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路1万步会不会伤身体?

感谢邀请。

每天走一万步左右对于青壮年的人群来说是很有利的数字,并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威胁,反而能够帮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新陈代谢,消耗多余热量脂肪,不仅有利健康还能保持体形,更重要的是对于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利。一万步左右可能很多朋友觉得多了,其实这个数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刚好。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是有些过量,可以减少到6000~7000步每天,因为中老年朋友膝关节多年来可能有所磨损,还有腿脚不灵便的情况,为了保护关节,适当的运动才是最好的,一些中老年朋友认为就是应该加强运动,每天三两万步地走,这样就有些过度了,过度的走路可能会加速磨损膝关节,而且对于踝关节、脚底脚背也会有损伤。

其实我们每天东拼西凑的步数,比如上下班,走厕所、买东西、散步、运动,加起来也有个三四千步,哪怕是周末窝在家里不怎么运动少说也有个几百步,所以每天能到一万步其实并不是什么艰难的事情,保持一万步左右每天是很好的事情。另外,这一万步里至少要有6~7千步是连续行走,不是东拼西凑来的,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朋友圈有很多晒自己步数的人,甚至每天看见三四万步,其实并不用这样过度地运动,长久的过度运动可能反而容易增加关节负担,对身体不利,我们走很长时间的路就会发觉脚底板疼痛,其实就是行走过度的表现,除非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者,否则日常不用这样过度的运动。

每天适当的行走步数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例如能保持我们身体肌肉的比例,肌肉能保护骨骼,增加基础代谢耗能,避免肥胖、脂肪堆积影响血液干净程度,行走是一种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液粘稠度过高,如此可以减少粥样硬化、血栓等形成速度。走路的动作基本能运动到身体所有骨骼肌肉,全身都能得到锻炼,长久坚持一定是对身体有利的。其实推荐晚饭后的散步来达到一天的行走步数,美国糖尿病研究会的研究人员发现晚饭过后我们的血糖上升最快,而且最难恢复到平稳状态,相比早上来说,我们要花更多时间来平稳血糖,而晚饭后的散步能加速血糖利用,辅助血糖的平稳,对于预防糖尿病还很有帮助。

每天走路1万步会不会伤身体?

每天三万步“磨”骨刺,半个月后坐上了轮椅

42岁的刘女士膝盖长了骨刺,听人说,大量走步可将骨刺“磨平”。刘女士开始每天咬牙走完三万步。一天走下来,刘女士的膝盖疼得像针扎,可她仍坚持要把骨刺“磨”掉。半个月后,刘女士不仅膝盖红肿,就连走路都走不了,最后坐着轮椅到医院就诊。经诊断,膝盖的骨刺不仅没有好,而且还出现了积水、发炎。

“每天我都能接诊两三位走路‘磨’骨刺的中老年患者,他们不知道在哪听的传言,基本天天暴走3万多步,最后把膝盖伤成关节炎,轻的坐了几个月轮椅,严重的做了手术置换关节。”市五院运动创伤科副主任郝振勇说,骨刺不是“刺”,它的表面是有滑膜、有软组织的,是“磨”不好的,走多了只会加重“骨性膝关节炎”。

平时“零揪”周末狂走 年轻小伙走坏了腰

25岁的彬彬平时坐办公室,很少有时间锻炼。自从买了智能手环,每天设定走一万步,平时“零揪”步数,直到达标。周末则到江边大步流星地暴走三万步。一个月后,彬彬感觉腰部酸痛,直不起腰,到医院检查,发现患了腰肌劳损。

郝振勇说,“不少人看似在卖力地走步锻炼,可实际却陷入了误区:‘零揪’步数或过量走步、走路姿势五花八门、鞋子太硬都给身体带来了损伤。”

“手环记录的步数会将生活步数和运动步数混淆,‘零揪’消耗的是葡萄糖,达不到健身的效果;而节假日突击的运动量会增加腰部、膝部的压力。”郝振勇说。

到底咋走才算对?

一双慢跑鞋:走路地点绝大多数是缺乏缓冲支撑的硬地面,必须选择一双缓冲性能好的鞋子,有的人走路时就穿着普通的皮鞋、布鞋、平底鞋。一到两个小时路程走下来,下肢多个关节的磨损相当严重,造成足弓受伤,跟痛症随之而来。还要注意,穿鞋的时候里面一定要配合穿上柔软舒适的棉袜。

走前要热身:可先慢走5至10分钟,并伸展腿部肌肉,每个动作维持约30秒,待身体准备好了,才可以开始走。

姿势很重要:站直身体,收腹提臀,眼睛平视前方,轻轻抬腿迈出脚,然后从脚跟到脚尖“滚动”着落下,再抬另一只脚。走路时臀部适当地向前扭动,让腹部肌肉承担更多的力量。

记时别记数:运动看的是时间,而不是步数,每天快走40-60分钟可达到运动强度。步行运动最好是锻炼完微微出汗。三伏天里,切记不可锻炼到大汗淋淋,以免受风或中暑

注意!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的患者,最好咨询专业医生,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每天走路1万步会不会伤身体?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因为,我每天走1万步已有多年了,虽然我无法从医学角度来谈利弊,但我可以谈谈自己的体会。我年轻时不怎么走路,基本都是骑自行车🚲,后来又骑摩托车,时间长了,感觉膝盖出现问题,加上,期间有几年晚饭后爬烈士墓,最终导致膝盖半月板损伤,后来,改变了锻炼方式,坚持走路,每天早晨大约走5000步左右,晚上大约走7000步左右,这么多年来,感觉走路🚶并没有伤害自己的身体,反而,增强了自身的体质,改善了自身的睡眠,调整了自身的心态,特别是,通过走路,加上保暖,把自己的膝盖保养好了,以前最严重的时候膝盖无法行走,即使能走,走路🚶过程中还经常出现卡顿现象,现在我的膝盖基本痊愈了,每天走路都能运动自如,所以,我认为每天坚持走路1万步并不伤害身体。

每天走路1万步会不会伤身体?

每天1万步,我本人每天的步行距离基本都在这个数据上,不是为了微信争抢名词,我不开车,能走到的地方,基本都是步行去,每天上下班,适当的活动,不知不觉已经超过这个步数,我感觉……

我个人走了几年

这个习惯大概已经有3~4年,现在感觉非常的好,减肥虽然是在健身房从170左右到140,不过这种步行也很利于我体重的维持,一直也没反弹的多大,记得从最早的时候,我是哪种走走就喊累的人,现在出去玩一天也没事!

尊重身体信号

  • 我写东西基本都是临床经验,或者我自己经历过或测试过的,不只统计一个案例,走路一万步以上确实有很多人出现问题,不过这部分人原因不能归结于步数,应该是身体本就不适应这种强度运动,或者步态有问题。

  • 那些出现问题的人,基本上是原本身体素质较差,或者本身就有骨关节疾病,步行的时候身体已经提示不适信号,仍然坚持着去做的人,或者在一次连续步行之后不拉伸,长期积累导致的问题。

步态很重要

步态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正确的步态应该是以髋关节启动,膝关节适当的自然屈伸,脚后跟着地,过度到前脚掌,很多人是以膝关节来启动,走路往前甩或者屁股扭来扭曲,这都是不良体态,长期这样会诱发病痛。

每天走路1万步会不会伤身体?

我的亲身体验是坚持走路且快走,对身体健康有百益而无害,二十年前,因为社会活动及工作上的应酬较多,放弃了必要的健身锻锻,身体发福三围、三高都已随影相伴,最可怕的是三高,医生建议我早晚坚持快走减肥去三高,我听从了医生的建议,除了注意饮食,坚持快走锻锻,刚开始每天早晚各走5000步,开头难也很累,但坚持了几个月自己感觉效果明显,走路不累了,工作也有了精神头,我也慢慢的不自觉得将早晚的5000多步增加到了毎天早晚8一10公里,而且还是不觉得累,家人朋友都劝我减少步数少走点,但是不自觉的每天都走哪些路,少了反而感觉不舒服,以走就走了二十几年,风雨无阻,现在每年体检三高下降明显,关键是血压降到了正常值85一130多,你给生活一个灿烂的笑脸,生活也会对你回报一个幸福的微笑,所以我觉得每年走一万步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只会增强体质,增加抗体增强免疫力,当然还有一点需要说一下,每一天走多少,锻锻到何种程度,因人而异,因各位身体状况而异,优其是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行。

每天走路1万步会不会伤身体?

  步行是一种增强体质和增加免疫系统比较好的运动方法,能促进心血管的流通,改善心肺功能,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而且,随着社交媒体上有了运动排行榜,好多人都习惯会带着手机,计算自己的步数。那么,每天走一万步会不会伤害身体呢?其实,每天步行一万步给人们带来的除了以上益处,还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不正确的走路姿势会造成损伤。走路姿势不当容易导致自己的双腿受力不均匀,导致腿部左右两侧的肌肉发育不一致,这就很容易造成腿部肌肉过于发达变成萝卜腿。有的步幅过大,还有的用力过猛,这样对下肢关节损伤较大,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刚开始,磨损的是软骨和半月板,进而会磨损骨组织,久而久之,还容易造成髋和膝部位的骨关节炎。

  2、不能正确的控制步行的速度。走路太快会增快脉搏,增加呼吸频率,把控不好度,会伤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建议比较健康的成人采取中速运动,因为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有热感,并且出汗,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而患有一些心肺疾病的人,则建议慢走锻炼。不然很容易对身体产生负担,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走路虽然是一项很简单的运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方面还是很多的。如走路姿势、速度等。如果不好好纠正,很容易造成危害,特别是中老年人。每个人都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每日步行量,步数可以稍微减少一些,平均每天步行6000步就差不多了。

  另外,走路姿势要注意保持稍微前倾,身体重心随脚后跟-脚外侧-小脚趾-大脚趾顺序移动,整个脚掌均匀受力。昂首挺胸,步伐幅度较大,手臂弯曲、前后摆动,让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也得到锻炼。做到这些才能尽量减少走路带来的伤害。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