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吃降压药,会脑卒中吗?

选用的药物都是长效药物,效力缓慢出现,持续时间长,不会出现服药后血压迅速下降的情况,如果你在夜间11时服药1粒长效药物,可能会在5-6个小时后才明显降压。

许多老人因为睡眠不佳,正准备起床,正值凌晨危险时段,所以,一定要长效的,不可使用中短效的,另外,老人们在夜间使用利尿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利尿剂会增加夜晚排尿次数,同时血液粘滞度也会升高,变得粘稠,有危险。

睡前吃降压药,会脑卒中吗?

如果晚上睡前血压较高,可服一种长效降压药,那就可避免早上血压高峰。不会致中风。如果晚上睡前血压不太高,又有冠心病,可服曲美他嗪缓釋片,既可保护心脏,又有轻度降压作用。

睡前吃降压药,会脑卒中吗?

“睡前吃降压药容易引起脑卒中”确实会有这样的说法。

但其实并不是完全准确的。因为每个人的高血特点都是不一样的,需要个体化治疗。

这个说法源于勺型血压特点

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天24小时中每个时段的血压情况是不一样的,往往有两个高峰期。早上清醒时,血压开始升高,约在6~10点到达高峰,之后下降,再到下午4~6点开始升高,达到第二次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在凌晨2~4点时降到最低。

这种特点的血压波动被称为“双峰一谷”或“勺型血压”。

对于这种勺型血压特点的患者,是建议在早上服用长效降压药(每天1次),如果服用短效降压药(每天2次~3次),也建议最后一次服用时间不要晚于19点。以免夜间血压降得太低而引起脑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事件。

高血压治疗应个体化,不能一概而论

但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勺型血压,还有非勺型的。如果是非勺型的高血压患者,就需要经过监测自身血压波动情况后,根据医嘱制定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

比如如果是晚上血压升高、白天血压下降,那么晚上服用降压药也是合理的。

高血压患者在用药之前,推荐做一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检查,以便查明自己的血压波动呈勺型还是非勺型,从而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用药一段时间后,减压复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检查,以便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看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等,从而更好地控制血压,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