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半身麻木怎么办?

感谢邀请。

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其中一种情况就是周围神经的麻木现象。在发病较久或者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

对于抑制这种现象的出现,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控制血糖,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需要加强足部护理,选择透气性良好质软的合脚的鞋袜,经常检查并取出鞋内异物。患者应每日洗脚,水温不宜过高。秋冬季节足部易干裂,可用中性润肤霜均匀涂擦,汗脚可撒些滑石粉。一定要定期进行筛查及病情评价:在诊断糖尿病后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DPN。对于糖尿病程较长,或合并有眼底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一次;一旦诊断为糖尿病性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应特别保护丧失感觉的双足,以减少皮肤损伤和截肢的风险。

最好是在医嘱下采取药物性治疗,要控制血糖 严格、稳定地控制血糖能够减轻症状,延缓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程。对中老年发病居多的II型糖尿病患者,如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无服药禁忌的情况下)能达到满意控制血糖的,则可不用胰岛素治疗,以免发生低血糖而加重或发生心脑血管病变。严格的血糖控制并纠正代谢的其他异常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重要措施,如口服降糖药不能满意的控制血糖,应尽早应用胰岛素。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应用增加神经血流、改善神经营养、纠正代谢紊乱等药物。也就是对因对症治疗(区别于中医的辩证论治体系指导下的整体治疗)。

(1)荃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临床上对轻中度神经病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有所改善。推荐剂量为每日200mg。不良反应有头痛、腹痛、腹泻等,少数可致转氨酶升高,在用药前检查肝肾功能。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有关,两者可互为因果。ACEI可抑制Ang-II的产生,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神经血流,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