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蛋降血压是真的吗,为什么?

老家有个说法,就是吃鸭蛋可以降血压,心里有点没底,求大神们给点意见

鸭蛋降血压的说法还真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吃鸭蛋没办法降血压,坊间的确是有不少说法和偏方,例如吃鹅蛋能打胎毒、猪肚炖橄榄能降火,喝香油能治便秘等等,因为来自民间,可能是大家的出来的一些经验,但其实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经历的食用方式、或食用前遭遇的事情也不同,不可能是很明确的治病医方,不可深信,比如鹅蛋降血压这一点,应该是不尽人意的,另外,只通过食疗的方式是很难达到降血压效果的,而且并没有哪一种食物有明确的降压效果,还应当搭配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改善、坚持运动、药物干预等来配合治疗。

鸭蛋是无法降血压,不过蛋类到是一种不错的食物,比如我们常吃的鸡蛋作为代表,蛋类中富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而且蛋类中蛋白质属于“蛋白质中的楷模” - 全蛋白,它们的吸收率是所有蛋白质中最高的,吸收率能高达97%以上。蛋类中的矿物质种类也十分丰富,如钙、镁、磷、铁、锌等对人体十分重要的常见元素含量都不低,一些冷门的矿物质,如硫、铜含量也较高,而且蛋类富含硒元素,硒元素是一种抗氧化成分,有助抵抗自由基,提高抗病能力,食物中含量比较稀缺,而蛋类能提供不少。蛋类还含有很多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还有维生素B族,尤其是维生素B4和维生素B12含量在很多食物中遥遥领先。日常适当吃蛋对健康有益,但鸡蛋也好,鸭蛋也罢,不能多吃,其中蛋黄胆固醇较高,对需要严格控制胆固醇摄入的眼中高血脂患者来说不利,鸡蛋也含一定热量、脂肪,吃多了还引起肥胖。

鸭蛋中含有一定量的钾元素,钾元素的确有助加速钠离子代谢(钠离子可能升高血容量、增加血管外渗透压,压迫血管诱发高血压),不过不可能有明显降低血压的效果,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且蛋类中的钾元素含量也不算突出,100g约含135mg钾元素,比起降压,多吃点但果蔬可能会有更意想不到的帮助。

另外,鸭蛋我们也更喜欢吃咸鸭蛋,是一种用盐腌制鸭蛋的风味做法,但其中的盐分含量高,钠离子含量更高,吃多了反而对高血压更不利,反倒升高血压。对于有高血压的朋友来说,咸鸭蛋最好别吃,吃的话不超过半个,一定就着主食或其他蔬菜肉类一起吃。

鸭蛋降血压是真的吗,为什么?

首先,我们再次强调没有食物降血压,鸭蛋更不会降血压,如果有人问鸡蛋鸭蛋胆固醇高的患者能不能吃,我倒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但人家没有问,我们就只能回答鸭蛋降血压吗?

王医生在不同问答中都有过多次强调,没有食物直接降血压。

我们先看看鸡蛋和鸭蛋

基本成分相当,没有什么特别的。

高血压的基本饮食原则是:低盐饮食为主,可以增加钾盐饮食,也就是五谷杂粮蔬菜水果。

当然因为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常常合并发生,所以,我们也强调低脂低糖饮食。

有人就会问了,那鸭蛋含有胆固醇,是不是对血压及血脂都不利呢?

其实一个鸭蛋确实含有大概300mg胆固醇,但最新版的美国全民膳食指南,曾经为大家所熟知的每日摄入300mg胆固醇上限的规定取消了!少量的胆固醇是必要的,2013年的一项关于鸡蛋摄入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发现,每天至少吃一个鸡蛋的人群与从来不碰鸡蛋的人群相比,并不会显著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鸡蛋和鸭蛋的主要成分基本一样。

所以,高血压的朋友可以吃鸭蛋,但不是为了降血压。

降血压要靠戒烟戒酒,运动锻炼,健康合理饮食,还包括药物。唯独没有具体食物,更没有鸭蛋!

鸭蛋降血压是真的吗,为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食物都具有着不可思议的功效,比如红枣可以补血、黑木耳可以抗凝、冬瓜可以利尿等等,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也是从我们无数年的饮食文化中沉淀出来的宝贵知识;但却也有一些让我们难以理解的“偏方”流传在外,并不是说它们没有效果,只是因为人们的体质之间存在差异,少数人使用之后确实有效,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却没有丝毫用处,这也是为什么将它们称之为“偏方”的原因。

至于题目中所说的吃鸭蛋降血压的事情,也属于这类的“偏方”吧,因为这几年里我听说过好多次了,之后也曾询问过几位确实这么做了的高血压患者,但却没有一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反而因为停了降压药导致血压比之前更难控制了,却是得不偿失啊!

其实鸭蛋和鸡蛋在营养成分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蛋白质、脂肪、胆固醇的含量相差都不大,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以及维生素的含量倒是有所差异,但这点区别也不至于使血压发生显著性变化;

所以,鸭蛋对我们而言只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并不具备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多说一句,即使鸭蛋营养丰富,也不能多吃,考虑到胆固醇的含量,我们建议一天只吃一个鸭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鸭蛋降血压是真的吗,为什么?

感谢头条朋友邀请答题。

血压高了,吃降压药是医院的做法。由此延伸,吃XX食物可以降血压,那是仿西医思路,到目前为止,好像没有什么食物吃了之后血压就能下降的,过去你每天红烧肉或猪蹄膀不断,血压持续在高位 ,现在你改吃鸭蛋了,血压比以前低,这样的情况你不可以讲“吃鸭蛋能降血压”。

反过来解释也很简单,吃鸭蛋这个事情很容易做,成本也很低,传播也不困难,如果真能够降压的话,那么多的高血压患者就不用吃那些有副作用的降压药了。

高血压是你自己日常饮食起居的习惯不好,经过十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积累而成的,在此期间你为所欲为,自己的嘴爽了,可是身体被惯坏了,你想简单地通过吃一种食物来降血压,门都没有,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鸭蛋降血压是真的吗,为什么?

鸭蛋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富含优质蛋白质、卵磷脂等营养物质,是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选择的食物,高血压患者每天可进食一个,以白水蛋或荷包蛋为宜,少吃咸蛋、油炸和煎炒的蛋类。但需要注意的是,鸭蛋本身并不具备降血压的功效,对于诊断高血压明确的患者,还是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规律服药,以稳定控制病情。在我们生活中,一些人认为鸡蛋是发物,高血压患者食用后会引起血压水平波动,导致血压升高,而鸭蛋不会导致血压升高。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并没有发物一说,部分患者可能对蛋白过敏,这类人群就不适合吃。并且鸭蛋和鸡蛋在营养良好方面差异不大,所以,高血压患者都可以使用。另一些人认为蛋类富含胆固醇,使用后会升高血脂,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增加,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人体的胆固醇升高主要与机体代谢异常有关,饮食导致的胆固醇升高占比并不高,同时蛋类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于血脂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所以每天一个蛋是完全可以的。希望大家正确认识,高血压患者可以吃蛋类,无论鸡蛋、鸭蛋都是可以的,但要想靠吃蛋类来降低血压,这是并不可看的,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大家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要充分评估病情后制定个体化方案,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注意使用降血压药物,药物要个体化,优选长效制剂,以长期稳定控制血压。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一起探讨。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转载务必注明出处。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不作为医疗治疗意见。

鸭蛋降血压是真的吗,为什么?

民间确实有“鸭蛋降血压”这个说法。前几年,我们小区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体检查出来血压偏高,但是他不想吃降压药,于是开始吃鸭蛋,因为他听朋友说吃鸭蛋能够降血压。那么,吃鸭蛋真的能降血压吗?

鸭蛋降血压是真的吗,为什么?

假的!吃鸭蛋并不能降低血压。鸭蛋营养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钙、铁、钾等物质,有滋阴、清肺、 丰肌、泽肤等作用,还能够预防贫血,促进骨骼发育,但是这些物质都没有降血压的作用。而且,高血压患者要少吃鸭蛋,因为鸭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属于高胆固醇食物,吃太多的话容易升高胆固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血压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高血压患者要预防胆固醇升高。

如果您吃的是咸鸭蛋,不仅起不到降血压的作用,反而还会升高血压。咸鸭蛋是用盐腌制而成的,吃盐过多会升高血压,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钾离子存在于细胞内液中。当钠离子和氯离子增多时,会改变渗透压,引起细胞外液增多,使钠和水潴留,细胞间液和血容量增加,同时回心血量、心室充盈量和输出量均增加,可使血压升高。

高血压应该如何科学饮食?

如果您是高血压患者,不要企图通过大量食用某一种食物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而要讲究科学饮食。高血压该如何科学饮食呢?

1、低盐。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吃盐过量会升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吃盐不超过5克,包括咸菜、咸鱼、豆豉、酱菜等食物中的隐形盐。最好不要去外面的饭店吃饭或者点外卖,因为饭菜的口味比较重,多盐多油。

2、高钾。钾离子和钠离子的作用相反,增加钾离子的摄入量,有助于减少水钠潴留,降低血压。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钾的摄入量大于3100毫克,含钾较高的食物有:油菜、空心菜、菠菜等绿叶蔬菜,毛豆、蚕豆、扁豆等鲜豆类,鲜蘑、口蘑等菌藻类,苦瓜、南瓜等瓜类,以及桃、鲜枣、香蕉、柑橘、橙子、苹果、葡萄、草莓、猕猴桃、哈密瓜、菠萝蜜等水果类。

3、低脂。一方面,在高血压患者中,体型肥胖者居多,低脂饮食有助于减轻体重;另一方面,高血压容易诱发高血脂,而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果长期高脂饮食的话,容易加速高血脂的形成,到时候高血压和高血脂就会“狼狈为奸”,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诱发冠心病、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除了合理饮食之外,高血压患者还要适当运动,远离烟酒,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来说,一定要遵医嘱规律服药,不要吃吃停停,也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者更换药物种类。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高血压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