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30多万的车,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买比亚迪汉就是不懂车,买雷克萨斯es的才是非常懂车的?
懂车懂车,人傻钱多。
让雷克萨斯ES和比亚迪汉相比,如果我是雷克萨斯的水军的话,我也会很头疼,动力动力不行,空间空间不行,实在没有什么可吹的点。汉又那么坚定,根本黑不动,怎么办呢?所以,我只能说,买汉是不懂车,懂车的都买雷克萨斯ES!你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用解释,做高深莫测状,和你说你也不懂,当然立于不败之地。
你想懂车吗?欢迎来雷克萨斯这里交学费(智商税)。买了,你自然就懂了。
车啊,不用你要那么快有什么用?百公里4.7秒的加速,有用吗?显得不稳重!你看看咱雷克萨斯,百公里加速10.6秒!这就好像是一个年轻人,给点油就冲出去了,显得毛毛躁躁的。真正有身份的人会怎样?从容不迫,缓慢提速,你30万买个小11秒加速的车,要的就是这个稳重劲儿!大人物有一溜小跑出去的吗?你看看谁不是昂首阔步,稳健派十足?
穿西服的他跑不快!跑得快的都是穿运动服的,穿裤衩背心的,没身份。
咱这个2.0的发动机,自然吸气!有身份不带T,道法自然嘛,最大马力173Ps,最大功率127Kw,还得6000转才出来。完全不逊于国产1.5T发动机!其实你要是肯多花几万的话,上2.5L,咱也能把动力提升到百公里提速8.5秒左右。动力强劲,还不失稳重。
再说咱变速箱,CVT,无级变速,就是为了舒适度而生。从根本上拒绝大扭矩。就好像宋代官员为啥要给你戴个帽翅啊?就为了防止你交头接耳,来回扭头。你戴上帽翅的帽子,一转头来回扇嘴巴子。CVT也是这个原理,有这个变速箱你就别想提速快,要厚重,稳当大气!
咱CVT变速箱平顺啊,你说你纯电更平顺啊——你那是玩电的,电动车能叫车吗?那叫玩具!插混车啊?插混车有发动机,不过你不还是用电作弊吗?传统汽车文化有百年历史了,没电什么事,这是历史的厚重,这叫文化!不玩电。
豪华车就得有个豪华底盘,咱是前置四驱——那个汉DM也是前置四驱啊?还是电四驱?那些都不重要,咱是轿车,又不去越野,有一定的脱困能力,爬坡能力就得了。
咱说油耗,咱日系车省油啊,虽然车价贵了点,但是油耗低不是环保吗?你说汉纯电更环保,还是绿牌啊?绿色不好看!
雷克萨斯ES的配置很丰富啊,什么玩意?我有的汉DM都有啊?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懂得取舍,明白啥叫缺憾美不?手机无线充电那叫啥?外放220V电源又能怎样?你是车又不是发电机。跑得快是因为你不够稳重,用电辅助更说明你不懂汽车文化——总之我这套道理你认同不?你要是不认同,你根本不懂车!
懂车的都买雷克萨斯ES,为啥能比你贵好几万?为啥啥都不如你还能比你卖的贵,还有人买?就要感谢这些人懂车钱还多的消费者啊!
你懂得。
同是30多万的车,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买比亚迪汉就是不懂车,买雷克萨斯es的才是非常懂车的?
雷克萨斯ES是B级车,为了掩盖价格虚高的问题,往C级车上靠!雷克萨斯ES是丰田凯美瑞换壳,ES在国外价格和大众帕萨特差不多,价格相当便宜,在美国销量好是因为便宜。雷克萨斯ES减配后排座椅钢板,采用服装厂垃圾隔音棉、人造革座椅,采用低成本的铁制双层冲压件麦弗逊前悬架,和10万元轿车前悬架一个档次。大家可以关注今日头条“小强实验室浙江教科”,就可以看到浙江电视台视频报道。正规媒体报道,权威发声。
同是30多万的车,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买比亚迪汉就是不懂车,买雷克萨斯es的才是非常懂车的?
人傻钱多,充面子上雷克萨斯。看中自我感觉,认真了解车的肯定会上比亚迪汉!
同是30多万的车,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买比亚迪汉就是不懂车,买雷克萨斯es的才是非常懂车的?
如果很在乎别人怎么看你,那你就按别人的要求来活就好了。车这个东西,就是一件工具,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如今国产车的水平也是很好的,但你要拿30万的丰田来和十几万的国产车比较的话,那就不公平了,至少大多数人理解的国产车质量是那样的。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过25万以上国产车质量水平?BYD汉能给你很多不同的新鲜的体验,雷克萨斯es是一台稳定普通的车,放不下面子,就去为面子买单呗。
同是30多万的车,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买比亚迪汉就是不懂车,买雷克萨斯es的才是非常懂车的?
我觉得买比亚迪车的才是最懂车的,因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比亚迪品牌最多啰嗦的了,能在这样的环境风口下愿意花30万买比亚迪车,能说车主不懂车吗!?我开比亚迪秦6年多了,这车要性能有性能,要颜值有颜值,既可享受纯电的安逸,又可享受动力咆哮的刺激!质量保证又特别长久,我的秦是整车保6年15万公里,试问有哪个合资车或是进口车有包6年之久的呢,没有吧!
同是30多万的车,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买比亚迪汉就是不懂车,买雷克萨斯es的才是非常懂车的?
同样30万的车,国产的性价比肯定是最好的,差距就是在品牌价值,国产车卖到30万,换作合资车基本都在50万以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