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吃多了对人体有哪些坏处和影响?

炒菜时放酱油到底好不好?

感谢邀请。

酱油其实是营养成分还不错的一种调味料,有丰富的氨基酸,还有一部分蛋白质,糖类和有机酸。优质酱油里含有18种氨基酸,可以说含量丰富,适当用它调味还能起到补充有益成分的效果。因为氨基酸丰富,所以加入菜中烹饪的话能产生十分美味的氨基酸大聚会,在舌尖上美味飞舞。放点酱油能够提高菜肴口感,还能起到润色调色作用,也能增进食欲,肯定是好事。

不过适量归适量,酱油吃多了也是不好的,酱油制作过程中还会加入较高盐分,氯化钠含量较高,其中还含有谷氨酸钠、苯甲酸钠,可见钠离子的来源很充足。而钠离子摄入过量会造成离子失衡,特别是会增加血管外渗透压浓度,让我们口渴,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朋友来说更是危险的,因为会升高血压。因为酱油基本是大豆发酵后的产物,其中的核苷酸也较多,嘌呤较高,所以痛风患者也应该少吃。

总之酱油是好的调味品,其中的营养十分丰富,但烹饪的时候也不能过多放入,否则可能会造成其中钠离子含量较多,对健康不利。

我们购买酱油的时候,尽量购买酿制酱油,营养更丰富,口感更自然香浓。不过注意选择大厂家生产的酱油,一些小作坊生产过程中可能大豆类霉变后加工处理,其中掺有黄曲霉,是一种致癌物质;勾兑酱油中也可能加入更多添加剂成分,吃多了对身体不利。

酱油吃多了对人体有哪些坏处和影响?

  酱油,是我们经常食用的调味品,菜肴中添加酱油,可以增色添香,适量吃酱油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作用,还可以改善食欲。那么,酱油吃多了对人体有哪些坏处和影响?以下作以简单介绍。

  酱油吃多了对身体肯定是没有好处的,毕竟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一旦长期大量吃,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1、过多摄入盐分。

  酱油的含盐量高达18%~20%,即5毫升酱油里大约有1克盐,酱油中的盐除了有调味作用外,其次就是防止酱油腐败变质,人体每日盐分需要严格控制,摄入太多,身体中钠离子增多,易引发高血压等疾病,每天的食物中食盐的含量已经可以满足人体需要,如果再大量吃酱油是非常不建议的。

  2、有致癌嫌疑。

  酱油中有疑似致癌物质单氯丙二醇,在对动物实验过程中,酱油对动物有致癌性,但无法推论于人体,但是长期摄入这种物质会造成肝毒性,引起肝脏疾病;还需注意的是,酱油一般由黄豆制成,如果不良商家是用发霉的劣质黄豆生产酱油,可能酱油中会有黄曲霉毒素的残留,大量在人体蓄积后引起致癌,当然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3、影响小朋友生长发育。

  小朋友的各项器官发育不全,胃分泌极弱,各项腺体分泌功能差,酱油中雌激素、防腐剂和微生物含量多,吃多了影响小朋友的正常生长发育,也易造成肠胃不适,所以不宜多食。

  既然酱油不宜多吃,那每天吃多少才是最佳的呢?人体每天建议摄入食盐量为6克,一般酱油的含盐量在18%-22%,按照平均含盐量20%来算,每天不吃盐只吃酱油也不可以超过10克,就是10毫升,平日里适当在菜肴中加点酱油并不会过量,无需担心。

  温馨提示:为了预防酱油变质,我国允许酱油中加入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山梨酸钾毒性极小,高品质酱油的防腐剂一般是山梨酸钾。购买酱油时要看一下防腐剂,如果用的是山梨酸钾,就是高品质酱油,适合购买。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酱油吃多了对人体有哪些坏处和影响?

酱油是非常常见的调味料,而且酱油的味道实际上是非常鲜美的,有些人吃什么都愿意蘸点酱油,实际上吃的酱油过多,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酱油吃多了,第一个感觉就是咸,最主要的危害也是咸。不管是生抽,还是老抽,含盐量都不低。以老抽为例,老抽的含盐量达到10%。吃的东西太咸,容易得高血压。

那么为什么吃的东西咸,会造成高血压呢?主要是因为,吃的咸会增加血液的渗透压,渗透压高简单说就是容易吸水,所以我们吃了咸的东西就容易喝水。喝的这些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都跑到血管里面去了。

假如没吃酱油之前,血液当中的水分有10瓶农夫山泉,吸水多了,血管里就有11瓶农夫山泉。这就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心脏会用更大的压力去运输血液,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高血压。

所以说,虽然酱油富含氨基酸,味道鲜美也属于比较有营养的调料,但是不能多吃,吃多了高血压。

欢迎关注:头条号【营养师肖峰】

随时随地获得新鲜营养的健康干货

肖峰

首届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技师全国第一名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ISF国际注册营养师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员

酱油吃多了对人体有哪些坏处和影响?

酱油是日常饮食中最为常见的调味品,主要起到调味和调色的作用,无论是酱油、还是老抽、生抽最主要的营养成分为:蛋白质与氨基酸(酱油的鲜味)、碳水化合物和甜味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机酸和芳香物质。酱油本身是一类具有营养的调味品。但是吃多了也是会间接影响到健康,比如:最大的问题就是增加钠盐的摄入。

酱油中的咸味来自氯化钠,一般酱油中的氯化钠含量在12%-14%之间,是膳食钠的一个主要来源之一,减盐酱油氯化钠含量较低,含盐量在5%-9%,因此,吃酱油多了,首先第一对身体的影响就是会增加钠盐的过多摄入。钠盐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增加胃酸分泌以及损害肾脏等。

【建议】正常食用就好,要掌握好食盐的投放量和酱油的使用量,尽量选择低盐的

至于网上所说吃酱油多了会致癌的说法是没有确凿证据的。反而还有些报道说吃酱油可以降低患胃癌以及乳腺癌的发病率(和原料大豆有关),还有人说吃酱油会让皮肤变黑,这也是没有道理的。

【提醒】

好的酱油是一种营养成分含量较丰富的调味品,一般鉴定好的酱油的指标为氨基酸态氮,这个指标越高,说明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味道越鲜,一般氨基酸态氮大于等于0.8克的为特级酱油。另外最大的问题是要区分是酿制的酱油还是化学水解酱油,如果购买到不法商贩售卖的“化学酱油”,在这类酱油中水解的蛋白质中可能释放除出致癌物,所以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中所注释的“酿造酱油”的字样。(酿造和配制是有区别的,另外还要查看酿造酱油的比例)

总的来说,选到好的酱油,正常的来吃就好,任何食物过犹而不及!

酱油吃多了对人体有哪些坏处和影响?

谢邀回答。

酱油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料了,炒菜焖菜,凉拌调味都来一点,基本很多地方都少不了酱油的存在。酱油的制作原料是多用的是大豆榨油后的豆饼或者小麦、麦麸皮等等粮食原料,这些原料用米曲霉发酵成酱油曲,然后加入盐水池发酵,冷却后就能浸出提取酱油了。在酱油加工过程中由于要加入大量盐水进行发酵,因此酱油的味道虽然鲜美,但其中含有的盐分并不低,在我们加入酱油调味的同时,可以减少盐的添加,平衡盐的摄入量。如果酱油吃多了,可能会让我们摄入钠离子较多,短时间内很容易造成口渴的情况,钠离子的过量会升高血管外渗透压,压迫血管,也会加重一些高血压朋友的症状,所以,酱油适当用来调味就好,不建议长期过多添加。

酱油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营养成分也有不少,米曲霉在发育过程中能累积丰富的酶,比如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等,发酵后也能产生更多有益成分,比如将多种蛋白质水解成多种氨基酸,更利于消化吸收,而且能让酱油的味道更加鲜美,淀粉酶把淀粉类原料分解为糖,原本不宜消化的膳食纤维在家教过程中,细胞壁破裂,也能够变得更软。所以其实酱油能提供的有益成分不少,氨基酸、蛋白质、糖类、酸类都有,不过即使如此,酱油也并不是用于主要补充氨基酸的食物,酱油中的含盐量较高,并不是多多益善的调料。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当多注意酱油的摄入量,另外,酱油中很多时候为了增鲜会添加核苷酸成分,它们是嘌呤的主要来源,对于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朋友来说也不适合过多食用。

除了酱油还有一些含有“隐形盐”的调味料,例如鱼露、鸡精、耗油等,平时我们烹饪的时候还应当看看食品里有什么配料,不要因为要让菜肴变得鲜美就多多添加调味品,在我们添加调味品的同时,它们可能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影响。但也不用认为酱油、鸡精等调料中含有盐成分添加了就有坏处,它们能给菜肴增鲜提味,提高我们的食欲,适当添加的话是很好的选择。

酱油吃多了对人体有哪些坏处和影响?

酱油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备有的一种调味料,很多菜肴都要用一点酱油。那么酱油吃多了是不是对人体有坏处呢?

的确有报道酱油吃多了会增加健康风险,但是我们平时吃得太少,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本文就来具体讲述。

酱油吃多了,可能导致盐分摄入过多,但正常食用不会对健康构成危害

盐分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血压增高,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吃盐不超6克,而酱油一般含食盐量为18克/100毫升左右,也就是说,平均一天吃六茶勺酱油,就会达到建议的一天含盐量了。

但是我们一般炒菜不会放这么多,所以吃一点酱油对健康影响不大。

酱油吃多了,可能会有致癌的风险,但正常食用不会对健康构成危害

酱油吃多了有可能产生致癌风险的说法,源于其含有的焦糖色素。

工业上,用加氨法生产的焦糖色素,几乎都含有4-甲基咪唑,而且老抽的焦糖色素含量比生抽的更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判定,4-甲基咪唑属于2B类致癌物质,也就是说,它经实验检测对动物有明确致癌性,但是否会对人类同样造成癌症风险,目前尚未明确。

但是大家也不必过于慌张,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同时也指出,一般我们食用的酱油的分量,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问题。同样,美国加州环境危害评估办公室也推测,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入16微克的4-甲基咪唑,那么他发生癌症的风险仅仅增加十万分之一,因此,一天食用正常量的酱油,并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那我国对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有没有限制呢?有。我国规定[1]:由加氨法生产的焦糖色素,4-甲基咪唑的含量不得超过200毫克。也就是说,酱油中检测出的4-甲基咪唑的含量,与200毫克的限量值相比,还是比较微量的,而且它是否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目前证据也不充分。

2017年,有人对21款酱油进行了调查,有11款酱油被检测出含有微量的4-甲基咪唑。其中,老抽的4-甲基咪唑含量明显高于儿童酱油和生抽,最高者可达到6毫克/千克,如果一天食用这样的老抽5毫升(一茶勺),就已经超过美国警告的29微克的参考值。但这是建立在含最高量4-甲基咪唑的老抽条件之上的,此项调查也表明,有10款酱油中4-甲基咪唑的检测结果为0,也就是说,生产企业是可以规避这个风险的。

总的来说,酱油吃多了可能给人体带来的伤害是盐分摄入过多和致癌风险增加,但是我们平时吃的量很少,一般来说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推荐每天吃老抽的量不要超过半茶勺,吃生抽的量不要超过一茶勺为宜。

“超哥话食”全年关心你的饮食健康,想了解更多可点击头像关注,过年期间不停更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GB 1886.64-201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作者:廖钰樱 赵力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