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修行”?你是如何理解的?
修行,简单来说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而行为是又是人思想的外在表现。所以修行,实际是通过改变我们人的内在思想,从而达到修正行为的目的。
修行,并不是只有出家人才叫修行,住山上,住庙里才叫修行,其实我们普通人每天也都在修行。只是每个人选择修行的方法不一样而已。
儒释道各有各的修行目标,儒家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释家讲缘起性空,明心见性,道家讲清静无为,天人合一。
我们平常人大都觉得修行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修行离我们很近。我们从小就接受文化教育,老师教导我们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在进行儒家文化的修行,因为儒家文化的目标更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发展需求。
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通过儒释道来解决我们碰到的问题,我们往往通过儒家解决习性问题,释家解决情绪问题,道家解决欲望问题,只是我们在用的过程中,不觉察而已。
什么是“修行”?你是如何理解的?
什么是修行?你是怎么理解的?
普通人就要修养。宗教人士叫修行。究竟什么是修行?是指有信仰的宗教人士的修炼或者修行经法与自我本性的过程。是一种刻苦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悟性活动。包括:思想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如何克服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是否符合信仰规范。即一刻接一刻的断恶修善,修行德行。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宽广,视野更宽阔的个人修养水平。总之,修行就是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觉悟。把一切错误修正过来。这就是修行的核心或者就是修行的宗旨。
什么是“修行”?你是如何理解的?
"修行"我的理解是:学习美好的东西并付之于实践。
什么是“修行”?你是如何理解的?
“修行”顾名思义,就是修整自己的思想,修整自己行为,在佛教讲就是持戒,戒律就是修整行为的方法和途径,修行者通过持戒,逐渐端正自己的思想,逐渐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性,这就是修行!
但人的行为,源自于思想,思想发自于心,心才是万法之源,所以修行的根本,就是能时时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譬如自己其了贪心,马上就能觉知到,所谓“不怕起心动念,就怕觉知不即”,只要能觉,妄念及消,不用阻止,亦不用恐惧,所以,这个观照觉知,就是根本修行!
也许有人会问,“心”和“思想”不是一个东西么?简单说,思想也是心,乃是妄心,如果你能觉知到自己的妄心,这个能觉知的心,就是真心,妄心是无常的,是可寂灭的,真心则是不生不灭的,《金刚经》曰“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就是能觉知的真心!
什么是“修行”?你是如何理解的?
修行是心灵里的一种禅义。可以解脱,可以清净,可以释怀,可以放下。可以寻诗问仙,可以徜徉求索。可以无为无欲,可以无痕无果。反正个人理解不同,只要符合自己的心态,可以拿得起放得下,就是自己的修行吧。
什么是“修行”?你是如何理解的?
我认为修行,就是不断的去修正自己错误和缺点及行为,而不是去改变别人,通俗的说就是从自身入手改脾气,改秉性 ,圆满天性。
走自利利他的道路,反之就不是修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