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大师达利和·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达利和毕加索同为上世纪西方顶尖的艺术大师。

达利作为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才能,他用独特的绘画技巧表现出如梦如幻的怪诞的场景。

作为画家,达利成名很早,21岁时参加国际性的展览就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不久便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领导人。

达利独特的画风至今无人超越,他的创作过程非常奇特,他用一种自创的“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式在自己的大脑中诱发出一种幻境,然后把它描绘出来,普通的物像在他的作品中变了怪异、扭曲。

相对于达利,毕加索在我国的知名度更高一些,二位大师都出生于西班牙。

毕加索是西方现代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早期创作的《亚威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幅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世界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世界上拍卖价最高的10幅画中有4幅出自毕加索。

现代艺术大师达利和·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现代艺术大师达利和毕加索的画

无论是达利,还是毕加索,他们的画作抽象的非常有个性,达利和毕加索都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大师。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画派,毕加索是“立体主义”画派,论名气,似乎毕加索要比达利的名气还大,

毕加索的才华主导了20世纪的艺术领域,相比较之下,这个世纪中其他的艺术家都因他而显得光芒黯然,与前辈大师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那些天赋英才类似,无论技能、独创性还是嬉闹般的艺术实验,毕加索的创造力都似乎是无穷无尽的,

毕加索像一条变色龙,能在不同的风格和创作媒介之间游刃有余、变化多端,他一生都十分高产,总是独创,但经常激起外界争议,“反复再现的主题图案”是毕加索的艺术特色,他擅长描绘静物、肖像、风俗画、风景和纪念画。同样,没有几位艺术家能给20世纪留下比达利更深刻的印迹,

毕加索作品

达利在艺术世界中开创了一条多彩有趣的道路——他的作品特质鲜明,一眼即可认出,而他的性格怪僻则如同传奇。达利采用的创作手法是将自己引入一种幻觉状态——这个过程祜他称作“妄想狂临界法”,并以此进入和探访内心潜意识,发现创作资源,

达利作品

达利的画作通常描绘梦幻世界,日常物品在其中产生不合逻辑常理的变形,而所处的场景则为光线明亮、寂寥荒凉的地貌景观。这种可辨认之物被放置于一个难以辨识的奇异环境中所产生的冲突感,让达利的作品吸引了艺术界的注意。

现代艺术大师达利和·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谢世时年仅37岁,但由于他勤勉的创作,给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贵的艺术作品。拉斐尔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手法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这样一位杰出的画家在毕加索的眼里,认为自己在十五岁的时候就能达到拉斐尔的艺术水准。

科学与慈善(15岁)

毕加索的那句话的完整版是:我在很早就达到了拉斐尔的艺术水准。但我却用了一生去学习如何像孩子一样绘画。

这是对他画风转变原因的最精彩回答。

亚威农少女(25岁)

《Deux femmes courant sur la plage》(41岁)

《Silenus dancing in company》(52岁)

可以看出画面越来越洒脱不羁。正是这样的作品使得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

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在他去世之后,留下了几十个亿美金的资产。

这样的画家,画出来的画岂不是惊天地,泣鬼神?

毕加索在年轻时的画作,确实可以让他背负天才这个名头,他年轻时无论素描还是色彩,都达到了同龄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他后来变换出来的一些风格,如立体主义。

毕加索在画布上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按照他的方式重新组装的世界,奇特、混乱、怪异、晦涩、骚动不安,颠覆传统,冲击着我们的视觉。通过毕加索,我们体验了别样的欢乐与幸福,迷茫与痛苦,冲动与挣扎。这是个我们从未见过的世界,它也不会真实地降临到我们身边。毕加索作为当时的先锋力量开辟了分析立体主义的新艺术流派。

在毕加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事物正面、侧面及背面,犹如把几张画重叠起来出现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由平面组成的意想中的立体空间”也就是三度空间。以《格尔尼卡》为例,毕加索同时运用了半写实、寓意、象征、立体等风格和手法,把法西斯暴行的悲惨场面揭露出来,表达了对蒙难百姓的同情,对人类正义的呼唤。

有位评论家这样说到:毕加索在年轻时的画,是普通意义上的好,即画的真实。但他在长大后画的画,是特殊意义上的好,即画的洒脱。

洒脱更像是精神上的真实。

现代艺术大师达利和·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

要真正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讲一下西方艺术的发展,但是如果写下来可能就会变成一本书这么长。所以我尽量按我自己的理解来简单的讲诉。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的,就像叔本华说的:得不到我们会苦恼,得到了我们就会厌烦。

艺术发展到文艺复兴到印象派到现当代艺术都是不断的总结打破的过程,在印象派之前的画大家欣赏起来都比较容易,因为都比较的具象,画的东西都是自然的东西,区别不过是画什么,怎么画而已。大家都可以通过练习学到一些技术和方法去画出这些作品。

从后印象派开始,有些艺术家开始思考绘画的新出路。毕竟作为艺术家他们不想只是一个单纯的画匠,而且在博物馆美术馆的东西都足够完美了。有些艺术家不满足重复的生产这些作品,所以他们开始去实验或者探寻绘画的新出路。

毕加索受塞尚的影响,通过把物体不同面观察所得的画面组合在同一画面上形成了立体主义。达利理解错了佛洛依德关于潜意识的学说,他认为应该画潜意识里的画面,通过写实的手法把各种东西组合在一起形成抽象的画面。

所以不必把艺术看成多么深奥的东西,比如毕加索的画,虽然他画的不是你看到的女人的样子,但是从画面你还是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哭泣的女人或者一个开心的女人。

当然我不是说他们的画没什么大不了的,光是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断的去探寻艺术的边界所做的努力就足以让我们敬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