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燕麦能减肥吗?
感谢邀请。
减肥的确可以适当减少一些主食的食用量,比如原本两三碗米饭下肚的,这里最好就调整到一碗为宜,正常来说,膳食指南推荐每日主食的摄入量是450~600g,每一餐也就大概150~200g,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一小碗米饭的量。但并不代表主食就完全一点都不吃好,主食能提供给我们每日基础能量的供应,提供最基础的葡萄糖能量,如果少了主食的供应我们的能量提供可能会断层(因为靠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分解速度慢,而且有副产物出现),可能会出现疲惫、头晕乏力、低血糖等情况。
既然主食是必须要摄入的,那在要摄入一定量主食的选择里,就会有不同的选择。一些主食消化起来容易,胃部很快就能消化完全,容易饥饿,分解出的葡萄糖也利于吸收,能量瞬间爆发出来,很容易不被细胞完全利用,储存为糖原或脂肪,一些主食消化起来不那么容易,胃消化起来更费时间,让我们长时间都不容易饥饿,由于消化困难,葡萄糖提供的热量也是一点一点来的,细胞能够更好利用细水长流的热量,不容易将让多余的葡萄糖囤积为糖元或者脂肪。所以相比起来我们更愿意选择哪一种?没错,那肯定是后者了,而燕麦就属于后者。
一般来说我们会选择白米饭、面食作为主食,可白米饭和小麦粉一般都会经过精细加工出场,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大量膳食纤维成分,还会流失部分矿物质、维生素,由于损失了大量膳食纤维,让白米饭、小麦粉更利于消化,缺乏饱腹感,其中的淀粉很快就能够转化为葡萄糖,所以,很容易导致饭后的血糖上升速度快,对减肥不利。但燕麦加工程度小,膳食纤维丰富,能够抑制脂肪、胆固醇、糖分吸收速度,增加饱腹感(如此能够控制食欲,免于摄入过多额外热量),而且其中还保留了更多B族维生素、矿物质成分,补充更全的营养,燕麦中的β-葡聚糖还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所以,日常煮白米饭可以放入少量燕麦米一同煮,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还可以购买压制的燕麦片,早餐和牛奶、稀饭等一同食用,提高饱腹感。
吃燕麦能减肥吗?
吃燕麦真的对减脂有帮助吗?
回答:燕麦对减脂真的有帮助。在研究全谷物对健康的积极意义中,有关燕麦的相关研究文章最多,集中研究燕麦与胆固醇、心血管疾病、肠道功能、血糖控制等方面。2011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增加燕麦的摄入量可改善血脂异常。每天膳食中摄入3g以上的β-葡聚糖的燕麦食品(约60g燕麦),可降低人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0,53nmol/L,降低总胆固醇(TC)水平0.56 nmol/L。2014年的研究得出同样的结论,只是结果有些差异,但是燕麦能够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已经被研究证实。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过高,是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也是衡量高血脂的重要指标。因此,燕麦对于能够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对于减脂有着明显效果和积极作用。
在选用燕麦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燕麦制品很多以“麦片”的形式出现,其中不乏一些“伪燕麦”产品。
所以在选择燕麦片产品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燕麦片产品的膳食纤维含量。一些纯燕麦产品的膳食纤维含量在10%左右,膳食纤维含量越低,说明产品中的燕麦含量也越低(当然这是最基本的判断。燕麦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不同一般,所以光说“膳食纤维”还不能完全概括),过高则说明可能进行了人工添加处理;二是要注意产品中燕麦的含量。 “速溶麦片”中主要由小麦、大米、玉米、奶粉、食用盐组成,除此之外,里面还含有植脂末、白砂糖、麦芽糊精、食品添加剂等成分。里面的燕麦成分很少。
即便是100%用燕麦为原料的燕麦产品,通常也会分为免煮的和需要煮的两种。一般建议选择需要煮后才能食用的产品,因为燕麦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β-葡聚糖,在煮的过程中充分溶解(表现为粘稠状),所以煮后食用的效果更理想。但还是建议大家买未经加工的燕麦粒,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全谷物”。燕麦籽粒最外层的麸皮,营养价值很高,燕麦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基本上都集中在燕麦麸皮中,而β-葡聚糖对降低血脂有重要作用。
(本文为原创,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声明)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沈阳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辽宁营养师事务所签约讲师
刘东
吃燕麦能减肥吗?
麦片可以作为早餐,麦片加牛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麦片是小麦加工的食品,可以承认的是它是粗粮。里面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这些对肠道菌群的作用非常大,调节肠道肠道菌群是可以实现自己减肥的。这点有相关科学已证实,吃粗粮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是毫无疑问的。
麦片有些无糖麦片,吃起来没味道,比较难吃吧。但是这世界就是这么怪,一般对人体有好处的东西就是难吃。
当然可以加点一些甜的非糖剂,这样可以减少能量的摄入。
最后说一点,不是单独的一个原因就可以减肥,它是多种因素习惯的结果。
吃燕麦能减肥吗?
你减肥的第一步是从吃燕麦开始的吗 ?
But,燕麦的热量并不低,每 100 g 热量比大米还高 20 千卡。
那为什么减肥的时候还推荐食用燕麦呢 ?
1. 燕麦中的碳水为复合型碳水,能够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减少胰岛素分泌,减少脂肪囤积;
2. 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能够吸水膨胀,延长食物在胃里滞留时间,有很强的饱腹感;
3.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 β-葡聚糖,β-葡聚糖是燕麦中最受推荐的保健成分,能吸附胆汁酸、胆固醇等有机分子,可以明显降低人体血浆和肝脏胆固醇水平,并进一步控制餐后血糖。
小心!你买的麦片可能越吃越肥!
1、仔细阅读配料表
燕麦产品的营养价值与其中燕麦的含量直接相关,选购时要仔细阅读产品配料表,纯天然燕麦产品的配料表中只有「 燕麦 」,而营养差一些的产品配料表中还有「 植脂末 」、「 白砂糖 」、「 麦芽糊精 」、「 食品添加剂 」等成分。
2、煮的比冲泡的好
燕麦最受推崇的保健成分是 β-葡聚糖,它是 水溶性纤维,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饱腹感强的特点。
燕麦中的 β-葡聚糖 只有经过煮制溶解出来才能发挥作用,即使只煮 3 分钟,也会大幅增加 β-葡聚糖 溶出,而直接冲调的燕麦片,其 β-葡聚糖溶出非常有限。
3、口感越黏的燕麦越好
煮制过程中,燕麦粥会变得越来越黏稠,这种黏性来自于其保健成分 β-葡聚糖。燕麦的 β-葡聚糖 含量与其品种、加工工艺、食用方法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而 β-葡聚糖 含量越高,黏性越大,则保健效果越好,饱腹感越强,口感也越滑爽。
吃燕麦能减肥吗?
燕麦富含多种重要营养素,包括维生素、抗氧化植物化合物和矿物质,同时从燕麦中可以获得大量的纤维。
这就是为什么燕麦对于那些想要减肥的人,尤其是对那些希望减掉腹部脂肪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一份燕麦可以提供5克的膳食纤维。由于燕麦中含有大量的天然纤维,吃燕麦可以清除动脉壁上堆积的脂肪,从而清洁动脉壁。
膳食纤维可以让你长时间保持饱腹感,因此,你不会渴望吃零食,更不会乱吃垃圾食品或者暴饮暴食。如果你能控制暴饮暴食,那么你就能很容易地控制体重。
燕麦是复杂碳水化合物,消化缓慢,你的身体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分解和吸收复杂碳水化合物。燕麦的可溶性纤维可以促进淀粉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保持血糖水平稳定。
燕麦能减少胃酸,促进消化,防止便秘。此外它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被缓慢吸收,这使我们感到长时间的饱腹。
建议在健身后吃一顿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结合的饮食,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健康。
空腹吃燕麦可以帮助你降低胆固醇水平。这是因为燕麦含有丰富的-6脂肪酸和亚油酸,这些都是公认的有益脂肪。这些脂肪可以降低有害胆固醇水平,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燕麦含有一定的氨基酸,可以促进肝脏中卵磷脂的生成,这对我们净化和解毒是必要的。
燕麦有助于消除我们身体产生和储存的所有毒素,并提供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微量元素。
燕麦是利尿剂,可以防止我们的身体保留液体,这让我们感觉更好。
维生素B可以提高新陈代谢。没有足够的维生素B,你会感到疲劳,新陈代谢会停滞或低下,甚至会感到昏昏欲睡。燕麦含有大量维生素B2、B3、B5、B6、B7,甚至还有少量B12,为你提供能量,同时也为你的新陈代谢提供燃料,使脂肪燃烧得更快。
减肥的方法有很多,当你消耗的卡路里大于你摄取的热量,你就会减肥。健康的减肥就是就是通过定期运动健身和保持均衡营养的饮食习惯两个方面,来保持卡路里赤字或者热量不足。
循序渐进的每周减少1-2斤的体重的速度来减肥。
减肥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不乏小技巧。早上喝一杯加柠檬的温水,喝绿茶和咖啡因。
不喝任何纯果汁或者适量吃整个水果。
多吃蔬菜,吃全谷物,吃瘦肉蛋白。
晚上7点以后不要吃东西。
减少摄取米面糖等精碳水化合物。
每周做3次力量训练。
每天吃少量坚果,食用低脂乳制品和豆制品。
不吃含糖食物或饮料,不吃含反式脂肪和加工食物。
一定吃早餐,吃正餐前喝杯水或吃点蔬菜沙拉有助于减少卡路里摄取。
不要通过饥饿极端节食法减肥。
每天保证8小时的良好睡眠。
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并避免久坐不动。
吃燕麦能减肥吗?
你好,谢谢邀请!
燕麦因为富含膳食纤维,低聚糖等而具有减肥的效果,但减肥不是单靠一样食物就可以的,而且针对燕麦的选择、吃法、量的大小在减肥过程中都有影响。
首先,强调一下,有助于减肥的是燕麦、燕麦片而不是所谓的麦片,因为市场上售卖的麦片,不仅仅是指燕麦片,还有大麦片、小麦片等。
其次、燕麦的选择也很重要,燕麦有原始的燕麦粒,生的燕麦片,也有速溶燕麦片,如果是为了减肥,最好选择生的燕麦片和原始的粒。因为一般速溶燕麦片为了改善口感,都会添加植脂末等成分,这样无疑会增加能量。
再次,谷物都有能量,燕麦虽然有助于减肥,但是如果进食量太大,也会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所以,在减肥的过程当中,除了要选择有助于减肥的食物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全天能量的摄入,还要有效的得以消耗。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循序渐进,这样才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