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关羽配一个军师、一个副将,以弥补他的缺点,刘备会选谁?
关羽在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不久,就被东吴袭取了荆州。眼看大功在望的关羽,只能仓皇撤回。但是由于部下的家眷都在江陵,落入东吴之手。得知家眷受到东吴优待的关羽部下,都失去了战心,纷纷离去。关羽因此被东吴擒获,随即被杀。对于关羽的失败,让大家感到惋惜。关羽没有得力的军师和副将协助,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派谁来当关羽的军师、副将,能够保证荆州不失呢?
一、没有得力的助手,是关羽败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关羽失去荆州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没有得力的助手,这些助手包括出色的军师和副将。由于没有助手协助,使得关羽独力支撑着荆州的局势。当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他还可以保证荆州不失。但是关羽一旦出动北伐,荆州就失去了保障。当东吴出兵偷袭的时候,就轻易的落入了东吴之手。
我们看关羽失去荆州的过程,可以看到关羽的军事行动完全是依靠他个人的能力。但是,在战场上,要想取得胜利,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骁勇,也要依靠智谋的运用。相比关羽的军事行动,他的对手表现得要比他强得多。
曹操方面,镇守合肥的张辽等人,在孙权率领十万大军来攻的时候,就是依靠曹操留下的策略打败了孙权,取得了逍遥津之战的胜利。和关羽直接对抗的曹仁,在关羽水淹七军后攻打樊城时,在他手下著名的谋士满宠的劝说下,放弃了撤走的决定,死守樊城,挽救了危局。而东吴方面为了夺取荆州,做了多年的努力。孙权、吕蒙、陆逊等人精心策划,采取各种计谋,终于一举成功。
相比他的对手,关羽显得身单力薄。刘备在率领军队入川的时候,给他留下了一部分人员。可是这些人员却根本没有发挥作用。比如说潘濬,他在投靠东吴后表现十分不错,成为东吴的重臣。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左右了东吴的朝政。可这样的一个才能突出的人,却在江陵失守后束手归降。
至于说荆州失守责任最大的两个人糜芳和傅士仁。他们一个是刘备的外戚,一个是刘备的老部下。但是这两个人虽然和刘备同生共死多年,却在东吴偷袭的时候,贪生怕死,轻易的投降了东吴,并且将易守难攻的军事重镇公安和江陵拱手交给了东吴,使得关羽退无所归,走向灭亡。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关羽手下有得力的军师,在关羽取得襄樊之战初期的胜利后,能够为关羽指点迷津,清楚地判断形势,关羽也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守着不可能攻下的樊城不去。尤其是在得到曹操故意泄露的,孙权要袭击荆州的消息后,能够迅速回防荆州,荆州也不会轻易失守。
同样的,如果关羽手下能够有得力的副将,在发动襄樊之战时留守后方。那么在东吴袭击的时候,他就可以守卫荆州。江陵和襄樊前线的距离仅仅只有五百里,如果这位副将能够坚守几日,关羽就能够赶回荆州。那么,荆州的局势还很难说。但是,由于关羽没有得力的军师和副将,导致了他的败亡。
二、谁当关羽的军师比较合适。那么,如果给关羽配备一位军师,谁比较合适呢?如果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第一人选当然是诸葛亮。这是因为诸葛亮不但有着出色的治国理政的能力,他还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那就是他出色的外交能力和人际网。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后,他的外交工作主要是由诸葛亮负责的。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就是通过他的外交能力,使得孙权同意和刘备缔结同盟,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在赤壁之战后,也是诸葛亮发挥他的外交能力,和东吴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在这种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刘备集团向东吴借得了荆州,使得赤壁之战中的战果大部分落入了刘备集团的手中。
再加上诸葛亮本身就是荆州人士,在荆州拥有广泛的人际网。在他的网罗下,大批的荆州人才加入到刘备阵营中来。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加入东吴效力,而鲁肃等人也和诸葛亮交好。诸葛亮拥有明确的大局观,要交好东吴,维持孙刘联盟的稳定。因此,在诸葛亮的努力下,刘备和孙权集团之间虽有矛盾,但大致还是和平相处。
只是在诸葛亮率领赵云、张飞等人入川之后,由关羽独力镇守荆州后,孙刘两家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恶化。关羽不讲外交策略,对东吴采取歧视态度。而且关羽的人际网十分狭窄,对东吴的动向完全不清楚。这使得关羽在经受了湘水之争的袭击后,又经受了荆州之战的袭击,导致了荆州彻底失守的结果。如果诸葛亮依然留在荆州,我们可以相信,荆州是不会轻易失守的。
当然,刘备把益州定为蜀汉政权的大本营后,作为文臣之首的诸葛亮肯定要入川,发挥他的治国理政的特长,建设蜀中。那么,剩下来的能够担任军师的人选就剩下法正、黄权等人了。不过在庞统战死后,法正就成为刘备出谋划策的主要谋士,自然也不会派往荆州。至于黄权到荆州的话,他估计也会和潘濬一个待遇,难以起到作用。因此,在现实中,关羽的军师问题是无解的。
如果不是出现长坂坡之战的意外,徐庶的母亲被俘,被迫投奔曹营的话,徐庶倒是合适作为关羽的军师的。徐庶的出身也是平民,他是游侠出身,杀人之后经过生死考验,才折节向学,成为刘备的手下的。他的人生经历和关羽差不多,两人能够产生人生的共鸣。
在徐庶指挥作战时,关羽从来没有对他有过什么看法,倒是十分配合。如果徐庶在当时能够留在刘备的阵营,他肯定能够和关羽配合得十分默契。由于徐庶出身荆州,他和江湖人士的交往,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报,会极大地降低荆州被袭击的概率。可惜,徐庶不在刘备阵营,让人徒呼奈何了。
三、谁当关羽的副将比较合适。和无人能够担任关羽军师的状况相比,为关羽配备副将的选择要多一些。在刘备的阵营中,有着一批能征惯战的将领。如果要给关羽配备副将,有张飞、赵云、马超、魏延等人可以选择。当然,这些副将也要能够和关羽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
关羽的手下在荆州之战中之所以没有发挥作用,主要和关羽的性格有关。关羽这个人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他过于自傲的脾气,使得他和部下难以搞好关系。因此在东吴偷袭时,他的手下大多都选择了投降。要做好关羽的副将,首先就要能够和关羽把关系搞好才行。
那么,在以上的将领中,首先就要排除马超。关羽在得知马超加入刘备阵营后,就专门给诸葛亮写信问马超的情况。诸葛亮知道关羽好面子,就说马超根本不能和关羽相提并论,只能与张飞并驾齐驱。关羽看过信后十分高兴,把信给宾客传阅。从此事我们就可想而知,马超是不可能去荆州协助关羽的。
在剩下的武将中,魏延的才能是可以胜任副将的。他担任汉中太守,防守蜀汉的北大门。在魏延任上和他去世的多年间,汉中依靠他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虽然遭到曹爽的进攻也岿然不动。不过魏延的资历比较浅,他担任汉中太守是刘备破格提拔的结果,让他去担任关羽的副将,估计难以得到关羽的重视。
因此,能够为关羽担任副将的就剩下张飞和赵云两人了。这两人都骁勇善战,能够独当一面。他们和关羽也情同手足,有着长期的友情。但是,从刘备的战略意图来看,他在下一步北出秦川的时候,也要带有一员大将作为助手,这个大将非张飞莫属。作为古代七十二名将之一的张飞,擅长山地作战,自然是北出秦川的主力干将。
这样,剩下来的将领就是赵云了。赵云长期以来担任刘备的亲卫队长,又担任过桂阳太守,主内事的将领。这些都表现出他文武双全的一面。再加上赵云有胆有识,敢于坚持原则。他连刘备的面子都敢顶撞,对于关羽自然也不在话下。如果赵云向关羽进言,关羽也要多加考虑。
赵云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很出色,他在汉水之战时,面对优势兵力的曹军,他大开营门,偃旗息鼓,用疑兵计打败了曹军。如果赵云在荆州为副将,他的谨慎小心的性格,是不会让东吴的偷袭轻易得手的。即便是东吴打到城下,他也会死守待援,等到关羽回师。那样荆州的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可惜的是,刘备在入川之时过于自私。他将荆州的精兵强将抽调一空,宁可让将领闲着也不派去支援关羽。这使得关羽在用人上捉襟见肘,最后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
结语:关羽的荆州失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适当的军师和副将。这使得他没有人为他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在战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为他指出危险所在。同时,他留下的将领在东吴袭击的时候,贪生怕死投降敌人。
如果给关羽配备军师和副将,对刘备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军师自然派诸葛亮为上,可是诸葛亮要建设蜀中,分身乏术。而副将也只能派出赵云,可是刘备还舍不得派遣。这使得关羽的荆州没有多少可以使用的人才,最后也因此失败。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如果给关羽配一个军师、一个副将,以弥补他的缺点,刘备会选谁?
三国故事中,最令大家遗憾的场景莫过于关羽大意失荆州,最终败走麦城了,英雄迟暮的感觉总是让人神伤。不过在伤感之余,我们也很好奇,到底要怎么操作,才能弥补关羽的缺点,最终能使关羽避免被俘身亡的结局呢?如果给关羽配一个军师、一个副将,以弥补关羽的缺点,刘备会选谁呢?
关羽的缺点
关羽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高傲和不听劝,这也没办法,谁让关羽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地位实在是太高了呢?自跟随刘备从涿郡起兵起来,关羽是屡立战功,汜水关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等超强战绩使得关羽名声大噪,受到各方势力的追捧。当刘备和周瑜会面时,关羽的出场直接是吓得身经百战的周瑜冷汗直流,放弃了对刘备动武的打算,可以说在当时的三国,关羽就是顶尖战力的代表性人物,说他是万人敌丝毫不为过!
由于关羽取得的战绩非常优秀,堪称打遍天下罕见敌手,所以关羽到了后面是非常高傲的,看谁都是匹夫,尤其是那些士大夫阶层,关羽向来是嗤之以鼻,就连东吴之主孙权,在他面前都仿若小孩一般。当时孙权派人向关羽提亲,结果关羽非常高傲,根本不把孙权放在眼中,不仅直接拒绝了孙权的求情,还直接当着众使者的面讽刺孙权,可以说是丝毫不给面子了。
原文:云长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瑾抱头鼠窜,回见吴侯;不敢隐匿,遂以实告。权大怒曰:“何太无礼耶!”
孙权毕竟也是和刘备平起平坐的人物,一方诸侯,关羽当着人家手下的面如此侮辱,孙权自然是不能忍,最终决定,出兵偷袭荆州。可以说,在演义故事中,正是因为关羽的高傲脾气,使得孙权下不来台,才导致事态的恶化。
除了对外人非常高傲,关羽对内部也是相同的态度。连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在关羽那边也是吃瘪不少,最终主动投降了东吴。而荆州各地在面对吴军的入侵时,并没有强烈反抗,说明当时的很多世家大族其实对于关羽还是不满的,所以才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画面,关羽还没来得及撤军回去,荆州就尽数被吴军给占据了。
总的来说,关羽就是因为太高傲又不听劝,所以才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那么如果刘备给他配一个军师、一个副将来弥补他的缺点,应该选谁呢?
一个军师
演义中,刘备集团最出色的军师自然是诸葛亮了,所以选诸葛亮给关羽当军师,应该是非常合适的。事实上,关羽身边也有出色的军师,比如王甫,他就曾劝关羽不要重用糜芳傅士仁,结果关羽不听。如果换上诸葛亮,那关羽肯定是需要听诸葛亮的话!
诸葛亮刚开始加入刘备集团时,关羽对诸葛亮也是非常高傲的,后来诸葛亮好好收拾了一下关羽,利用华容道之事彻底降服了关羽,让关羽看到了,他诸葛亮想杀关羽,有的是法子!自此以后,关羽对诸葛亮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高傲心态,虽然他心底里未必服诸葛亮,但他不敢表现在外面。
如果诸葛亮做了关羽的军师,关羽在襄樊战场应该会打得更漂亮,说不定真的能够打下樊城。而后续面对东吴的袭击,诸葛亮也能及时提出建议,避免关羽军队遭受巨大损失。甚至有可能只要诸葛亮在荆州,关羽就必须得听诸葛亮的话,把糜芳和傅士仁两人给换掉,这样的话,两座坚城就不会轻易投降,以吴军的战斗力,短时间内是拿不下这两座城池的,这就给关羽回撤增加了机会。
一个副将
实际上只要有诸葛亮这个军师在,副将用谁都无所谓,不过为求保险,我们还是选择了赵云做副将。为何选择赵云呢?因为关羽和赵云的关系不错,不存在看不起赵云的情况。赵云和关羽一起经历过生死,算是比较好的兄弟,而关羽也曾说过,赵云是他的兄弟,所以如果赵云做关羽的副将,那么关羽肯定会放下他高傲的心态,不会让赵云难堪。
赵云为人耿直,且军事能力不错,还曾在汉水之战中用“空寨计”击败了曹操,所以他跟在关羽身边,不仅可以使得关羽的军令完整的传达并实施,同时他还可以向关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结语
综合来看,如果刘备给关羽配一个军师、一个副将,以弥补关羽的缺点,那么最适合做军师的是诸葛亮,而最适合做副将的则是赵云。有诸葛亮和赵云两人的存在,关羽高傲、不听劝的性格将会被压制,而有了他们做润滑剂,关羽和其他世家大族、军中将领的关系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和,这将更加有利于关羽守住荆州。事实上,我们从当初刘备进攻益州时,给关羽留下的配置就能看出,诸葛亮做军师、赵云做副将,还是很符合刘备的看法的。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如果给关羽配一个军师、一个副将,以弥补他的缺点,刘备会选谁?
关二爷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居然是他临死前两三个月,实在是令人唏嘘。从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到被徐晃击败,老窝被端,败走麦城,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关二爷的结局正应了《易经》中的爻辞“亢龙有悔”,当你如日中天时危机也会悄然而至,因此需要保持谨慎。很可惜,关二爷只读《春秋》而不读《易》。
关羽一生虎头蛇尾,这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于是后人开始不断假设,如果当时刘备给关羽配备一个军师和一个副将以弥补关羽的不足,樊城大败是否可以避免?合适的人选又如何确定呢?
购物达人都知道一句话,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选军师和买东西其实差不多,不是能力强、名气大就一定能和关羽擦出火花,有时候强强联手的结果却是一加一小于二。因此给关羽配军师,能力固然是重要的参考标准,但优先级最高的条件是要能和关羽尿到一个壶里,甚至一定程度上能“镇住”关羽。二爷性格孤僻,待人傲慢,尤其是对士人十分看不起,加上在刘备集团的资历甚高,你让他搭档一般谋士他肯定不服。如法正这样,善于出奇谋不假,然而关羽百分之百不会听从他的意见,他也无可奈何。
刘备这边能压得住关羽的文官,那只有诸葛亮了。刘备初入川时,留下关羽和诸葛亮共同留守荆州,但荆州实际上的大权掌握在诸葛亮手中,关羽也默认诸葛亮是荆州的主要负责人,可见孔明的威望之高。
但刘备收蜀的过程并不顺利,无奈只能将诸葛亮叫过去。收蜀后立即对汉中作战,诸葛亮更不能离开;收汉中后刘备的重心转移到益州,需要诸葛亮治理民政,所以诸葛亮根本脱不开身。这样一来,刘备这边最适合配合关羽守荆州的文官便无法成行。
副将方面,第一条标准也是要和关羽对付。如果副将和关羽不怎么熟悉,那就无法保证内部的团结。关羽这个人很排外,刘备集团要做大做强,必须不断吸收人才加入,但关羽只和一帮元老玩得好,跟后来者不怎么感冒。他曾公开表示过对黄忠和马超的不服,可见此人处理内部关系之差和性格之怪异。刘备的“创业集团”武将,真正和关羽地位相同的只有张飞,赵云要次一些。但张飞另有重任,镇守阆中,不能随便抽身,因而赵云便成为了不二人选。
赵云这个人不仅战斗力强悍,而且性格稳当。在关羽头脑发热时,他能够保持镇静,沉着分析局势。再者,他和关羽的关系不错,当他进言时即便关羽会拒绝,在此之前也会仔细考虑考虑。更重要的是,如果关羽执意要对樊城用兵,那么赵云可以留守荆州,与孙吴对峙。吕蒙和陆逊用计骗关羽将全部主力抽调至前线是荆州被偷塔的重要原因。如果赵云在,即便关羽被陆逊和吕蒙的计谋蒙蔽,下令调兵,以赵云的性格和资历,也能看出端倪并以“便宜行事”的借口拒绝关羽。当然,赵云坐镇,糜芳是断然不敢造反的。
如此看来,关羽丢荆州完全是刘备过于信任他的缘故。即便不配军师,仅派遣赵云担任关羽的副将,也许悲剧便不会发生。刘备看人准了一辈子,偏偏最后糊涂了一把,这一糊涂也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帝王之业。因此,相比关羽,“大意失荆州”事件中最惨的是刘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给关羽配一个军师、一个副将,以弥补他的缺点,刘备会选谁?
要给关羽安排下属,这并不是一件好玩的差事。要知道关羽在于蜀汉中的地位之高,除了刘备之外真的没有第二人可以撼动。如果你要说诸葛亮,事实上诸葛亮都要让他三分。毕竟是最早跟着干革命的老同志,刚愎自用几乎就是关羽最好的注解。
那么真得要给他安排军师和副将的话。我有两套方案。
方案一:蜀汉版本如果单纯站在蜀汉现有人口和将军的基本面来分析。我想这选材范围有点小。
我的推荐人选是 法正和霍峻
理由:法正作为刘备最信任的军师,虽然加入队伍时间比较晚,但是重要性还是蛮高的。如果刘备本人愿意让这么重要的军师到第一线去作战,那么荆州之地就比较合适。
理由是法正是益州人,对于荆州不了解,但是关羽了解啊。曾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这人的性格估计能够和关羽对上味,相辅相成的可能性比较大。
副将选霍峻是因为他的防守能力超强。曾在葭萌关坚守1年多,这种防守大师最适合荆州。关羽主攻,霍峻主守,保证后方无忧。
如果要有替代方案,我想大概只有魏延和马良可以。这一对组合的特点就是纯荆州人。对于当地情况了解,更有利于在荆州地界上的调度统合。
主要还是蜀汉人真的太少了。很难选啊。
方案二、天下模式天下这么多群雄好汉,随意组几个CP都还可以。我就推荐3组吧
1.徐庶+曹仁
这可是黄金组合。徐庶和关羽有旧情,关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信任徐庶的。而曹仁的战功赫赫如果愿意屈就,那就真无敌了。
2.吕蒙+丁奉
把杀自己的人揽入军中。哈哈,至少不容易死了。丁奉的短兵相接的能力强悍,能够护主。这对组合配合关羽看上去也不赖。
3.程昱+王双
程昱能文能武而且在守城方面不在曹仁之下,在计谋上更甚于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王双出场比较后期。在这个时候应该还算年轻。找一个小跟班,关羽也好管束
。这对组合可能有人觉得很怪。王双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由曹真向魏明帝举荐后,担任先锋出战,魏明帝还御赐他锦袍和金铠,任命为虎威将军。作战勇敢应该关羽会喜欢。
结论以上都是胡说八道。如果真的能够给关羽安排他自己的人生,我希望天下无战事。大家解甲归田最好。何必要战争,活着不香吗?
如果给关羽配一个军师、一个副将,以弥补他的缺点,刘备会选谁?
弥补关羽缺点的军师、副将?
关羽有什么缺点?很明显这个问题是以“大意失荆州”为背景而提出来的。
关羽北上围攻襄樊是按照集团战略规划行事的,所以在战略层面不需要为关羽弥补什么,因为战略是总部机关负责的事。
战略以下则是战术和战斗。
总体来说,关羽的战术水平还是不错的,战斗力就更不用说了。
虽说关羽在襄樊战场上败给了徐晃,但也有很多客观因素的。毕竟关羽只是一支偏师,却干着主力军的活,捉襟见肘的兵力也确实让他发挥不开。
如果确实要在关羽身上找缺点,这里最多算一个不自量力。
然后就是在对吴方面和对内方面的缺点就是致命的了,傲气,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关羽的缺点不是一个军师和副将就能弥补的上面说的不自量力(自大)和傲气其实都是性格问题,这不是一个军师和副将就能弥补的。
刘备不是没有给关羽配军师和副将,关键在于关羽的自大使得谁的话他都听不进去。
即便是唯一顶撞过关羽的费诗也不行。
费诗也是代表刘备传令才敢顶撞关羽的,如果在关羽手下办事而又敢顶撞关羽的话,那就是一个死字。
削权才是最有效的关羽的傲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崇高的地位。
关羽在刘备集团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其地位高,权力更大。
想糜芳做为集团股东之一,他的忠诚度是不需要质疑的,而且其地位也不低。为什么就叛变了呢?
就是因为关羽说要收拾他。
最重要的是这还不是说说而已,关羽还真能动他。因为关羽有假节钺,先斩后奏之权。
所以,与其想办法弥补关羽的缺点,不如直接削权。
把假节钺给他摘了,然后派一军师持节辅助关羽。
谁能持节辅助关羽?王甫。
王甫是益州人,有扎实的军事水平,他的能力是得到了刘备的认可的,专门调去荆州协助关羽的。
王甫同时参加了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其中都提出过不少建设性建言,只可惜身为主帅的关羽、刘备都不采纳他的建言。
若听他半句劝,都不至于如此。
所以,把关羽的权力调小点,可使他收敛些;给王甫的权力大一点,可使他更有话语权。
这样,至少可以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摘掉关羽的假节钺。
没了生杀大权的关羽不能直接威胁到糜芳等人的性命,这些人就不会降。局面就不会迅速恶化。
给军师一个持节的权力。
至于副将嘛!都不用专门再找了,关羽那边的将领还是够了。
如果给关羽配一个军师、一个副将,以弥补他的缺点,刘备会选谁?
我是老申,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关羽智勇双全、而且都西蜀忠贞不二,但为人孤傲清高、刚愎自用,不听诸葛亮的建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致使丢失荆州,自己也被擒杀,实在可惜,当然这也是他改变不了的缺点。
其实在刘备西进益州受阻,诸葛亮统兵入川时,给关羽留下了不少人才,据《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描述:
“孔明遂与了(关羽)印绶,令文官马良、伊籍、向朗、麋竺,武将麋芳、廖化、关平、周仓,一班儿辅佐云长,同守荆州”。
这些人虽然一般,但在缺乏人才的刘备集团,这些人也算不错的配置,但没有一个独当一面的人物,关羽攻打樊城时,竟然找不到一个靠谱的人坐镇荆州,致使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成功。
如果历史可以改变、重新派人过去辅佐关羽,那谁做军师、谁做副将合适呢?老申带你分析一下。
军师:
有人回答说诸葛亮最合适,那确实不假,可是现实吗?刘备刚刚取得益州、人心不稳,紧接着又和曹操爆发汉中之战,打了3年,好不容易取得了胜利,可是汉中人口都被曹操带走了,只得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汉中,这个时候派诸葛亮去荆州?!估计过不了多久刘备就得滚回荆州去,回答诸葛亮的纯粹是扯淡!也不动动脑子,首选排除的就是诸葛亮。
那还有谁合适呢?除了诸葛亮,法正应该是最合适的,可惜死的早,排除。
所以只有一个人合适:刘巴
刘巴,子子初,他本人就是荆州零陵郡人,赤壁之战时,刘巴投降曹操,后受命招降荆南三郡,不料被刘备所得,没法复命的刘巴先去了交趾,又去了益州。
刘备进围成都时,命令军中到:
“如果有谁危害到刘巴,我将诛杀他三族。”刘巴最终归顺刘备。
刘巴博学多才,为刘备解决入蜀后的财政困难问题,又与诸葛亮、法正等人共制蜀汉的法律文件《蜀科》,而且为人简朴清高,退无私交。
刘备得到益州后,认命刘巴为尚书,法正去世后,刘巴接替了法正尚书令的职位,为刘备登基起草诏书、祷文等。
公元222年,刘巴去世,看看对他的评价。
诸葛亮: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刘备: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
孙权:若令子初随世沈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称为高士乎?
所以说,军师一职刘巴是最合适的。
副将:
张飞镇守阆中、魏延汉中太守、马超防备羌兵(而且关羽对马超很不服气)、黄忠(关羽看不起老卒)、赵云跟着刘备和诸葛亮坐镇益州,试问这些人谁合适?谁又能走的开?提出让这些人当副将又是扯淡!动动脑子就能想清楚这些人不合适,那武将里哪个能担此重任呢?
老申经过分析后,选出来一个相对来说最合适的:王平
王平是汉中之战时投降刘备的,以前跟着曹操,而且王平的籍贯就是益州,从他后期的表现来看,他对蜀国是绝对的忠诚!最主要的是王平不光勇猛、而且做事严谨,交代的事从来没有出现差错。
公元228年,他和马谡去守街亭,苦心劝谏马谡,而马谡言过其实;王平被张郃阻挡,打了十多个回合没败!说明其武功不错。
公元231年,诸葛亮派王平驻守南围,又是张郃来攻,王平坚守不出,张颌一点办法都没有。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魏延作乱,王平直达魏延军中,晓以利害,魏延的士兵潜逃大半。
魏延死后,王平任汉中太守,汉中坚如磐石,多次打退魏国的进攻。
公元248年,王平去世,看看对他的评价。
陈寿:“是时,王平在北,马忠在南,邓芝在东,咸著威绩。王平忠勇而严整。”
郝经:“平朴鲁,有大将之略。虎卧北境,键闭剑门。”
由于王平刚刚归顺时间不长,能不能派他去荆州辅佐关羽,就要看刘备的魄力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关羽攻打樊城、王平坐镇荆州,绝对会万无一失!
关注老申,一起探讨历史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