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你认为谁才是第一诗人?
再说一次,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无拘无束",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悲愤不平,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荡,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属浪漫主义诗歌。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叙事诗善于铺陈,高度概括;精心刻画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实;抒情色彩浓郁.抒情诗情景交融;抒情、议论、叙事熔于一体;抒情曲折委婉,跌宕反复,属现实主义诗歌.
平易通俗、明白易懂是白居易诗歌的基本特点。苏轼《祭柳子玉文》中提到过“元轻白俗, 郊寒岛瘦”。“白俗”即在指白居易的浅俗。然而我认为白居易的浅俗,做到了“妇孺皆能看懂”“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的境界,已经不是一个俗字能评价得了的。他的俗并不是肤浅庸俗,而是语言平易近人,人人能够领略其意。
个人较喜欢李白的诗,【将近酒】共享——
将近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你认为谁才是第一诗人?
评比标准是什么?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你认为谁才是第一诗人?
俗话说:文无第一。诗圣,诗仙,诗魔,各有千秋,难分伯仲,无所谓第一。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你认为谁才是第一诗人?
李白是酒仙狂士:金樽斗酒百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我喜欢他张扬的性格,大气,豪迈,蔑视权贵:高力士脱鞋,杨国忠研墨,纵观整个唐朝,有谁有如此气魄胆气?只有他李白敢做到!就凭这,我推崇他为第一!杜甫,懦弱胆怯,空有一肚子墨宝,唤醒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决此如归鸟。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可惜他的一点豪气,全被安史之难磨光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毛。可怜一阵大风,把他茅房刮成了空壳!诗圣最后归来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可怜最后能重返故里,也实属不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老白到会察言观色,牙根儿就是与农民作对:人民种田种地,最恨杂草丛生。老白啊老白,你写离离原上草,年年死趐趐不好?也好为农人减负。偏偏要来个春风吹又生。你累不累?不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天上地下,好处都被你占尽了!老李是仗剑的剌头,第一给他。老杜我怜他一生颠沛流离,实在可怜,第二给他。老白你多住长安,官也做了,好处也得了,名利双收啊!所以,您受点委屈,做老幺吧。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你认为谁才是第一诗人?
第一诗人当然要数白居易了!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这是唐宣宗李忱于会昌七年作的诗《吊白居易》,描写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以及唐宣宗对白居易的赞赏和对白居易逝去的惋惜。这首诗可以说是写出了白居易的一生。
沉潜创作多年,不慕名利、随遇而安,穷尽一生写诗创作,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绝世名篇。
白居易于大厉七年出生于河南新郑,他的祖父任巩县令,家里也算是个小官僚家庭。但他出生不久,家乡就遭遇了战争,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白居易两岁时,他的祖父就去世了,所幸他的父亲被授任徐州彭城县县令,后因坚守徐州有功被升为徐州别驾。
当时徐州多战乱,为了躲避战火,他的父亲把家人送到宿州符离,让他们在此安居。白居易是幸运的,在父亲的庇佑下,他成功躲避了战火,度过了一段平静的童年时光。
白居易自幼聪慧,在给好友元稹的信中,他曾提到自己在六七个月大的时候,保姆指着屏风上的“之”和“无”要他区分,他总能分辨正确,五六岁的时候,白居易就已经开始学习写诗,九岁时就能对声韵运用自如了。自古以来,成功绝不仅仅是靠天资的,还有后天的努力。
方仲永自小被称为神童,但因为没有后天的学习最终沦为了一个普通人,从开始的人人称赞变成了后来的人人叹息。方仲永的例子告诫我们天资不是放肆的资本,也不是成功的通行证。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白居易在这一方面显然做得很好,他自幼聪慧,但他没有因此放纵自己,仍然很努力的学习,他在读书上十分刻苦,曾经读书读得口都生了疮,双手都磨出了茧。
他因经常看书导致视力受损,不过他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十六岁就写出了家喻户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人都知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是白居易在学习上一直刻苦努力,才造就了他今后的成就。
自古以来,有智慧的人不在少数,但白居易无疑是极有智慧的,会读书且善于考试。他的祖父十七岁就明经及第了,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他的父亲也是明经出身。
或许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白居易在考场上也是如鱼得水。他二十九岁去参加进士科考试,一次通过,三十一岁去参加书判拔萃科考试,也是一次通过,三十五岁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仍然一次通过。比起大多数老年拄着拐杖还在考试的人,白居易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如此得志,“诗王”白居易也是开心的写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一名句。因为白居易的答案极其标准,后来还把他的答案作为了考试的标准。
白居易除了在考试上一帆风顺,在仕途上也是颇有成就。先是做校书郎,参加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及第后升为西安周至县尉。
公元807年,出任进士考官,被授封为翰林学士,次年又任左拾遗。在此期间,他频繁上书言事,通过写诗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希望皇帝能采纳他的意见,查漏补缺。他的上书也的确多被接纳,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作为“诗王”白居易贡献最大的还是他在诗歌上的贡献。
大唐是一个文化十分繁荣的时期,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不少诗歌上的名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刘禹锡,当然,白居易也在其中的著名人物。
李白写诗充满浪漫主义,杜甫的诗忧国忧民,白居易则是写出了荡气回肠的爱情颂歌,《长恨歌》既批判了唐玄宗沉迷女色,荒废朝政,又描写了李杨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读起来曲折婉转,让人心生叹息。中唐时期,宦官专权,白居易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以诗讽时,写出了传唱度极高的《卖炭翁》,因针砭时弊的诗写得太多,白居易受到了不少官员的怨恨,他们造谣白居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说白居易在丧母期间写赏花诗,不守孝道。
在古代,孝大于天,不孝后果是很严重的,不孝就可能不忠,白居易不可避免的被贬了官职,降为江州司马。也正因如此,给了白居易一个创作的好机会,被贬后,白居易挂着一个闲职,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立意新颖的《大林寺桃花》就作于此时期,后来白居易到浔阳江头送客时,在别离的惆怅中,忽然飘来一阵琵琶声,白居易循声而去,两个沦落天涯的失意人的一次偶然邂逅,使白居易创作出了千古绝唱《琵琶行》,完美展现了乐声的节奏感。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更是道尽了白居易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贬谪生涯结束后,白居易主动要求把他外放为地方官,他厌恶朝堂,更喜欢清净的地方,此后,他在诗歌创作上一路高歌,《钱塘湖春行》把西湖描绘的生意盎然,《忆江南》通过对江南的描绘,引起了不少人对江南的向往。远离了朝堂,使白居易在诗歌上做出了巨大成就。
白居易活出了被人羡慕的人生,少年勤于积累,中年大有作为,晚年诸事康泰。去世后,李商隐亲自为他做墓志铭,足以见白居易的影响力。
《旧唐书》评价他:“就文观行,居易为优。”参考文献:《新唐书·白居易传》、《旧唐书·白居易传》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你认为谁才是第一诗人?
李杜白三人,论功力,第一是杜甫;论才情,第一是李白;功力和才情结合得最完美的是白居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