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曹操杀害11年之久的华佗,为何穿越时空给关公刮骨疗毒?
导语:
三国演义的朋友,肯定有这样的感觉,小说的作者罗贯中是一个小迷弟,他是关羽的粉丝。在这本小说中,他脑洞大开,为自己的爱豆,打造了一系列传奇故事。在这本小说中,关羽就是一个活的典故制造机,从桃园结义到温酒斩华雄,再到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败走麦城,把关羽打造成了当时第一网红,塑造了一个比施瓦辛格更加史泰龙的硬汉!
不过,三国演义作为一本小说,不是真正的历史,罗贯中在涉及到自己家的爱豆关羽的时候就会习惯性的美化,有的时候甚至脑洞大开,让人起死回生,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关云长刮骨疗毒这一段。这是极为经典的一段,充分体现了关公硬汉本色,同时也展现了,华佗作为中华神医高超的医术。
华佗并没有给关羽刮骨疗毒可是,事实上,华佗这个时候他的坟头上的草已经有一人多高了,距离他被曹操搞死,已经有十多年了。所以在这里的华佗,是作者罗贯中进行的艺术加工。根据陈寿《三国志》的记载,关羽当时的情形确实非常够男人。
在那个时候,关羽被毒箭所伤,一个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医生,决定对关羽进行手术时候。关羽没有像小说中那么谈笑自若,在下棋,而是邀请自己的手下来吃饭,饮酒,在进行手术的同时,他仍然不忘享受生活。在此期间,关羽镇定自若,充分展现了一个武圣人应有的气度。
华佗为何会被杀说了关羽,我们再谈谈另外一位主人公华佗,这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外科医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中国外科医生之父,他的重要发明麻沸散,在中国的医药界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至于华佗为什么会死,那就是因为他触碰了曹操的底线,曹操多次征召华佗,这才勉强愿意出山。
只是在他加盟了曹操的队伍之后,为曹丞相好好地服务了一阵子,但是到最后他又耍了一个滑头,说自己家中的爱人生病,还需要回去。结果,此番便杳无音讯,很久以后才得到他的消息,曹操通过情报得知华佗并没有对他说真话,他的理由,说什么自己夫人有着什么疾病都是一派谎言,为的就是逃离曹操控制。
这件事情造成曹操和他的这位小同乡华佗,彻底闹翻了,不久之后,曹操就找了个借口杀害了华佗。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华佗,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刘备控制区,为关公刮骨疗毒,实在是死得太早,实力不允许。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三国演义当成历史书来读,这就很容易钻牛角尖了。
被曹操杀害11年之久的华佗,为何穿越时空给关公刮骨疗毒?
这个事应该有,但医生不是华陀。
我们翻遍《三国志··华佗传》,也没找到华佗为关羽 “刮骨疗毒”的记载。
这个传说源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书中写道:
“关公在樊城战曹仁中箭落马后,回营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众将“只得四方访问名医。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自言姓名:‘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因闻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来医治。’……‘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展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这段话大致意思是关公中了毒箭,华佗闻讯跑不给关羽医治。华佗检查过箭伤后说:“你这只手再不治疗,那就要残废了。治疗的方案是把你的手臂牢牢捆在柱上,然后用刀把皮肉割开,刮去骨头上的毒,再敷上药,以线缝合,这才治得好。”
关公大笑,伸出了右臂说:不用那么麻烦,来吧!华佗取出一把尖刀,在关公的胳膊下放一个盆子,把关羽的皮肉割开。刀子在关二爷的骨头上来回刮,发出悉悉的声音,流出的血也溢出了盆子。旁边的人都大惊失色,关二爷仍下棋喝酒,面不改色。华佗把毒刮尽后,为他敷上药,缝合伤口。
关二爷见手术结束,大笑着对众将说:“一点也不痛。先生真是神医!” 华佗十分佩服,说道:“我从未见到过你这样的人。二爷你真是天神也!“
《三国志·关羽传》是正史,里面也有记载此事:“(关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然后有医生替他疗伤,“刮骨去毒”,但没有说医生是哪个。
我们看看两个记载的不同点,史书上说的是伤在“左臂”,《三国演义》说是“右臂”。明显自相矛盾。
华佗是安徽亳州人,与樊城相隔千里,怎么会突然出现?是不是太巧了点?
华佗动手术,肯定会使用他发明的麻药“麻沸散”,不存在手术不麻醉病人的,关二爷麻醉了,还能喝酒下棋吗?
更何况《三国志》明确记载了华陀死亡时间是公元208年,后来曹操的儿子曹冲病危,曹操还后悔杀了华佗,怎么可能在死了11年后去樊城为关二爷治疗呢?
华佗为关云长“刮骨疗毒”,完全是张冠李戴了。当时的情况应该是另有名医为关羽治疗,也许场面没那么惊人,《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关羽的神勇,有意扩大了。
关二爷“刮骨疗毒”咱们没见过,但后来有一个战神比关二爷还厉害。
重庆临江门外德国人沃克开设的诊所里,有一天来了一个病人。
沃克医生检查过病人右眼后,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病人告诉他,手术不要使用麻醉剂。沃克问道:“年轻人,告诉我为什么?”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有点吃惊:“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切切割掉!”
沃克医生开始做手术,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手术结束了,沃克医生问道:“年轻人,感觉怎么样?”
病人笑了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你割了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
称军神!
告诉我,你叫什么?"
"刘伯承。"
被曹操杀害11年之久的华佗,为何穿越时空给关公刮骨疗毒?
三国可以说是最为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了,不管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留下了许多口耳相传的经典故事,不过其中不是文,不是武的典故还真就不多,刮骨疗伤就是那么一个!
但是,这个典故却留下了太多的疑点,成为了一桩“悬案”!华佗是曹操杀的么?如果是,死了十一年的他怎么个刮骨?为什么中了毒,刮骨可以疗伤呢?关二爷真的就能一声不吭吗?
也许探究这些谜题,远比记得这段典故更加引人入胜!
1、华佗是怎么死的!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民间医生,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是后世公认的神医,不过华佗的死因至今,也是个谜题。
其中《三国演义》记载曹操让曾经为周泰疗伤的名医华佗来给他治疗多年的头痛,但华佗认为曹操的病因需要劈开头颅,加以麻沸散麻醉,动大手术,多疑的曹操认为华佗想趁机杀害他,便以刺杀的罪行将华佗关押拷打致死。
而《三国志》之中,记载却不太一样,言曹操让华佗看病,华佗却托言家里妻子病了,要先回去,曹操允了,可是一段时间再想要叫他回来,却数次不应,起了疑心,派人查看,若真是妻子病重,就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不是,就绑回来,结果华佗入狱,最终还是被拷问死在牢狱之中。
虽然二者不同,不过我们至少确定了华佗确实死于曹操之手。
2、治疗关羽的到底是谁?
《三国志》说道: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右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瞧,这里可与《演义》不同,一个“医”字,就代替了全部,不光证明了当时医术不受人重视,属于小道。二来,也确实没有记载具体的人名,所以说这个人,很有可能并不是华佗,毕竟这时候他已经死了很久了。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关羽麾下的军医。
又一个问题解决了,不过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关羽中了什么毒,竟然要刮骨才能治疗?
3、关羽中的毒
射中关羽的,到底是什么毒箭?从中箭的反应来看,必定不是见血封喉的毒,而纵观当时常用的毒箭,或许最有可能的就是乌头这种毒,至少《魏书》就有记载,匈奴“秋收乌头为毒药,以射禽兽”。
而《三国演义》倒是直接说出来了这个秘密,“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只是不知道,这是作者调查过,或是仅仅是个巧合。那么乌头到底是什么毒?要怎么解呢?
其实《备急千金方》中就有方法“为射罔箭所中,削竹如钗股,长一尺五寸,以绵缠绕,水沾令湿,取药纳疮中,随疮深浅令至底止,有好血出即休”。
或许这就是一开始关羽的治疗方法,不过鉴于恐怕没有彻底根治,才有了残余之毒仍旧作祟,深至臂骨的事情。这时候,只能重新挖开伤口,二次治疗了,也就出现了刮骨疗伤的一幕。
只不过,这种看起来都觉得疼的方法,关羽真的可以“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吗?
4、刮骨疗伤时候发生了什么?
关羽自古英雄形象,刮骨疗伤亦一声不吭?
我们看看《三国志》又是如何说的。
《三国志》言:“伸臂令劈之,时方与诸将饮,臂血流于盘器,而公言笑自若”虽然没有说一声不吭,不过言笑自若也说明了关羽确实没有太过痛苦,而且不论是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说了一件事,那就是关羽喝酒了,或许酒精的麻痹作用,也是他留下这一段英雄事迹的一个理由吧。
被曹操杀害11年之久的华佗,为何穿越时空给关公刮骨疗毒?
关于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在千年来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主要也是来自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其中关羽面对着痛苦极大的手术,竟然可以镇定自若,一边做手术一边下棋,使人对其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但是对于故事的真实性,多年来一直为人所质疑,那么为了弄清这个情况,我们就要看整个事件的情况了。
《三国演义》关羽刮骨疗毒的情况在《演义》的第75回,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大军攻打樊城,樊城守将曹仁面对关羽的猛烈进攻,一度想弃城而走,却被另一员大将满宠反对,他认为如果丢了樊城,许昌就危险,于是曹仁决定守城。
▲樊城之战形势
关羽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攻城战,曹仁站在城头看关羽攻过来了,就命令500弓箭手放箭,好在关羽反应快,只中了一箭,但这是支毒箭,并不是拔出来就没事了。这个时候神医华佗来了,他说如果不刮骨疗毒,毒性深入骨髓的话,这只手就没用了。治疗的方式就是进行无麻药的外科手术,割开皮肉,直到看到骨头,接着刮去骨头上的箭毒,最后敷上药缝合。结果关羽一边和马良下棋,一边治疗,谈笑风生,好不自在。整个故事写的非常精彩,把关羽的勇敢写的神灵活现,但毕竟也是小说了。
《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在《三国志》中,相关记载是:
羽尝为流失所中,贯其左臂,后创难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正史记载,关羽是被箭射中了左手,而《演义》中老罗是说他右臂中箭,看来老罗是故意写成了右臂,造成了故事的紧张感,毕竟右手是惯用的手。接着《三国志》继续说道:
这一段和《演义》描述差不多,关羽也是不怕痛,一边做手术一边喝酒。但最大的不同在于,《三国志》没有记载关羽是什么时候中箭,关羽被谁所射,也没有说医生是谁。
《演义》中是明确说了,关羽中箭是在攻打樊城的时候为曹仁所射,医生是华佗。在这里,《三国志》和《演义》之间就出现了矛盾,根据历史史实来说,樊城之战是在公元219年,而华佗去世有两种说法,一种是208年,一种是217年,被曹操所杀。两者都是早于公元219年,因此有人也说华佗刮骨疗毒的情况是虚构的。
刮骨疗毒事件的真相实际上,《三国志》并没有说明关羽是如何中箭,所以不能用错误的前提去假设不是华佗,那么关羽是什么时候中箭的呢?《三国志》的描述,关羽中箭是在马超归附刘备之后,也就是公元214年,《三国志》的描述是“羽尝为流失所中”,陈寿用的是尝字,就是曾经的意思 ,也就是说关羽中箭是在公元214年之前,而且是流失击中,应该是一场大型战役,如果是小打小闹的战役《三国志》是不会记载的。所以时间上一定要符合,就是214年之前的大战,在此之前刘备没有和孙权闹翻,也没有发生荆州之争,因此这支箭一定是曹魏方面射的。赤壁之战与荆州争夺战都是发生在208年,所以不管华佗死于208年还是217年,他都是有可能为关羽治伤的。那么华佗这个时候人在曹操那边,正好请假回了老家,曹操叫他过去他不去。那个时候时间上也吻合,而两者立场也相同,都是反曹的。当时华佗是名满天下的神医,关云长是神将,神医配神将,也正好配对了。所以华佗为关羽做手术是有可能的。
那么为什么《三国志》对于关羽与华佗的事情没有记载呢?主要是因为当时华佗是曹操的打工仔,一个打工仔乘着请假的时候跑到对方阵营去给对方治病,当然要低调了,要是让曹操知道了还不砍了他?关羽也不会说这个事情,要是说出去,不就害了华佗了么?
因此根据以上的推测,华佗为关羽疗伤的事情是有可能的。
关羽中的是什么毒?最后的问题在于,关羽中的什么毒?《三国演义》中的记述是乌毒,而《三国志》没写。但古代是很少用毒箭的,因为毒箭的成本太高,而且不论是运输还是保存都十分困难。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好的容器,如玻璃瓶这样的,运输过程中,搞不好自己就中毒了。金属箭头是容易生锈的,容易引发炎症,感染后容易死亡,所以毒箭上场的机会不大。如果要用毒箭,一定是关键时刻,比如暗杀对方大将。乌毒是从乌头中提炼的一种毒素,乌头是一种剧毒植物,可以做中药和药酒,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因此中毒。所以从现代医学角度研究,中毒箭真的可以刮骨疗毒吗?《演义》中关羽的症状是发青肿胀,手不能动,确实符合中毒的特征,按照现在的医学水平会注册抗毒血清,如果没有血清就会包扎伤口,并清洗消毒,防止毒素扩散,同时服用戒毒中药。
箭头上的毒素不可能只停留在人体的某一个部位,而是会随着血液扩散到别处,刮骨疗毒因此是不可能的。《三国志》确实写的也是刮骨疗伤,根据记载关羽此时已经痊愈,只是遇到下雨天就会骨头疼痛,所以这是后遗症,不是中毒。
▲外伤性骨髓炎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关羽的后遗症是典型的外伤性骨髓炎,是因为外伤造成骨骼破坏,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死骨,产生疼痛。如果是现在的医术,也是开刀动手术,把坏死的组织死骨进行彻底清除。《三国志》说的刮骨疗伤应该是指的这个。
至于《演义》中的描述,典型是的违背了医学常理,所以我们关二哥的骨头算是白刮了。
综合以上来说,华佗为关羽治伤是有可能的。而根据医学常理来说,关羽的伤实际上并不是中毒所致,而是外伤,其症状为外伤性骨髓炎。被曹操杀害11年之久的华佗,为何穿越时空给关公刮骨疗毒?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出自于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咱们知道罗贯中先生迷三个人:诸葛亮、刘备和关羽。
但凡英雄人物,都有一条约定成俗的条例——怎么感人怎么写。
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关公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理所应当会做出需要刮骨疗毒这种事情,来体现他硬汉精神。这样的情况下,给他刮骨疗毒的人选就尤为重要,首先要为人正派,其次要医术高明,最好还能够让关公无痛疗伤!
罗贯中先生思来想去,也只有华佗最适合做这份工作。
当然,现实中关公确实刮骨疗毒过,但给他刮骨的人却不是华佗。在《三国志·关羽列传》中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適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前文我们提到过,罗贯中先生此举颇有深意,咱们来说道说道:
1、用华佗神医配英雄,来衬托关公英雄气概,无视危难的形象;
2、华佗有麻沸散这一配方,可以用来进行麻醉手术,但关公不仅不用麻沸散麻醉,还可以和旁人谈笑自若的下棋,这样显得关公更加英雄盖世;
3、《三国演义》并不是历史,而是历史小说,一定程度上的虚构,可以使得作品更具有可读性。
综上,关公刮骨疗毒用华佗的事情,是罗贯中先生情节需要。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三国志》
被曹操杀害11年之久的华佗,为何穿越时空给关公刮骨疗毒?
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见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这一年是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而华佗在之前建安十三年(208)就已经被曹操杀死,华佗死在这一年还有一个旁证,曹操爱子曹冲在218年五月甲戌去世,曹操在曹冲去世后非常后悔,表示如果自己不杀华佗,爱子有神医治疗或许不会这么早死,可见华佗死在曹冲去世之前,到刮骨疗毒的那年华佗墓木已拱,不可能穿越时空给关公进行治疗。
《三国演义》中曹操杀死华佗的情节是在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中描写的,从演义本身的角度,时间轴的先后是正确的,从中也可以反映出罗贯中并非不了解历史事实,只是觉得这样更能凸显关公、华佗和曹操的个性特征,更好地为作品服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