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潜伏期有多久?
癌症的潜伏期还真不好说,有短也有长,没有一个明确的固定时间,这个和你的遗传基因、当下的生活习惯、环境、情绪都有关系,而恰好这些除了遗传的条件基本都在不停改变,所以很难下定论。
很多朋友觉得癌症其实离自己很远,看见某某明星癌症去世、身边的人可能因为癌症离世了,感觉遥不可及,也感觉自己只要保养好身体,坚持锻炼,坚持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癌症基本不会找到自己。但实际上是,癌症离我们很近,而且每个人都具备诱发癌症的因素。
癌症的诱因是“基因突变”,准确来说是基因突变的积累。我们的细胞在复制的时候很难发生突变吧?的确很难,但是,这些突变却是一直在发生的!就像处理10个文件我们可能不会犯错,处理100个文件也能勉强胜任,但处理1000个,我们难免犯错啊。身体的细胞每秒要复制约380万个,真的真的很难完全不犯错,这些复制错误的细胞就会成为突变,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这些突变的细胞。
一处小的基因突变可能产生癌细胞、癌变部位,但因为初始突变的时候它们小,对身体威胁不大,我们也不会爆发出癌症。身体还会通过自己的能力减少癌变细胞周围的血管生成,让它没有养料供给慢慢死去,随后身体的免疫细胞一旦发现这些异己,就能把虚弱的癌细胞除掉,保证我们的健康了。但如果身体出现问题,比如免疫能力下降、身体抑制血管再生的能力下降、细胞分化再生等能力下降等,这些小小的基因突变未能被即时发现,未能即使处死,就会累积起来,变成更大的突变的组织,一步一步地成为我们定义的会威胁生命的癌症。所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望”患上癌症的,你要说它的潜伏期是多久?其实每时每刻都在潜伏。
所以为什么年龄大的人群中,癌症的发病率显著有增加?有人说这是瞎说,但这是有数据支持的,比如40~50岁的女性,有约40%的人乳房有小肿瘤;50~60岁的男性中,有50%的人前列腺有小肿瘤;70以上的老人,几乎所有人都有甲状腺上的小肿瘤。这些微小肿瘤是常年突变积累所致,它们“整装待发”,一旦免疫力下降它们就可能变成癌症。年龄越大,突变积累越多,免疫力下降越多,因此,癌症的爆发几率也会越高。
所以,知道自己身体的细胞中,其实一直都潜藏这些突变,我们就应该警醒啊,一定要提高免疫力,提高身体自我调节的能力(比如刚才提到的抑制血管再生来供给癌细胞的能力),延缓衰老,因此要保持健康饮食、作息、锻炼习惯,选择优质环境生活,远离污染源等等有这些防护系统,突变没有办法更顺利地形成更大程度的癌变扩张,我们就能预防癌症。
那为什么有些人很年轻就患癌了?一部分因素和遗传有关联,有很多研究发现,家族史有癌症的人群,自身也更容易诱发相应癌症。排出遗传的因素,这当然就和本人自身的情况有关了,比如生活习惯不好、饮食习惯恶劣、不爱运动、吸烟、肥胖、慢性疾病多等等有很大关系。这些习惯很可能会降低免疫能力或身体自我调节的能力,而且还可能加速突变细胞和组织扩张。比如说我们国人爱“趁热吃”,菜凉了、饭凉了、茶凉了都是怠慢客人,所以吃什么都有些烫,实际上,65℃以上的食物就会灼伤口腔和消化道了,一部分烫食物让消化道粘膜受伤,在这些粘膜修复的时候又反复灼伤它们,它们的组织修复遇到困难,此处的细胞复制一直受到威胁就更容易突变,结合此处如果产生突变细胞,较短时间就能形成更大的癌变组织,很容易诱发食道癌。但如果换一种做法,灼伤消化道后,即使此处细胞突变,但我们经过饮食调节,摄入抑制血管生成的食物,例如圣女果、黑莓、蓝莓、绿茶、鳕鱼等,它们有助切断癌细胞养料供给,组织逐渐就能恢复正常,癌症就能被预防。
因为我们身体中存在爆发癌症的因素,自己更难以控制它们爆发的时间,更不知道潜伏期到底是多久,我们只能先下手为强,更好地做好准备预防它们的爆发。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健康饮食、参与运动、规律作息,提高抵抗力、提高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修复能力是最好的做法。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定期体检,如果提前知道身体某个部位产生了突变集合(比如小肿瘤、结节等),我们就能用更多时间去针对癌变组织,预防它们转移和扩散。
癌症的潜伏期有多久?
潜伏期的定义,多是指病毒、细菌侵入人体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不同的细菌和不同的病毒的潜伏期长短不同,有些是短短的几个小时,有些是几年甚至几十年。
但癌症不是传染病,它本质上并不会传染的。意思是癌症不会从一个人传染到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本身这个提问就不对了。这位网友提问癌症的潜伏期,应该是想知道癌症的形成时间。但这个时间并没有办法去预测。
很多癌症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的话,癌症是没有任何症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但癌细胞会在体内不断发展,从几个癌细胞增值到更多的癌细胞,这个时候就算你去医院体检也查不出什么。
比如一个人的肺部有癌细胞,在早期的时候,就算去医院做薄层CT也无法检查出来。目前对的仪器还没先进到这个地步,太细微的变化,设备是检测不到的。那么无论是肉眼还是设备都无法检测,那么这个形成时间,就算作为医生都无法回答。
那么远离癌症的话,我们还是可以主动做一些事情。比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运动,不熬夜少透支身体,开心些,不要活得太压抑,这样自然不会让癌症有可乘之机。
指导专家:李家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获得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介入科,长期从事肿瘤与血管微创介入治疗。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癌症的潜伏期有多久?
癌症是一种因基因改变,累积到一定程度才形成的恶性病, 其潜伏期长,早期较难发现,等到症状明显时多半已到了中晚期。
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有些癌症的发病潜伏期高达10 年,常常因为患者的小病被忽视而拖成了癌。
口腔溃疡—总是不好变成癌一说起口腔溃疡的酸爽,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
口腔溃疡可以算是十分常见的“小病” ,很多人都没当回事。不过,一般的口腔溃疡,经过适当治疗,7~10天就能痊愈,但如果同一处溃疡数周甚至一个月还不见好,就可能和口腔癌关系密切。
慢性口腔溃疡长期不愈,要注意癌变的可能呢。
肺小结节就是肺癌前兆年近六旬的李阿姨在体检时被发现右肺上叶有个实性结节,她非常担心会发生癌变,犹豫着是否需要切除。
由于切除整个肺叶将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因此肺部小结节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但不能“一刀切”。
90%的肺部小结节都属良性病变, 除了肿瘤,肺内还有很多疾病,如炎症、感染、结核、霉菌、出血等都会形成结节。
虽说大部分结节是良性的,但并不意味着发现结节后可以置之不理。
在随访期间一旦出现结节增大、有实性增密、结节有增强或有肿瘤微血管CT影像征时,建议手术,以 免延误早期肺癌的诊治。
胃溃疡—疏忽大意成胃癌说到胃溃疡,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但你不知道的是,很多胃癌患者前期都是胃溃疡引起的。
一些人平时胃部不适就随便吃点胃药,直到痛得很厉害才到医院。通过胃镜发现是胃溃疡,随后医生给开点药吃就放心了,反正胃也不痛了。 这时即使胃黏膜发生癌变了,自己也不知道。
其实胃溃疡需要治疗一个疗程后再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情况。
胃不舒服和胃部实际病变的程度不一定吻合,一定要通过胃镜去里面瞧一瞧。别等到发展成晚期胃癌了再做胃镜, 那就晚了。
便血是痔疮还是肠癌?大肠癌早期多出现的便血现象,与常见肛肠疾病症状“雷同”,多被误认为痔疮。
痔疮其实就是肛周静脉曲张,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痔疮,主要与上厕所的习惯相关。痔疮导致的出血,是鲜红色的,主要是草纸上带有的, 不与大便相混合,大便性状没有改变。
大肠癌引起的便血有时鲜红,有时暗红,一般间歇性出现,有时为黏液血便,伴有血块。
大肠癌也会产生便频、腹泻或便秘症状,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里急后重、肛门坠胀、腹部隐痛等,可通过直肠指检、肛门镜和结肠镜检查方便直观地加以鉴别。
肝炎—延误治疗成肝癌病毒性肝炎患者只要活得够久,最终都会患上肝癌!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点绝对,但它的确是肝癌的最主要诱病原因之一。 我国普查报告显示,肝炎发病史在2年以上的占38%,其次是一年以内的占了24.7%。
而在这些患病人群中,由于“拖”到身体实在不舒 服,才不得不去医院检查发现患有肝病的竟占54.8%。 专家介绍,其实临床上很多肝硬化、肝癌患者都是肝炎、肝病久治不愈拖出来的。
这些人常常认为没有症状不严重,治不治都可以, 或者只吃些保肝护肝药,放任病情发展,等发展到晚期肝硬化、肝癌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癌症的潜伏期有多久?
首先,需要搞清一些基本的概念,才能回答相关问题。癌症的潜伏期一般是指癌前病变到恶性肿瘤的形成所需的时间。
癌前病变指的是具有癌变的潜能,如粘膜白斑、子宫上皮不典型增生、萎缩性胃炎、肠息肉等等,它们的长期存在可能转变为癌。在这里必须知道,癌前病变不是癌,它找不到癌细胞,但癌前病变大多数会演变为癌,也就是说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癌肿确切的时间难以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癌肿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身体代谢障碍导致的多基因突变的渐进性的结果。为了更好的讲解,我们把癌肿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癌前病变不是癌,它既可能向原位癌转变,也可能改邪归正,原位癌是极其早期的癌,通过及早发现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而浸润性癌才是临床意义的癌症。
因此,个人认为,了解癌症潜伏期的最大的意义有如下2个方面:
1 把癌前病变及时予以控制,如子宫颈非典型增生、多发性腺瘤样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2 对于原位癌及时予以切除,基本可以达到治愈的结果;
一句话,把癌症消灭在萌芽之中。欢迎关注我的头条-江苏省肿瘤医院李枫。也欢迎关注我的西瓜视频。
癌症的潜伏期有多久?
首先,郑医生纠正一下潜伏期的概念。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潜伏期的说法。癌症在任何时间、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
1.癌症发生的原理关于癌症的发生,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在基因层面,目前比较确认的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失衡导致癌症的发生。
我们健康人的体内都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它们是处于平衡状态。原癌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的增殖,这个时候抑癌基因就会给细胞的增殖来个“刹车”。这种平衡状态如果被破坏,原癌基因突变,或者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就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增殖,这个细胞就会“长生不老”,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些细胞可以分裂出和自己一样的后代,而且这些后代也会“长生不老”。那么这些细胞就变成了我们所谓的癌细胞。而人体免疫系统无法及时清除这些癌细胞,最终形成癌症。
2.癌症的形成期从以上原理可以看出,癌症是不存在潜伏期的。只要人体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失衡,癌症就发生了。所以,不论婴儿还是老人,都会有癌症的发生。以肺癌为例,我们都知道,吸烟是肺癌的诱因。
吸烟这个行为本身就会引起肺癌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导致肺癌的形成。不同的人形成肺癌的时间肯定不一样。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有的人吸了一辈子的烟,也没有肺癌。有的人吸了几年,甚至只是吸了二手烟,就检查出了肺癌。这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时间不同。就像有肺癌遗传史的家族,这个家族的成员的癌基因就容易突变,可能年纪轻轻就得了肺癌。如果再去吸烟,就更是雪上加霜。
3.如何更早发现癌症?既然癌症没有潜伏期的说法,又不能确定形成期,那么我们如何更早地发现癌症?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吗?
其实是有办法的。目前医学上已经发现了一些肿瘤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针对这些癌症,通过血液学检测可以发现这些癌基因的突变或缺失。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可以去做这些基因检测。如果家庭成员确定了有基因突变,则要引起高度地重视,经常地去做体检,争取尽早发现癌症。毕竟,早期切除肿瘤,治疗的效果是最好的。目前最为人所知的是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抑癌基因:Brac1和Brac2。这两个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家族内遗传性的乳腺癌和卵巢癌。
综上所述,人体的健康建立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平衡。一旦失衡,就形成了癌症。这个形成期我们是没法准确给出数值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我是普外科郑医生,如果我的回答有帮助,可以点赞。如需咨询,可以留言。了解更多医学知识,点击关注我。癌症的潜伏期有多久?
“潜伏期”这个词在医学上有特定含义,多用于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不同,有的疾病短至数小时,如细菌性痢疾;有的长达数年,如AIDS,但同一种传染病有固定的潜伏期。肿瘤不是传染病,所以几乎不用潜伏期这个词! 癌症潜伏期有多久?提问者的目的应该是问“体内发生癌变到出现症状被查出有多长时间?”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原因在于癌症种类繁多,不同的癌有不同的疾病特点,比如乳腺癌,就在人体体表,容易被较早发现,癌变到被发现相对时间相对较短,而像胰腺癌,从局部癌变,到有症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就是晚期!肺癌作为第一大癌症,病灶较小的时候,也无法察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