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手机越卖越贵?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其实不单单是华为,甚至整个手机圈都在涨价,只是不如华为那么明显吧了。那么我们就以华为为例,说说为什么这手机越来越贵了!

内部因素:华为想把手机卖贵

在前几年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苹果手机以不到20%的销量就赚取了手机行业90%的利润,是的,你没看错,三星+华为+MOV这些大厂加在一起,一年8亿台销量的手机居然没有人家一年卖2亿台的公司赚钱,是人都得眼红,所以华为暗暗发狠,有朝一日,我也要变有钱。

企业都是赚取利润的,自然都想走高端路线,因为这样利润高、来钱快,同时有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后可以持续投入研发,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看看华为的其他产品就知道,华为从来不满足于做低端产品的,所以余承东上台后,就立下了军令状,要把华为打造成世界级的手机品牌,成为与三星、苹果对抗的高端品牌。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华为手机确实越来越好了。现在品牌也非常响,世界第二大品牌了,那自然得卖贵一点。

外部因素:整个手机圈都在逐步上涨

其实我们发现,除了华为,其余的手机品牌价格也都在逐渐上涨,只是没有这么明显罢了,要知道今年的小米都卖到5999元了,看看三星和iPhone,也都有五位数的手机了(当然华为的折叠屏更贵),所以整个手机圈都在上涨。

第一、5G到来导致成本的上升,不可否认,5G是手机圈难得一见的好时机,但是5G的投入高,自然成本也高,不得已大家都跟着涨价。

第二、上游供应商的单价提高。今年的手机厂家纷纷用上UFS3.0闪存、LPDDR5,内存颗粒比起前两年也贵了不少。另外屏幕的大幅度提升也导致成本上升不少,还有更多细节的体现,品质确实越来越好了。最关键的是芯片,雷军说的骁龙865都一千多一片了。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就会问了,华为芯片不是自研么,怎么也那么贵。试想一下,你家的产品跟别家产品差不多,别人的产品加价都能卖的时候,你是维持同一价格继续销售,还是降价促销?毕竟能多追求一点利润就多追求一点,后期了再开始变厚道一点。并且华为的芯片是台积电代工的,随着7nmEUV的跟进,制造工艺的难度加大也使得成本有上升。

最后、整个手机圈都达成一种默契,不再一味的低价竞争,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把利润维持在一个度,所以并且逐步上升,有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PC市场这几年也不是慢慢增长么!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手机厂家都在涨价,消费者一边吐槽又无可奈何。大家要理性看待各大厂家之间的竞争,要是继续寡头下去,只会更贵。

为什么华为手机越卖越贵?

是啊,华为高端手机的确越卖越贵,是事实,成了国内一般手机用户觉得消费越发吃力的一个品牌。

华为中低端手机倒是同其他品牌的一样,由于成本因素也在涨价。

华为高端手机越卖越贵也有成本上升的问题,但芯片是用自研的,应该因此而便宜一些,何况其研发成本应该是已经基本还本了吧。不过呢,新近推出的手机,比如P40中所含的那些新亮点也是技术研发的成果,即又发生了成本,必须摊入售价之中,这个肯定并不例外,其他手机厂商都是这样做,但是,由于国产手机中高端品牌少,华为高端手机又是唯一销量大、能够与苹果手机和三星手机一拼的,想购买的用户多,所以,华为高端手机越卖越贵的问题也就格外显眼,这个问题是一直就存在、一直在提出的。

至于任正非所说的把价格做高一些,那是对友商而言的,给空间,而不是针对消费者,消费者自然希望价格便宜,即便是高端手机,甚至特别是对高端手机也这样希望着,包括对华为的,对苹果手机和三星手机也一样。

我想,华为手机越卖越贵的个性化原因主要是2个。

一是定位。主要用来卖给高端手机用户的,其实,无论是苹果手机和三星手机还是其他手机厂商的高端手机也都这样定位,于是,价格对于中低端手机用户而言自然是贵的,高端手机用户却并不觉得,这也是苹果手机一直卖得不错的原因所在。

二是占位。也就是针对着苹果手机和三星手机,大家也都说华为是把苹果和三星视为主要的对手,都指的是华为用高端手机对战。据报道,华为高端手机的市场份额既比不上三星更比不上苹果,在利润上差苹果多多了,而华为手机在整体上,至少是却越来越好、越来越逼近苹果手机。

来看看苹果手机吧。

尽管由于市面上性能优越的其他智能手机越来越多,苹果手机不是越卖越贵了,却为什么还是一直贵?比较一致的说法早就有,而琢磨起来,这些说法越来越像在说现在的华为高端手机。

说法或者叫理由或原因无外乎有3个。其一是苹果的品牌价值大,也就是溢价能力大,iPhone自乔布斯时代发布以来,在全球的良好口碑至今尚未大减,尽管库克时代的创新乏力也被一致诟病;其二是ios系统流畅,而且自独树一帜、占半壁天下,其他手机厂商则是基于Android系统定制自家的UI;其三是用户粘性强,习惯用iPhone的用户一般不会轻易转向使用Android手机,毕竟2者系统机制不同,而早期,正是Android机制导致安卓手机对硬件性能依赖性强,存在卡慢的问题,这个印象至今尚存,虽然现在的Android手机使用流畅度其实并不比ios系统差了。

再琢磨一下,这些针对苹果手机的说法,是不是又像是在说将来的华为高端手机呢?

苹果手机曾经最为昂贵,是因为有那么多人愿意为她的品质感买单。华为高端手机,现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品质感?

为什么华为手机越卖越贵?

感谢邀请。很荣幸能够回答楼主的问题。

华为手机越来越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品牌。华为手机,在研发投入及宣传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美国特朗普的额外免费宣传下,品牌形象已经越来越好,越来越被人们认同。

二是定位。现在,华为已经从低端成功杀入高端,把产品定位在与苹果,三星竞争的位置,所以,这个定位决定了价格会越来越贵。

三是品质。在华为研发大力度投入下,华为手机的品质越来越有保证,不管外观,做工,配置,系统等等越来越有国际范儿,质量越来越赞,服务也越来越到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华为手机虽然越来越贵,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华为手机。

为什么华为手机越卖越贵?

需要明确的一点,不止华为手机越卖越贵,其他品牌同样。iPhone11卖到了1万+、OPPO Find X2 Pro卖到了6000+,连一直追求性价比的小米今年的小米10 Pro都涨价了。

5G手机芯片普遍比4G手机芯片成本高,5G手机涨价是不争的事实。

再加上一些新技术的研发投入。

对华为P40系列来说,最大的一个突破还要说是超过了小米引以为傲的30W无线达到了惊人的40W,这带来的充电体验是史无前例的。

华为手机在相机方面的突破也是领先友商们一代以上,突破性的长焦等等。

甚至还要抢PS的一些功能,路人移出,拍照再也不怕外人乱入。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华为的设计越来越高端,越来越有质感。平心而论,你拿到华为手机,是不是就感觉拿着艺术品的感觉。

但是说实话,要是比参数,华为P40比不过小米10,但是比质感和眼缘,华为绝对占优。

而大多数人恰恰是不关心参数的,这也是华为销量胜小米的一大原因。

近期,华为Mate30系列又成为警务用机了,安全技术得到官方认可,人民当然就买账。

不管华为承不承认,爱国情怀帮华为守住了一部分市场,而且还会继续拓宽。

为什么华为手机越卖越贵?

现在的确很多人再说华为手机越卖越贵,但我不知道这些说华为手机贵的人有多少是想过为何三星卖这个么贵,iPhone卖这个贵?如果这些人能理解三星、苹果可以卖这么贵的手机,我想也就能理解华为手机越卖越贵了!

1、不妨现先问问三星苹果为什么卖这么贵?

对于三星、苹果卖得贵我想很多人会说出自己的理由,比如苹果手机好系统流畅,硬件性能出色,三星手机屏幕好,有自己的产业链等等。但是,这种能成为三星、苹果卖的贵的理由吗?我觉得不能!

iPhone手机成本早前就曝光过了(iPhone11的物料成本仅1500元),远低于其售价,而三星有自己产业链,能自己代工生厂、屏幕、存储芯片等半导体芯片或设备,但有自己的产业链难道不应该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价格更低廉吗?怎么还越卖越贵了?

显然,三星、苹果手机卖的贵和成本虽然有关系,但不是重点,真正的核心在于品牌溢价,就犹如奢侈品一样,同样的工厂用料,但贴上不同的品牌就是完全天壤之别的售价。

华为现在越卖越贵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实就是品牌,他的高端旗舰机型,包括部分荣耀子品牌机型已经获得国内用户的认可,广大用户愿意为这品牌付出更高的价格。

2、成本作为次要因素推动价格

当然,在华为手机越卖越贵的的诸多因素当中,成本也可以算作一个次要因素存在。

现在一台华为手机中,大部分的芯片已经替换成了自主研发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研发显然是要大资金投入了。同时,我国的芯片研发水平本身处于落后状态,想要追赶上友商们的技术,必定要招兵买马,而要高端人才为我们所用,显然需要钱!

你看,华为在全球各地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海外相当部分员工还是本地人员,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些人员的成本绝对不低。此外,再看看华为国内员工,每年的收入为大多数人所羡慕,月入2~3w都不算高,年终绩效奖金再拿个20w上下也不算多。这些人员工资算下来都是成本。

这里再提一下,去年美国封堵华为后,很多华为员工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有了更多的加班,而华为在年终时则回馈这些员工直接阳光普照发了20亿奖金,这些说实在的也是成本之一。

Lscssh科技官观点:

综合诸多因素来说,在我看来华为手机越卖越贵的核心就只有一个,就是产品越来越好国内用户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从而推高了其品牌溢价能力。此外就是去年开始华为的研发投入成本也在高速增长,去美国化不是光靠嘴上说的,这背后是需要庞大的资金和人力支撑的。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科技官】,谢谢~~

为什么华为手机越卖越贵?

国外挣不着钱了,在国内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