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还能掌控全局,他会怎样处置李世民?
如果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还能掌控全局,估计会废黜李世民,软禁至死,然后重新选择接班人。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虽然就李世民是蓄意杀害太子、齐王,还是李世民为了自保迫不得已而为之,还存在争论,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是一场经过精心策划的政变,而政变的发生地就在于首都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也就是李渊办公的门口,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杀害太子和皇帝的另一个儿子,可以说是胆大包天,而对于皇帝而言,那肯定是怒发冲冠,不过唐高祖李渊可不是吃素的,要想发脾气那也得看看实力,眼看自己已经被架空,李渊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并说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
玄武门之变
当然这些话当然是违心的,主要还是因为李渊已经无法掌控全局了,因为秦王李世民已经蓄谋已久,并且掌握了全部局势,但是如果,也就是如果李渊还能掌控全局,调集大军,稳定局势,那么李世民等来的估计就是李渊的无敌愤怒和严肃处理。
唐高祖李渊
其实唐朝一朝而言,都充满了血腥,这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太子和齐王已经被杀,李渊会不会杀掉李世民呢?估计也不一定会,参考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叛乱,最后也仅仅是软禁可知,古代人伦还是很重要的,而且木已成舟,李世民又有很大的势力和旧部,也很有功劳,因此,睿智的李渊可能会将李世民废黜,软禁,以稳定政局,至于政局稳定之后,那说不定也会杀掉这个儿子,因为唐玄宗也曾一日杀三子。
玄武门主角
不过这个如果就不可能成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后果,经过密谋,已经完全控制了李渊,因此,李渊只有被迫同意,即便不同意,李世民也会矫诏同意,事情已经会按照历史进程进行下去。
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还能掌控全局,他会怎样处置李世民?
问这个问题,显然以为李世民造反针对的是太子李建成,但是,李世民针对的明显是皇帝李渊啊。
臣子之间在京城发生的火并,只会发生在皇帝是傀儡的情况之下,不然,你当皇帝是摆设?这样堂而皇之的在皇帝面前火并?
如果李渊不是傀儡,那李世民只可能针对的是李渊,杀李建成只是顺手的事。
不信看地图,
左边标记的玄武门,也就是太极宫的北大门,就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地方,大明宫的玄武门,是李世民做皇帝后,修的新的办公室。
而皇帝李渊,就在太极宫生活办公,太子住在太极宫旁边的东宫,太子去太极宫,需要走玄武门嘛?
唐朝历史上,发生了四次玄武门之变,结果都是谁控制玄武门,谁就取得胜利,所以玄武门有多重要,可见一斑。
李世民收买了玄武门守将,是为了啥?为了对付太子?
李世民提前给李绩、李靖打招呼,是为了对付太子?
李世民提前收买李渊身边的宰相,是为了对付太子?
可以说,李世民自始至终的斗争对象,都是李渊,而不是太子李建成,
所以,在收拾完太子之后,李世民就迅速控制力宫中的兵力,然后就逼李渊退位了。
玄武门之后,李渊实际上就是傀儡了,被迫承认李世民的合法性,三天后封他为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此时李世民住在太子东宫办公,李渊仍然住在太极宫“办公”。
三个月后,李渊就很懂事的退位了,李世民顺利继位,但李渊仍然太极宫,直到三年后,才搬出太极宫,住在了李世民当秦王的府邸,太安宫。
所以,你说的可能性,根本不可能存在,不然,就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失败,必死无疑。
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还能掌控全局,他会怎样处置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是不可能掌控全局的,该不会有人真的以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目标是李建成吧?
我们可以预演一下玄武门之变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1、李建成察觉到威胁,或者提前得到消息,于是没有进入玄武门,那我猜测李世民会让尉迟敬德直接去挟持李渊,然后让李渊交出长安的兵权,李世民带领长安的禁军加上高士廉放出来的囚徒去东宫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出现,足以看出来秦王府谋划缜密、万无一失,也可以看出来太子李建成真的外强中干,关键时刻没有帮助他,站在他这一边。
2、玄武门之变失败,李世民被李渊的禁军打败,李世民会带着秦王府的谋臣、将领和长孙皇后逃亡自己的大本营洛阳。这样的话迎接唐朝初年的变故就不是政变了,而是内战了,我估计按照李世民战场BUG的属性,只要东突厥不参与,李世民不玩持久战,速战速决,李渊和李建成也没有赢的机会。再加上秦王在唐军中威望,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阵前倒戈。
这种情况也没有出现,基本上说明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之前已经把禁军搞定了,而且据我所知唐朝是野战军和禁军不分的,著名暗桩常何就是之前在外征战的,还有就是比较著名的薛仁贵,在太宗征讨高句丽表现出色,并进入禁军,成为高宗的爱将。综上所述,估计李世民一闹事,禁军早就倒戈了。
所以说禁军平叛秦王的这种情况没出现,再次说明了秦王李世民的恐怖之处,作为唐初军队的核心人物,影响力之大估计已经盖过李渊了。
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还能掌控全局,他会怎样处置李世民?
武德九年(625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逼宫父亲李渊。如果按照题目开脑洞,李渊如果还能掌控全局,他会怎样处置李世民?
李渊是个成熟的政治家,既然太子和齐王都死了,他还会将权力交给李世民的,因为要以大局为重。
1、李世民是唯一的嫡子
嫡长子制是李唐王朝传承帝位的基本制度。李渊的皇后独孤氏生有四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其中李玄霸早夭,李建成和李元吉死于玄武门,这样李世民就是李渊唯一的嫡子了。
李渊虽生了二十二个儿子,但当时还活着的其他皇子,最大的也只有八岁左右,更别说他们还是庶出的。
2、李世民势力太大
如果李渊执意要杀掉李世民,在培养其他的继承人呢?
难度太大。李世民功勋卓著,其已经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势力,如果执意选择对抗,那么大唐首都长安必然掀起腥风血雨,到时候鹿死谁手真就不好说,那么一个新兴的政权可能就此垮掉,这不应是李渊的选择。
3、眼前的形势逼人
即使当时的李渊仍然拥有掌控全局的权力,但现实是尉迟敬德满身鲜血的站在他的面前,李渊没法调动其他的军队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咄咄逼人的秦王势力,他没有别的选择。
最后我们来说是“玄武门之变”隐藏的真相——李渊可能很早就被控制住了。
其一,玄武门是去太极宫的必经之地,那里离太极宫大殿并不远,如果发生了械斗,李渊不可能不知道。对于当时还掌握大权的李渊来说,控制住两伙人并不是难事,可偏偏他就不在现场;
其二,史书说当时的李渊“泛舟海池”,这就比较扯了。当日两伙人是前去李渊面前对峙的,也就是说,李渊当天时要当和事老的。正常来讲,李渊与文武大臣会在太极宫正殿与他们会面,李渊怎么就去游玩去了?
其三,即使李渊真的在“泛舟海池”,那么太极宫没有当班的侍卫吗?他们如果发现了械斗,必然第一时间报告李渊,李渊肯定会命令禁军护卫自己,并派兵镇压住两伙人,可这一切都没发生。
只能说明,当时本应手握大权的李渊更早的被李世民所控制了,如果李渊不交权,他的下场可想而知,而历史可能会重新书写。
武德九年六月初七,亦即政变的三天后,李世民被李渊册立为皇太子。虽然李世民还没有登基继位,可朝野上下都很清楚,从这一天起,李渊已经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皇帝,不到一个月,李世民的左右心腹迅速进入了大唐帝国的权力核心,而麾下将领也全都进入了军队高层。
同年八月初八,大唐帝国首任天子李渊正式下诏——传位于太子李世民。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还能掌控全局,他会怎样处置李世民?
李渊除了让位,别无选择。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出手极狠,李建成以及李元吉极其后代,被李世民赶紧杀绝。
这个时候,李渊能够选择的只能是李世民了,作为一个政治家,李渊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国家的利益。
虽然李渊不是说不能再生儿子了,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可能,如果杀掉李世民,而且就是李渊再生儿子,那么儿子要成才的话,也是至少二十年之后了,李渊能保证自己能再活二十年吗,李渊能保证自己的新儿子是有能力的,这样的情况对于李渊来说太冒险了。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李世民能发动玄武门之变,就说明了李世民在朝堂之中的势力已经不小了,哪怕李渊能够掌控全局也无法忽视李世民手里的这股力量。
如果李渊要对付李世民,那么必然要对这些力量进行清洗,这些人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这个时候,李世民哪怕本身不想对付李渊也必须对付李渊,因为李世民如果倒下,就等于他身后这些追随他的人会一同倒下,那么这个时候保住李世民就是保住自己,他们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自己不愿而“黄袍加身”这回事,并非完全不可能发生。
李渊如果要对付李世民,结果就是唐朝立刻陷入内乱,而这个时候突厥正在压境,唐朝刚刚建立,会面临崩溃的边缘。
所以李渊除了让位,默认已经发生的事实外没有选择,除非他想让唐朝与整个李家陪葬,冒着风险去赌。
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还能掌控全局,他会怎样处置李世民?
如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还能掌控全局,他会将李世民流放在边疆,永不回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