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很坏很奢腐,但其能力不弱,假如她活得久些,清朝会不会多延续十几年?
对于这个说法我觉得确实有道理,如果慈禧太后不死,满清还真能再折腾几年。倒不是说慈禧太后治国能力非常的强劲,而是这个女人的政治手腕非常的高明,西太后活着的时候,袁世凯对他毕恭毕敬,慈禧太后去世不到三年,这个老小子就来了个上房揭瓦,把大清朝的江山都给接过去了。
而且慈禧太后这个人别的本事没有,而是对权力的掌控这一点,她是天才级别的存在。她的政治手腕是真的高明。在晚清行将就木的这段时间里,由于朝廷腐败,原本的军事支柱绿营兵和八旗兵早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面对太平军的攻势老太后不得不仰仗各位汉人所训练的团练军队。
可是曾国藩等人虽说忠心耿耿,但是怎么说也是汉人,让他们掌握大清朝的武力,老婆子心里一万个不放心。所以她就利用蒙古王爷僧格林沁,抬高他的地位,用他的那只蒙古骑兵来制衡汉人军队。
在这位蒙古王爷被一个小兵斩杀之后,清朝统治者心目中唯一靠得住的自家人的军队,不复存在,这可动摇了清朝立国的根本。这种情况之下,慈禧太后丝毫不带慌张的,马上调整策略,采用分化拉拢的政策,使得湘军无法形成合力。
对于那些位高权重的地方实力派,那些汉人督抚,慈禧太后也是恩威并济,用灵活的政治手腕,将他们治的服服帖帖,慈禧太后活着的时候,清朝中央政府对于地方还有相当的制约力。
应该这么说,慈禧太后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没有任何的正面贡献,但是她对于满清王朝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的。尤其是在太平天国之后,各地督抚势力逐渐雄起,慈禧太后用自己出众的政治手腕,成功的充当了朝廷和地方粘合剂的作用,小心翼翼的维系了清朝的统治。
要说失算就在于慈禧太后,为了避免自己身后遭受清算,她留下的接班团队实力实在是太差劲。首先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不应该再出现一个三岁的娃娃皇帝,应该出现一个长君,由他替代慈禧太后的位置,继续粘合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慈禧太后选择了三岁的溥仪,这么一个娃娃皇帝让很多地方大人对朝廷失望,同时也少了几分忌惮。对于摄政王载沣来说,这个人的能力非常差,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五个载沣在政治能力上都不能和慈禧太后比。
而另一个满清最后时期的核心人物隆裕太后,这个女人承担了慈禧的责任,却没有慈禧的能力,没有政治经验,在前台也没有保底。所以当袁世凯吓唬吓唬她的时候,这位满清王朝最后的话事人一下子就崩溃了。
如果当时慈禧还活着,我想凭她的政治经验,肯定一眼就能看出袁世凯在撒谎,当然也有可能袁世凯根本就不会去忽悠慈禧太后,说不定满清王朝还真的能够再续几年命。
不过亏得慈禧这个老巫婆死掉了,满清续命失败,这才让中国人有机会摆脱两千年来的封建统治。
慈禧太后很坏很奢腐,但其能力不弱,假如她活得久些,清朝会不会多延续十几年?
慈禧太后能力很强,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她的政治眼光很差,这也是事实。
有句话叫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慈禧是一个蹩脚的船长,她努力驾驶证大清王朝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前进。
但是历史已经改变了方向,世界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而他还在努力的维护着大清封建王朝,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
大清国库已经空了,而慈禧还在过腐败奢华的生活,钱哪儿来?无非是加剧盘剥老百姓。
慈禧带头过奢靡生活,大清的官僚队伍已经腐败透顶。 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
慈禧政治能力强,手腕高明,她在,可能会让大清多存活十几年。但是,她的存在对历史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慈禧全力维护大清王朝,但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两者必有一战。没有慈禧,政权可以和平交接,有慈禧,必将有一场恶战,会有更多人牺牲生命。
一个旧王朝多延续十几年,百姓日子更苦,更多的生命遭到涂炭,这又有什么意义?
慈禧太后很坏很奢腐,但其能力不弱,假如她活得久些,清朝会不会多延续十几年?
慈禧太后这个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确实没有留下好的记忆。民国时候有个大儒章太炎先生写过一副对联对她进行了一番评价,我不妨在这里照录一下: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这幅对联辛辣尖锐,入木三分地把慈禧太后那点损事也就说完了。
提问者说她的能力不弱,这个能力应该不是指她的治理国家的能力吧?应该是觉得她能从一个小小的宫女爬到权力的顶峰,控制一个4万万的民族的国家数十年,所以她应该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吧。
我觉得她这个人并没有能力,那些让她脱颖而出爬到人上的能力其实是一种残忍狡诈的权谋之术。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下面,对于一个国家的权力竞争,是在皇宫内部封闭式进行的。阴差阳错的,这个权力欲旺盛的老女人,爬上了帝国的最高宝座,可惜她德不配位,能力太差。
她后宫干政,任用骟人,从安德海到李莲英,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她贪污腐化,挪用军费,致使海军外强中干,一战即败;她对内残暴,对外谄媚,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事儿,都是在她那个时期干出来的。牝鸡无晨,她所控制的王朝帝国,让中国进入了一个黑暗的时代。她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敌人刚一打过来,她就飞也似的,从北京逃到了西安。就是他把老祖宗打下来江山有一点一点儿的割送给了别人。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她愚弄人民、强奸民意。排斥和抵御时代的进步,专治蛮横,开时代的倒车。她杀死六君子,不仅仅是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是在文化上让这个国家从此止步不前。把一个更年期的老妇人的反复无常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时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西风东渐。东方民族开始觉醒,民智渐开,世界倒逼着中国不能再停止,这就是她多活几年也是没有能力阻挡历史的潮流的原因。
所以说,假如让她活得更久一些,那个封建腐朽的帝国大厦只会倒塌的更快一些。她来到这世界上,只是为了验证一件事情。当年叶赫部落被女真人消灭的时候,她的祖上在临死前发过的毒誓:我叶赫那拉氏是哪怕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
这一点,这个做了太后的叶赫那拉氏的后裔终于做到了。清的灭亡,她是功不可没!
(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慈禧太后很坏很奢腐,但其能力不弱,假如她活得久些,清朝会不会多延续十几年?
谢谢邀请!
针对提出的这个问题先做个分析:
19世纪,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对外的交流,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慈禧这个女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她可不简单,不仅把无数男人玩弄于手掌,还长期控制这国家的命运,26岁就敢发动政变夺权,63岁再次发动政变,软禁光绪帝,杀了戊戌六君子。她镇压太平天国,灭义和团,与洋人宣战……
对以上分析有三点要说
第一:慈禧太后晚年的清朝危机四伏,西方的民主思想传到中国
首先,慈禧太后固然有政治手段,能制约袁世凯,可是革命党人纷纷起义,以南为主的革命党脱离了清政府。慈禧这个时候已经阻挡不了革命党的革命浪潮!
第二:由于清政府赔款太多,战争的苛捐杂税都算在百姓头上,老百姓已经对清政府深恶痛绝。这种情况下岂能一个老太婆能阻挡的了?
有人就要说了,慈禧这时还拥有西方列强的支持,具有维护满洲国,可以压制汉族高级官员,控制军队的势力。来维护清政府。但是,你们大家想想,西方列强是傻子吗?他们的目地是干啥来了?西方帝国主义只不是想利用慈禧来掌握满清政府,如果成功的话,那就不是半殖民那样简单了。那就是全殖民了,到时候整过中国都是西方列强的了。
第三点:慈禧掌控清政府实权几十年,慈禧本人也不是一个明君圣主,骄奢淫逸,奢侈浪费,把军费拿来过大寿,这样的人怎么能让清朝延续?
清朝末,老百姓已经苦不堪言,可是清政府顶梁柱慈禧吃一顿饭就能吃掉一个普通老百姓一辈子的钱财啊,当时慈禧一天的生活费大概是四万两白银,按当时米的物价来估算,折合人民币800万,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的时候,人家日本天皇吃饭都不舍得,剩下军费来买军舰,慈禧可到好,给自己办一场寿宴,钱不够把北洋水师的军费都挪用了。都是掌权者,多大差距。
【总结】
中国封建社会到1991年已经是最后的灭亡了,不是谁能改变的,即使慈禧活着,也会被革命党人枪毙,武昌起义就还可以看出革命党对满清不报任何希望!
退一步说,如果革命党人没有抓住慈禧太后,那她可能会成汉奸,绝对投靠西方列强,但是革命声音已经想起,慈禧对于西方列强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这样慈禧可能死的更快!
谢谢邀请!
慈禧太后很坏很奢腐,但其能力不弱,假如她活得久些,清朝会不会多延续十几年?
你说的慈禧的能力,只是权谋的能力!而不是政治、军事、经济的才能!八国联军为什么入侵中国?是因为慈禧向全世界宣战,同时清国正规军,进攻北京的各国大使馆!这就是在现代社会,会不开战吗?证明慈禧平时从来不学习,最简单的政治、军事常识都没有!祸国殃民啊!国家治理的一片混乱,八国联军一来,自己先跑了。在天津和北京都被八国联军,在仓库里缴获了大量的、当时最先进的火枪、克虏伯火炮,超过八国联军的装备!可悲、可笑吗?为什么会这样?部门利益、条块分割所致!买武器的钱,是户部出,武器买回后,放在户部仓库。如果给了兵部,就不属于户部了。导致最先进的装备,被联军缴获、利用。还认为慈禧有能力,是大清国合格的领导人吗?
慈禧太后很坏很奢腐,但其能力不弱,假如她活得久些,清朝会不会多延续十几年?
慈禧太后能力是不弱,但能力分多种,慈禧太后具有什么能力呢?慈禧太后的能力主要表现在权术上!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慈禧太后的能力“弄权有术,治国无方。”
她利用咸丰身体孱弱的机会干政,在咸丰死后,又联合恭亲王铲除辅政大臣,接下来又架空恭亲王独揽大权。他废立皇帝如同儿戏,垂帘听政成为大清王朝真正的主人。
曾国藩,张之洞,袁世凯这些能臣干吏,你也不敢小瞧这个老佛爷。只有政敌肃顺,被她弄死之前,才大骂“没想到,死在了个小娘们儿手!”
但是怕不等于佩服,手下人是畏惧她,而不是畏服她。
人们怕她什么,怕的是她手中的权力。他处死了肃顺,慈安太后死的不明不白,她亲手把珍妃推入井中,经考古证明,光绪也死在她手里。
这一切都说明她的狠毒,让人不得不怕。但这都是权力的副产品。 并不能说明她是一个政治家。
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不仅仅要有驾驭群臣的能力,更要能够预知未来,顺应历史的潮流,做出相应的改革。
我们再来看看慈禧太后的执政生涯,这半个世纪的时间,正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我们再来看看大清王朝的变革, 虽然有洋务运动,有戊戌变法,还有后来的清末新政。这些改革不是为时事所迫,就是摆摆姿态。 大清王朝似乎从来没有主动变革过。
尤其是对于触及自己核心利益的变革, 慈禧太后分毫也不会做出让步。 整个国家成了她个人和满清贵族的私器。
在民主共和思潮成为世界主流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她的行为可以说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晚年更是荒唐的向世界上11个国家宣战,为国家和民族招来了奇耻大辱。
接到诏书的李鸿章大骂道“此乱诏也,粤不奉诏!”可见其不知大势,昏聩到何种地步?
大清王朝,就是在她的一次次挥霍中, 丧失了民众对国家的爱心、信心、耐心,使改革让国家续命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可以说,不是她死了,大清王朝才灭亡了。是她幸运的死了,把锅甩别给了别人。
说了这么多,你还认为,慈禧太后能给大清朝续命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