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血糖高,高血压和高血脂也需要控糖吗?

控糖到底有啥意义,对于健康人群而言也需要控糖吗?生活中应该怎么控糖呢?

感谢邀请。

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同样需要控糖,糖分虽然听起来和血压、血脂没什么太大关联,不过它其实也可以间接影响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的病情。糖分和脂肪之间能相互转化,这意味着糖分摄入过多,脂肪可能也会合成更多。

高血脂患者中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朋友,往往是因为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超标造成,虽然这和我们平时摄入油脂过量、缺乏运动有密切关系,但也很有可能是由于甜食、糖分摄入过多引起。葡萄糖摄入过多,在细胞无法完全利用的情况下会暂时储存为糖元,糖元可以在我们缺乏葡萄糖能量的时候再次分解来稳定血糖,不过,如果糖分摄入过多,血糖浓度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糖元也得不到利用,还会不断被储存下来,最终只好送到肝脏去,转化为脂肪,所以,在肝脏中,更多的糖分同样会被转化为甘油三酯,这不仅会升高血脂,而且还可能加重肝脏负荷,在肝脏中堆积脂肪,诱发脂肪肝。

那高血压的患者也需要控糖吗?自然是需要的。

其实高血压患者一般也伴随着高血糖、高血脂,甚至高尿酸的症状,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较多,大部分原因和“血管阻塞”相关,血管堵塞血流不通顺,血管侧壁压强大,才会引起高血压的状况。葡萄糖如何影响血管健康?

如果我们日常总摄入过多的糖分,血液中游离葡萄糖(也可是因高油高脂食物摄入过多,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也较高,或糖分摄入过多,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过多)较高,流经时候更可能会划伤血管壁,受伤的血管壁容易吸引血小板的止血堆积,而爱凑热闹的低密度脂蛋白也会来凑一脚,这样受伤部位堆积了更多脂蛋白、纤维蛋白,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变得狭窄,阻碍血流。

总之,三高患者最好还是都控一下糖,不仅仅是三高患者,普通人同样应当控制糖分的摄入量。膳食指南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些观点,例如每日摄入的“游离糖”不超过50g,最好控在25g以内,游离糖就是指除了食物自身天然含有的糖分外,人工添加的蔗糖、葡萄糖等成分,25g有多少?比如我们喝一瓶含糖量10~12%的普通可乐,这其中的糖差不多就已经在20~25g了,所以,其实这个限定还挺严格的。我们还会从其他地方摄入碳水化合物(最终转化为葡萄糖),而这些其实膳食指南都是给了我们限定建议的,如水果的摄入每日不超过200~400g(大概也就是一个大苹果的量),主食的摄入量在250~400g(也就是三小碗白饭+1~2个小土豆的量),但不少朋友每日的糖分摄入明显就是超标了的。

高糖的饮食对我们的健康是无益的,他会影响血糖,增加诱发糖尿病的几率,有不少新研究发现,高碳饮食还可能增加细胞炎症,增加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还让我们更容易超重或肥胖,且糖分的摄入疯狂刺激大脑多巴胺(一种让人愉悦的激素)的释放,我们很容易对糖分上瘾,从而摄入越来越多的糖分。喜欢糖分其实来自我们远古时代的DNA,我们的祖先由于食物紧缺,每天必须狩猎面临危险,所以对能量的渴望十分严重,而葡萄糖就是最基础的能量来源,喜爱糖分我们也没辙,要说主动控制可能都很困难,但为了健康,我们可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摄入过多糖分,偶尔吃点甜食也无妨,可适当用代糖食物代替蔗糖、葡萄糖,多参与一些其他喜爱的活动,忘掉吃这件事情。

除了血糖高,高血压和高血脂也需要控糖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血糖就这么重要吗,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用药,既要控制饮食又要运动,导致一部分人坚持不下来,尤其是在没有出现并发症之前,根本意识不到血糖的重要性,不监测血糖,正常吃吃喝喝,间断性服药。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血糖到底是咋回事?为什么这么重要?

人体主要有三大营养物质,分布是葡萄糖、脂肪、蛋白质。还包括无机盐、维生素、水等。共同参与我们机体的物质代谢,供能等。

一、糖类的来源:

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指淀粉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类物质(氨基酸、脂肪等)转化,经过这三种途径转化成人体的血糖。

二、糖类的去向:

合成肝糖原+肌糖原;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能量;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体内的血糖会维持在一定的范围,高了,低了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三、当血糖低时会怎么样?

低于2.8mmol/L脑内组织功能不足,惊厥、昏迷,心悸、出汗、浑身无力等症状。

四、当血糖高时会怎么样

空腹血糖大于7mmol/L,糖会从尿液中排出,有可能出现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

所以说,在同一细胞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同时转化又是有条件的、相互制约的。糖充足时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三大有机物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正常情况下,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氧化分解供给。只有当糖代谢发生障碍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能。当蛋白质分解增加时,人和动物的体重将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危及正常的生命活动。

除了血糖高,高血压和高血脂也需要控糖吗?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高血脂之类的疾病要比糖尿病好,因为糖尿病不能吃糖,而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就不需要控制糖分。

这个说法是非常错误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患者甚至年轻人都需要控制糖分!

美国的前FDA专员专门在《华盛顿邮报》上认错,说,这么多年以来,我们给出的饮食建议是失败的。因为以前的美国政府认为多摄入糖分对身体没有什么坏处。但是近些年来,美国的心血管疾病人数增多,最后的研究表明,糖是罪魁祸首。为此,美国对在食品中添加糖分进行了立法。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3年就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游离糖分不要超过50g,最好不超过25g。此处的游离糖是指蔗糖或者蜂蜜、糖浆、果汁、浓缩果汁中的糖分,不包括新鲜水果、蔬菜或者牛奶中所含有的天然糖分。

而人们常喝的可乐、雪碧中的含糖量是多少呢?250ml的可乐中含糖量为26.5g,250ml雪碧中的含糖量为27.5g,250ml的冰糖雪梨里面的含糖量达到了62.5g,量都是比较大的。

喜欢喝可乐、雪碧的年轻人中很多都是胖子,这就是由于热量摄入过多的原因,而且由于这些饮料中营养成分单一,长期喝这些饮料,虽然出现了肥胖,但是很多人存在严重的营养素不足,有营养不良的倾向。

肥胖会导致体内的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血脂异常,长期的血脂异常,会使脂质沉积在血管上,血管的弹性下降,血管硬化,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控制糖分的摄入应该是我们生活中应该非常注意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健康饮食。所有的人群都不建议过多的吃进含糖食品,每天的高糖摄入除了可以导致糖尿病、营养过剩、体重增加、痛风、血管硬化外,还可能导致阿尔兹海默症、退化性脑病、皮肤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损害等等。所以吃进过多的糖分有百害而无一利。

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减少点心、蛋糕、饮料、果汁等里的添加糖分,多吃天然的成分,简单的说就是树上结的,地里长出来的就是最健康的。肉干、肉脯等食品为了增加风味,里面也会添加很多的糖分,少做红烧肉等需要加糖的菜和减少番茄酱等含糖的酱料。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

除了血糖高,高血压和高血脂也需要控糖吗?

正常人也要控制糖的摄入量。

糖份摄入过多在体内易形成高血糖。过多的糖在体内堆积,在人体细胞内可以转化成脂肪。导致血压、血脂升高。进而形成肥胖。

说起糖,人们往往错认为只有带甜味的蔗糖、水果糖。而忽视了食物中不带甜味的隐形糖,如米、面、淀粉中所含的隐形糖。被人体吸收后,在体内经过水解就变成了有甜味的低聚糖了。

因此我们生活中,不仅要控制带甜味的低聚糖的摄入量,还要控制隐形糖的摄入量。

那糖的摄入量以什么为标准的那。就用标准体重来衡量。如果体重超标了。那就要严格限制糖的摄入量。防止过度肥胖,影响人们的健康。

除了血糖高,高血压和高血脂也需要控糖吗?

是的,高血压,高血脂的人也需要控糖。这两类人是糖尿病高发人群,提早控糖避免血糖升高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少盐少糖,生活作息规律,保持良好心态。

除了血糖高,高血压和高血脂也需要控糖吗?

需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