上变得很暗(因为你躺下去,手机正面的传感器背着照明灯,它就暗了),如果你坐着玩手机,她就很正常,因为灯光恰好照射着她。如果有两个房间,一个房间亮一个房间暗,那你从亮的房间走进暗房间的时候,刚进门,手机屏幕马上暗下去了,你会觉得很难受……(灵敏得过分了)。再就是用了几天之后,明显感觉屏幕颗粒感好明显,不是说看照片的时候自动切换2k屏?怎么还不如曾经的Z2细腻?我因为这个,纠结了好几天……后面看习惯了之后,再看回曾经的Z2,颜色好淡……说了这么多,补一句:日本人的东西,它就是日本人的东西,谁用谁知道!
日本科技那么发达,为何日本手机无人问津?
因为日本科技所拥有的强悍,和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所需要的强悍,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先来看看,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强大科技。以多年作为智能手机的苹果为例,其苹果自身是并没有太多的加工厂,它的产业链分布在全球。
为什么苹果喜欢用中国的富士康等代工?因为手机市场变化莫测,需要快速更新手机内外的各种细节。这需要足够大弹性的变动式生产才可以。
我们再来看看日本,日本比较厉害的产业大都是电子、机械等,为了进行精益化生产,所有产业链相关的上下游企业,都在核心大企业附近。这不仅仅是为了节省物流成本,力图零库存。
以日本的汽车产业为例,日本汽车产业原先在其国内拥有极为完善的汽车零配件供应体系。(据说其中不少已经搬到中国)
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都和汽车成品生产商有多年的商业合作,以至于很多时候,单单像一个生产汽车轴承的企业,都可能已经传承了几代。只有这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产生足够的信任。只有足够的信任,才能够进行精工制造。
这样的精工制造对生产像西铁城这样质量优良的手表,或者各种机密的电子仪器,的确很有作用。但对于现在日益变化的手机市场要求,就显得捉襟见肘。
以上只是论及手机的硬件,如果是软件就变化更大,更需要创意。而固定长期且缺乏变化的关系,始终是创新的大敌。
往大了说,这和日本的民族性有关。大和民族这种类似普鲁士整齐划一的作风,在工业时代有它无可替代的优势。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本精工制造的整个体系,已经不适应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机以后的时代。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日本科技那么发达,为何日本手机无人问津?
啥叫好手机?买来一堆零件,凑合组装起来,然后以极低的利润卖出去,因为价格便宜,消费者纷纷去买,销量上去了,这叫好手机?自己研发零部件,有着高超的工业设计能力, 有着被世界公认的黑科技,不重视营销,因为成本高,品牌溢价能力强,售价高高在上,图便宜的消费者自然不买账,销量自然不好,你说他是坏手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