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孙权是三国最蠢的猪队友?

谢谢邀请。说孙权是三国最蠢的猪队友的朋友,是站在刘备的立场上说话的。如果你站在另外两家的立场上,可就不会有这么的看法了。

三国三国,魏蜀吴三个国家,缺少一个就不能称之为三国。之所以把刘备作为三国的主角,主要还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在《三国志》中,陈寿出身蜀汉,当然把吴国排在最后。这在历史和民间都没有话语权的吴国,连同它的君主孙权,当然不会受人待见了。

孙权其人如何?用曹操的话来说,就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曹操对孙权的欣赏。而孙策临死,不传位于子,而传位于孙权,也可见一斑。历史记载,孙策对孙权说: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孙权的长处,也可以看到孙权的使命,保有江东。为了这个目标,孙权团结东吴上下,组成了一个坚强的集体。迅速稳定了江东的局势,使得东吴集团具有了前进的方向。

观孙权一生,他选拔任用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都是一时的豪杰。他听取鲁肃的建议,全取长江,进取中原,并一直为此而努力,达到了目的。

孙权不但能够任贤用能,还能够审时度势,不为外人所动摇。他在赤壁之战前,能够顶住压力,坚持联刘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在夺回荆州和夷陵之战的过程中,能够巧妙运用外交手段,稳定曹魏,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他的手下赵咨和魏帝曹丕有一段对话,里面赵咨对孙权的评价就十分贴切,《三国志吴主传》中记载了这段对话:

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咨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帝问其状,咨曰:“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於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我们从这里能够看到孙权的不凡。孙权以一己之力,周旋于曹操、刘备两个枭雄之间,还打败了他们,这已经足够证明孙权是足以和他们并立称雄的英主。

但是,大家对孙权和东吴的口碑都不好,这主要是因为孙权背盟夺取荆州的举动造成的。本来关羽的名声已经流传千古,大家在钦佩同情关羽的同时,当然对置他于死地的孙权十分反感。更何况是用那种不耻的、背信弃义的行为。但是,大家如果站在东吴的立场看看,我们就会对孙权的所作所为有一定的理解。

首先,是孙刘联盟的问题。说孙权是猪队友的朋友,是承认孙权和刘备是队友,但是,你却没有看到,孙权当这个队友当得是何等的窝囊。本来,赤壁之战,主力是孙权的周瑜军。可是,最后坐收渔利的却是刘备。

有人说,刘备也在赤壁之战中出力了,可是在史书上写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的时候,我们从鲁肃义正辞严的责问关羽的话里,可以听出,赤壁之战主要是东吴的战绩。而刘备一方只不过是群乌合之众,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

这也是周瑜根本看不起刘备一方的原因。刘备在赤壁之战前与周瑜的对话,周瑜的态度让刘备羞惭不已。而周瑜也把刘备一干人视为前来投靠的人员。

他给孙权出主意,要孙权把刘备扣留,离间刘备君臣的关系,想要直接吞并了刘备集团。只是因为孙权、鲁肃另有想法,才放过了刘备君臣。后来,周瑜根本不理睬刘备集团的反对,准备西取刘璋,可惜壮志未酬,病死途中。如果周瑜不死,天下事未可知,而东吴也绝对不会成为保守的集团。

再说荆州的问题。我们从历史的种种迹象可以看出,东吴借刘备荆州,并不是仅仅南郡而已。从鲁肃和关羽的对话和双方的举动来看,东吴认为,刘备占有的荆州全部都是属于东吴的,而刘备一方也没有异议。所以孙权索要荆州理直气壮,而刘备只能胡搅蛮缠,东推西拖。这样,在索要无果的情况下,东吴定下了武力夺回荆州的决心。

三是,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为了东吴的“全据长江”的战略方针,东吴必须要把荆州掌握在手中。荆州位居上游,东吴不掌握荆州,根本就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因此,夺回荆州势在必行。

而孙权和刘备作为队友,刘备根本不把孙权看在眼里。在双方的交往中,孙权成了刘备利用的对象。赤壁之战中,东吴承担了主要任务。到最后,刘备占有荆州五郡,孙权只剩下两郡,孙权的东吴成了刘备打工的了。

最可恨的是,刘备上下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就因为刘备是天知道真假的那个“皇叔”称号!而关羽口口声声骂江东群鼠,声言要吞并东吴。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的队友,不当也罢!

四是,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刘备刚刚取得汉中、西川,马上就迫不及待的自立为汉中王。在整个三国时代,只有他和袁术才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根本不把还在的汉献帝放在眼里,自立为王。

这一来,彻底撕掉了刘备那虚伪的面纱。既然你刘备是乱臣贼子,那人人得而诛之。孙权有了大义的支持,就根本无忌于背盟的恶名了。更何况,刘备成功之后,对东吴只有害,没有利,不抓紧时机去保证自己的安全,还等死到临头之时吗?

因此,孙权为了完成兄长的嘱托,他采取了一切的手段,终于使得东吴成为三国中存续时间最长的国家。说他是猪队友的朋友,如果你去当这个队友,估计你也不会比孙权做得更好。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为什么有人说孙权是三国最蠢的猪队友?

孙权可能是三位主要人物中最不会打仗的主。

曹操雄才大略,刘备乱世英雄,惟孙权继承大业后,不思进取,以保江东81州为已任。

最可以看出孙权无能的就是他自已带兵出战逍遥津的那一仗,手中战将如林,却打不过张辽,李典和乐进三位将军,在逍遥津被张辽杀得丢盔去甲,据说江东小儿啼哭,只要提张辽名字,小儿就不敢哭了,此一仗,把孙权的威风打没了,把东吴的威风打没了。

为什么有人说孙权是三国最蠢的猪队友?

襄樊之战时关羽威震华夏,这时可以说是刘备的巅峰时期。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后,曹操治下多处地区响应关羽,曹操甚至打算迁都以避锋芒。

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倘若天下有变,就命一将率军从荆州出击,然后刘备出汉中。这时关羽威震华夏,正是天下即将大变的时候,可惜刘备刚经过汉中之战需要修养无法迅速配合关羽,但如果孙权配合攻击合肥,刘备再稍缓出兵,曹操就算再有谋略,曹强孙刘弱的局势恐怕也难保了。

可惜孙权毕竟格局有限,吕蒙终究还是那个吴下阿蒙。他们只看到了眼下,却没有更远的战略规划。

孙权偷袭荆州,擒杀关羽后,曹操得到喘息之机,孙刘联盟彻底破裂。而接下来刘备复仇,也是可以预料到的。夷陵之战,刘备惨败,孙权惨胜,两家两败俱伤,从此蜀吴再也没机会翻盘。

为什么有人说孙权是三国最蠢的猪队友?

孙权是猪队友吗?至少在刘备看来,是的!

本来说好了的,孙刘联盟共同抗曹,然而孙权却背信弃义,不仅偷袭了荆州,还杀死了二弟关羽。

这真是不该!

孙权的理由冠冕堂皇,我拿回我的荆州。荆州是我借给刘备的,可是刘备耍赖,几次三番推脱不还,所以我武力取回来了。

然而,荆州真是你的吗?

当时东汉虽已名存实亡,但名义上还是姓刘,因为汉献帝还在。那么既然江山姓刘,荆州也应该姓刘了,你一个外姓的地方军阀,怎么好意思说荆州是你的呢?

荆州最早是刘表的,刘表死后,儿子刘琮投降,荆州到了曹操手里,后来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一路北逃,刘备打着刘琦的旗号,一连收复了四块失地,分别为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

当时东吴也积极抢夺胜利果实,不过,周瑜点太背了,碰到了硬茬—曹仁,结果双方在南郡打的不可开交,僵持了一年之久。

后来,曹仁粮草不足,主动放弃了南郡,这样东吴才得到了南郡,加上之前的江夏,孙权占了两个郡。

这样以来,荆州的七个郡,刘备占了四个,孙权占了两个,曹操占了一个,即最北面的襄阳郡。

这时候,孙权十分不爽,就找刘备理论。

孙权:赤壁大战,是俺东吴打的,你刘备不费一兵一卒,就占了四个郡,凭啥呀?

刘备:老弟,等俺占领了益州,还给你就是了,别这么小气好不好?

孙权:你说话算数!

三年之后,刘备果真打下了益州。孙权又派人去找刘备。

孙权:妹夫(此时孙尚香嫁给了刘备),之前说好了的,打下益州之后把荆州还给我,现在该还了吧?

刘备:孩他舅,你别着急啊,咱都一家人了,干嘛这么见外啊,等我打下凉州一定还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孙权:我…… (骂人的话)

后来,孙权就袭击了荆州,袭击之前,担心曹魏那边趁火打劫,主动向曹丕称臣,曹丕大方的赐他为吴王。

然而,孙权夺取了荆州,杀害了关羽之后,却陷入了空前的险境之中。刘备举全国之力征讨东吴,名义上是替关羽报仇,实则是想夺回荆州。

好在,孙权有陆逊,而刘备又没带诸葛亮,结果刘备犯了兵家之大忌,被东吴暴揍了一顿,灰溜溜地逃回去了!

可是,倘若刘备不犯错,稳扎稳打,步步紧逼,而曹魏又趁机南下攻吴,你孙权不完蛋才怪呢!

为什么有人说孙权是三国最蠢的猪队友?

玩过桌牌游戏《三国杀》的朋友都知道,孙权的技能是“制衡”,言外之意是“制衡天下”,反思孙权在整个战场表现,确实起到了制衡天下的效果!他是不是猪队友角色且看后文分解!

第一战:奠定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孙权是一个什么角色?

曹操收拾完北方乌桓之后,决定南征刘表,此时的曹操已经从原来“跑马圈地”状态,转入到征战天下的状态,曹操的思维已经从“会天下智士,以道御之,天下唾手可得”转化为“天下者,民心也!”,他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寄居在荆州刘表处的刘备!曹操对刘备的认知,在没有遇到王修以前,认为刘备只是一个“英雄”,在王修之后,知道刘备是“可怕的英雄!”

刘备所秉持的“仁义”主张,才是征战天下的利器,曹操在官渡之战、白狼山之战等讨伐北方势力的时候,深刻体会到人民的价值,人心的力量!因此才在北方初定,就急于南下的原因,因为“人心”时间越久,曹操遇到的阻力越大!

曹操对待孙权认知呢,只不过是一个“黄口小儿”,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原因是从孙坚开始,都是靠拳头征战,一切靠武力说话,虽然也经营人心,但是少之又少,只要拳头足够硬,东吴就不是问题。

曹操“会猎于东吴”的檄文传到孙权的营寨,所有人的人心开始分成两派,一派主张投降,原因是打不过曹操,拳头不够硬!一派主张力战,和曹魏来一个鱼死网破,破釜沉舟的做法,两派的主张说到底还是为了权力,为了统治集团在服务,跟老百姓没有毛线关系,也就是说跟“人心”没有毛线关系,和袁绍北方势力,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拳头硬,打掉他只是时间问题!不会陷入战争泥潭!

曹操征刘表是旗号,曹军还没到刘表就死了,留下一个烂摊子,荆州老百姓听说刘皇叔逃跑了,都跟着跑,导致刘备部队很狼狈,但是人心是跟着刘备的,曹操看到这个形势时,曹操更是坚定了拿下刘备的决心,刘琮投降曹操,荆州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曹操的口袋,但是这不是曹操想要的东西,荆州人民的“民心”是曹操从刘备手里要得到的东西,因此悍然发动赤壁之战!

按长远计划来说,曹操坐拥北方七州之地,经营数年,拿经济拖死东吴和刘备都不在话下!但是曹操还是按耐不住,一定要拿下荆州,准备干掉刘备,在这个过程中,从来没有把孙权当做对手来对待,只不过是一个帮手而已!

三国时期,真正的雄主只有两个,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刘备,孙权好似其中的一个砝码,他帮助谁,天平就会倒向谁,这也是文章开头说到的“制衡天下”缘由!

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火烧赤壁打败曹军80万部队,成为战争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案例,但是结果是什么呢?

仔细研究一下赤壁之战结果,曹操从荆州地区退回到中原地区,空出来的大片荆州地区,让刘备不费吹灰之力之力收入囊中,在赤壁之战中,出力最大,用兵最多、死亡最大的东吴,却好像没有什么收益,仅仅得到了一个公安地区,好像还有一个名义上的荆州属于东吴,(刘备借了东吴的荆州)。

仔细算来,是诸葛亮和刘备玩了一把东吴,让他获得了名义上荆州,得罪了北方的曹操集团,在此战中东吴损失比较大,啥都是东吴出的,最后劳动成果却和东吴没有任何关系。孙权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被诸葛亮当猴子耍!

第二战:蜀国走向末路的襄樊之战,孙权是一个什么角色呢?

关羽为了响应刘备占领汉中,发动了襄樊之战,水淹于禁,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杀的曹操狠被动,都决定迁都了,这个时候谋士给曹操献计,连结东吴,背后袭击关羽,从而灭掉关羽。

对于东吴呢?由于关羽的强势,让荆州固若金汤,孙权很想得到又拿不回去,荆州犹如孙权的心病一样,惦念很久,无论是采取和亲的方式、还是偷袭的方式都想得到荆州,但都无法得逞,曹操的来信,正中孙权的下怀,两人一拍即合!于是采取了“袭击关羽”下下策!让孙权这个猪队友彻底做实了!

襄樊之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看出孙权到底干了一个什么事?

襄樊结果是:孙刘联盟彻底解体,后来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就是现实的例子,蜀国的势力大大削弱,无法和强大的北方魏国抗衡,而东吴呢,虽然经过几年的抗争,取得了一定的地盘,现在的“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区,都是山地地区,并不是很富裕,粮食产出很有限,对于吴国的富国强兵很不利!孙权此次和曹操的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无论曹操胜败,孙权都会得罪一个强大的势力,与曹操合作,得罪刘备,刘备会对付东吴,合作者曹操一样会来攻打东吴,孙权在这个环节中,无论决策怎么做都是错!尤其是东吴抗上了杀关羽的罪名,杀了刘备情同手足的兄弟,扛上了蜀国所有的炮火!

北方的曹操呢,虽然襄樊之战让他损失了几个大将,但是不伤大雅,基本上是九牛之一毛,连伤筋动骨都算不上,但是在解决掉关羽之后,曹操的心头大患一下子除掉了,孙刘的状态正好印证了荀彧的判断:“急攻,则两者相和,反之,则不攻自破”,曹操一下成为了原来面对一个强大的敌人,现在变成两个小敌人!完全是“一加一大于二”,最后变成“二减一小于一”,形势大为逆转!一下子成为了襄樊之战最大的受益者。

东吴在这一战中,继续扮演了一个:出力最多、骂名最大,收益却是最少的人。

小人物都想问孙权一句:“what are you 弄啥来?”

两次巨大决策,都是孙权做出的重要决定,但是两次决策结果都是:给别人打工,对于东吴人民而言,就是一个猪头领导,对于两次合作的对手来说,是一个好队友,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来说“孙权是一个好猪队友!”

为什么有人说孙权是三国最蠢的猪队友?

孙权何止是猪队友,我觉得他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坑王。

袭取荆州

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中众所周知的是蜀汉和东吴属于唇亡齿寒的关系。然而孙权这个猪队友竟然在关羽拒绝嫁女后,游说蜀汉的麋芳和士仁二人归顺。

二人负责关羽在攻打樊城期间的粮食军资,关羽在前方拼命二人在后方掣肘军需公用。导致关羽大败,关羽撤退回江陵城时才发现麋芳、士仁二人已经献城给孙权。毫无防备的关羽被打的军心打乱,向蜀地撤离时被吴军俘获。而孙权斩杀关羽及其义子关平,孙权把猪队友这个词发挥的淋漓尽致。导致蜀吴联盟破裂。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最大的导火索就是关羽被杀,刘备心有不甘,再加上手上有些富余的兵力。于是刘备就发动了夷陵之战。先说你俘虏关羽,你活着给刘备送回去,再赔点礼物,夷陵之战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

这次战役为什么说孙权是猪队友呢!既然忌惮刘备,就一面假意抵抗、一面撤退让出刚夺来的荆州几郡平息下刘备的怒火,修复下联盟关系多好。非的火烧刘备大军,让刘备损失四五万兵力。让蜀国跌落神坛,不然两人都有兵力合力攻击曹操二分天下多好。

第二次合肥之战

第二次合肥大战,是诸葛亮邀请孙权攻击合肥,以减轻蜀汉的军事压力,并以三郡之地作为酬劳。孙权亲自带十万大军攻击合肥,而合肥城内张辽、李典等将率领八千余守城士兵防御。

张辽以奇袭之策,率领八百士兵突袭未站稳阵脚的孙权大军。半夜十分发起的攻击,直至天蒙蒙亮看清张辽仅几百骑兵后才组织反击,还让张辽安全返回城内。更厉害的是,十万人打了一个半月竟然没进去合肥城内,无奈退兵。退兵路上让大部队先渡江袭击率领千余人断后,张辽果断出击差点击杀孙权。此次合肥大战孙权都没能坚持到魏军救援,曹操得讯后亲自前往嘉奖张辽。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