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熟悉的苏轼的诗词有哪几首?
苏轼不鼓吹放弃个人的努力,不听凭命运的安排。他一生的实践证明,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尽可能做些事实。生命的有限他看得非常清楚,正因如此,他把有限的生命变成发光体,照亮了自己和他人的心。他的个性和才华使人倾倒。
苏轼大词人在顺境逆境都写下了很多诗词,个人喜爱的如【定风波】、【江城子】……说说以下的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是悲哀,也是一种通脱,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 “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东坡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东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缅怀周公瑾预伏一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文,带起下片。前文为我们描绘的精彩画卷不由不使人发出“江山如画”的赞叹;锦绣河山,地杰人灵,如画江山必生光耀千古的英雄豪杰,三国时候正是英雄云涌、奇才辈出的年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苏轼《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洗儿,旧时汉族风俗,婴儿出生三天或满月,亲朋集会庆贺,给婴儿洗身。苏轼当年得子,“洗儿”之外,赋此《洗儿诗》。
众人养子,无不希望孩子聪明伶俐,出人头地,而苏轼却反其道而行之,希望自己的孩子愚钝蠢笨。
表面上是为孩儿写诗,而实际上既讽刺了权贵,又是“似诉平生不得志”。
苏轼才高八斗,为万世敬仰,但也正是这八斗高才,害得他一生波折不断。比如就因为给王安石改诗歌,落得个贬职发配的下场。此后被贬就伴随他的一生。你熟悉的苏轼的诗词有哪几首?
1071年的时候,苏轼因得罪支持变法的新党,离开京城到杭州赴任,一路上失意落魄,行到安徽阜阳时,他忽然想起来他的恩师——六十五岁的欧阳修——退休后正居住在此地。于是稍作停留,登门拜访。
两人见面一番寒暄后。欧阳修请苏轼欣赏自己收藏的一块石屏风,顺便看看是不是能即兴赋诗一首。
苏轼自然不便推辞,恰好胸中积郁不平,也就趁此机会在诗中一吐为快。
这首诗写得很巧妙,一上来就借称赞石屏风上的画来赞美欧阳修: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他把欧阳修比作不老松,高耸在雪岭之上。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然后又夸欧阳修有“真态”,同时谦虚自己和恩师之间的差距是“可望不可到”。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表面上看这两句是夸石屏风上图案之神妙,仿佛是当年唐朝画师毕宏、韦偃受冷落而死被埋葬后,他们的灵性弥漫在石头里,凝成了精美的图案。而实际上,是以画师自比,如今他也正遭受着被冷落的境遇。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最后两句才点出主旨,希望恩师凭德高望重之势,为自己开口发声,不要让自己和画师一样,永远被冷藏。
其实从第一句里的“上有水墨希微踪”就知道了,石屏风上,仅有一些淡淡的痕迹,所以整首诗都来自于苏轼的奇绝想象,以及触景而发的心情,又是即兴之作,但完全言之有序、落手成章。
只不过在写完这首诗的第二年,欧阳修就去世了,终于也没能帮上苏轼什么忙,而几年之后,一场更大的灾难乌台诗案还在静静等待着这位不平的诗人。
你熟悉的苏轼的诗词有哪几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
《明月几时有》
《望庐山》
你熟悉的苏轼的诗词有哪几首?
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一、第二句,平淡无奇。第三句,“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意思,作为一个文人,一个成熟的男人,早已过了追求香车宝马的境界,竹杖、芒鞋、蓑衣,倒是来得舒适和自在。第四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忍不住叫好,写出了文人的恬淡。但上阙还仅限于写景,不足为奇。
第五句,依然的平谈无奇,好在有酒,有酒必有诗性,文人诵诗,岂能无酒?第六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峰回路转的前兆。天快黑了,别人倦鸟知还,他却迎向斜阳,期待后面有彩蛋。第七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写景?还是写情?
读到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下子触到我了,这哪里是写景啊,分明写的是情。前面所写,只不过都是铺垫。人生走过的路,无论荣耀也罢,屈辱也罢,无论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已经过去了,无所谓了,诗人只享受眼前这份恬淡。最后两句,真的是巧妙,诗人悄无声息的完成了由景到情的转换,并戛然而止,留下无限想象。
你熟悉的苏轼的诗词有哪几首?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名词很多,唯这一首悼念的词让我心戚戚然。
你熟悉的苏轼的诗词有哪几首?
“心似已木之灰,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按东坡先生自述,且选这三个地方的代表诗作各一篇吧!此外,还有我个人最为钟爱的一首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和一首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一、《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常做岭南人。
三、《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四、《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破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