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口头中的“白肉”和“红肉”究竟哪个更好更健康?
感谢邀请。
烹饪前呈现红色的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这是因为哺乳动物中含有肌红蛋白,肌红蛋白用来传输氧;而烹饪前为白色的肉叫白肉,比如鸡、鸭、鱼、贝等。当然,这种分类方法也是有漏洞的,比如三文鱼本身也是红色,但它属于白肉。红肉的特点是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而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 红肉与白肉都是肉类,都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但是,红肉与白肉相比较,二者在脂肪含量上有明显差别。首先,红肉中脂肪含量高,尤其是猪肉。每100克猪肉中脂肪含量高达30.3克,而100克鸡肉中脂肪的含量仅10克左右,只是猪肉的1/3。即使是瘦猪肉,所含的脂肪还是很高的。二是红肉的脂肪多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的含量却比较低。如牛肉中的不饱和脂肪仅占脂肪总量的6.5%,而在鸡肉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占24.7%,是牛肉的近四倍之多。
红肉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含有肌红蛋白。与白肉相比,红肉中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2、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磷等。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对于基本不食用红肉的人来说,应该加强其他的补铁方式。每天吃红肉量控制在100克以内。经过加工的肉质食品添加了防腐剂,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患病风险更大。而如果每周吃2~4次鱼,则会降低患癌症的危险。因此,最好以白肉代替红肉,适量补充新鲜的、经过蒸煮的红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