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
年轻的斯嘉丽聪明貌美,多情而浪漫,虚荣而骄傲,无论到哪里,她都是焦点。
斯嘉丽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得没有一丝褐色,配上乌黑的睫毛和翘起的眼角,韵味十足。她凭着自身的条件一次次夺人所爱,却不知什么是爱。
经历战争的洗礼,斯嘉丽长大了些。
她的母亲是她的精神支柱,她想回到父母的身边,庄园、母亲、黑妈妈是她赖以生存的一切。
然而,亲人一个个离开了,繁华变成了荒芜。经历了重大变故的斯嘉丽没有自暴自弃,她以惊人的毅力排解身心的痛苦,面对现实,迎韧生活中的困苦,改善生活。
父母不在了,斯嘉丽成了家庭支柱,她保护家人的安全,带领家人走出困境。
斯嘉丽活成了一把伞,她也希望有人为她打伞。
经历了风雨,这时候的斯嘉丽才懂得什么是真爱,原来爱情叫白瑞德。
谢谢邀请
如何评价《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
《乱世佳人》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老电影,于1940年1月17日在美国上映。该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与白瑞德之间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一经上映,引起强烈反响,该片也包揽了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十个奖项。可以说是电影史上一部巨作。
女主人公郝思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漂亮。她的眼睛深邃有神,充满了故事,忍不住让人多看几眼,也难怪剧中的男主人公们为她倾倒,为她不惜一切。她性格开朗,跟谁都聊的起来,不甘于寂寞,是个生性爱热闹的人。
对于这个人物的评价可以分成很多方面。从正面来看,她热情开朗,性格活泼,能言会道,又善于和人沟通交际,是个很有魅力的女性角色。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敢想,也敢付诸实现,是个敢想敢做的人,这一点,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她不是家里唯唯诺诺的小女人,她有胆量,也有冒险精神,是个很棒的共事伙伴。而且永远乐观,充满了活力,如果和她成为朋友,会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当然,她的性格中也有不让人那么喜欢的一面。她喜欢众星捧月的感觉,喜欢被大家包围,喜欢成为大家的焦点,但她也的确是挥霍了别人的感情,辜负了别人的一番真情,把别人的尊严踩在脚下,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一点。再比如,她喜欢艾希礼,明知艾希礼要和媚兰结婚,她还是介入其中,这也是很多人介怀的一点。
如何评价《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
我的《飘》是很多年前买的,浙江文艺出版社,傅东华译。这个译本不知道现在还找得到找不到。译者在语调上尽量地接近咱们的语言习惯,比如人名按我们的习惯翻译为郝思嘉、白瑞德、卫希礼、梅兰妮等,甚至奴隶使用北方方言。
一个在富裕条件下长大的小姑娘,追逐着自己想象中的爱情。少女悄悄的描绘着自己的爱情,那份美好,那份甜蜜……。即使是错的,谁又能责备她什么呢?
当战争来临的时候,原有的一切都被打破,在困难中她所迸发的生命力是其他贵族女孩子没有的。那些原来一起参加舞会的女孩子都萎靡了,听任着命运的摆布。而郝思嘉不,她得抗争,她使出全部力量让全家人,父亲、妹妹、嬷嬷以及阿希礼一家,不至于饿死。她还得保住自己的根——她的陶乐。为了活下去而使出的伎俩,这又能指责她什么呢?
她不善良吗?在最危险、最饥饿的时候,她都没有放弃过梅兰妮和她的孩子,虽然她动过希望她死的心思。想想而已,想又不犯罪。她甚至没放弃过曾经的奴隶。
在乱世中所有为了活下去而使用的手段是不需要被指责的。
她健康、现实、勇敢、坚定,充满力量。就是不爱读书,也不大爱思考。与病弱但智慧的梅兰妮正好相反。
有时候突出的个性就是一把双刃剑。就好比郝思嘉的“一根筋”,她一方面意志坚定,不轻易放弃,用于克服一切困难。战后那么艰苦的生活都不会压倒她,是所有依靠她的人的依靠。但另一方面,她坚定的爱着阿希礼,也坚定的认为阿希礼爱着她,阿希礼对于梅兰妮只是责任。而没有用心地体会来自白瑞德的爱,忽视了瑞德因为爱她而默默做的所有的事。
最终,她放弃了阿希礼,她多年来内心的理想;最终,她失去了白瑞德,多年来她的真正的依靠。
心中的理想和现实,哪个应该是更加执着的?
如何评价《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
无论是电影《乱世佳人》还是小说《飘》中,主人公斯嘉丽(郝思嘉)的形象都成功折服了所有读者和观众。
虽然斯嘉丽不完美、不崇高,自私自利,但正是因为斯嘉丽的这种有缺陷的人格才使得读者和观众更为接受和喜欢。
斯嘉丽为什么能成为一个经典而不朽的形象?如何中肯地评价斯嘉丽这个有着复杂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
1、斯嘉丽美得不可方物斯嘉丽的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
作者在小说开篇就说“斯嘉丽·奥哈拉并不是个美人”,但是她的“下巴劾尖尖的,纯净的淡绿色眼睛,眼角微微上翘的眼眶上缀着浓密乌黑的睫毛……”
“她那不过十七英寸的腰围是附近三个县里最细的”,“尽管只有十六岁,她的乳房却成熟而丰满”……
所以斯嘉丽的美,不只在于容貌,更在于她的特殊魅力。她有着母亲从小给她灌输的优雅的贵族气质,又比普通的贵族小姐多一分不羁的爱尔兰血统。
因此,无论在哪个舞会,她的出现永远都是所有人的焦点,是舞会的中心。
她就是那个魅力非凡的女子。只要她愿意,她可以去挑逗任何一个男人,拨动他们的心弦。
斯嘉丽是知道自己的美丽的,她的美丽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自信,同时,她也利用她的女性魅力来为自己服务。
可是,只有阿希礼不接受她,因为她跟他不是一类人,斯嘉丽的母亲无论如何打造她,都注定她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淑女。
2、斯嘉丽具有叛逆精神斯嘉丽的叛逆具有一种历史意义,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思想跟中国封建社会一般无二。她的母亲埃拉无疑就是这种传统思想的受害者。
斯嘉丽从小就具有叛逆精神,就不满她的贵族女性的角色束缚。
她“不喜欢和有教养的维尔克斯家的姐妹们玩,而是执意要和庄园里的黑孩子或邻居家的男孩子玩,还和他们一起爬树,扔石头”。
惹得黑妈妈十分焦虑,告诫她“行为得有个小姐的样儿”。
当斯嘉丽知道自己失去了阿希礼的爱情,不是隐忍和哭泣,而是很快开始实施她的报复行为,她转向了玫兰妮的弟弟查理,并成功俘获了她完全不喜欢的小男生查理,跟查理举行了婚礼。
查理去世后,斯嘉丽的行为上的叛逆达到了高潮,作为一个寡妇,她居然跟男人跳舞甚至调情。这样的行为在当时的美国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
她就是没有一个“小姐的样儿”,这就是斯嘉丽,一个有着可贵的自我思想觉悟的女性。
3、斯嘉丽性格坚强,敢爱敢恨,有着普通女性不具有的男儿气概和情怀斯嘉丽的坚强,来自于她的父亲。她的父亲一直梦想要拥有一个庄园,直至努力实现;
他敢于向贵族小姐埃伦求婚,并且成功,这些都是他爱尔兰血统中不屈的精神在引导他。
斯嘉丽无所畏惧,即便到了最糟糕的时候,都能坚强地勇敢面对。
斯嘉丽的内心一直住着心爱的阿希礼,她一心一意地为阿希礼着想。
当她带着刚生产的非常虚弱的玫兰妮逃离亚特兰大,即使内心嫌弃玫兰妮成了她的累赘,却仍能坚守自己对阿希礼的诺言,对玫兰妮不离不弃、悉心照顾。
当她回到了满目疮痍的塔拉庄园,她没有泄气,一心想着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贵族小姐出身的她,比任何人都要艰苦地劳作,扛下了生活的重担,不言退缩不言放弃。
书生气的阿希礼最后却要依赖斯嘉丽而生存,跟柔弱的阿希礼相比,斯嘉丽绝对比他有着更为坚强的意志和生存的勇气。
4、斯嘉丽精明、务实,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斯嘉丽自私,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当阿希礼对她的热情视而不见时,她为了让阿希礼和玫兰妮后悔伤心,竟然勾引玫兰妮的弟弟查理,使自己成为玫兰妮的弟妹。
斯嘉丽为了求生,不得不打起来妹妹的未婚夫的主意,最后成功与弗兰克成婚,使她获得了木材厂的经营,有了生存的资本;
为了能够虎口逃生、为了可以安全抵达塔拉,她不得不向她最讨厌的巴特勒船长乞求帮助……
当她好不容易回到了塔拉,即使塔拉几乎一无所有,她,一个庄园主的小姐,亲自下地干活,贫瘠的土地慢慢地、艰难地养活了她们。
如果没有斯嘉丽的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望,很难想象这班曾经的贵族还能够最终存活下来。
斯嘉丽的自私和精明的本性,究其原因都源自于她血液中父亲的基因特征。
然而,她的这些表现,归根结蒂都是为了求得生存。
那个一身痞子气的富有的瑞特·巴特勒船长之所以持续地对她产生兴趣,及至爱上了她,绝不仅仅因为斯嘉丽的美貌,
更重要的是斯嘉丽与瑞特极其类似的性情——骨子里的叛逆、自我以及处世的精明和现实。
斯嘉丽的复杂的性格特征是她母亲温文尔雅有教养的贵族血统以及父亲世俗精明的爱尔兰贫民血统矛盾的统一体现。
她的女性主体思想的体现,并非是一种觉悟,而是她所处的文化身份以及特殊的时期对她的性格、命运造成的影响。
如何评价《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
“哪怕是世界末日我都会爱着你。”——《乱世佳人》
但是白瑞德和郝思嘉之间永远是差那么一点点,不能轻轻而确幸地说上那么一句:“于时间的无涯中,你恰好也在这里。”是的 ,两人的爱,是错位的,不到点上的。
郝思嘉的父亲是爱尔兰人,她的身体里流淌着爱尔兰人的豪放,但是郝思嘉心里却崇拜着来自贵族的母亲。这也是郝思嘉为什么对卫希礼有着一种近乎盲目而执着的爱慕。郝思嘉的内心是矛盾的,她的心里住着爱尔兰人的真实,却要用淑女来维持自己的理性和端庄。
同时郝思嘉和卫希礼也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郝思嘉是一个美丽却肤浅的女孩儿,充满魅力,全佐治亚州的男孩儿任她挑,除了卫希礼。郝思嘉吸引男孩儿的方式是,抿紧嘴唇,让自己的酒窝更深一些,让自己的眼睫毛像蝴蝶那样上下扑闪。
而卫希礼需要的是一个懂他的女人,卫希礼显然知道谁是那个人,于是卫希礼拒绝了郝思嘉的表白——郝思嘉不是这样的女人,郝思嘉从未懂得卫希礼。
郝思嘉觉得自己美,理所应当地应该赢得卫希礼的爱。但是她没有。恼羞成怒的郝思嘉向卫希扔了一个小爱神的花瓶,这一幕正好被藏在沙发后面的白瑞德看的一清二楚。因为得不到,所以才更要得到。这是郝思嘉执念的来源,也是她爱卫希礼的核心。
郝思嘉和卫希礼走不到一起,是因为不懂。郝思嘉和白瑞德,没有走到一起,同样是因为不懂。
藏在沙发后的白瑞德看到了郝思嘉最真实的一面,他爱的是郝思嘉身上的真实,郝思嘉身上的真实让他看到了多年前似曾相识的自己——被所有人排斥,却依然做自己。在某一刻,白瑞德觉得自己和郝思嘉是同一类人。白瑞德对郝思嘉的爱,又何尝不是白瑞德对当初的自己的声援?
于是白瑞德把郝思嘉宠上了天,在郝思嘉守丧期间送给她最精美的帽子,此时查理对她来说是什么?可有可无。
在最后,白瑞德对郝思嘉的宠溺,也把郝思嘉身上的虚伪撕扯干净了,真实的郝思嘉自私十足,真实到不想伪装白瑞德才是她真正的丈夫,不想伪装哪怕是对白瑞德的一点点爱,即使当着白瑞德的面,郝思嘉也毫不掩饰她对卫希礼赤裸裸的爱。
有人说郝思嘉懂得太晚了,白瑞德转身得太早了。但是,真的,一颗如此爱你的心,也经不起长期以往的伤害。
以上。
一键关注金思雅,每天跟你分享更多娱乐资讯!现在已有4054人关注金思雅啦!
如何评价《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
郝思嘉是感情世界里的糊涂小女人,乱世之中的传奇女英雄。
01郝思嘉不善于分析别人,也不善于解剖自我,在感情问题的处理上一直糊里糊涂。
对待爱情:思嘉一直以为自己爱的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艾希礼,实则那只是少女时代对初恋的一种梦幻般的憧憬。思嘉并不了解艾希礼,既不懂他爱的诗词歌赋,也不懂他眼里的超脱和淡漠。
郝思嘉早就爱上了白瑞德,也只有和白瑞德在一起她才感觉踏实、安心,可以放下所有戒备。但后知后觉的思嘉,看不懂白瑞德深沉的爱,更不懂得如何维系可贵的爱情和脆弱的婚姻,以致错失了一生挚爱才悔不当初。
对待友情:
直到媚兰死去,思嘉才明白她不能失去媚兰,媚兰是她的支撑和依靠。多少次,思嘉在心里暗暗记恨着这个女人,认为是她夺走了艾希礼。实际上,在这乱世之中的朝夕相处间,思嘉早就把媚兰当作自己最贴心的姐妹。
02思嘉的转变从重返塔拉开始。当思嘉看到塔拉被毁,母亲去世,父亲神志不清,妹妹体弱多病,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再也不能做以前那个傲娇任性的大小姐了。
从这时开始,思嘉表现出大胆、独立、坚强、头脑灵活、无所畏惧的一面。只要能弄到钱,只要能保住塔拉,保证一家人不再忍饥挨饿,爱情、婚姻、道德底线,她统统都能舍弃。有人说她贪婪自私,不顾姐妹情义,但在那样的境况下,这是唯一的万全之策。
纵然郝思嘉有自私、任性、自以为是的一面,我仍然偏爱她。她有红玫瑰娇艳欲滴的容貌,也有仙人掌一般顽强独立的内在,即使置身荒漠,也能傲然挺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