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被《三国演义》改的最多的人物是谁?

不比如了,怕被骂,然后说说书里和真实的哪里不一样?

周瑜,被改得面目全非。公元210年,周瑜为孙权制定了新战略,差点改变三国格局。

赤壁之战后,曹操北还,刘备于公元2019年发兵攻陷荆州四郡,因此而占据荆州一半的地盘,但实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弱。

周瑜看出刘备非池中之物,于是上书孙权,想把刘备留在东吴,建造豪宅,送美女,让他乐不思蜀,相当于软禁在东吴,把他和关羽、张飞分开,再将关羽、张飞调离,分开驻守不同的地方。

但孙权拒绝了这些建议。

公元210年,周瑜面见孙权,制定了一套新战略,如果不是中途病死,恐怕三国鼎立的局面很难形成。

这个战略就是,集结东吴精锐部队打败刘璋、攻取益州,再吞并张鲁以获得汉中,之后联合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的地盘。

当时已经制定好了攻取蜀中的军事计划,并且实施了军事行动,可惜的是,周瑜半路上病死,东吴攻取蜀中的计划就此搁置,后面刘备才趁机夺取蜀中的。

这事儿在《三国志》中有记载:

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插图]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周瑜据《三国志》记载,周瑜是一个将帅之才,孙策在时,东吴创业之初,能打下江南大片地盘,多亏有周瑜从旁协助。

赤壁之战时,周瑜指挥东吴精锐以弱胜强,打败曹操,赤壁之战后,又在夷陵大破曹军,之后又攻取南郡,是具备将才的。

周瑜提出攻取蜀中的计划时,刘备仅仅占据荆州四郡,实力比较弱小。如果周瑜没有中途病死,凭他的才能,率军攻进蜀中的话,后面还能有刘备啥事儿。

即使刘备不愿东吴夺取蜀中,想跟东吴打一仗,其实力恐怕也不足以对东吴造成很大威胁,况且荆州与曹操地盘接壤,那边也是虎视眈眈。

一旦东吴得手,再干掉张鲁,攻取汉中,那东吴的实力直接变成了后面蜀国+东吴的结合体,地盘扩张一倍以上,军事实力几乎能与曹操对等。

以刘备当时的实力而言,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你觉得被《三国演义》改的最多的人物是谁?

周瑜,在诸葛亮面前完全变成了陪衬。一个文武全才的人被罗贯中写的什么也不说。可以说整个东吴的人都被罗贯中弱化了,东吴给人的感觉就是啥也不是。

你觉得被《三国演义》改的最多的人物是谁?

你觉得《三国演义》篡改最多的历史人物是谁呢?米粒闲聊认为,三国时期不少的历史人物被《三囯演义》“描红抹黑”。“描红”的基本上均在刘备阵营,诸如,刘备、诸葛亮、关二爷和赵子龙将军等。“抹黑”的多在曹操一方,例如曹操,孙权集团也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十二月)周公瑾了。而且,周瑜是被《三囯演义》篡改最多的,这是因为周瑜英年早逝,也就是说他在三国历史中存在的时间很短,却被罗贯中老先生“无情”的一通贬损。罗贯中老先生用神来之笔,通过几个章回描写赤壁之战和曹孙刘三方瓜分荆州的战斗,就将周公瑾描述成在智方面远不如诸葛亮,在心胸上仅用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一句话就将周瑜定义为了忌贤妒能的小人,最后还被诸葛亮三次活活的气死了。可是,在史实中的周瑜是位儒雅的(曲有误,周郎顾)、帅哥型(江左美丈夫)的、心胸广阔的(很好的处理了与程普等老将的关系)高级将领。周瑜,前期协助孙策打下了江东,后期又辅佐孙权稳固了孙氏集团。尤其是,在赤壁之战前周瑜力主抗曹,赤壁之战中他作为孙吴的前线总指挥(老将程普为副总指挥、鲁肃为参谋长),在“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随后,在南郡争夺战中,周瑜血战曹仁,迫使曹操一方放弃了南郡的南部地区。在此后,周瑜在即将西征益州前夕不幸病逝。在临终前,周瑜考虑的还是孙吴的安危并向孙权推荐了鲁肃,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因此,史实中的周瑜与《三国演义》中的公瑾反差太大了。

你觉得被《三国演义》改的最多的人物是谁?

当然是张飞啊,张飞本是一儒将,文武双全之人,看他治理阆中就知道,干的都是兴修水利与办学的千秋大事,足见张飞是很有见识与文化的,但是三国演义改成猛张飞,一脸胡子,事实上张飞还是个大帅哥,书法也不错,而不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相当于三国的张飞只保留了真实张飞的武力,其他的都是相反的写的

你觉得被《三国演义》改的最多的人物是谁?

孔明,本是治世之才+军事废柴,硬说成军神。

你觉得被《三国演义》改的最多的人物是谁?

改动大的很多,有的把才华改了,比如诸葛亮,改成军事天才了!有的把性格改了,比如周瑜,张飞!有的把影响改了,比如难看的曹操改帅了!但改动最大的无疑是鲁肃!没有之一!从政治家,军事家,改成傻子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