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般都由富士康等企业代工,是不是意味着各品牌质量都差不多?
先纠正一个常识性错误:富士康确实是最大的代工厂,旗下代工的手机主要有苹果、华为和小米(部分),但其他品牌手机跟富士康的交集很少,都是自己生产或者自己指定的一些代工厂生产。
言归正传,富士康代工的手机,质量是不是都差不多呢?
严格意义来说,同一型号产品的质量差不多,但要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那质量自然不一样。就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苹果的iPhone绝大多数是郑州富士康产的,而小米绝大多是手机是廊坊富士康产的,从消费者的反应来看,你觉得两家的产品质量一样么?很明显就不在一个层次。
第一、产品质量取决于厂家给的成本预算都知道苹果手机的做工好,但不知道苹果给的代工费也最高,各种材料和制作工艺都非常舍得,本钱给的足自然才会要求别人做得到(跟上班发工资是一样的道理)。这就造成富士康出品大家的质量一样高低有别的原因。
就说iPhone的不锈钢机身,这是一整块钢板铣削出来的,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来看就明显高一级。再说iPhone11系列背部的玻璃,上面有光滑面和AG磨砂两个面,很多人都以为镜头部分是一小块玻璃盖在上面的,实际上这是一整块玻璃加工出来的,这一块玻璃镜头部分的工艺不同,高度不同。在加工这块玻璃的时候工序更多,难度更大,自然成本也更高。
所以iPhone这么下血本就是为了做好产品,小米的一些高端机都不敢这样做,烧不起这个钱,至于千元机那更不要说了,像这样玩,一块背板就占一部手机的一半成本了。所以想要要有好的产品,必须舍得给成本预算(包括原材料和加工费)。
第二、即使同一品牌不同产品的质量也不同,富士康只是质量标准的执行者就说这iPhone手机,iPhone11的质量标准和iPhone11Pro明显就有区别,正面用的屏幕不一样吧,一个是LCD屏,一个是OLED屏。机身边框也不一样,一个是不锈钢,一个是铝合金。试问在产品设计上都不一样,这质量怎么能一刀切呢?
要是手机型号像华为那样多,那自然有更多选择。总不能2000元的手机按照5000元的标准来吧,用料是一方面,加工精度,组装的要求、工艺等也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主打性价比的手机上看到边框缝隙能插纸的原因。要是在富士康或者一些上游供应链厂家上过班的就知道,每一家产品对于工艺、品控要求都不一样。比如一个手机边框,精度要求越高、硬度要求越高的那加工费肯定就越贵。就说这金属盖上色,越是难调的颜色那单价也越高。
所以富士康只是一个代工厂,这些客户送样品来按照要求做出来,然后双方报价,报价的依据就是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工艺成本,把每个工序的价格都考虑进去,最后根据产品精度要求评估良品率,自己留一定的利润后就是最终的代工价。
其实现在手机厂都愿意自己代工产品,因为自己代工自己可以直接对接上游供应链,也可以省去代工厂本身的利润(让富士康给你代工,富士康总不能不赚钱吧,自己代工就可以把这部分钱拿在手里),同时自己还可以控制品控(甚至可以一起要求上游厂家)。
看看华为在松山湖工业区,基本上上点档次的手机都是自己代工(这部分高端产品的代工利润也是非常直观的),至于低端产品,直接外发ODM贴牌就行。小米也一样,今年的小米10至尊版的透明版本就是在北京的无灯工厂(智能工厂生产的),但是中端一点的产品还是比亚迪、富士康生产,至于低端产品,一样是ODM贴牌。
所以富士康并不是代工了绝大部分手机,三星、vivo就基本上是自己生产,OPPO除了最低端产品外发外,其余的也是自己自己代工。所以不同的产品,大家的利润点不一样、成本不一样,要求不一样了那质量自然也不一样。甚至就富士康自己生产,不同厂区,不同批次也会有一些小差异。
手机一般都由富士康等企业代工,是不是意味着各品牌质量都差不多?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您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手机生产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三方企业代工,较为出名的企业有富士康,凭借为苹果手机代工而闻名(当然,代工厂并不只有富士康一家,比亚迪、英华达等厂商同样有手机代工业务);一种是手机厂商自建工厂,可以自行生产手机,例如OPPO、vivo、以及华为等。那么,这里面就需要从两个方面讨论,一个是代工厂生产质量如何,一个是自建工厂质量如何。
我们先来谈谈三方企业代工的这种方式,依然拿富士康为例讲解。
富士康同时会为苹果、小米手机代工,但是你能够说两者之间的品牌质量差不多吗(这里并没有贬低小米的意思,客观情况确实如此)?苹果手机的溢价远超小米手机,对于手机各个零部件、品控要求较高,这点是小米手机无法与之对比的。换句话来说,有些工艺在小米这里能够通过,换做苹果手机却不一定合格。富士康不同流水线的作业也会根据手机厂商的具体要求而进行调整,因为利益的关系并不会一视同仁(谁叫人家苹果有钱呢)。
那么,小米选择富士康的意义何在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规格标准不同,富士康整体代工水准也要在其他企业之上。
手机返修率的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手机品牌质量,返修率越高意味着这样手机厂商的品控越差。返修率的数据并不好找,或许厂商并不愿意公布该数据吧!这里只找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大家将就看一下,只做数据分析使用,并不代表当前的实际情况。
最高的是三星,之后是小米、摩托罗拉以及华为。三星我们就不说了,小米并没有自己的手机代工厂,华为虽然有,但是自身手机规模产量较大,只能够满足部分机型的生产。相对而言,OPPO、vivo等手机却并未出现在这份名单,这两家都有自己的手机代工工厂。因此,我们是否能够得出一个结论,自建手机代工厂的质量要高于三方企业代工呢?
那么,问题来了,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等众多手机品牌,您觉得那个品牌手机质量较差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手机一般都由富士康等企业代工,是不是意味着各品牌质量都差不多?
这种观点完全是错的离谱!富士康等代加工企业主要是完成的是手机组装的部分,但是决定一部手机质量的可不仅仅只靠组装。
零件决定了手机质量和性能的下限每部手机都由成百上千个零件组成,他们决定了一部手机质量和性能的下限。零件也大致分为两类,其中有一部分是富士康直接生产或者是利用自己的上游渠道采购的,还有一部分是手机厂商点名的。富士康会根据每部手机的性能、要求、零件、工艺等不同,给各大厂商报一个不同的价格。
每部手机的设计图都是手机厂商们提供的,这点上富士康自然没有任何可以修改的余地。不过如果手机厂商希望自家手机的做工能达到行业第一的高标准,对富士康加工的零件以及代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富士康给出的报价自然也会更高。
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富士康可是精明着呢。
零部件的调校也可能会导致性能差异虽说很多零部件买来的时候都一样,但是由于手机厂商调教的不同,在性能上也会存在差异。
比如我知道的荣耀30S和荣耀X10两部手机,他俩的后置摄像头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的配置。不过荣耀30S貌似使用了荣耀X10没有的算法,进而导致两部手机的拍照摄像存在明显差距。
这也算是给大家在买手机的时候提个醒,虽说有些手机确实在数据上看着是完爆其他手机,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那问题可能就出现在零部件的调校上。
系统也是手机性能的一部分我觉得关于这点最好的证据就是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了,他们俩对比就能完美的诠释系统的重要性。
苹果手机早期的时候运存只有1G,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手机的运存也在慢慢增加。今年iPhone12的运存有多大呢?最小的只有4G,大的也就6G左右,和安卓动辄12G甚至是16G完全没法比。
那么这就能说明苹果的性能要比安卓差吗?当然不是。按照第三方的数据统计,苹果手机大概能让手机无卡顿的运行三年以上,而安卓手机只能无卡顿的运行两年。也就是说尽管苹果的硬件可能不如部分安卓手机,但是手机整体性能完全不虚。
其实富士康代工的手机品牌非常少,大部分的手机订单都是来自于苹果、华为和小米,一般来说苹果的代工要求是要高于华为和小米。总结一下就是只看代工厂买手机完全不靠谱,最好是在自己的挑选手机的同时看看网上的手机评测,有条件的话可以去线下实体店上手体验一下,这样才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手机。
手机一般都由富士康等企业代工,是不是意味着各品牌质量都差不多?
委托方都有完备的设计和质量标准,代工厂按照委托方的设计和加工工艺要求进行组装加工和质检!大厂的品控好些,所以愿意找大厂代工!
手机一般都由富士康等企业代工,是不是意味着各品牌质量都差不多?
富士康代加工的多了,啥苹果,华为都有。那,那么多的商家都找富士康代加工。那这些手机的质量能一样吗?所以说换一个人来干这个代加工都一样。
手机一般都由富士康等企业代工,是不是意味着各品牌质量都差不多?
首先感谢楼主的邀请!富士康的确是数一数二的代工厂,从以前开始代工苹果,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品牌!那时候真的是代工企业的巅峰时期,接不完的订单!
但是要知道,富士康是一个集团,集团下面有很多个公司!当然给每个品牌代工的公司也是不一样的!况且每个品牌对自己的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也是不同的,做为代工厂,富士康会对各个客户不同的质量标准,制定出自己的生产计划和流程,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有句话不是说“客户就是上帝”必须要无条件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行!当然质量达到了只是一方面,再走一个就是产量!当一个机型火爆的时候,市场需求量也是很大的,这也是好多大品牌都会找富士康代工的原因,因为富士康有着完善的生产流程,能很快的把一个机型的产量做上去,以供应客户的市场需求!
所以说,各品牌的质量还是跟各品牌自己的品控要求有关系的!并不是说都是富士康做的,质量都是一样的!
- 卖几千块的苹果和卖一千块的其他手机品控等级完全不在一个层次!特别是苹果,对品质要求是相当的苛刻!不管是机身外观,还是内部机构,都要求特别高,这也是苹果卖的贵的原因!生产成本都要高很多!价格自然也会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