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花木兰》豆瓣评分5.9分?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这次翻拍的电影《花木兰》是由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罗执导,刘亦菲、甄子丹领衔主演,巩俐、李连杰特别出演,李戴、安柚鑫主演的真人版剧情电影 ,于2020年9月1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

看外国导演就知道不会太好了,并不是说导演导的不好,而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国的历史国人都有争议,更何况外国人改编讲中国历史故事,能不能讲到点子上不好说,单看演员妆容就让人接受不了。

先说巩俐演的女巫,巩俐饰演的巫女造型太西方化,在影片中,巩俐的气场还是很强的,感觉比花木兰更有气场,恐怕这一点就让观众接受不了,影片中女巫都是强大的,但是在这部电影中看到,巩俐扮演的女巫是不堪一击的。

所以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简单直接,影片没有拍出中国文化的底蕴,太西方化,大概为迎合西方国家的"味口″吧!

至于李连杰饰演的皇帝,真的没认不出来,化妆技术实在太高了,唯一不好的是皇帝的装扮,过于国际化,没有我们国家帝王的感觉,看头上的帽子像道士帽,衣服的领子能折叠多层,又像道士服,没有皇上那种运筹帷幄的气度,让观众容易走神。

刘亦菲饰演的花木兰还不错,完全抛开了神仙姐姐的偶像包袱,可惜剧情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铺张不到位,要不她可以演得更好。

花木兰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影片没有着重考虑花木兰替父从军的重点,只注重特效的电影引不起大家共鸣的。

电影的好坏评分只是数据分析,众口难调,至于好不好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木兰,这是一部外国人心中的花木兰,毕竟耗资数额拍的外国大片,视觉上一定让观众叹为观止。

如何评价电影《花木兰》豆瓣评分5.9分?

现在已经变成了4.9了,这部电影评分的走势,可能会越来越低,为何会如此说?

《花木兰》已经在国外上映,国内的上映时间定于2020年9月11日,但是从国外流传出来的片段来看,恐怕这部剧的的走势会越来越低了。

《花木兰》总投资14亿元,目前国内已买入,在日本已经撤档了,这次在国内上映,恐怕票房连成本都赚不回来。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 大家都知道,这部戏是由迪士尼出品,导演为妮基·卡罗。《花木兰》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作品中的深度和内涵,以及纵横的故事线索,外国人是很难理解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基本上不可能用特效和高成本制作弥补。
  •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将成为《花木兰》的一大硬伤,在剧中,李连杰所饰演的皇帝形象造型活脱脱的就是另外一个傅满洲。《花木兰》的故事背景发生于北魏时期,这个时候的皇帝形象,和东汉末年的皇帝形象差别不大,李连杰所饰演的皇帝形象,显得有点不伦不类,有刻意模仿傅满洲,丑化之嫌。傅满洲为西方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东方黄种人的人物形象,是奸诈、邪恶、恐怖、阴险的化身,是西方人用来丑化东方人的,而且,并称之为“黄祸”。
  • 刘亦菲所饰演的花木兰一角,也有被丑化的一面,两腮突出的红色,鲜艳的红唇,这不光和文学作品中的花木兰大相径庭,也和广大国民心中的花木兰背道而驰,仅凭这一个画面,就已经让国内观众反感了。
  • 混乱的故事情节和线索,是这个剧最为失败的地方,从国外流传过来的影视片段来看,全片除了震撼的特效和逼真的场景值得一看以外,情节和线索的不连贯,演员的尬戏,已经成了最受人诟病的地方。
迪士尼的高调宣传,让人们对《花木兰》的期望值很高,可是看了之后,只能说,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汇集刘亦菲、李连杰、甄子丹、巩俐等知名影星,期待值高是很正常的,但是并不是每一部大制作都能成为经典。

9月11日临近,《花木兰》也即将在国内与观众正式见面,你会去支持《花木兰》和刘亦菲吗?

如果要,前方高能,请做好思想准备!!!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对,敬请指正!假如您有其他高见,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如何评价电影《花木兰》豆瓣评分5.9分?

2020年因为前所未有的疫情,全球电影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中国在内的疫区的快速恢复,越来越多的延期电影陆续上映。

但说句实话,今年出的新电影没什么太亮眼的成绩,除了《信条》的诺兰稳定发挥,仍旧让苏莫心甘情愿献上膝盖,其他许多电影都是令人失望的。

热门僵尸片续集《釜山行:半岛》如此,20世纪福斯被收购前的库存《新变种人》如此,最新的这部迪士尼真人公主大片《花木兰》也是如此。

我甚至都不想提及这部电影的中国背景,尽管看片之前我再三提醒自己,这货不是中国的“花木兰”,可看的时候还是不由自主的浑身不爽。

看到村民们高饱和度的服饰时,苏莫恍惚觉得我看的是《阿拉丁》。然后我就想,阿拉伯人看《阿拉丁》的时候,会不会也暗骂,“这是什么鬼东西?”

其实好莱坞一直没有变,《花木兰》也不是什么“发挥失常”。他们只是曲解别国文化,借用你的壳子,本质上还是迪士尼的公主故事,是我们自作多情了而已。

《花木兰》讲了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异族柔然,借助女巫仙娘的魔力,不断侵犯和骚扰中国的领土。

皇帝对黑魔法十分不齿,下令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每户家庭都要贡献一名男丁参军,抵抗柔然的进攻。

偏远小村的华洲是光荣的退伍老兵,无奈膝下无子,只能再战沙场。华洲大女儿花木兰不爱红妆爱武装,从小独立坚强,与淑女完全不搭边。

她见父亲年老体弱,又在战争中落下了残疾,于是化名华君替父从军。在军营里,唐将军教会了花木兰“四盎司拨千磅”的战斗技巧,释放出体内的“气”成为武术高手。

她又与陈宏辉等战友并肩训练,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然而战争如期而至,花木兰虽建立了战功,但因为女扮男装被军队开除。

此时柔然的首领伯里汗声东击西,带领一队死士偷袭首都,要杀死皇帝。发现阴谋的木兰,说服了旧时的战友,终于凭借自己的勇气拯救了王朝。

真人版《花木兰》改编自1998年的迪士尼同名动画片,那版动画虽然在故事上也做了较大改编,但口碑不错,好片值达到78分。

22年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好莱坞女权运动风起云涌,迪士尼自家经典动画的真人改编项目,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成功。

《花木兰》的推出并不叫人意外,但过了这么多年,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竟然还处于幼儿园阶段,这点才是叫苏莫最惊讶的。

先说说影片的优点吧,一是刘亦菲的选角很成功,如果要我说一个饰演花木兰的最佳人选,八成我也会倾向于刘亦菲,而且是大比分领先的那种。

这个选角当然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但苏莫觉得这已经是影片为数不多的优点了,她女装的那几场戏里还是很美的,不至于看不下去电影。

优点之二是画面精美,既然布景经不起推敲,我们就不要推敲了,至少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雪山、沙漠、皇城……几大场景十分漂亮。

刘亦菲的动作戏也很精彩,多年古装武侠剧的磨炼没有白费,不管故事多没逻辑,只要一动起手来,还是能成功吸引我的注意力。

而最精美的,还要数片尾字幕那段的剪影处理,配合着浑厚的“忠勇真孝”汉字,至少老外看了应该会非常喜欢,2亿美金花得物有所值。

优点之三是砍掉了木须等几个非现实角色,去掉了歌舞的部分,让电影至少第一眼看起来,没那么违和。

优点之四是电影与时俱进的女权观,木兰在影片中说,她眼中理想的女性是勇敢、风趣、聪明的,长相反而无关紧要。

木兰的女权观完全是现代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她想象成一位穿越回古代的现代女性,剧情都不用做任何修改。

正因为上边这些原因,说《花木兰》是今年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也不为过。说完了优点,我们再看看影片的缺点。

一是剧情的全面崩塌。说起来这点也不能太苛责《花木兰》,因为我们对这个故事太熟悉,所以才期待看到一个完全中国的故事。

可迪士尼的《花木兰》是改编自1998年版的动画电影,除了一个东方背景外,与我们的《木兰辞》已经没什么直接关系了,所以故事上的不足可能是我预期的偏差。

二是喜剧元素的缩水。前边苏莫把砍掉木须龙作为优点,但这个角色同时承担了动画版《花木兰》的大部分笑料。

总的来说,拿掉这条龙是利大于弊的,可怎么样补齐片中的喜剧效果,则是电影主创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遗憾的是,新版《花木兰》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但木须的喜剧元素无人继承,连几个搞笑的士兵也不那么搞笑了。

苏莫当然知道,动画片中放些夸张的内容没人在意,真人版这么处理则非常出戏。可好莱坞商业片加点喜剧段子,算不得什么高难度操作。

《花木兰》无疑是放弃了这种尝试,回顾整部影片,苏莫想不到任何好玩儿的桥段。要知道幽默感可是98版原作的精髓之一,竟被这么随意的抛弃掉了。

三是女巫角色的加入。诚然加入巩俐饰演的女巫,给电影视觉效果增加了不少可能性,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损害影片真实性为代价的。

既然不搞笑了,既然不搞木须龙了,也不载歌载舞了,何不摒弃所有“不真实”的元素,用这个框架,拍一部严肃的战争史诗片?

女巫角色的引入,体现了迪士尼对这版翻拍的策略,从一开始就是飘忽不定的,最后即没尊重原版,也没弄出什么创新。

当然我理解编剧对女巫这个角色寄予的厚望,她就像是旧时代的独立女性,尽管努力抗争,却不被同时代的人理解。

可正因为她们的抗争,花木兰这届新女性,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电影里几次说他们很像,又很不像,探讨的无非就是独立女性与时代的关系。

但仙娘法力无边,加入这个角色,是对电影平衡的毁灭性打击,后期无论怎么处理女巫,都会带来结构性硬伤。

四是人物成长处理得浮皮潦草。动画版《花木兰》里,除了木兰,还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可他们到了真人版里,就都降级成工具人了。

即使镜头始终对准的木兰,成长历程也很模式化。很多观众应该都跟我一样,看过动画版电影,当故事本身不再是秘密的时候,那讲述方法就变得至关重要。

可电影处理得不太成功,即使以动画电影的标准,人物行为逻辑和成长轨迹也太草率了。对于一部耗资2亿美元的电影,如此涣散的剧本让人震惊。

总结一下,真人版《花木兰》的画面精美,刘亦菲的选角不错,用一种比较契合现代价值观的方式,讲了一个有普适性的西方故事,好片值57分。

但看电影的时候,我多次想到了张艺谋的《长城》,每次好莱坞试着用自己的逻辑理解中国文化,结果都不太圆满。

只要好莱坞一天不放下固有思维,更多“长城”式的作品就会层出不穷,《花木兰》只是最新的代言人罢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担心起Netflix的《三体》来。

如何评价电影《花木兰》豆瓣评分5.9分?

目前刘亦菲版《花木兰》豆瓣评分是4.7分,再这部电影还没有在国内上映的时候,就被打了4.7分。

其实已经间接宣判了这部电影必扑无疑了。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差在哪里呢?

1,花木兰被好莱坞拍成了神话故事!

其实花木兰从军,我也不知道到底历史上是不是真实的故事。

但是但凡是一个初中认真读过《木兰辞》的人都知道,木兰从军即便不是真实故事,但是她也不是神话故事啊!

可是迪士尼拍的这版《花木兰》确实将中国的这个传统故事给神话了,一会儿冒出一个女巫,一会儿出现一只凤凰。

而最让人接受不了的一个细节,大概就是巩俐饰演的女巫都这么牛了!

想上谁的身,就上谁的身,可是最后一秒,巩俐这个女巫居然是被一个凡人一箭给射杀的!

所以这到底是一个神话故事?还是一个狗血故事?

好莱坞的导演和编剧们真的先商量好!

2,花木兰里面的服装和人设都让我有点恐惧!

整部电影看下来,只有刘亦菲饰演的花木兰还能看。

而剧中的其他人,比如饰演媒婆的郑佩佩,比如巩俐饰演的女巫,以及李连杰饰演的皇帝。

讲真,真的让我不舒适。

特别是听到底下的人称呼李连杰为天皇,称呼丞相为议长时,我更是觉得看了一个假的中国故事。

而结尾一段,李连杰感谢花木兰的话,动不动就是人民感谢你,感谢你的奉献,感谢你的勇敢和忠诚。

更是让我有一种看现代美国洗脑大片的感觉。

毕竟向全世界传递美国大兵的忠诚、勇敢、还有真实,不就是好莱坞一贯的套路嘛。

只是在中国故事里,加入好莱坞的鸡汤,我确实有点接受不了。

3,好莱坞的导演,一定没看过中国导演是怎么拍古代人打仗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中国古代随便打一次战,都是:

雄兵百万于霸上。

就连炎黄大战蚩尤,史书上写着的都是士兵不计其数,还各自召唤来了风神、雨神、雷公电母。

反正就是一个字,场面能有多大就有多大。

当年张艺谋拍《英雄》,还有《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拍出了这种古代人打仗的气势。

但是对于这部《花木兰》,当我看到双方大战,不过数百人,花木兰带领左翼出击,身边居然只有数十骑兵的时候,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

好莱坞的导演真没见过世面,这是中国人打国战,不是欧洲小领主打群架,怎么想象力就这么一点呢?

再一个出戏的地方,就是当我看到游牧民族推着机械,装填着石油弹朝着花木兰这边发射的时候,这还是游牧民族?

历史上一直处于科技领先地位的可是汉族啊,什么时候,汉族被游牧民族的智商给碾压了?

所以总体而言,豆瓣上给《花木兰》只有4.7的评分我认为是合适的。

这就是一个披着中国故事的皮,拍的好莱坞电影。

当然这部电影也是有亮点的,那就是神仙姐姐刘亦菲是真的美啊!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何评价电影《花木兰》豆瓣评分5.9分?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应该是花木兰故事的一个中心思想。

无论木兰辞还是迪斯尼改变的电影中都有体现。在传统的花木兰故事里突出的是男女之间勇敢和体力的差别,这是男女之间天然的区别。而迪士尼的电影却把女子不如男变成了地位的差别,这应该是我们中国观众不大能接受的。所以豆瓣评分低也是正常的。

再者花木兰是传奇故事,但是迪士尼却把他变成了西方人的神话故事,这也是我们接受不了的。花木兰之所以成为传奇,因为她女扮男装,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丝毫不输男子。但是电影却把花木兰变成了一个能召唤凤凰,还加上了一个能变来变去的巫婆,简直是一个神话故事了,失去了花木兰故事本来的面目,也失去了意义。

还有,花木兰代父从军,表现的是英勇善战,但是电影了根本看不出花木兰有多么的厉害,简而言之,动作戏场面太差。

综上所述,《花木兰》是一部不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电影,评分低理所当然。

如何评价电影《花木兰》豆瓣评分5.9分?

总体来看,《花木兰》刘亦菲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前半部分还挺好看;后半段不知如何收场,尤其加入女巫的情节,实在无厘头,只好匆匆强行结束,有点烂尾,比较尴尬。

这其实是一部美国精神内核的戏,确是一群中国人在演,表里不如一,东西方思想观念、价值观相互碰撞,根本没办法捏合在一起,人物性格都比较分裂。硬凑成的一部片子,扑街了。

好莱坞和迪士尼想拓展中国市场之心,昭然若揭,盯住花木兰这个大IP,翻来覆去的拍,不放手。十几年前的动画版还不错,整体反响很好;这次真人版混乱的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豆瓣评分5.9分,还是很客观的,证明中国影迷的眼睛是雪亮的。曾经不可一世的好莱坞大制作,明显已经走向末路,中国影迷的口味和自信心不断在提升,不好蒙了。呵呵...

还有一个很深的印象,这版《花木兰》模仿《权力的游戏》痕迹很重:

1、巩俐饰演的女巫,基本就是克隆权游中的红袍女巫;

2、两军对阵厮杀的场面,也是基本克隆权游,不过跟人家HBO的制作水平,还差着一截,挺尴尬的。

无论宏观还是微观,《花木兰》都比较尴尬,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