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原生家庭缺爱的人,结婚后,依然很难得到真正的爱?
小时候缺爱,不代表他长大后没遇到真爱。他在原生家庭里的生活模式,大概率影响了他的一生。
有的人童年阴影需要用一生来治愈,而治疗的过程中总会有猜忌,不敢真心以待,常以己之心度人。
过去的种种是印记在心里的伤痕,即便遇到了真爱,感受到了爱,也不敢轻易相信。
有人说这是作,我表示不认同。
前几天有个新闻,一位女士去打疫苗,由于恐针,一直在抗拒。她的丈夫实在受不了打了她一巴掌,最后疫苗也没打成。
难道打针比一巴掌还痛吗?
不是的,她是小时候埋下的恐惧,阴影一直不散。
同一个道理,小时候缺爱的人渴望爱,但他本身却不懂得爱,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和感知爱。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本身很开朗的一个人,喜欢户外活动。偏偏她的父母认为女孩子不应该性子那么多野,阻止她参加一些活动。
后来她变得沉默寡言了,出去也不告诉家里,夜不归宿是常有的事。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1、缺乏沟通,让孩子觉得家长以爱之名管束过多。
2、叛逆时期,走心交流才是最好的方式。
女孩觉得她的父母根本不尊重、理解她,她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爬山游玩,露营烧烤是有益身心的事。
现如今孩子拒绝和她父母交流,继续我行我素,她爸妈后悔莫及徒叹奈何。
就以上的例子,你们觉得女孩的父母是真爱吗?用心良苦,可惜方式不对。
那么女孩心里的阴影会不会影响她的一生?还能相信爱吗?答案只有她自己能找到。
为什么在原生家庭缺爱的人,结婚后,依然很难得到真正的爱?
因为她的父母不爱她,婆家人又不傻,这个可以看出来的,基本上父母不爱的孩子,婆家人要是好的话顶多不欺负她,不会宠爱她,婆家要是不好的话,可能还会看碟下菜欺负她!娘家看到自己不宠爱的闺女到婆家不受待见,就更不喜欢她了,然后婆家娘家恶性循环!不受父母待见的两边父母帮你就别想了,做好养老的时候一起找你就行了!
为什么在原生家庭缺爱的人,结婚后,依然很难得到真正的爱?
因为ta不知道何为爱,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
过于奉献,会变得一文不值,甚至变成控制。过于计较,双方看不到爱,演变成吵架,生活就变成一地鸡毛。
网络上的鸡汤很多,可是都是口头禅,具体到事项却没有几个说的出来。
所以,我觉得学校应该开个课题:什么是爱,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
为什么在原生家庭缺爱的人,结婚后,依然很难得到真正的爱?
自我保护意识过强 ,质疑世界的一切。
这一切原因都是因为小时候缺爱 !
为什么在原生家庭缺爱的人,结婚后,依然很难得到真正的爱?
很简单啊,一个在原生家庭没被父母好好疼爱,对待的人 ,ta长大了,自然的就会用同一种模式对待自己和他人。
哪怕是对方并不是和ta父母一样的人,ta也会制造出同样的情景或状况,让自己以及对方相信ta就是一个不值得爱的人。
比如小A,从小就在父母的忽视、指责声中长大。小时候,不管她做什么,如何讨好父母,委曲求全,父母都认为她是一个讨人嫌的人。
久而久之,小A就把父母对待她的方式内化进心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讨人嫌的人。(论重要客体的重要性)
如果在这期间,她的身边很少出现一个可以给她一点点关怀和爱的人,(比如爷爷奶奶或老师等长辈)那基本上,她会相信并认同,自己就是父母所说的糟糕的,“讨人嫌”的人。
等长大了,小A就会在人际关系中处处呈现出一副“我是糟糕的,讨人嫌的家伙哦”。哪怕对方认为她还不错,愿意对她好,她也会不自觉的制造出与童年一样的情景,让别人不喜欢她。(就如甄嬛传安陵容)
这在心理学上叫着“强迫性重复”。
也就是说童年幸福的人长大了会重复幸福;童年不幸的人长大了会重复不幸。
虽然我们都想要幸福和爱,但没有得到过的人根本不相信自己可以得到爱!也不懂得爱!
所以不管是她找的老公,或者是生活中她与别人相处的姿态, 都会处处流露出我是不值得爱的,我是不好的“证据” ,让别人嫌弃她。
当然,她遇到的人,如果在人格层面上比她高一筹,可能会远离她或提醒她,但不会深交,如果与她类似,就会制造出彼此熟悉且需要的游戏。
所以,一个从没获得爱的女子嫁入婆家,她是带着旧有模式与人相处,怎么可能获得有爱的生活呢?
如果碰上一个好婆婆(比如伊能静的婆婆)她也许还有改变的机会,但碰上的也是一个童年遭遇不好的婆婆,就很容易制造出问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般我们吸引的都是同样人格的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不是婆婆强势,就是不把她当回事,又或是她自己太作,容易敏感找事,反正她是不会相信自己可以获得别人的爱的。
而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我们在重复童年的内在模式。
当然 ,这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一:你可以找一个好的咨询师。
在咨询师的陪伴下,你可以重新认识、理解、养育你自己。
从而改变你的内在客体模式。
二:增加觉察力
比如,当你和他人发生你以为的矛盾时,你不要立马用旧有的方式反击,你可以先停停,观察自己的感受,然后再重新看待,分析一下问题。
如果没有条件找心理咨询师,可以写日记。
记住,有时候真的不是你不好,而是你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好。
所以,你才会时时处处为自己或他人找“麻烦”。
三:读心理学书籍、听心理学课。
这个不多说,任何一个想成长的人都可以找到。
最后:别着急。成长的事需要慢慢来。
而对于过去,和你过去所受的影响,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是这样说的: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无论如何,请尽可能温柔的对待自己,学着爱护自己吧。
相信世界的善,也相信生命的力量。
我是专注客体关系心理学的李小钱,关注我,和我一起重新养育自己[比心]
为什么在原生家庭缺爱的人,结婚后,依然很难得到真正的爱?
背后没有依靠的人 连娘家人都欺负,外人能不欺负么?除非女的能力强,会赚钱,就算强势,男方也会想着办法欺负,试试柿子有多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