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努力减肥了,为什么大腿前侧还是那么胖?
如果想要减肥,一般建议可以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进行调节。可以在饮食方面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对于肥肉、猪油等食材减少摄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热量的摄入,又可以加速身体内废物的排除。能够增加饱腹感、降低主食的摄入,然后在运动方面可以进行慢跑或快走等方式减肥,这样能够加速身体内热量的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
我都努力减肥了,为什么大腿前侧还是那么胖?
因为你的“大腿前侧胖”可能不是脂肪堆积造成的“肥胖”,而是“体态问题引起的“肌肉代偿性肥大”~
如下图所示:大腿前侧凸出,身体重心前移(核心是体态问题:骨盆前移!)
除此之外,同时伴随有“膝超伸”,小腿前移(标准状态下应该尽可能的垂直地面)也就是“身体中立位!”
在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概念,即:“身体中立位!”“保持身体的中立位!”
这几乎是每一位教练的口头禅,有训练基础,或者已经上过私教课的朋友们,对此应该不陌生了~
关于“身体中立位”的概念,大家的认知,更多是是停留在教练口中“片面”化的三言两语,比如:“收下巴;肩膀下沉(沉肩);腹部收紧(核心收紧);先屈髋后屈膝......
身体中立位的概念,源于运动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即: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双眼平视,上肢下垂,下肢并拢,手掌足尖向前
解剖学方位术语:
上,下:近头者为上,尽足者为下;
前,后:近腹者为前(腹侧),近背者为后(背侧)
内,外:近内腔者为内,原理内腔者为外;
深,浅:远离体表者为深,近体表者为浅;
内侧,外侧: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线者为外侧;
近端,远端:靠近躯干端为近端,远离躯干端为远端;
所谓的“身体中立位”,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下的理想身体姿势和体态,简单来说就是人体的标准姿势!当人体处于中立位时,关节角度为零,下肢力线一致,损伤最小;
说到这里,还得提到一个解剖学术语:“人体解剖面!”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冠状面:从左右方向将人体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水平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教练口中的“人体中立位”,是站姿,坐姿,以及俯卧仰卧等体位下的“中立位”,从上到下依次为:
1:双肩平行且放松,下巴微收:,头在胸廓正上方;
2:脊柱保持中立,曲度正常,没有侧弯与旋转;
3:骨盆中立: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保持同一水平面;
4:双脚打开与肩/髋同宽,第二脚趾正前方,髌骨与第二根脚趾同方向;
5: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双脚,没有出现明显的内翻/外翻;头,肩,髋,膝,踝一条线垂直地面;
我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归到“大腿前侧凸出”的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体重基数大,减肥/减体重就行了;但若是体态(动作模式)有问题,最后的结果是体重减下来了,但是大腿前侧依旧“凸出”……
这就和日常的行为模式有关系了,比如:久坐久站;含胸驼背的不良习惯和体态等一系列问题~
站姿状态下,骨盆前移,不在原来的位置(中立位),身体重心(力线不稳)前移;再加上长期久坐久站引起的“臀肌无力,核心腰腹无力”;
所以,身体重心从下往下,绝大部分压在大腿前侧;时间一长,大腿前侧受力过多(用进废退原则),自然肌肉会越来越强!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大腿前侧凸出”的问题,除了减肥掉体重之外,应该同时引入“体态矫正调整”,重新建立“正确良好的动作模式”和“日常行为习惯”;
其次:对大腿前侧过度紧张的肌肉(股四头肌)进行拉伸放松,加强大腿后侧(后侧链)的肌肉力量,让肌肉张力(弹性)前后均匀,骨盆回归正确的位置(中立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